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

来源 :电源技术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e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踪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至关重要,是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系统获得最大输出功率的关键所在。本文简要分析了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的意义,介绍了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意义;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减少,地下能源开采对环境的不断破坏,环境不断以“极端”的手段如沙漠化、飓风、洪涝等反击人类对自然的挖掘。因此,低碳经济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探索更高效能的可再生能源和电能高效利用技术[1],微电网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以直流方式传输的就电直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的电压等级与微网容量、分布式电源容量等因素有关,当微网容量一琮的情况下,直流微电网的电流与电力等级成反比。而且直流微电网不受分布式电源同步性控制,不受电压调整、电压闪变、三相不平衡、及谐波的影响,电能质量不受冲击电流,单相负载,单相发电机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直流微电网在一般应用在办公楼用电、海岛供电等方面。直流微电网属于混合的多电源网络,电源类型有风力发电、光伏系统、燃料电池、水力发电及生物质能发电等,光伏发电只是其中之一。由于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技术具有低碳环保、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极强的运行稳定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高新技术的青睐,并逐步向便携式电源方向发展。成为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光伏电池蓄电的主要技术。由于直流微电网中占主要能源架构的光伏发电容易受到光照辐射强度等因数变化干扰降低输出功率,因此追踪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确保光伏发电始终以最大功率运行变得十分关键。在此介绍几种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有助于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影响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输出功率的因素
  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技术具有无污染、无噪声、可再生等优点,而且不会存在无功损耗,使得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子产品、LED灯具以及电动汽车提供了优良的动力。但是,光伏发电技术同样会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而降低输出功率,影响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技术的最大发挥。这些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照强度以及遮挡等环境因素,而且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在动态跟踪的快速性、稳态跟踪精度,以及系统长期工作时寻优跟踪能力等方面仍显不足,再加上光伏电池本身具有P-A曲线的非线性,系统老化,参数变异[2]等因素,都是影响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输出功率的因素。
  二、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的意义
  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电能量,满足直流微电网供电电源与负荷的平衡性。直流微电网系统需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捕捉光伏电池组件的最大功率,以保证直流微网的输出功率,实现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的最大效率。而保持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的最大效率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因此,追踪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的方法就成为技术关键,根据追踪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的方法,研究影响最大功率点的因素,研制保持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的仪器设备,使光伏发电始终以最大功率运行,对于提高光伏发电的应用效果,提高其运行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的方法
  实现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分为两级式追踪和单级式追踪,其中两级式较常用。在两级式中,最大功率点追踪可以由前级的BOOST(光伏电池组件配置)完成,也可以后级的控制器(或逆变器)完成。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对提高系统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现介绍几种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的追踪方法。
  3.1直流微电网PV端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
  此种方法是针对PV端直流微电网DC/DC电路,存在以PV发电为主的多种分布式电源,如办公楼用电,其特点微电网既能独立供电,也能与交流电并网直同供电。这种直流微电网PV端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是利用PV端DC/DC电路占空比和PV电压的简明函数关系,基于P-U曲线,把占空比和PV电流作为输入变量,利用曲线斜率K及其相关参数来判断、搜寻PV最大功率点。这种追踪方法在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直流电网系统中[3],无需PV电压传感器就可实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控制,操作简单,应用可靠性高,可以由控制器(或逆变器)的个体和组串进行分别跟踪,因此,这种方法对多控制器(或逆变器)的组串跟踪效果良好。
  3.2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的扰动观察追踪法
  扰动观察追踪法就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增加电压或电流,那么系统的输出功率必然会随干扰因素而变化,从其变化来追踪系统的最大功率点。以加入电压干扰为例,当系统工作稳定之后,给系统一个电压扰动△U,若此时逆变器输出功率的变化为△P,根据P-U特性曲线图(图1)可知,当△P/△U=0,系统运行在最大功率点;当△P/△U>0, 系统运行在最大功率左边; 当△P/△U<0,系统运行在最大功率点右边。为了追踪到最大功率点,可以通过不断调节开关管的占空比D来增大或减小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从而追踪到最大功率点[4]。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方法简单,追踪到最大功率点的目的容易实现。但其缺点是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波动,准确定位性差,而且只能应用于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比较缓慢的时候,一旦变化较快时,容易跟丢最大功率点。
  3.3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的电导增量法追踪
  电导增量法的基本方法概括为:计算检测到光伏阵列当前电压、电流值与上一控制周期的电压、电流值采样值之差,再判断电压差值是否为零;若判别式不为零,且成立,则表示功率曲线斜率为零,达到最大功率点;若电导变化量大于负电导值,则表示功率曲线斜率为正,需增加钳制电压;反之将减少。当光伏阵列模块部分遮挡时,局部组件存在几个最大功率点,后级的控制器(或逆变器)内采用的电导增量法不能跟踪到系统中最优的功率点。   解决此缺点的最简单方法是扫描系统电压、电流特性,通过定时扫描,就可以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另一种解决方法是和定填充系数法综合使用。例如光伏阵列模块照射不完全时,假设U /I 为0.8U /0.9 I ,采用定填充系数法得到U 和I 。但在估计UOC和ISC需要附加额外的硬件电路,提高系统成本[5]。
  3.4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的扫描追踪法
  由于光伏阵列模块扫描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扫描法跟踪的速率低。在外界因素变化较为剧烈时,不能很迅速地得到最大功率点,并且该方法要不间断的对光伏阵列进行扫描,增加损耗,降低效率。
  3.2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恒定电压跟踪法
  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恒定电压跟踪法是从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出发,给光伏发电系统一个恒定的电压,再配备一个阻抗变换器,使系统的光伏阵列工作点尽量的移到最大功率点上。对于大多数太阳电池组件来说, 温度保持固定值时, 最大功率点基本在一根垂线的两侧, 即在开路电压的(78±2)%处。这样就可以把最大功率跟踪器简化为一个稳压器, 来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但此法忽略了温度对开路电压的影响。以常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而言, 每当环境温度升高 1℃时,其开路电压下降率约为0.35%~0.45%[4]。虽然恒定电压跟踪法能够使光伏发电系统最大限度的达到最大功率,却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消耗大到不能被忽略而产生无法避免的缺点。所以,恒定电压跟踪法也只能是个近似值,并达不到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
  各种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
  1)扰动观察法和电导增量法在光照较足时,均适合阵列光伏的最大功率点追踪,但是到了傍晚后或是早晨阳光不足时,就很难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因此,采用开路电压相关系统法和扰动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见,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充挥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
  2)恒定电压法较适合单一的太阳能电池的光伏发电,虽然效果不佳,但在热水器中应用还是很好的。
  3)此外,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还有改进增量电压法[6]、三点最小二乘法[7],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原有追踪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后优化方法,能够克服原来追踪方法的缺陷,更好的对最大功率点进行追踪。
  四、总结语
  虽然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众多,但是它们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条件,如直流为电网光伏发电的规模、项目所处地址的环境温度、负荷特性等选择应用,以获得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系统最大的输出功率。
  参考文献:
  [1]张犁,孙凯,吴田进等.基于光伏发电的直流微电网能量变换与管理[J].电工技术学报,2013,28(02):248~254.
  [2]郑颖楠,王俊平,张霞.基于动态等效阻抗匹配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31(02):111~118.
  [3]钱霞,袁建华,高厚磊等.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2(06):90~98.
  [4]李玲,谢建,杨祚宝.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J].可再生能源,2007,25(02):85~87.
  [5]宋建威.最大功率点追踪分析与实现[J].中国西部科技,201,10(36):34~35.
  [6]赵立永,黄成玉,邓永红.一种新型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研究[J].电源技术,2013,136()6):1010~1013.
  [7]温嘉斌,刘密富.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的改进[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06):81~8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ZW20A型分界断路器的结构特点、功能原理以及施工安装技术,对配网设备选型及应用提供了一定技术。基础。  关键词:断路器 功能 安装  一、ZW20A型分界断路器概述  ZW20A-12型户外用户分界真空断路器,是解决由单个用户发生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的事故的理想设备,该设备出线侧内置零序电流互感器,与分界控制器配合使用。安装于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T接处或用户端,可以实现自动切除
期刊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一种区域电网智能无功优化系统,该系统由底层补偿设备、控制子站、系统主站和通讯网络四大部分组成。该系统综合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短期与超短期负荷预测等手段,完成对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线路无功补偿设备、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设备的优化协调控制,实现变电站、线路、配变无功电压的三级联调,达到增强电网电压调控能力、提升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提高功率因数的综合目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化不断推进,其利弊是同时存在的,虽然促进了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但不能否认也冲击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确保电网正常稳定运营,成为首要问题。本文针对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分析电网的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网;营运策略  前言  我国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是用竞争机制取代传统电力行业的垄断机制;取消地方保护的格局,将电力市场开放化;提
期刊
摘要:本文对电网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统计,提出了相关解决电网事故的对策,以及指出了应对电网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电网施工;问题分析;安全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力的的不断发展,电已经成为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电给千千万万的人们带来方便,给千家万户带去温暖,然而对于电力部分的施工员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有利又有弊的东西,它可能随时都会给人造成危险,甚至能威胁到生命安全,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额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因此,电子技术的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为了提高电力技术的的应用力度,必须不断的结合实际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规划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发展电力技术系统,达到合理规划电力技术的目的。本文作者结合实际,阐述了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技术,具体的提出电力技术规划方向和内容,得以促进电力技术系统稳定、长效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实用性方面所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实用化;建设;技术支持;地区电网  一、实现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的整体系统要求  1、符合地区电网的软硬件系统  本系统属于综合了调控一体化模式的自动处理技术系统,其具备的功能必须有调度电网的数据采集功能、监查功能以及电网高层方面应用的功能,另外,还必须具有监控变电设备运行情况的功能以及分析定位的功能。本系统将调度电网
期刊
【摘要】电能计量是自己能电网计量操作的核心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电力的生产以及销量,直接决定我国的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因为长时间以来供电监管较为松散、电力厂的电力设施一直没有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这给国家电力生产部门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以前的电流表在现在已经过时,因为其不能讲电量的使用量精准的记录下来,所以对电流表的更新是及其有必要的,只有通过改进电流表的数据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这样才能让
期刊
摘 要:无功补偿在矿山配电网里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无功补偿和矿山配电网无功补偿的概念,结合当前矿山配电网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效益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功率因数;无功补偿;问题;效益优化  1无功补偿内涵  无功补偿的最重要指标就是无功功率,同有功功率一样,无功功率也是出现在用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而电力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时消耗的无功功率就用功率因数来表示,因此,功率因数成为电力系统中一个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变电站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电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管理策略。  关键词:电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前言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首先要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地网工程建设质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设计方案、技术难度和监督控制、成本控制等。为了切实把握工程建设中的质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电网的安全运行变得十分重要,想要使电网能够可靠并且安全的运行,必须要对智能化变电站进行运用。在对智能化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变电站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发挥了核心的作用。我国电网的发展趋势以及既定目标就是智能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化变电站具有的特征,然后对智能变电站可以采用的主要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对智能化变电站在电网安全运行提升中的重要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