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健全育人导向机制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56410029uoyuhao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引领。这四项功能中,人才培养是核心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基础。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但对这个本源价值我们在相当长时间内似乎淡忘了。改革开放前,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政治运动服务。改革开放后,我们又强调教育的功利价值。现在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教育,让教育融入生活、潜入人生。
  现代大学的教育功能与传统大学的教育功能相比有了很大拓展。大学很容易在拓展功能中忽视核心价值——育人。大学教育核心价值的偏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现在的大学育人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人们对办学水平的评价依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GDP崇拜”,就是学位点、重点学科、科研经费、科研获奖,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兴奋点都集中于此,反而对教学缺乏投入,对育人缺乏热情。有位“985”高校校长用了“四个太”描述当前的教育问题:外面的世界太功利,学校的氛围太浮躁,虚拟的世界太精彩,科学的精神太淡薄。大学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育人意识淡化。
  从教育规律看,影响学校声誉最重要的不是论文、获奖,而是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表现。人们之所以认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一流大学,不是因为这些学校的教师发表了多少优秀论文、获得了多少科研成果,而是因为这些高校培养出了一大批政界、企业界、科技领域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见,我们对现代大学办学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仅是看博士点、硕士点、重点学科、SCI/EI论文数量,而首先应看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否准确、办学特色是否鲜明、教育质量是否得到社会承认。为此,大学要健全完善科学的育人导向机制。
  一、健全完善科学的育人导向机制
  无论是“985”高校、“211”大学、老本科大学、新本科大学,还是高职高专院校,都应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对不同的大学要实施分类管理,促进特色办学、错位竞争,让每一所大学在各自的类型和层次坐标内追求一流,培养优秀人才。对高职院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来说,教学评价应占绝对主导地位。对这些高校的科研评价,要特别重视科研成果对教学的反哺。对“985”“211”高校,科研的比重要相应提高,但评价主体仍然应是教学,不能本末倒置。在学校内部评价考核机制中,同样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衡量教师和部门工作的主要指标。
  二、健全完善教师评价导向机制
  现在对教师评价不科学、不合理,项目、论文、奖励的导向太明显。在大学当教授,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这个人对所从事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教书育人方法的掌握。反观现在一些高校评教授,只看你有多少项目、多少奖励、多少论文,至于能不能教好课、有没有心思教课、教课的效果怎样,都在其次。这些年,我们过多地把项目、奖励、论文与教师评价、职称晋升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评价又与论资排辈结合在一起,在这种环境中,青年教师很难集中精力搞科研,很难“冲”出去。
  三、健全完善科研评价导向机制
  目前的科研政策导向过于追求科研成果数量,过于注重短期效益。各种基金和项目申请、荣誉和奖励都与论文的数量、“出成果”的速度挂钩,各种科研评价最终都要落到可以量化、能够看得见的指标上,而对于探索性强、风险性高、时效性强的创新研究不够重视。这样的评价体系导致教师不敢也不愿做高风险的探索性研究,不敢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因此,很难产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
  四、健全完善教育质量监督导向机制
  教师培训机制要加强,学生评教机制要完善,教学督导机制要坚持。尤其要做好青年教师培训,院系教学工作考核与教学质量的评估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重要问题是院系考核、学生评教结果如何运用。如果一名教师的教学考核不合格,是他教学水平不够还是责任心不强?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教学效果,通过监督保障机制发现了,怎样提高这名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方面,要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和培训,力争达到教学效果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应坚决让他离开教学岗位,不能再“误人子弟”。学生评教每年排名靠后的教师,如教学督导组的评价效果也差,那么这个教师就不应该继续站在讲台上。
  责编:赵 东
其他文献
实施“大学生农村创业工程”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但是,大学生是否愿意选择到农村创业以及创业能否取得成功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外贸人才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外贸人才的需求,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
育人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育人的要义不只在于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在于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共处,做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接受现代文明教育最多的大学生群体,存在大量行为失范现象。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属于“三本”或“二专”,他们高考分数相对较低,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在学习态度、心理意愿、行为特点等方面有鲜明特点。  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感
日前,河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检查评估结果的通报》,历时近一年的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检查评估圆满落幕。经过各个阶段的综合评估,河南大学、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部分,改善其教学方法,提高其实效性是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各种外来文化在为我们吸收国外文明成果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使社会上出现了思想多元化趋势.这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
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它是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体制不健全、助学体系不完善造成的。要彻底解决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