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告白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位于巴西圣保罗的家由建筑师Ruy Ohtakc为艺术家母亲Tbmie Ohtake而设计。前卫不羁的混凝土造型犹如母亲的气质画像,也是Ruy 对母亲最深情的告白。



  映现于家中的所有艺术品皆是母亲对颜色、形状和材料从未停止的探究,纯粹的混凝土背景更是对其作品最好的泱衬。





  “设计这座建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它是非常特别的经历,因为这个家的主人是我的母亲!”RuyOhtake如此讲起这个他在初为建筑师时完成的作品。这处他为自己的母亲、艺术家Tomie Ohtake (大竹富江)建造的家位于巴西的圣保罗,看似敦实厚重的混凝土外观朴素到略显黯淡,但其内部另有一种细腻精致之感。
  Tomie Ohtake一生都迷恋色彩与艺术,1936年她初来巴西,就迅速爱上了这个国度的热带能量。用她的话来说,这里的空气中含有一种轻柔的黄色光晕。拥有如此诗意又充满深情的视角也令她对家的要求异于常人,没有什么样的家能轻易如她所愿。于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身为建筑师的Ruy Ohtake亲自为母亲建造了“一个如同个人宣言的特殊居所”。它既不屈就于潮流,更不听命于市场。
  “我的母亲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她唯一的要求便是‘在一个美丽的家中设计一间美好的工作室’,除此之外就再没过问过其他。我是在1966年开始建造这个家的,那年我28岁。”这位已年逾80的巴西建筑师解释道。在其持久且多产的职业生涯中,他完成了逾500个建筑及工业设计项目,这些项目的风格或狂野不羁,或极具后现代主义风格,但始终不变的是项目强烈的雕塑感和一脉相承的用色之道。这种独特的设计方式让他的设计风格极其前卫,甚至常常不被人理解。“害怕争议的人做不到前卫!”他如此总结道。
  这个家被Ruy Ohtake设计得现代而抽象,显现出一种极简的工业风。这与他母亲Tomie Ohtake善用的艺术表达形式如出一辙。总面积为760平方米的建筑单体,无论建筑结构、隔墙、地板抑或是大部分家具都以混凝土做材料。从家的入口开始,一条长达40米的走廊伴随着顶部的天窗向内延伸,手工修筑的书架及置物架几乎是沿着整个走廊连续排列着的。架子上有序地放置了许多书籍、巴西的手工艺品和当地土著艺术品。走廊对侧几面喷涂为原色的模块结构中,暗藏着厨房、两间卧室和一间浴室。其后,在与之同样宽敞的开放式空间中依次分布着餐厅,设有不同功能分区的客厅、工作室以及隐匿于另一个模块中的主卧和浴室。沿走廊穿过客厅,可以在家中的各个功能空间中游走,并最终抵达靠内的工作室。各空间以墙分割却不设房门,让混凝土盒子围绕的空间显现出极大的通透与自由。“不同质感的混凝土在界定不同空间功能的同时,也优化了空间的体验感。”Ruy Ohtake解释道。而他如此布局也并非只为生活所需,还考虑了作为艺术家想要在此自由创作的需求。这个同时兼作工作室的家被众多业界专家称赞为造型艺术与土木工程的高度结合。



  除建筑之外,家中很多家具都由混凝土制作,用設计师朋友的话说:“这个家只差没有这种混凝土材料的盘子和餐具了!”





  手工砌筑的书架及置物架几乎是沿着整个走廊连续排列着,极简的工业风与画家母亲的艺术风格密不可分。



  “我的母亲给了我充分的设计自由,她唯一的要求便是‘在一个美丽的家伙总要有一间美好的工作室’!”
  主人:RUY OHTAKE,1938年生于巴西圣保罗,1960年毕业于巴西圣保罗大学建筑与城市学院,其职业生涯至今设计超过300个建筑作品,其中包括位于日本东京的巴西驻日本大使馆及外交公寓。除建筑作品外,其在家居设计领域也颇有声望,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设计大师。



  除建筑之外,家中的桌子、沙发或餐具橱柜等家具都由设计师亲自制作,材质当然也都是混凝土。此外,他也适量选取了一些出自Sergio Rodrigues、Alvar Aalto和Harry Bertoia的物件。“我的一位朋友说,‘这个家只差没用混凝土材料的盘子和餐具了!’”Ruy Ohtake带着风趣又笃定的语气笑谈道。而在建筑的外面,一个由他的母亲Tomie Ohtake亲自设计的、占地3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园洋溢着热烈的生命气息。花园中不仅有各种热带植物,也散落着这位艺术家主人的雕塑创作。远远看去,这座有着极简流线的建筑单体浑然天成般融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花园之中。
  “我的母亲在这里不知疲倦地创作自己的油画、雕塑和版画。她曾代表巴西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在巴西抽象派绘画领域享有显赫的声望。她也一直很喜欢安排晚宴,邀请如JoséSaramago、Oscar Niemover、小野洋子、Candice Bergen、Mario Botta、Léon Ferrari、Ingo Maurer或Paulo Mendes da Rocha等重要人物来此共进晚餐。”Ruy追忆道。虽然母亲Tomie Ohtake已于2015年去世,但在她还居住在这里时,这个家就被定义为巴西的遗产保护建筑。“每天都有无数人想要到这个家中参观。于是我的弟弟Ricardo便决定把这里变成Casa da Tomie(富江之家),并定期举办公开课程和讲座。”走进这个家里,参观者不仅可以一睹一位艺术家从思考到实现一件艺术品的全过程,也能够更加细腻地去解读这场最好的告白。



  窗外是充滿生机的活力花园,散落其中的既是这位艺术家的众多雕塑作品,也是她对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其他文献
他一手打造了热门甜品店“客从何处来”“青山研究所”,他将时髦甜品融合传统茶文化,吸引着年轻人的味蕾。如今他又开辟“水相事务所”,将博大精深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美容合二为一。年纪轻轻的他,希望让更多同代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之妙趣。“最近的感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太多刻板印象,我将继续努力改变大家的这种认知。”本期我们走进他的新店《新本草纲目》。(p66)Joyce Wang设计师  她是来自香港的女神级
期刊
搬到繁华闹市中的办公空间,对于设计师姜涛和她的团队来说,是一段充满着新鲜挑战又愉悦兴奋的全新旅程。这里与他们曾经生活、工作的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之前的12年,他们“隐居”一般的“战斗”在温榆河畔与世无争的宽敞大院里,每日有花草大树相伴,有冒着炊烟的厨房,有与设计无缝对接的工厂,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社交,都弥漫在一种田园牧歌的浪漫情怀中。  “然而,这里是全新的期待,是阳光、是春天的新芽状态,充
期刊
“我们对‘奢侈’没有那么感兴趣。”设计工作室Raw-Edges两位主创Yael Mer和Shay Alkalay的这句开场白令我们吃了一惊,尽管他们刚为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OUISVUITTON)创作了合作系列。对他们来说,是路易威登藏匿在漫长历史中的发明与创造令他们着迷。一个世纪前,路易威登曾为法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办公桌、衣柜、床、椅子都可以折叠起来,塞进一只只精工细作的旅
期刊
站在尖沙咀星光大道旁,人们不难留意到一栋立面犹如起伏波浪的建筑,它与底下维港流动的海水相映成趣。这座由纽约设计师事务所KPF打造的建筑正是香港K11集团创始人郑志刚全新打造的服务式尊贵寓所K11 ARTUS,也是继瑰丽酒店与写字楼K11 ATELIER之后,Victoria Dockside维港文化汇内的第三件瞩目之作,建筑群中的商场K11 MUSEA也将在不久后揭幕。  “ARTUS”一词来自英
期刊
把近年风靡的词汇“连续创业者”用在热门甜品店“客从何处来”“青山研究所”的主理人Anko身上,是当之无愧的。这不,其主打美容Spa及中医诊疗的新项目“水相事务所Aqua Health Clinic”又在三里屯附近启动。设计近半年、施工期长达8个月,用心程度可见一斑。进店后迎面而来一股清凉:藏青色木地板作底,水泥墙面是生动的暖灰色,接待处则由磨砂亚克力盒勾勒出一方领地,背后是直抵天花板的冷宝蓝色衣柜
期刊
当我们谈起当下时代伟大的设计师时,Hedi Slimane总是一个应当被提及的名字,他擁有难以忽视的忠实拥趸。这得益于Hedi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创意输出——以一种难能可贵的手法构建自己的个人风格,并融入不同时装屋的设计内核。实际上,Hedi之所以获得如此成就,他在时装以外的建树绝不可忽视:摄影、音乐、建筑一种叫“Hedi Slimane”的风格不断蔓延至不同领域,从时装到艺术,乃至建筑……而此种风格
期刊
今年倫敦蛇形画廊夏季临时展亭的设计令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第一次步入了欧洲大众视野。从各地传统建筑中具有共通性的瓦片屋顶中汲取灵感,石上纯也设计了从地面两端升起的灰黑色的石板,层层交叠,在中间闭合形成一拱小丘,像树冠、像黑鸟的翅膀,也像一片乌云……与海德公园的草地结合得浑然天成。  这也令人不禁联想到他在日本栃木县的永久项目。他曾“救”下了那里的一片森林。在这片林地,开发商准备修建新酒店,石上纯也则接
期刊
1.我特別喜欢电影里的场景,喜欢戏剧化的感觉。稍带着装,这个大厅的氛围就会让人回到《了不起的盖茨比》时代。我很喜欢这种年代转换的感觉!2.说起音乐,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舞曲作品《博菜罗》(Boléro)是我的最爱。3.我最近喜欢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4.看了20多年的天坛,突然有一天我决定把它用珠宝诠释出来,于是就有了这个系列。5.我常常在家中的吧台看景山日落。6我的家装融入了很多Art
期刊
荧幕上《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映令人们再次凝视起唐人充满魅力的妆容、对生活的讲究,还有一种感叹盛世的热潮则落脚在古城长安——在那座古都之首,车马与风月不绝,其严谨大气的城市布局影响了亚洲诸多都城。唐时明月至今朝,长安成了西安,模样变了,不变的是浩然大气。当我们下了车,抵达全新开幕的西安丽思卡尔顿(The Ritz- Carlton,Xi'an)酒店时,城市的气质也在这儿被“放大”了。一尊由华裔艺术家李
期刊
DA VITTORIO SHANGHAI家的意味  意大利餐厅DA VITTORIO的亚洲首店没有选择东京,而是开在了上海,着实有些让人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这家创立于1966年的意大利餐厅有着浓烈的传统意大利家族情感DNA,这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不谋而合。而开设的契机更和“友情”密不可分,中国方主理人早在六七年前就和DA VITTORIO的主理家族成为好友,这些年来,DA VITTORIO 如同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