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死亡教育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发现全班同学集体喂养的一只名叫“玫瑰”的小白兔死了之后,孩子们都很悲痛,情绪波动很大。
  于是这位老师立即想到,要对孩子们开展一次与家长协同的死亡情感教育,帮助孩子们度过失掉“伙伴”的悲痛。于是她及时地给家长写了一封短信:
  “玫瑰”的死令老师和孩子们感到悲伤并非常想念它,它的死也可能会使孩子们想起他们喜爱的人或宠物的死。我们将在明天集合后,邀请孩子们参加一个讨论会。我们还会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玫瑰”的纪念册,来追忆与“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表达对它的思念。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
  这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通过在学校的情感教育活动和家长们在家里的情感教育协助,向孩子们传播了爱,有益于树立他们的健康人生态度。
  为了开展死亡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美国一些中小学,还固定开设了由专业殡葬人员或重症室护士来校讲授的“死亡课”。课堂上,专业殡葬人员或重症室护士,和孩子们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实与情景,并让学生们模拟遇到亲人车祸死亡时的情形,以及应对悲痛情感的正确方法,或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
  对于此类独立科目的专业“死亡课”,美国一些中小学校积极支持并已开展多年。但另一些学校却坚决反对,担心太残酷的死亡教育方式,可能会给孩子们心中留下阴影。
  然而另一类专业的死亡情感教育课,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美国中小学校的普遍欢迎。那就是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服务的场所。
  在那里,孩子们对即将离世者表示深深的尊重,他们将花瓣撒在临终者的床上,并勇敢地握住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或病人的手,為他们送上祝福的话,微笑着目送他们告别人世。
  摘自《科教新报》
其他文献
漂亮的人在知道自己漂亮的情况下是不是每天乐开了花?  咕咚:让我思考一下。请问,月薪多少?同事同学关系如何?买房了吗?在什么地段?车是什么牌子?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夫妻感情怎么样?什么时候生孩子?要二胎吗?孩子学习成绩好吗?老人身体还硬朗?投资涨了跌了?体检结果怎样?邻居装修影响孩子备考找物业投诉有用吗?让朋友代购的护肤品质量怎么样?头发还浓密吗?给孩子准备好婚房了吗?抱孙子了吗?以前的事还记得吗…
期刊
一  上大学时,常常我在灯下聚精会神读书,灯突然灭了。这是全宿舍同学针对我一致做出的决议:遵守校规,按时熄灯。我多么恨那只拉开关的手,咔嚓一声,又从我的生命线上割走了一天。怔怔地坐在黑暗里,凝望着月色朦胧的窗外,我委屈得泪眼汪汪。  年龄愈大,光阴流逝愈快,但我好像愈麻木了。一天又一天,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就像水滴消失于大海。蓦然回首,我在世上活了一万多个昼夜,它们都已经不知去向。  子在川上曰:
期刊
有一种感情像钢笔,写下来的错误很难被更正,若涂涂抹抹,就一塌糊涂。必须练一手漂亮的字体,想好才能写,要非常之小心。深了会洇散,淡了又不知足。如果嘗试圆珠笔,干净随意,即使不够正式,看起来也很真。即使有些敷衍,但又有谁会在意。只要你写下来给我,错误也不是那么重要。后来更喜欢用铅笔。错了可改,浅了可加深,进退自如,轻不留痕。随时随地可写,也可消磨。所能付出的就是这么多,如果他不要,也尽可自娱自乐。不可
期刊
A  初中毕业那年,游子桐作为年级的第一名处处得到老师的特批,他可以不上体育课,也可以不写他不想写的作业。大家意见很大,说老师偏心。老师也直言不讳:“谁让人家随便考都是满分,有能耐你们也次次考满分给我看,我也特批你们呀!”  一阵唉声叹气过后,再没有人说话了。老师说的是实情,游子桐就算整天玩,考试也是满分,人跟人怎么比呀?游子桐可不是正经儿的乖学生,他游荡在校园,摘摘花,踢几脚球,逗逗低年级的小同
期刊
01  去年暑假,我奶奶来我家,刚好我在拆快递,那是一双鞋子——AJ6胭脂红,奶奶看见了就随口一问:“这鞋多少钱啊?”  我略加思索后回答:“200块。”  沒想到奶奶拿起那双鞋看了半天,然后痛心疾首地说:“这么丑的一双鞋,居然这么贵?”  我哭笑不得。但后来当奶奶从我家离开时,往我兜里塞了200块钱,然后对我说:“这鞋就当是奶奶送你的。”  当时的我鼻子突然一酸。我看到了奶奶的鞋,那是一双20块
期刊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当我第一眼看到杜旭的时候,我想到的就是这首诗。闲适、清凉、优雅,就像杜旭给我的感觉。  0 1  那年的中考让我活活蜕了一层皮。但无论如何,我终于考入了本市最好的高中。入学报到那天,父母把我送到班里,然后在教室门口拉着班主任热情地聊天。三个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我在一旁干站着无聊至极,只好打量着楼前花园里的景致。 
期刊
01  每个人都有野心,尤其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挫折变多,人的野心渐渐退化成了决心,决心变成了安心,安心变成了随心,随心变成了无心改变,然后就开始嘲笑那些有野心的年轻人。  一次在朋友的家宴上,我见证了一起家庭冲突:高考填报志愿,儿子想学摄影。父亲是个工程师,坚持让他报考当地的工程大学,将来子从父业,稳定踏实,儿子能在自己身边,日子也能过得不亦乐乎。  但那顿饭吃得很不开心,
期刊
在没能成为艺术家之前,我首先没能成为的是艺术收藏家。  我收藏过名画,都是精挑细选从美术课本上剪下来的,剪一次要等一个学期,等到发了新课本,以前的收藏已经不知道哪儿去了。为集齐所有颜色的玻璃糖纸,我翻遍全村的垃圾堆,翻来翻去只找到几种颜色,根本没法和我的十二色水彩笔配成套。我集过邮,没钱买新邮票,只能抠信封上盖过邮戳的旧邮票,家里的信就那么一抽屉,抠完就没有了。还淘过古玩,盘出好几个咸菜坛子,又试
期刊
“成名怎么会要趁早呢?”  我总是会跟引用张爱玲这句“成名要趁早”的人说,你看看张爱玲过的是什么生活?张爱玲是成名非常早,可是它带来了什么?  所有的演艺圈,从童星出来的明星,都要经历非常严苛的考验,因为他们被鼓励相信宇宙是以他们为中心的。等到长大之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的时候,他要怎么保持平衡才能活得下去?  所以成名怎么会要趁早呢?你要引用那个人总得搞清楚,那个人的人生是你要的人生吗?  “拿书给
期刊
-01-  前几天听罗胖的语音,有一条特别有意思。  罗胖的一位同事在公司里创建了一个学习小组,小组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去追踪某个领域的消息,然后大家互通有无,扩充自己的知识库。  所以,罗胖的公司在招聘新人时,在面试中加入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月的空闲,可以专门去研究一个问题,你会研究什么?  有趣的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让有些人彻底懵掉,就是现场给他时间他也说不出来。也有人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