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业务靠大股东 华映科技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映科技近70%的业务还是帮大股东加工,但公司准备努力把这一比例降下去,触摸屏玻璃基板业务就是为公司的新发展服务的。”2月22日,华映科技董秘陈伟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3年初,《投资者报》研究院推出了“上市公司黄连奖”,华映科技就是其中之一。本报研究员认为,急剧恶化的现金流预示着公司业绩表现已是强弩之末。现金流严重不匹配、应收款回收期过长等各种迹象显示,公司的业绩存在粉饰嫌疑,而动机可能正是已经拉开序幕的资产重组。
  公司董秘陈伟对此解释称,现金流不匹配以及应收账款回收期过长,是因为大部分业务是代大股东加工,当然这也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其同时表示,公司期望发展新的业务,不过短期内帮大股东代工的格局难以发生大的改变。
  七成业务为大股东代工
  华映科技是LCM(液晶显示模组)量产技术的先趋,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核心平板显示零部件专业制造商之一。但难以想象的是,其七成业务均是在为大股东做代工。
  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华映科技的代工收入为14.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七成左右。分产品来看,液晶模组加工费为14.94亿元,同样占营业收入的七成左右。其上述业务主要是为大股东服务的。
  其2012年中报也显示,去年上半年,华映科技为关联方中华映管(华映科技控股股东)提供劳务(代工)发生的关联交易为5.1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5%。截至去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对关联方的应收账款余额为6.33亿元,占上半年发生的代工劳务关联交易的123.39%,占营业收入的92.95%。
  市场担心,由于华映科技能实现较好的盈利主要是有关联交易做支撑,但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欠款却高达数亿元,这从侧面说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基础不牢。2009年1月中华映管在入主华映科技时曾有业绩承诺,一旦承诺期过后,华映科技的业绩可能难以保证。
  不过华映科技董秘陈伟表示,“给大股东加工的项目,价格一直都比外面高一些,同时,账期也稍微长一些。大股东的承诺期过后,对华映科技的支持不会变。”
  增加进料减少代工
  “以前给大股东加工的比例高达80%~90%,现在已经下降到了70%左右。”陈伟称,公司正在逐渐增加进料加工,以降低来料加工做代工的比例。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较年初大幅增加52.85%。华映科技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由来料加工转为进料加工,因销售货物产生的应收账款增加且货款未到收款期所致。
  去年以来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迅速,“其主要原因是进料加工比例上升所致。”陈伟解释称,“来料变进料,在统计上显示的是营业额的迅速增加,来料加工的营业额仅仅是加工的费用,而进料加工产品的销售额就是营业收入。同时进料加工收账期比较长,所以应收账款增加比较快。”陈伟说。
  “不过要迅速降低为大股东代工的比例,还有一些难度。”陈伟坦言,希望公司新的项目能够快速发展起来。
  期待新项目上台
  华映科技2010年重组ST闽闽东时主要业务为大尺寸液晶显示模组(LCM)贴合加工。随着LCM业务景气度的下滑和触控产业的迅速崛起,公司开始寻求向触控业务领域拓展。收购华映光电仅是华映科技向触控领域拓展的第一步。
  1月11日,华映科技公告称,公司拟继续受让华映光电35%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华映光电75%的股权,华映光电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资料显示,华映光电成立于1994年1月,主要从事平板显示产品及相关零部件的开发、生产及销售。去年前三季度,华映光电净利润为4631.54万元,总资产评估值为20.4亿元。
  2010年华映光电彻底清理了传统阴极显像管(CRT)资产后完成产业转型,形成以中小液晶模组生产为主,兼具盖板玻璃加工、盖板玻璃与触控屏面板贴合、触控模组与液晶面板贴合等业务。这些业务正是华映科技正在建设的触控组件材料的下游产业。
  华映科技表示,本次交易将使公司在业务方面形成以液晶模组为基础,兼有触控组件及触控一条龙产品的战略布局。
  此外,公司新成立了子公司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科立视公司”),重点发展触控组件材料项目。陈伟表示,该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就可以进行试投产。
  平安证券分析师卢山在研究报告中表示,科立视公司主要产品为触摸屏用玻璃基板。玻璃基板是生产触摸屏Coverlens的最重要原材料,目前主要被康宁、旭硝子、板硝子等国际巨头垄断。卢山表示,科立视产品技术壁垒高,如未来能成功量产出货,将有望打破国外对这一领域的垄断。
其他文献
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放量上涨,上证指数以2.26%的涨幅红盘收官,而就在前两日,市场还在下降通道中挣扎。  这轮行情是否与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有关,“两会”行情是否值得期待?  《投资者报》记者连线深圳景良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廖黎辉、北京格雷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可兴和上海同亿富利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陈铭。三位投资人士均认为2月最后一周市场走势是股市正常规律的表现,对“两会”行情期望不高,廖黎
期刊
危机四伏、四面楚歌,成为当下酒企的真实写照。  2月26日,贵州茅台和五粮液被证实已收到相关部门开出的4.49亿元罚单。这一堪称我国反垄断史上的最大罚单,令本已风波不断的酒企再蒙阴影。  在此之前,史上最严厉的酒驾查处力度、政府对“三公消费”的限制、白酒塑化剂事件以及中央军委在军队实施“禁酒令”等,均让中国的酒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前景也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然而,中国千百年历史的酒文化还将传
期刊
在过去五年中,信托资产规模以平均每年1.25万亿元的速度增长,目前正处在冲刺8万亿的关口,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自2012年以来,信托业高层人事变动频繁。据《投资者报》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截至2013年3月1日,共有16家信托公司的一把手(董事长或总经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他们当中,有因作风问题被免职的,有顺利对接、平稳过渡的,也有跳槽后投奔新东家的。  10个月内16家换帅  
期刊
创业板自12月初底部反弹以来涨幅高达47%,今年以来已远远跑赢大盘指数。截至2月27日,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已涨18.52%,远超同期上证指数(1.94%)、沪深300指数(2.84%)、深证成指(2.38%)以及中小板指数(8.02%)。  我们注意到,近期场内交易型基金创业板ETF也多次创出一年以来新高。截至22日,易方达创业板ETF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达16.93%,领涨全部指数基金。此外,易方
期刊
利率市场化的大幕拉开,银行开始上演“争宠大戏”,不惜提高利率吸收存款。  近日,交通银行广州分行网点推出“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的短期优惠活动,将两年、三年、五年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即上浮10%;且规定,只有满足新进存款、单笔金额在人民币5万元(含)以上才能享受利率上浮到顶的优惠,且每日有限额,需要审批。  有单笔金额规定、有限额,还要审批,照理说这样的活动受众面并不算大,却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甚
期刊
优秀的领导团队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基石。低效的管理,轻则造成企业效益低下,重则导致企业陷入亏损。据有关部门对200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调查,其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占2/3以上。  国企如此,上市酒企也不例外。那么,哪些酒企的管理最为出色呢?《投资者报》研究院根据公司的管理费用率评选出最佳管理和最差管理类酒企。  所谓的管理费用率,就是企业的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这个比例越低,说明企业在取得相
期刊
“转融券开始试点了,但现在并没有多少愿意出借券源的机构。”2月28日,华泰证券一家营业部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总公司要求我们积极找券源,现在成效不大。”  正因如此,尽管各方声音解读转融券为大利空,试点当天市场却一路飘红。由于参与转融券的机构力量太小,做空力量不足为惧,当天沪指上涨2.26%。  记者在调查中还了解到,为吸引更多客户参与,部分券商悄然降低融资融券开户条件。  过去开户的标准
期刊
因业绩表现无常且波动巨大,绵世股份成为《投资者报》研究院“上市公司黄连奖”获得者之一。  公司业绩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房地产无稳定收入。在无房屋销售的情况下,2011年与2012年,公司大部分净利润来自于子公司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2010年~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近三年的净利润变动都在85%以上。  在房地产业务收入不稳定的状况下,公司开始引入餐饮业务,但直至2012年年中,该项业务一直处于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基金公司子公司遍地开花。短短3个月,就有约20多家子公司破茧而出。根据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基金子公司即将可以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使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领域,从现有的上市证券类资产拓展到了非上市股权、债权、收益权等实体资产。  基金公司为何会集中成立子公司?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分析,一方面,在各类
期刊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各大酒企不惜耗费巨资为自己做宣传。  由此,近年来央视广告“标王”成为了酒企的盛宴。上市酒企的营销费用也因此水涨船高。  在央视2013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竞购大会上,酒企表现依然抢眼。根据《2013年CCTV央视黄金招标资源现场结果统计》显示,央视2013年招标现场累计中标138.81亿元,酒行业的中标金额高居榜首,达到42.08亿元。  去年夺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