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仅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切实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同时也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和帮助。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出发,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能够在保证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类比的数学思维能力,非常贴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创设情境,渗透问题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造要求教师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问题注入其中引导学生予以探究。例如,当讲到图形的认知时(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我们要让学生形象生动地认识到“圆”的概念,就要充分联系生活创造出学生们熟悉的情境,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都有什么地方有‘圆’呢?”这时学生们就会纷纷答出“车轮”、“脸盆”和“茶杯口”等许多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继续发问:“那么,这些东西为什么是圆形的呢?”学生们此时就会陷入思考,努力想要依靠自身思维和知识结构解答教师所提出的疑问。这一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把课本的问题有效融入了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激发起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而后,教师可以拿出一辆玩具车作为教学用具。在讲台上,教师让一名学生轻轻推动玩具车使其顺利地向前滑行,之后教师拆下汽车的车轮改换成方形的轮子再让学生推动玩具车,玩具车纹丝不动。这时学生就会总结出“圆形是没有棱角的”、“圆形在运动中产生的阻力最小”以及“圆形是最圆滑的图形”等概念,学生不仅对圆的特性做出了总结,同时也将圆和其他形状做了区分,只要教师再稍加总结、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认识,图形识别的教学目标就得以顺利达成了。
  探究教学中的情境创造环节充分联系了实际,并抓住了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自主的学习模式必然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怀疑,发现问题
  怀疑是发现问题的基础,但是虽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一些疑问的产生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去探索新知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会扰乱学生们的思维,使之学习能力减弱。这就需要教师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朝着学习的正确方向提出质疑并发现问题。而具体到鼓励质疑引导探究的方法,既可以直接利用学习和实验进行提问,也可以将某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作为问题的源头。例如,在讲到三角形时(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师可以随意在黑板上画出若干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依此让学生上前测量各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之后,教师再以三个数字为一组的形式有意识地列出几组数字进行提问:“这些数换算为长度单位后,有些可以组成三角形,有些则不行。通过测量和观察之前给出的三角形各边的关系,能不能判断出这几组数字中那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呢?”此时,学生们看着几组数字开始表现出质疑心态:“为什么有的不能组成三角形呢?”并以这一疑问为动力开始进一步的探究。通过反复的画图实践学生们认识到确实不是所有数字都可以构成三角形,继而再与其他三角形的三边进行对比后得出“三角形的两边和必然大于第三边,两边差必然小于第三边”的概念。这就是从实验中产生疑问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最好例证。而从生活出发,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举出与课本知识相符合的实证。还是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身边的事实提出问题:“我现在要走出教室,但是有两条路可共我选择。一是直接走出门,另一条是先走到第一排课桌后再走出门。在不用测量的情况下怎么合理判断哪条路比较近呢?”学生们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就会产生质疑:“不用测量怎么能证明那条路比较近呢?”而在思考后学生们会发现两条路线刚好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并根据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得出结论:“直接走出门比较近”。探究是以怀疑为基础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效地推进探究式教学并令其产生正面的效果就要鼓励学生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验证猜想,解决问题
  学生对于问题的提出实质上已经走完了数学知识学习的一半路程,接下来就要求教师以同样诱导方式帮助学生完成问题的解答环节。这里比较常用的手段是实践计算法和举证法两种。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启发:“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与之前所学的几何图形面积计算能否相互转化呢?”学生们在启发下就会将思路朝以往的知识点扩展,并发现通过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都可以被拆解为两个或更多三角形,并通过二者之间的联系自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探究过程就是建立在以往知识基础上的,是通过实践计算解决问题的很好例证。教师也可以通过举证法帮助学生们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如,当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疑问后,教师可以举出某些例子来让学生们归纳出其中的方法或规律,继而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解决问题。以百以内加减法为例(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教师列出等式:(38-25) 10=38-(25 10),而在学生们自主探究出其中的计算规律后教师便可根据上述例子继续给出更多算式供学生们计算和验证,继而对计算规律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将感性上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迎合了新课改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把问题融入到情境和生活当中去的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主动进行解答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们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下最终实现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其他文献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教学策略,作者以合作学习小组的特点、合作学习的优点、合作学习的实施及进行合作学习时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为切入点,探讨高职公共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合作学习;实施;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高职班级学生人数较多(48人左右),以集体授课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导致教师教的辛苦,
“工作室制”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党报在青年读者中的权威性与影响力规划着社会的未来。青年承载了民族的希望,传承着国家的文明,党报只有走下圣坛,走入生活,真实地和着青年人的脉搏律动,给这个最有生命力的读者群体以人性化的尊严、理解和温暖,相信最终会赢得青年人的认同和回报    没有人怀疑在中国的报业结构中,党报因其显赫地位超然于群。但是党报在诸多眩光下却遭遇相当多青年读者群的漠视。在我国,14—35岁以下的青少年有4亿以上,这是一个庞
目的:回顾性分析1993年12月至1998年12月住院的子痫患者71例,探讨血小板减少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血小板减少的子痫患者其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的子痫患者(P<0
改良式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林江帆雷爱仙卢少玲我们从1995年4月至1997年4月,对28例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年龄21~62岁,平均28.4岁,均为经产妇,平均产次2.8次。
人文社区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或者文明社区创建等,其实质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个,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区文化建设。人文、精神、文明的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社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