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集镇地处沙洋县腹地,沙河公路东西贯穿,沈后公路、麻郭公路连接南北,属荆沙新型城镇化示范带核心区。全镇地域面积222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现辖22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辖区现设9个党总支,54个党支部,全镇共有党员1975名,其中农民党员1205名,占党员总数的62%。近年来,曾集镇坚持将党建工作摆在首位,遵循“基层党建抓特色”的理念,结合“风情曾集、金色党建”的定位,突出“五个示范”,抓实阵地建管用和党员、干部队伍规范化管理,全力打造“荊沙新型城镇带”党建示范核心区。
突出阵地示范,建好服务平台。阵地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近年来,按照“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管用”的原则,曾集镇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高标准新建和改扩建“五务合一”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2个,全面推动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上档升级,比计划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目标,阵地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彰显“五个优势”:——建设进度快。目前,五洋党建红色走廊已经形成,五洋沿线村(居)阵地建设实现“五务合一”全覆盖;内线阵地建设全面启动,由“路边花”向“院内香”延伸,全镇党群服务中心“五务合一”实现全覆盖。——选址布局优。新建阵地做到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文化特色村建设相结合,阵地尽可能建在交通沿线,建在群众居住集中地,建在新农村点,方便了群众生活。——建筑样式美。新建和改扩建阵地统一按照徵派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和建设,完善功能分区,点缀文化元素,“白墙灰瓦马头墙”成为走在曾集乡村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功能设施齐。将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使用面积提高到600平米,广场面积达到4000平米。做到室外“七个一”(一个群众活动广场、一个党务村务公开栏、一套音响喇叭、一杆国旗、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一个值班表、一套文体设施)和室内“七个功能分区”(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大会议室、图书阅览室、“三资”管理办公室、卫生室、惠民超市)。——管护使用好。强化“十条”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行“1310”工作法,在阵地“管好”和“用好”上做足文章。同时,积极推进服务窗口下移,设立低保申请、水电、燃气管理等窗口,使之真正成为便民家园。
突出队伍示范,打造为民先锋。牢牢把握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积极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着力打造适应曾集发展需要和顺应群众期盼的党员干部队伍。以学为先,提高队伍素质。强化中心组理论学习、例会学习和“红色e校”在线学习,建立周三夜学制度,每月利用一个周三晚上召集村(居)支部书记、镇直单位负责人、机关干部集中学习,班子成员带头利用PPT授课,增加干部知识储备。此外,镇党委多次带领贫困村支部书记到四川崇州、西安、潜江、天门等地学习合作社、“一高三新”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开拓工作视野。以制为纲,促进争先创优。大力实施“领头雁培训计划”,引进能人支书3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党组织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统一备案管理,统一集中培训,统一年度考核,让人人身上有压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以身示范,发挥先锋作用。深入开展“五个带头”和“五组一联”活动,广大党员立足自身实际,主动领岗、组团履岗,带头奋战在创业致富、抗旱抢险、维护稳定的最前沿,争当服务发展的排头兵。认真开展“五星”党员评定,每半年开展一次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支部定评,并张榜公示、挂牌上星,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发展示范,推进强村富民。利用扶贫攻坚重点镇的有力契机,推动“八大举措”齐头并进,深入调研摸情况,结合实际找对策,积极推动村级主导产业,不断提高村集体收益。一是推广“支书领办合作社”。借鉴老山路翔合作社经验,由村“两委”干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吸纳农户入社,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提高了农民综合收入,也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打造五洋党建“金色走廊“。以张池村为核心,将五洋沿线民主、孙店、蔡庙等村一线串珠,打造五洋沿线党建示范带,将张池村新农村建设与做大做强油菜花旅游节品牌有机结合,实施旅游强村战略,打造一流的景区党建示范点。景区建立红色文化宣传带、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党员服务队开展景区卫生管理、游客救助、秩序维护等志愿活动,提升了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三是探索“互联网+”阵地模式。借助东方百货店子商务平台积极推进电商发展,在全县村级阵地率先布局村级电商网点12个。指导6名党员牵头引领共28家商户入驻荆楚手工食品第一坊,利用“张池微讯”微信公众号,销售土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
突出管理示范,增强组织功能。围绕增强组织功能,着力加强党务、村务、事务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功能。首先,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健全“书记牵头、全员参与”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在明确党委书记、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的主体责任同时,要求包村干部和驻村单位肩负党建工作监督之责,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其次,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对年底工作排名前三位的予以奖励,对村级综合考评后三位的予以处罚,连续两年综合排名后两位的对支部书记给予组织处理。对工作严重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严格依规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同时,积极倡导争做“四有”、“两为”干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村“两委”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再则,推行党建积分制管理。出台《党建工作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将每项具体工作项目化、条目化和分值化,实行一月一汇总、半年一评比、年底严考评。加大党建工作督查力度,坚持组织委员一月普查一次,镇委书记每月暗访一次,一季度巡查一次,将检查情况计入年终考核结果,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同时,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民主管理“七字诀”等工作法,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实现了民主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互动。广大群众积极议事,各基层党组织公开办事,村级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突出服务示范,提升惠民实效。镇党委坚持把打造党建服务品牌作为实践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抓手,以基层党组织阵地为依托,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一方面,推行村(居)“一站式“服务。对于群众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村(居)实行全程办理”一站式“服务,将服务内容设置成民生事务代办、弱势群体帮扶、10分钟应急服务、丰富群众文体活动等24个项目,通过实施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人、定时限、定经费“五定”管理,提高落实效率,把群众的期盼努力变成现实。另一方面,组织公共服务“进基层”。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各部门资源,统筹推进服务项目走进基层。将民政优抚、电影下乡、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等分解到各镇直单位,推动服务重心向基层延伸、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实现服务常态化。在此基础上,擦亮“志愿服务”品牌。成立以入党积极分子、新招录的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油菜花旅游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有效解决了核心景区服务力量的不足。组织开展“阳光家园”关爱辖区留守儿童活动,10多名党员义务开展支教活动,辅导500余人次。组建了腰鼓队、舞蹈队等民间文艺队伍,常年活跃在村头街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和赞誉。
突出阵地示范,建好服务平台。阵地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近年来,按照“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管用”的原则,曾集镇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高标准新建和改扩建“五务合一”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2个,全面推动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上档升级,比计划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目标,阵地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彰显“五个优势”:——建设进度快。目前,五洋党建红色走廊已经形成,五洋沿线村(居)阵地建设实现“五务合一”全覆盖;内线阵地建设全面启动,由“路边花”向“院内香”延伸,全镇党群服务中心“五务合一”实现全覆盖。——选址布局优。新建阵地做到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文化特色村建设相结合,阵地尽可能建在交通沿线,建在群众居住集中地,建在新农村点,方便了群众生活。——建筑样式美。新建和改扩建阵地统一按照徵派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和建设,完善功能分区,点缀文化元素,“白墙灰瓦马头墙”成为走在曾集乡村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功能设施齐。将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使用面积提高到600平米,广场面积达到4000平米。做到室外“七个一”(一个群众活动广场、一个党务村务公开栏、一套音响喇叭、一杆国旗、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一个值班表、一套文体设施)和室内“七个功能分区”(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大会议室、图书阅览室、“三资”管理办公室、卫生室、惠民超市)。——管护使用好。强化“十条”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行“1310”工作法,在阵地“管好”和“用好”上做足文章。同时,积极推进服务窗口下移,设立低保申请、水电、燃气管理等窗口,使之真正成为便民家园。
突出队伍示范,打造为民先锋。牢牢把握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积极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着力打造适应曾集发展需要和顺应群众期盼的党员干部队伍。以学为先,提高队伍素质。强化中心组理论学习、例会学习和“红色e校”在线学习,建立周三夜学制度,每月利用一个周三晚上召集村(居)支部书记、镇直单位负责人、机关干部集中学习,班子成员带头利用PPT授课,增加干部知识储备。此外,镇党委多次带领贫困村支部书记到四川崇州、西安、潜江、天门等地学习合作社、“一高三新”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开拓工作视野。以制为纲,促进争先创优。大力实施“领头雁培训计划”,引进能人支书3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党组织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统一备案管理,统一集中培训,统一年度考核,让人人身上有压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以身示范,发挥先锋作用。深入开展“五个带头”和“五组一联”活动,广大党员立足自身实际,主动领岗、组团履岗,带头奋战在创业致富、抗旱抢险、维护稳定的最前沿,争当服务发展的排头兵。认真开展“五星”党员评定,每半年开展一次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支部定评,并张榜公示、挂牌上星,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发展示范,推进强村富民。利用扶贫攻坚重点镇的有力契机,推动“八大举措”齐头并进,深入调研摸情况,结合实际找对策,积极推动村级主导产业,不断提高村集体收益。一是推广“支书领办合作社”。借鉴老山路翔合作社经验,由村“两委”干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吸纳农户入社,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提高了农民综合收入,也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打造五洋党建“金色走廊“。以张池村为核心,将五洋沿线民主、孙店、蔡庙等村一线串珠,打造五洋沿线党建示范带,将张池村新农村建设与做大做强油菜花旅游节品牌有机结合,实施旅游强村战略,打造一流的景区党建示范点。景区建立红色文化宣传带、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党员服务队开展景区卫生管理、游客救助、秩序维护等志愿活动,提升了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三是探索“互联网+”阵地模式。借助东方百货店子商务平台积极推进电商发展,在全县村级阵地率先布局村级电商网点12个。指导6名党员牵头引领共28家商户入驻荆楚手工食品第一坊,利用“张池微讯”微信公众号,销售土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
突出管理示范,增强组织功能。围绕增强组织功能,着力加强党务、村务、事务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功能。首先,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健全“书记牵头、全员参与”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在明确党委书记、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的主体责任同时,要求包村干部和驻村单位肩负党建工作监督之责,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其次,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对年底工作排名前三位的予以奖励,对村级综合考评后三位的予以处罚,连续两年综合排名后两位的对支部书记给予组织处理。对工作严重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严格依规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同时,积极倡导争做“四有”、“两为”干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村“两委”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再则,推行党建积分制管理。出台《党建工作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将每项具体工作项目化、条目化和分值化,实行一月一汇总、半年一评比、年底严考评。加大党建工作督查力度,坚持组织委员一月普查一次,镇委书记每月暗访一次,一季度巡查一次,将检查情况计入年终考核结果,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同时,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民主管理“七字诀”等工作法,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实现了民主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互动。广大群众积极议事,各基层党组织公开办事,村级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突出服务示范,提升惠民实效。镇党委坚持把打造党建服务品牌作为实践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抓手,以基层党组织阵地为依托,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一方面,推行村(居)“一站式“服务。对于群众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村(居)实行全程办理”一站式“服务,将服务内容设置成民生事务代办、弱势群体帮扶、10分钟应急服务、丰富群众文体活动等24个项目,通过实施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人、定时限、定经费“五定”管理,提高落实效率,把群众的期盼努力变成现实。另一方面,组织公共服务“进基层”。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各部门资源,统筹推进服务项目走进基层。将民政优抚、电影下乡、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等分解到各镇直单位,推动服务重心向基层延伸、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实现服务常态化。在此基础上,擦亮“志愿服务”品牌。成立以入党积极分子、新招录的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油菜花旅游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有效解决了核心景区服务力量的不足。组织开展“阳光家园”关爱辖区留守儿童活动,10多名党员义务开展支教活动,辅导500余人次。组建了腰鼓队、舞蹈队等民间文艺队伍,常年活跃在村头街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