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三集五大体系的深入推进,无人值守变电站在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运行模式成为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根据其现状可知,无人值守模式存在投资少,建设工期短,运行及管理费用较低等优势;同时也存在运行班组长承受的任务与压力,岗位要求不匹配,运行及管理费用较低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采取“集中监控,分区操作”的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发展策略,并对这一策略的优势和注意点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力工业产生无人值守这一新型变电站运行模式。当前,我国在电网调度自动化和远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为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无人值守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对于电能质量的高要求,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实现效益的增值。因此,推广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这一模式势在必行。
1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现状
1.1 无人值守模式的优势
1.1.1 投资少,建设工期短
在无需为运行工作人员准备厨房、休息室等生活必须设施与生活必须用品的情况下,变电站的工程量与财政支出相应减少。根据建设实践经验,建设一座无人值守的变电站所需的资金投入往往低于同等规模的有人值班变电站。例如,按照小型化模式建设一座35 kV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按照当前的价格水平,一般需要投资120万元,而同等规模常规的变电站则需150~300万元的投资。常规的变电站从基础建设、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到完成竣工送电,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则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1.1.2 费用较低,供电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无人值守的变电站采用的是新型的高压设备和完全的户内式设备布局,使用的电器多数是全封闭组合类型,无需维护,且运行费用仅是常规的变电站的1/10。无人值守的变电站中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可遥调,无功补偿的装置则实现遥控,使得母线电压能够维持于比较理想的水平,电压的合格率至少比常规的变电站提升5%。将变电站当中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微机远动装置三者功能进行统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变电站自动化的水平和微机的作用,提升二次系统连接的可靠性。在提升二次部分中硬件配置、简化其连线;减轻施工与维护的工作量;提升自动化水平的情况下,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费减少,供电质量相应得到提升。此外,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更为可靠,基础自动化的功能得到提升,事故停电的时间和范围大大缩短。在自动化水平提升的情况下,因工作人员操作导致的误触电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概率相应降低。由此,供电的安全性也相应地得到提升。
1.1.3 人员管理便利
变电站的运行人员,由原先的分散于各个站转化为统一集中于操作队,人员高度集中,同时监盘工作由集控中心统一负责,管理便利。运行工作人员无需24 h监盘,能够让运行人员有较多的时间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基本处于健康状态。同时,能让运行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业务,提高业务能力。此外,施行无人值守,操作队人员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1.2 无人值守模式存在的问题
1.2.1 班组长承受的任务与压力,与岗位的要求不匹配
随着监控中心所管辖的变电站数量的增加,值班员承担的监盘、操作、巡视的任务量也随之繁重。由于点多面广的特点,监控中心时常会存在多个站点同时出现任务的状况。运行组的任务分派与人员的职责分配工作是需要值班长来完成的,由此,值班长的压力增加,需综合分析和协调的任务加重,这和值班长岗位定位是不吻合的。通常多数值班长不具备站在更为全局、全面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安排欠缺周到。
1.2.2 人员分工固化,导致员工容易产生“低强度疲劳”
监控中心在运行过程中,监盘、操作、巡视人员存在的固化现象会时而出现。比如,在运行班,年纪稍偏大,身体素质虚弱而且反应敏捷度较低的工作人员通常被安排负责监盘与调度联系;那些年纪轻、体力好且反应敏捷的工作人员则担任现场巡视和操作等此类工作。这是根据工作人员的素质做出的安排,但容易出现人员固化的情况,对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进行人才培训有不利之处。此外,变电运行的特性决定这项工作的内容枯燥、工作标准较高、工作环境比较单调,且要求工作人员高度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容易使得工作人员产生“低强度疲劳”,工作过程产生厌倦情绪。
1.2.3 管理层对班组的管理难度加大
各个地方的变电站和监控中心距离管理所本部比较远,导致管理层与班组在信息沟通联系上难度加大。因此,根据远距离管理的特点,建立健全的、与当前形式相契合的管理模式及流程十分必要。
2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2.1 施行“集中监控,分区操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集中整合资源,充分地利用专业化管理的优势,关于无人值守的变电站管理,可采取区分开监控班和操作队的方式,贯彻“集中监控,分区操作”的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监控班与操作队成为了平行的不同班组,同时一个监控班对应多个操作队。监控班的任务主要是对无人值守变电站实行监控、监视、收集信息、分析、记录、接收和转发调令,进行电压与无功管理功能方面的调控操作,拉合开关等。操作队负责对无人值守站进行巡视维护、事故处理、操作现场,以及设备的定期轮换等工作。正常情况下,操作队不再承担变电站实时运行时的监视和监控工作。
2.2 “集中监控,分区操作”模式的优势
首先,有助于减轻运行人员的负担。这一模式之下,工作人员的负担仅为原来的1/3,且因距离上的缩减,巡视工作更为方便,巡视周期減少,巡视质量相应提升。由此,基地站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操作,并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故和状况。其次,有助于细化分工,工种更加专业化,从而符合精细化、专业化要求的管理趋势。变电站在投入方面的不断增加,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运用,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在难度方面逐渐加大,监控与操作人员区分开来,有助于工作人员发挥自身所长,精通自身的业务,提升运行的整体水平。第三,有助于缓解工作人员的“低强度疲劳”状况。员工白天上班,夜间部分工作人员需留守值班室,其余人员可以休息,且出现留守人员没有监盘职责,同时没有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在值班室也可休息。这有助于降低工作人员“低强度疲劳”情况的发生。 2.3 “集中监控,分区操作”模式施行过程的注意事项
2.3.1 人员的选择和调配安排要合理
对于中心站人员的选择,三方面因素要考虑:文化程度比较高,业务素质能力好,富有责任心。根据实践表明,选择合格优秀的中心站工作人员,对于完成工作任务有极大的帮助。中心站在值班安排上,当以3值24 h轮换较佳,在正常状态,安排一组人员来负责巡视的工作,一组人员来负责操作的工作,一组人员为储备备用,达到节省人力资源,同时满足日常生产的需求。此外,无人值守应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骤留有2~3个人员进行值守,第二步骤为每个站留有1个临时工负责保卫,或者全部人员都撤走,若全部撤人的情况需要打卡进站。随着电网结构、防盗防火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自动化程度的加速,应当尽快地实现第二步骤,真正地做到无人值守与值守。
2.3.2 安全问题需到位
在無人值守时,允许监控人员对系统的方式进行倒换,在操作队到站之后,检查备自投的装置、重合闸进。这满足了系统方式进行倒换的需要,同时操作队出车的频次也减少了,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节约了成本。此外,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大门、围墙、主控室等应装置防盗遥视和报警系统,报警信号需要接入监控中心与操作队,且远方控制值班站的摄像头,对照明、调控电源实行远方开启。
2.3.3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巡视工作要有针对性,做到主次分明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设备巡视工作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任务,这就要求在进行设备巡视的过程中分清主次,依据设备的运行状况、电网设备的特性等各种情况,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巡视检测。可以汲取理念巡视设备的经验和依照当前设备运行等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一段时间内无人值守电站设备巡视工作制定出合理有效地巡视计划,同时注意将常规巡视、检查性巡视、遥控监控巡视、维护性巡视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突出重点,提高设备巡视工作的效率,以便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巡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2.3.4 进行信息的分层管理,减少故障
针对目前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的监控系统存在的信息量庞大,系统事项分层的功能粗糙,系统对于事项处理的灵活性弱,导致监控人员无法对事故进行切实有效的准确判断的情况,应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对监控系统中的信息采取分类、分层、分屏管理的手段,降低监控信息系统中图频繁、刷屏多、电网事故中的重要信息被附带、次要信息被淹没等现象,确保重要信息能够正常显示,以帮助监控人员及时有效地发现信息,并进行问题的解决,避免因信息采集不力,导致故障问题未得到及时地发现和解决。
3 结论
变电站使用无人值守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更是提升电网科技发展水平与科学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模式存在巨大的优势,同时现行的模式也存在和发展不相适应的种种问题。实行“集中监控、分区操作”这一管理模式,使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在技术和资源优势方面得到了发挥, 使三集五大体系得以顺利推进,从而实现了规模效益,保障了电网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变电站无人值守操作模式的改进》[J].大众用电,2012.
[2] 《浅谈县级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J].中国南方电网2011
[3] 《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号
作者简介:
赵琪(1975—),男,山东青州人,国网青州市供电公司变电运维高级技师,研究方向:变电站变电运维一体化。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东路2991号,赵琪收,邮编262500,手机18615362390
关键词: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力工业产生无人值守这一新型变电站运行模式。当前,我国在电网调度自动化和远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为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无人值守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对于电能质量的高要求,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实现效益的增值。因此,推广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这一模式势在必行。
1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现状
1.1 无人值守模式的优势
1.1.1 投资少,建设工期短
在无需为运行工作人员准备厨房、休息室等生活必须设施与生活必须用品的情况下,变电站的工程量与财政支出相应减少。根据建设实践经验,建设一座无人值守的变电站所需的资金投入往往低于同等规模的有人值班变电站。例如,按照小型化模式建设一座35 kV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按照当前的价格水平,一般需要投资120万元,而同等规模常规的变电站则需150~300万元的投资。常规的变电站从基础建设、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到完成竣工送电,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则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1.1.2 费用较低,供电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无人值守的变电站采用的是新型的高压设备和完全的户内式设备布局,使用的电器多数是全封闭组合类型,无需维护,且运行费用仅是常规的变电站的1/10。无人值守的变电站中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可遥调,无功补偿的装置则实现遥控,使得母线电压能够维持于比较理想的水平,电压的合格率至少比常规的变电站提升5%。将变电站当中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微机远动装置三者功能进行统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变电站自动化的水平和微机的作用,提升二次系统连接的可靠性。在提升二次部分中硬件配置、简化其连线;减轻施工与维护的工作量;提升自动化水平的情况下,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费减少,供电质量相应得到提升。此外,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更为可靠,基础自动化的功能得到提升,事故停电的时间和范围大大缩短。在自动化水平提升的情况下,因工作人员操作导致的误触电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概率相应降低。由此,供电的安全性也相应地得到提升。
1.1.3 人员管理便利
变电站的运行人员,由原先的分散于各个站转化为统一集中于操作队,人员高度集中,同时监盘工作由集控中心统一负责,管理便利。运行工作人员无需24 h监盘,能够让运行人员有较多的时间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基本处于健康状态。同时,能让运行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业务,提高业务能力。此外,施行无人值守,操作队人员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1.2 无人值守模式存在的问题
1.2.1 班组长承受的任务与压力,与岗位的要求不匹配
随着监控中心所管辖的变电站数量的增加,值班员承担的监盘、操作、巡视的任务量也随之繁重。由于点多面广的特点,监控中心时常会存在多个站点同时出现任务的状况。运行组的任务分派与人员的职责分配工作是需要值班长来完成的,由此,值班长的压力增加,需综合分析和协调的任务加重,这和值班长岗位定位是不吻合的。通常多数值班长不具备站在更为全局、全面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安排欠缺周到。
1.2.2 人员分工固化,导致员工容易产生“低强度疲劳”
监控中心在运行过程中,监盘、操作、巡视人员存在的固化现象会时而出现。比如,在运行班,年纪稍偏大,身体素质虚弱而且反应敏捷度较低的工作人员通常被安排负责监盘与调度联系;那些年纪轻、体力好且反应敏捷的工作人员则担任现场巡视和操作等此类工作。这是根据工作人员的素质做出的安排,但容易出现人员固化的情况,对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进行人才培训有不利之处。此外,变电运行的特性决定这项工作的内容枯燥、工作标准较高、工作环境比较单调,且要求工作人员高度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容易使得工作人员产生“低强度疲劳”,工作过程产生厌倦情绪。
1.2.3 管理层对班组的管理难度加大
各个地方的变电站和监控中心距离管理所本部比较远,导致管理层与班组在信息沟通联系上难度加大。因此,根据远距离管理的特点,建立健全的、与当前形式相契合的管理模式及流程十分必要。
2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2.1 施行“集中监控,分区操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集中整合资源,充分地利用专业化管理的优势,关于无人值守的变电站管理,可采取区分开监控班和操作队的方式,贯彻“集中监控,分区操作”的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监控班与操作队成为了平行的不同班组,同时一个监控班对应多个操作队。监控班的任务主要是对无人值守变电站实行监控、监视、收集信息、分析、记录、接收和转发调令,进行电压与无功管理功能方面的调控操作,拉合开关等。操作队负责对无人值守站进行巡视维护、事故处理、操作现场,以及设备的定期轮换等工作。正常情况下,操作队不再承担变电站实时运行时的监视和监控工作。
2.2 “集中监控,分区操作”模式的优势
首先,有助于减轻运行人员的负担。这一模式之下,工作人员的负担仅为原来的1/3,且因距离上的缩减,巡视工作更为方便,巡视周期減少,巡视质量相应提升。由此,基地站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操作,并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故和状况。其次,有助于细化分工,工种更加专业化,从而符合精细化、专业化要求的管理趋势。变电站在投入方面的不断增加,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运用,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在难度方面逐渐加大,监控与操作人员区分开来,有助于工作人员发挥自身所长,精通自身的业务,提升运行的整体水平。第三,有助于缓解工作人员的“低强度疲劳”状况。员工白天上班,夜间部分工作人员需留守值班室,其余人员可以休息,且出现留守人员没有监盘职责,同时没有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在值班室也可休息。这有助于降低工作人员“低强度疲劳”情况的发生。 2.3 “集中监控,分区操作”模式施行过程的注意事项
2.3.1 人员的选择和调配安排要合理
对于中心站人员的选择,三方面因素要考虑:文化程度比较高,业务素质能力好,富有责任心。根据实践表明,选择合格优秀的中心站工作人员,对于完成工作任务有极大的帮助。中心站在值班安排上,当以3值24 h轮换较佳,在正常状态,安排一组人员来负责巡视的工作,一组人员来负责操作的工作,一组人员为储备备用,达到节省人力资源,同时满足日常生产的需求。此外,无人值守应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骤留有2~3个人员进行值守,第二步骤为每个站留有1个临时工负责保卫,或者全部人员都撤走,若全部撤人的情况需要打卡进站。随着电网结构、防盗防火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自动化程度的加速,应当尽快地实现第二步骤,真正地做到无人值守与值守。
2.3.2 安全问题需到位
在無人值守时,允许监控人员对系统的方式进行倒换,在操作队到站之后,检查备自投的装置、重合闸进。这满足了系统方式进行倒换的需要,同时操作队出车的频次也减少了,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节约了成本。此外,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大门、围墙、主控室等应装置防盗遥视和报警系统,报警信号需要接入监控中心与操作队,且远方控制值班站的摄像头,对照明、调控电源实行远方开启。
2.3.3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巡视工作要有针对性,做到主次分明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设备巡视工作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任务,这就要求在进行设备巡视的过程中分清主次,依据设备的运行状况、电网设备的特性等各种情况,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巡视检测。可以汲取理念巡视设备的经验和依照当前设备运行等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一段时间内无人值守电站设备巡视工作制定出合理有效地巡视计划,同时注意将常规巡视、检查性巡视、遥控监控巡视、维护性巡视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突出重点,提高设备巡视工作的效率,以便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巡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2.3.4 进行信息的分层管理,减少故障
针对目前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的监控系统存在的信息量庞大,系统事项分层的功能粗糙,系统对于事项处理的灵活性弱,导致监控人员无法对事故进行切实有效的准确判断的情况,应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对监控系统中的信息采取分类、分层、分屏管理的手段,降低监控信息系统中图频繁、刷屏多、电网事故中的重要信息被附带、次要信息被淹没等现象,确保重要信息能够正常显示,以帮助监控人员及时有效地发现信息,并进行问题的解决,避免因信息采集不力,导致故障问题未得到及时地发现和解决。
3 结论
变电站使用无人值守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更是提升电网科技发展水平与科学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模式存在巨大的优势,同时现行的模式也存在和发展不相适应的种种问题。实行“集中监控、分区操作”这一管理模式,使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在技术和资源优势方面得到了发挥, 使三集五大体系得以顺利推进,从而实现了规模效益,保障了电网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变电站无人值守操作模式的改进》[J].大众用电,2012.
[2] 《浅谈县级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J].中国南方电网2011
[3] 《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号
作者简介:
赵琪(1975—),男,山东青州人,国网青州市供电公司变电运维高级技师,研究方向:变电站变电运维一体化。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东路2991号,赵琪收,邮编262500,手机1861536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