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主问题”之实践与探究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5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主问题”是指阅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是能够让阅读教学进入文本的教学问题。本文略谈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实践与探究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心得体会。
  
  一、采用“主问题”模式阅读教学例谈
  
  笔者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在课文朗读、字词释疑之后,用词中的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从而把整首词的内容囊括其中。
  过渡句的特点是承上启下,请说说这两句诗中哪是承上,哪是启下?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学生会立马告诉你上句承上,下句启下。然后在此基础上抛出主问题:
  既然“江山如此多娇”是承上,那么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多娇的江山?并试用富有文釆的语言进行描述;“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启下,那么又有哪些英雄为多娇的江山折腰?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他们的功过和作者对他们的褒贬。
  又比如在教学选自《水浒》的《智取生辰纲》时,对课题中的“智”字做文章,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
  1.选文围绕生辰纲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追问:谁取谁的生辰纲?
  明确:吴用等梁山好汉取杨志押送的送给高太尉的生辰纲。
  追问:怎么押送的?如何取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了解各个细节,从而体会杨志考虑问题的周到精明与对待下属的苛刻,掌握吴用取生辰的具体经过,为下一问作铺垫。
  2.“智取”的“智”体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取生辰纲时间定在何时?有何优势?地点在哪里?又出于什么目的?用什么方式取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当时他们的对手又是何种状态?
  3.小说又是如何表现吴用的“智”的呢?
  这一问题涉及到了写作手法层面。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条理分明地掌握了文本内容,深刻体会到了吴用的聪明才智,也明白了杨志必败的原因,体会了作者抖包袱之妙,见识了作者非凡的写作功力。
  这三个主问题由内容了解到人物性格品评再到写作手法剖析,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互为因果,消除了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壁垒。这样的提问使课堂教学具有一种整体性,又有一种层次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生不会觉得很难,文本又得以深入解读,一举两得。
  在教学曹文轩《孤独之旅》时,笔者借题目中的“旅”字,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
  1.为什么需要旅行?
  引导学生大概了解选文之前的情节,为理解选文作准备。
  2.旅程由何地始、途经何处、到达何方?各地“风景”如何?
  以此问题使学生清楚旅途的各个细节,为第三问作铺垫。
  3.旅行者心情如何?为何会有此种心情?
  此问既符合人在旅途中面对不同景物自然会产生的不同心情的心理特征,又能为更合理地提出第四问而预设。
  4.在这趟旅行中,旅行者有何收获?
  此问引导学生理解孤独对主人公的锤炼作用。
  这四个主问题紧紧围绕课题的“旅”字做文章,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前一个问题的预设是为了下一个问题更自然更好地生成;下一个问题的生成又为后面的问题作了良好的铺垫。同时,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紧密的层递性:一、二两问和第三问的前半部分是就整体感知层面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文章;第三问后半部分和第四问是就人物的精神体验与文章的思想内涵层面提问的,是在前两问基础上的提高,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二、“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所起的显著效用
  
  多次尝试之后,笔者发现采用“主问题”教学手法对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主问题”手法的良好运用可以让原来零散的课堂变得具有整体性,让原来生硬的课堂变得流畅,让原来各自为政的课堂变得具有层次感,让原来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
  第二,“主问题”手法的良好运用可以使学生变成课堂的真正主体,可以让学生极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投入课堂活动中,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主问题”手法的良好运用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获得深刻的阅读体会。
  第四,“主问题”手法的良好运用可以让教师从“满堂灌”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让教师把精力转移到课前深入阅读文本中去,转移到课前“主问题”的精心设计中去,从而让教师更好地充当课堂引导者的角色。
  
  三、进行“主问题”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零散、简单的提问而言的,它的设计,必须慎重。
  第一,切入点要恰当,要巧,切忌生搬硬造。如上文所举的案例,要么从文本的过渡句切入,要么从课题入手,这样做,使激趣自然而不生硬。
  第二,逻辑性要强。不要为提问而提问,切忌“无厘头”。前后问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不要割裂,从而导致问题与问题之间壁垒分明,使学生的回答机械,各自为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第三,措辞要经得起推敲,不要漏洞百出,前后矛盾。百炼才能成钢,要多锤炼,多推敲。
  第四,要有内涵,而且内涵要丰富。因为它是一个文本的“主问题”,涵盖了大半个课堂甚至是整个课堂,三两句话能解决的问题担负不起如此重任。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第五,要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问题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讨论问题,而是为了深入解读文本;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判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而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第六,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联系,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各个问题之间要有层递性,不要各自为政,不能截然割裂,也不能集中在同一个层面。
  采用“主问题”模式教学,教师对其核心问题的设计来源于对作品的全局把握,对作品主旨的深刻领悟。采用“主问题”模式教学,既是教师教学有效性的体现,又是对学生学习深刻性的挖掘和培养,师生在“主问题”的互动探究中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使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浙江省绍兴县稽东中学(312061)
其他文献
期刊
说到写作,最冷的一句话莫过于“没兴趣”,就是这三个字,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写作旅程。 但也正是这三个字,告诉我们:唯有兴趣,才会温暖我们的写作旅程。  一、让素材成为巧妇手中真正的“米”  1.积累与点评相结合  无论所积累的素材是人、物,还是景,都要求学生在所摘录素材之后写出自己对这一段文字的感悟。这段感悟必须做到主题明确。如果积累的素材是人——司马迁。你的主题可以是赞其不屈,可以感悟择生的意义,也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new mobile development paradigm based on the HTML5 and core database storage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With the develop
韩国军约69万人的总兵力当中,陆军有56万人,海军约6万7千人(含海军陆战队2万5千人),空军约6万3千人。
议论文中的论据是文章的血肉.恰当的事例,精辟的议论,严密的论证,不仅能使人感受到议论文语言的精当美.而且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golden thoughts and topology optim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space design. Environmental art and
2009~2010年,笔者受江苏省教育厅的委派,去苏北连云港支教。支教期间。听了不少老师的课,其中不少的课确确实实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堪称精品,笔者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是在课堂问题设计和讲解这个环节上,一些老师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今天把它列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以达到共同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    一、题目设计多,质量上乘的少    几乎每一堂课,我们的老师都设计了至少
布鲁纳说:"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
Yunnan, the southwest part of China,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humanity. It has beautiful sceneries, mysterious religious and national color, therefore, Yunn
一、这是一一本系统讲述美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读本。这个读本主要面向大学生,同时也面向各行各业对美学有兴趣的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