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党员是保障和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坚力量,高校党建工作在整个国家党建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正视和剖析当前大学生党员总体质量下降的现实,科学理性地分析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从社会环境和时代特色入手,创新确保高校党建工作路径,从而保障和提高高校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关键词:高校党建 大学生党员质量 现状 挑战 工作路径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而大学生党员则是国家保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社会政局稳定的中坚力量。截止201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875.8万名,其中学生党员203.4万名。作为当代中国高校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党员的党性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一直走在时代的前端,足见,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才能助推党的事业不断蓬勃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冲击,高校学生党员质量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一、当前大学生党员的质量现状时代进步,社会变迁,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和思想状况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总体质量下降,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入党动机不够纯粹,先锋模范作用也在弱化,这着实令人堪忧。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也呈现出考察标准不完善、重培养程序轻教育、高校党建工作者素质欠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二、保障和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工作路径1.从思想理论教育着手,强化入党动机的引导。端正的入党动机是确定考察发展对象的前提,而正确的入党动机不是自然而成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教育才能树立起来。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党建工作,要引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学生党员,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对于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学生,要多加引导,。对于党员学生,要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等丰富学习内容,扩宽理论学习渠道。青年学生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才能形成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坚定的意志品质,其入党动机才能高尚而纯粹。2.注重创新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载体和途径。在传统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载体和途径,是提高其培养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首先,创新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载体。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优势,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 、校园橱窗等教育和宣传阵地。同时,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载体还可以是团日活动、校园活动,也可是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其次,创新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途径。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扩大党建工作领地,通过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让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进社团、进社区,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共建、大学生党员义工“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长才干、受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教育是加强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内化的有效途径。据调查显示,61%的大学生最喜欢的党员教育与管理方式为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100%的学生党员均表示愿意参加实践及公益活动,并认为意义巨大。3.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高校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就是指高校学生党员在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居于主体地位,承担主体职责,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党员既是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管理的主体,也是参与学校党建工作的主体。学生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首先是树立学生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识,对自身的重要性予以有效的自我肯定;其次是将党建工作与优秀学生党员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边的模式学生去教育、感染其他学生。如,通过开展“党员之星”的评比表彰活动,在学校营造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党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提升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4.坚持党员标准、构建多方位考评机制以确保党员质量。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的个人素质和整体质量是党员队伍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通过构建多方位的考评机制以确保党员质量,这无疑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全面把握和坚持党员标准。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结合95后大学生的新特点,全面把握和坚持党员标准,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从政治思想、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标准、日常工作、群众基础五个方面具体化,制定明确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使党员标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坚持党员标准的基础上还应构建学生党员的多方位考评机制。高校学生党员的考评主体应多样化,最重要的考评主体是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其次是学生本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考评。此外,还应引入学校外部评价主体,即引入社会机制对学生党员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以此建立组织内、党员本人、组织外相结合的多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考评机制。5.加强“网络党建”工作力度、开辟学生党员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前沿发展阵地,大学生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网民”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影響越来越大。为适应国家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因时制宜改革和创新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把“网络党建”工作的创新作为突破口,并将之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提供新的平台。同时,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利用网络平台,还应思考网络党建机制、管理模式等环节,给予专项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在具体管理工作方面,应对网络党建工作加强日常监控管理,丰富党建工作的网络宣传,利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开展日常党员教育工作,让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进而提高其实效性。6.提升大学生党员新媒体素养、增强其媒体资源的辨识能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对媒体信息资源具有强烈的兴趣。而当今媒介资源以其多元性、复合性、娱乐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点,迅速成为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并深刻的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应该具有更坚定的社会信念和政治立场,对媒介信息应该有更清晰的客观认识,对网络事件应该谨言慎行,不能人云亦云。因此,党建工作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提高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利用新媒体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新战场,对无所不在的媒体信息形成自身正确的主体意志和独立思想,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党员能够积极使用媒体的能力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上,高校党建工作还应着眼培养大学生党员制造正面媒体产品的能力,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非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三、结语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党员是保障和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在整个国家党建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正视当前大学生党员总体质量下降的现实,科学理性地分析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从社会环境和时代特色入手,创新确保高校党建工作路径,从而保障和提高高校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参考文献:[1]张伟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G].2016年重庆市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崇德论坛”论文集,265-266. [2]饶学开,佟小娟.发挥大学生党员主体性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发展[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5) :41. 作者简介:刘蓉(1981.08—)女。重庆石柱人。哲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商务职业学院2016年院级课题《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养培养与高校思政工作契合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