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监管”不能改变“分业经营”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消息称,一个“超级央行”正在形成中,目标是要实现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监管”。就是说,把全体金融业置于一个综合监管的体系之内,让所有金融行为都逃不开金融监管视线。
  当下金融行为和金融产品设计五花八门,说不清它该属于哪个部门监管。这将导致监管真空,而在监管真空的条件下,各色制度套利、监管套利行为严重影响中国正常的金融市场,推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比如互联网金融领域,许多都是典型或非典型金融行为,甚至互联网公司已经什么金融业务都做。曾经一段时间,互联网简直就是“护身符”,不管什么样的金融行为,只要是互联网公司做的,那就是“创新”。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但如何监管、由谁监管,迟迟难有定夺,导致监管真空期过长。
  而监管滞后、监管真空这件事,不是转变一下行政体制就可以得到充分解决的问题。比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机制,我们如何才能构建一种机制,构建一种怎样的机制才能使得监管部门愿意监管、主动监管、及时监管,并有效把握监管尺度。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否则,仅仅有部门权利的重新构建,而并无监管的有效期许。
  比较适合中国的金融体系应当是基于分业经营的混业监管。金融各业就算跨界也该是有限跨界,而不是大家都干同样的事。因为中国金融基础薄弱,而且自律性严重缺乏。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金融各业之间存在接续性特征。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金融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股权金融,其二是债权金融。这两类金融各具特征,但又相辅相成,而通常具有接续性特征。
  一般而言,企业发展初期,规模小,抵押物稀缺,在这个时候,企业需要有具备独到眼光的股权投资者融资支撑;当企业长大了,股权值钱了,这时的企业才具备了债权金融进入的条件。这时金融规律,也是金融经营者必须遵从的客观要求。正因如此,全球金融市场都明确划分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金融市场,而参与者的风险偏好也截然不同。股权金融偏好的投资者更看重企业未来的成长,而用不着抵押物和当下的现金流;但债权金融偏好的投资者则完全不同,他们更在乎企业的现金流、抵押物和安全性。
  股权金融和债权金融的接续性尤其体现在“特殊市场情况”的时候,比如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无非是两种:要么是股市泡沫崩盘的危机,要么是债务危机。在危机时刻,股权金融和债权金融的接续性非常突出。美国发生了债务危机,债券市场几乎停滞,如果这时候美国没有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那企业融资路径必然中断,以致债务危机转变为全面的经济危机;同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股票市场一落千丈,如果这时候没有一个健康的债券市场接续,企业融资也势必中断,而是股市危机转化为经济危机。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这个金融市场相互促进,同时也相互接续的规律。
  正因如此,无论监管体系如何变化,我都坚持主张“分业经营”。因为,无论是债权金融还是股权金融,它们都存在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在此前提下,我们必须确保金融接续,债权金融出问题,股权金融可以接续得上;而股权金融出问题,债权金融可以接续得上。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
其他文献
以某一工程为例,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概述,对工程桩基进行检测,并分析桩基沉渣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后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基础施工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是桩基工程,桩基建设的桩位放线及桩号的正确编写是保证桩基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人工编写桩号及坐标不仅工作量极大,而且易出现错误与纰漏。利用VB
随着非开挖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地下管线埋设越来越深,情况越来越复杂。不同时期、不同权属管网埋设错综复杂,给管线探测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何精确有效地探测深埋地下管线问
主要对目前石油天然气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介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行措施和建议,旨在不断提高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开发水平。
近年来,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城市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为了提升工程质量水平,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加强了对BIM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