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现状及其培育路径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精神是一种境界,它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存在职业认知比较模糊、职业态度不够积极、职业陋习较普遍、职业兴趣不浓厚等问题。鉴于此,笔者从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调动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作用等四方面,提出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现状;培育路径
  一、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们已经不拘泥于仅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这一硬件条件,而是更青睐具有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高职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理念,要“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条腿走路。李克强总理就曾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等也从政策和规划上重点强调了“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
  第一,在校生的职业认知普遍较差。多数在校生认同“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不出差错就行”的观点;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愿意融入到团队中,喜欢独来独往。但应届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日渐清晰、明朗,多数实习或就业的学生认为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石;工作要尽心尽力,不仅要能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而且要把实现组织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
  第二,高职生的职业态度比较消极。比如面对“如果领导交给您一项费力又没有报酬的工作”问题时,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应付或拒绝;对待工作或任务,很多学生会持中庸或懈怠的态度。在现实工作中,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缺乏忘我的工作态度,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加班完成任务。
  第三,高职生的职业陋习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3年以上。一些用人单位也反映,部分高职实习生、毕业生在工作中会出现各种状况,如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说苦喊累、怨声载道;上班不遵守时间;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收入;工作不顺心就擅自离岗,抗压力差;手机党、低头族,与人说话、沟通交流能力差;不屑、不善与人合作;等等。
  三、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
  社会因素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过程中最为现实的重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极大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拜金主义、利益至上、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等日渐抬头并充斥在社会中,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各方面,这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确定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在享受信息新媒体带来的精神大餐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毅力。此外,受传统观念影响,职业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受待见”,被视为“断头教育”“次品教育”,而这种职业教育不平等观念根深蒂固,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这些社会因素无疑都影响着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二)学校方面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影响它的政策,而教育政策决定教育行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光靠科学和技术不能够把人类带上高尚的生活,人类有理由把对崇高的道德准则的发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但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观念,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硬件”的培训,而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软件”关注不够。在现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是通过几节课或几次讲座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并未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教育纳入到整体课程体系和规划中。因此,无论是学校的重视程度还是实际的工作部署,都没有体现对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热度和力度。
  (三)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高校的学生几乎都是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或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出生可以说是众星捧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重心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这些90后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贵族”生活。而这样的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很容易造成90后出现自我意识强、服务意识差、唯我独尊、独立自主能力欠缺、遇到困难绕着走、抗压力不强等问题。此外,父母的教导,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兴趣爱好、宗教信仰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等,也都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学生方面
  高职生自身是其职业精神养成的决定因素。高职生的特点是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但务实功利性强;道德观健康向上,但知行脱节;积极进取精神不断强化,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差;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崇尚个性自由、独立,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等等。而一些高职生又往往对自身的认知存在误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容易全盘否定自己或是无视自己的缺点,进而造成其积极行为的缺失,从而影响其职业素质的提升。
  四、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1.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倡导”是一种开放而未定性和未定论的表达方式,它是指导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精神旗帜,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指导思想。积极弘扬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各行业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长足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各国各民族思想交流交锋的激荡期,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和变异的价值观渗透,我们更应该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站稳脚跟,坚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象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在行动上汇集劳动光荣、劳动最美的正能量,通过引导和鼓励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把职业精神落实到工作岗位之中,多发现和多培育具有职业精神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进行推广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劳模精神影响和辐射到更广泛的范围中去,使之成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价值判断标准。   2.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为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一是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合作,最大程度地优化社会资源,鼓励并促成校企合作、工学合一,疏通学生参与企业、社会的渠道,激励企业、行业协会参与职业精神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规范双向互动。二是要建立职业精神培育一贯制,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贯穿至中高职教育体系中,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中。此外,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更多的是以活动和实践教育的形式进行,还需要政府协调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1.高度重视,深度落实
  高职教育是社会的产物,要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而不断变化。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社会的要求、高职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全面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整体规划,将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紧抓、严抓、常抓,做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条腿走路,不能偏颇。在工作中,要将职业精神落实到实际中去,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贯穿大学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分阶段分模块地进行教育引导,行于课堂而内化于心,杜绝“短、平、快”“一刀切”的态度,不搞面子工程,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要让职业精神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仅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可持续动力,而且要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一张名牌。
  2.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心理学上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确定的关键期,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性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要充当起示范者的角色,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加强自身人文修养,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作风、处世态度,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一个具有处世热情、情绪稳定、待人亲切等人格特征的优秀教师将会散发出强大的光芒,也会引领学生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
  3.校企相通,产学相融
  如果说学校是育人的摇篮,那么社会就是塑人的熔炉。学校和社会都是每个人必经的两个场所,一方面学校要培养企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吸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两者互通互融、息息相关。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就是嫁接学生职业精神的链带。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尤其是企业要将其文化带到实践教学、实操训练中,在仿真或者真实的情境中体味企业文化精神的力量,使专业技术技能富有生命力和生产力。
  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职业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境界,更应该是一种品质和习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文明习惯无小事的道理。因此,在我们的日常学生管理中,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宣传渗透“文明修身、立德树人”的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小见大,按时上课就是树立时间观念,认真听课就是尊重别人的劳动,上课关机就是遵守纪律,考试不作弊就是诚实守信……这些良好习惯就是职业精神的萌芽,与职业精神一脉相承。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1.重视家风
  据调查显示,很多高职学生认为家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是大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土壤。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要言传身教,帮助子女培养自立意识,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勤劳的好习惯、生活自理自立能力,一些生活的琐事,特别是脏、苦、累的体力劳动,家长不能统包代替,而应让孩子学习自己动手、独立承担,即使做得不好也要做,加以鼓励引导,让他们亲身体会付出劳动、收获快乐的感觉,增强自我效能感;另外在学习上要求孩子勤于思考、多动脑动手,钻研专业,促进其心智、品质的全面发展,成就匠心之作。
  2.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学生的很多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形成和确定的。因此学校要充分意识到家庭、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天然的导向作用,共同承担分配教育学生的任务。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既要掌握学生在家的第一手材料,也要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对于问题学生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始终保持家校教育的连续性。
  (四)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作用
  高职学生参加工作的主动性取决于对职业的态度和认识,然而轻视劳动、贪图享乐、拜金主义的存在左右着学生价值取向,这就需要学生自身不断提高职业精神对自身成长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要知道,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活动,职业技能、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它们就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不断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向各国工匠学习,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李克强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并发表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06/23/c_126660503.htm.
  [2]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jyb.cn/info/jyzck/201508/t20150820_634473.html.
  [3]学信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EB/OL].http://www.chsi.com.cn/jyzx/201511/20151103/1509042579.html.
  [4]曹红梅,吴燕萍.校企对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J].内江科技,2014,(11).
  [5]韩翠兰.略论高职内涵发展与职业精神培育新常态[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
  责任编辑 无 忧
其他文献
[摘 要] 羊脂球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小说《羊脂球》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妇女,在出逃路上内心经历了四次抉择。四次抉择,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她的人性美,分别为自尊之美、奉献之美、爱国之美和信仰之美。她的人性之美在那些所谓社会名流的人性之丑强烈对比下,更加凸显,体现了较高的人生境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心灵震撼。  [关键词] 羊脂球;人性美;人生境界  外在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本质,但
以不可压流体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为基础,将分支管流速作为未知量,建立了推进算法的基本方程,提出并联管组中单相流体的水动力推进算法.在推进计算每一步中,只需要求解关于
通过燃烧器放大后移加炉底风的热态模化法,对某电厂长宽比为1.5:1、六角切圆布置的水煤浆大型电站锅炉空气动力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了燃烧器在高长宽比、六角布置方式下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大同600Mw发电机组直接空冷三维排汽管道内的水蒸汽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流经各蒸汽分配管的水蒸汽压降不同,流量分配不均.研究结果为直接
针对我国以煤为主的电力状况,对我国电站锅炉目前采用的低氧燃烧、空气分级和燃料分级燃烧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根据采用某些低NOx燃烧技术后尚不能使燃用低挥发份
[摘 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中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功利思想严重,面临很多困境,总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得也很辛苦。基于IS平台的电子刊物在高中语文阅读教与学中有着很强的应用性,能极大地弥补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IS平台;电子刊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当前,高中语文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诊断CT室顾仁麟,俞同福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张思全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CT诊断中图号R734.2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足腺癌的一特殊类型,其X线影像表现多样,为进一步掌握
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CCD三基色的单色法,测量了气化炉火焰温度,并计算气化火焰二维温度场。采用了多个参考点,进而提高了计算的精确性。结果表明,使用
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追求。以"学案引领,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观,通过预习案、导学案、检测案"三案合一",抓住课堂预习
[摘 要] 语文教学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劳动态度等方面培养最主要的途径还是依赖于语文的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职业院校在语文教学中还要不断地优化工匠精神在教材内容中的融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为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