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研究性学习
  一、前言
  近些年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1.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
  2.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
  (一)通过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主动求知精神,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和主动精神;
  (二)训练学生利用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交际与表达能力;
  (三)进行基本的科学研究活动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规律和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参与精神与参与能力,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五)探索学生从事课题研究的规律以及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的规律。
  三、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1.实验课试误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最佳平台。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出错是常见问题,如何将这种消极一面转化为主动一面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所谓试误,就是大胆尝试错误,不是只是机械地按教材上的步骤重复实验,而是尝试改变一下,寻求发现或归正错误。
  2.生物科学史角色认同教学模式
  将在生物科学发展中科学家们思维发展的轨迹再现给学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很好的途径。高中生物教材涉及很多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如细胞学说、酶的发现、光合作用、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等问题的研究中包含着一系列动人的故事。科学家们选择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其内容构成了生物科学的组成部分,而他们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有重要的作用。
  3.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学生的学习方式,还不如说是一种教学理念。当然,并不是说任何一节课都应该使用这种学习方式,而是教师在每节课的设计中都必须努力使学生得到主动、健康的发展。
  4.互助互动教学模式
  通过师生双方的交流和教师的预设,不是教师的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假设、去发现知识,探究讨论的过程,就是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修正,最终得出相关结论。
  5.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是自学。自学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本领。叶圣陶说:“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种学习中学会自学的本领,学生有了自学的本领,就能自己寻求知识。”自学也是教学的需要。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由此可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内容本身。而且学生自学这种教学形式,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1、开展研究性学习,应以学生的“自由结合,自由选题,自主研究,自主学习”为基础。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开发学生差异的资源,培养学生自由、奔放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在这样的氛围中,“后进生”往往会表现的更加积极主动,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进步。
  2、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主动进行学习的学生才是最成功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和表达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研究性学习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为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宜作为学生独立研究的课题,教师应依据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和“开放的研究性学习”。但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有时二者又可以相互结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學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互协调。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研究和创新。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4、教师要善于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在教师总结阶段,恰当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加强高中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灵活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带来研究性的学习思维,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艳杰.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辽宁师范大学.2007-06-01.
  [2]吴剑峰.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教学与管理.2011-07-20.
  [3]杨世利.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27.
其他文献
摘 要:师生交往的形式有多样,课堂教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做好师生交往工作,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英语作为高中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影响巨大,因此,需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师生的交往过于形式化,且存在交往不公平、预设交往等情况,需要对其加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师生交往的真实性和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就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完善。小学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比较重要的一个过程,是学生日后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的枯燥,对知识不能全面的进行理解,对学生老说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就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一定
期刊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背单词”进行探讨,给出了一些高效背单词的方法,希望能给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效 背单词 方法 探究;  英语之所以难,到底难在哪里呢?相信90%的学生回答:背单词。的确,英语的一个又一个句子都是由单词组成的,单词好比建房子的沙石,没有他们,钢筋混凝土就没有没有什么意义了,单词记不住,又有几个学生还有学习英语的热情呢?又有几个学生能脱口秀呢?  为了
期刊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自由地支配主要教学时间。这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把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  如何正确地进行英语课堂提问呢?笔者根
期刊
摘要: 小学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性教育,只有做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对发展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那要怎么样才能做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呢?这中间涉及到小学管理的思路问题。只有清晰的管理思路,才能明确的管理目的,才有正确的管理行为。因此作为小学教育的管理者,就应该有正确的管理思想。本文着拟从这个方面着手,谈几点对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 管理思路 教育 素质提高 教学质量  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期刊
摘要:在小学实施探究教学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内在品质和精神。本文在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梳理出当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中运用的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 探究式教学 数学课 思考  数学探究教学作为课改中关注的热点,大部分都是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初中占有少部分,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却为数不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尝试去创设情景朝廷教学。一个好的情境的引入能吸引住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依托课堂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更全面地提高。  一、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㈠遵循启发激
期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
期刊
摘 要: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三年级123名同学小学生现有倾听习惯养成情况。结果表明我校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教师应注意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倾听;习惯;调查  一、调查目的:  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通过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课堂倾听的表现、喜欢听和不喜欢听的原因及动机,为制定下一步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