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舆论形象是企业腾飞的另一只翅膀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来讲,一个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坚强的实力。这个实力则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两者都至关重要,相互促进,同步提高。硬实力是指资金、设备、技能、管理等因素,软实力则是指企业文化,包括经营理念、团队精神、价值取向、社会形象等因素。而随着市场经济和人们认知多元化的发展,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形象又不断成为企业软实力积累提升的重要方面,并逐渐形成在企业软实力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且日益突出。
  如何抓好企业在社会中的良好舆论形象?现代社会,对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来说,“酒好也怕巷子深”。根据笔者对中铁一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一局” )的个例采访调查分析来看,除了人们的口碑对企业认识传播之外,最重要、最有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各种传媒,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个方面典型与经验进行全面广泛宣传。
  
  国家三代领导人的关怀:始终是一种鼓舞一种舆论力量
  
  良好的社会舆论形象的维护和提升是中铁一局企业文化建设中长期以来的重要工作,也使中铁一局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保持国内一流企业和跻身于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1951年,由中铁一局承建的天兰铁路建成通车,毛泽东欣然为中铁一局亲笔题词“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包括刘少奇、彭德怀等在内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为中铁一局亲笔题词,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极大地鼓舞了全局职工的战斗精神和士气。
  上世纪60年代,由中铁一局承建的成昆铁路关村坝隧道,施工创月成洞152.3米的全国纪录,当时党中央致电嘉奖,邓小平同志亲临施工一线视察。近年来,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中铁一局施工现场,给予广大职工以极大的关怀和鼓舞。多年来,这支队伍在大西北跨黄河、穿戈壁,一次次叩击筑路禁区的大门,一次次攀登工程科学的顶点,胜利完成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工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局人主动适应市场,施工领域不断拓展,项目遍及大江南北,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企业的文化也在不断地积累。
  国家三代领导人的关怀,使中铁一局在建筑施工领域半个多世纪的历练中,铸就和全社会印刻了一种开路先锋精神、大秦精神、青藏精神和“诚信创新 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并传承了一局几代建设者。而且,有着60年悠久历史的中铁一局,依靠这些精神支撑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积淀了形成自己丰厚独特的企业文化,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团体、先进个人,为社会创造了无数优质品牌工程,为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对一局人来说,始终是一种鼓舞一种舆论力量,使他们在社会中的形象不断提高,并因之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良好的舆论力量,也在时刻推动着他们,使他们时刻不敢懈怠。就像当了模范,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只能不断进步,否则就会令人失望。正是这种力量,为中铁一局广大员工所接受,并由无形变为有形,产生着巨大的动力,促进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抓好企业对外新闻宣传:为经营开发赢得舆论支持
  
  良好的社会舆论形象,就是信誉,就是品牌,就是实力。中铁一局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证明。
  除了时刻不忘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关怀,并把因之形成的这种强大的舆论支持作为一种力量,坚持利用来鼓舞中铁一局广大职工。中铁一局在新时期以来,还坚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各种传媒,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全面广泛宣传,并使之良好的社会舆论形象不断提升,助推企业不断发展。
  在企业的广泛宣传中,中铁一局特别注重企业新闻宣传报道,始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的原则,以塑造“中国中铁一局”品牌、增强企业凝聚力为目标,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市场经营环境。因此,制定了对外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各单位主要领导都把对外新闻宣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和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来抓,看做是对企业经营开发投标揽活的有力支持。
  在新形势下,中铁一局加大了对外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每个项目部都配备有对外新闻宣传通讯员,随时发现和推出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提炼挖掘标志性业绩、经验、成果、荣誉题材,外树形象,内鼓干劲。要求各级宣传部门加强策划,把握时机,多出好稿,在注重稿件数量的同时,突出稿件质量,在上大报、上头条上下功夫。各单位领导和项目部把加强对外宣传报道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看做是对企业经营开发投标揽活的有力支持,主张和支持上中央大报,上新闻专题。不仅开展多种方式的对外新闻宣传,还在媒体做形象宣传,充分展示企业形象。重点工程项目部加强了对外新闻宣传。这些抓好企业对外新闻宣传的切实举措,为企业经营开发赢得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在典型人物宣传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
  
  中铁一局党政班子领导极为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专门对先进人物——金牌工人窦铁成事迹的宣传做了具体安排。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局党委宣传部抓住有利时机,主动和各媒体联系,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专门邀请了陕西的主要新闻单位记者深入窦铁成所在的东乌项目施工现场采访,并积极为媒体记者创造良好的采访条件,提供稿件素材和相关资料。随后,《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工人报》、《西安晚报》、《华商报》等十多家媒体陆续从不同角度刊发了窦铁成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不惜版面集中宣传窦铁成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产生了社会轰动效应。
  新华社陕西分社记者采访窦铁成的先进事迹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中宣部、中组部的领导相继做了重要批示。随后,中宣部新闻局组织了由中央50多家新闻媒体组成的大型采访团,对窦铁成进行了集中、系统的宣传报道。2009年4月24日,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标志,窦铁成先进事迹的宣传在全国范围拉开帷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中铁、《中国劳动保障报》等中央媒体先后在显要位置刊发了窦铁成事迹的长篇重要报道,大部分都配发了评论员文章,给予了旗帜鲜明地赞扬。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中国铁道网等网站也纷纷转载,迅速把中铁一局这个先进人物推向了全国。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各新闻媒体刊登窦铁成事迹的文章达数千篇。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时代领跑者”、“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这是继工人设计师王海之后,中铁一局推出的又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先进工人典型,扩大和加深了企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并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了企业的良好舆论形象。
  
  加强重点宣传报道:为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奠基力量
  
  不仅为了展示中铁一局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为了能够对打造中国中铁和中铁一局知名品牌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中铁一局在加大对外报道的力度,抓好新闻消息报道的同时,坚持组织人员对全局重点工作和特色进行了报道,多年来撰写了一批大稿、好稿、重点稿件。比如,结合公司今年开展的标准执行年主题活动,采写了《让标准成为习惯 使习惯符合标准》的活动纪实报道,分别在《人民铁道报》和《中国中铁》杂志的显要位置刊发;结合企业文化建设,采写了《中铁一局集团厚重历史与现代理念的融合》的文章,在《工人日报》刊发;结合强化执行力,在《中国企业报》刊发了《中铁一局强化执行力带来品牌效益》的通讯。与此同时,各单位在中央级媒体的宣传中注重“中国中铁”的大品牌,带“中国中铁”字样的稿件比上年度大幅度增加。
  承建的国家重点工程的宣传上,中铁一局主攻《中国中铁》指定的16家中央新闻媒体。在各单位宣传部门和项目部的紧密配合下,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人民铁道》《中国建设报》《中国交通报》《中国企业报》《中国中铁》等多家中央级新闻媒体播发和刊发了京沪高铁、沪杭客专、厦门海底隧道、郑西秦东隧道、天津芥园水厂竣工、铜九铁路、重庆长江大桥、西安地铁项目等新闻报道。特别是在国庆60周年的重要时段,中铁一局参建的国家重点工程的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各网站纷纷转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利用各种方式对外宣传企业,中铁一局各单位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有力推动着企业的发展。比如,电务公司主打典型人物宣传,下大力气做足做好了窦铁成事迹的对外宣传报道;二公司把宣传焦点对准在其承建的地铁项目,几年来国内国际舆论关于他们承建北京奥运工程的报道达千次以上;五公司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关爱,并继续做好宣传,《工人日报》和《中国建设报》刊发了他们的通讯《让农民工成为企业的主人》等;新运公司把宣传重点放在发展城市轨道、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桥梁公司在建的重庆忠县长江大桥等重点桥梁工程在各新闻媒体频频亮相,城轨分公司着重把武汉地铁全国首座瓦斯隧道贯通、苏州金鸡湖全国最长的湖底隧道贯通等工程在中央媒体进行了重点宣传。
  同时,搞好企业专题策划宣传,加强侧重点。“铁路业务”一直是中铁一局四大经营板块之首,要巩固和发展在铁路的经营份额,就必须加大力度宣传铁路方面的业主,宣传他们在铁路建设中的业绩和实力,而具有特色优势的《人民铁道》就成了这一个桥梁。因此,他们与人民铁道报社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这个报社各类专版着重加大了宣传,为信誉评价和投标揽活创造了很好的市场氛围和社会舆论环境。
  在继续保持社会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中铁一局还进一步加强了局域网站企业新闻和企业文化栏目的建设,发挥网站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利用局域网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网络传播渠道,在局域网站拍摄发送视频新闻、制作影视专题(包括讲座、演讲等实况),转载各新闻媒体播放刊发的稿件,此举宣传途径成为分布在全国各工地广大员工关心的热门新视点。
  
   有力维护形象品牌:在全国统一打响“护牌”行动
  
  为了在全社会叫响“中铁一局”这个品牌,使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展示跃上新台阶,中铁一局坚持做好正面宣传报道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统一打响了“护牌”行动。要求各项目部在建点时把企业形象宣传作为首要工作,统一规范使用“中国中铁一局”企业形象标识,各单位项目部工地现场的形象宣传,积极推广执行中国中铁一局企业标识应用手册,在工地的显要位置悬挂中国中铁和中铁一局的标识、旗帜,悬挂中铁一局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的标牌,悬挂该项目兑现业主的各项承诺,做到“哪里有经营项目,哪里就有中铁一局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如此,在遍布全国的各工点上,中国中铁和中铁一局的标识牌、广告牌和各种宣传标语规范醒目。特别是利用像京沪高铁和武广、郑西、厦门海底隧道、北京地铁、西安地铁等备受社会关注的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各级领导和新闻单位频繁来访的好机会,极大地宣传和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中铁一局重视典型宣传和社会舆论形象提升,60年来一以贯之,先后向社会推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例如,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位女推土机手胡友梅、60年代闻名全国的“天山隧道群英雄集体”、70年代自学成材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徐二厚、80年代全国著名的隧道专家戴统三、90年代全国著名的优秀教师呼秀珍、新时期工人设计师王海和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等一批又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企业优秀人才和先进模范人物。同时有青藏铁路铺架基地的“五朵金花”、精伊霍铁路北天山隧道“新五虎上将”英雄群体、2008年抗震救灾英雄群体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这些英雄楷模和先进典型,都是中铁一局企业精神的人格化身,他们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许,也使企业在不同时期连续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和社会声誉,也使企业在国内外建筑市场不断赢得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更是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不断发展。
  良好的社会舆论形象是企业腾飞的另一只翅膀。这是中铁一局构建现代企业班子带给人们的深刻启示。
  
  (作者杨志勇单位:中国劳动保障报西北记者站;刘 健单位:中铁一局地铁公司)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加强报刊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报刊审读工作水平,从去年9月15日开始,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优秀报刊审读单位、审读员、审读报告活动。今年1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2010]4号文件正式公布了评选结果,对全国30家优秀报刊审读单位、60名优秀报刊审读员、43篇优秀报刊审读报告予以通报表彰。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辟“全国报刊审读‘三优’材料选登”栏目,
期刊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进程。①所谓“三网融合”,在我国主要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之间的融合。其“融合”并不是指三种网络在物理层面的三网合一(integration),而是指三种网络在业务和服务层面相互进入、相互渗透的三网融合(convergence),从而在融合环境下最大限
期刊
朱希良,男,现年37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副教授,陕西省报刊审读员(兼职),现为《武警后勤》杂志副主编、副主任。1997年参加陕西省报刊审读工作以来,该同志始终热爱审读工作,注意在审读实践和理论研讨中学习提高,逐步成长为社科期刊审读骨干。自2001年起,负责陕西省社科期刊审读组工作,圆满完成了以日常审读、重点期刊跟踪审读、专题审读为中心的各项审读工作,撰写的审读报告均被省新闻出版局转发,审读工作
期刊
李良荣,194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几十年的新闻学研究中,李良荣提出的“新闻产生于事物的变动”、“新闻事业产生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新闻选择四项标准”、“新闻工作三大基本规律”、“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等富
期刊
“二流的企业做产品,一流的企业做品牌。”这是 《新文化报》品牌活动部每一位成员心里绷着的一根弦。如何将《新文化报》这个吉林读者心中纸媒的“老字号”做得更加深入人心,是品牌活动部一直重点研究的课题。  没有人会喜欢一成不变的面孔,也没有人愿意追随一个没落的偶像。《新文化报》品牌经营部就是坚信这样一个道理,于是在工作中讲究创意、纵容创意,不怕大胆,就怕不吸引人。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历练,2009年2月,
期刊
一、“谷歌退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冲击    关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事件,在各种版本的新闻报道中和网上论坛上,都提及政府对网络行业内容信息的控制。这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极大冲击。一般美国民众的认知,都把谷歌公司视为捍卫网络自由的英雄。美国政治人物更是罕见的拿此次事件说事,导致“网络攻击”层层升级。2010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发表题为《网络自由》的演讲中4次提及中国,她批评中国对网络信息进行管
期刊
在第10个记者节前夕,报社记者部来电话告诉我:中宣部“三教办”已正式通知,你被评为2008-2009年度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了,有空写点十几年来做记者的感受吧!搁下电话,思绪起伏,十多年里所经历的一幕幕历历在目。这些年来,干过变电站值班员、基层企业宣传干事,干过编辑也干过记者,无论干什么,走出大学校门,从一个最基层的电力员工到宣传干部再到电力记者,我走的每一步,的的确确都是在各级领导、同事以及各界朋
期刊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五大自治区领导介绍各自的发展成就。新华网记者赵超、胡浩就此写出如下报道:“‘宁夏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它的地理位置不东不西,气候不冷不热,面积不大不小。’李锐副主席风趣的介绍一下子勾起了在场记者的兴趣。”《宁夏日报》记者宗时风也在自己的报道中做了同样的描述。  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禁不住笑了。因为我在7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黄河玉带育明珠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观念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时代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的反映。思想观念的转变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对媒介从功能定位到性质、内容、形式、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都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因此人们才会认为中国媒介改革是“由观念的变革来拉动的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电视新闻报道理念(1978年——1992年)    这个时期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指导思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