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有效教学问题的突显,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反思性教学不只有必要性,更有其特殊性。本文从分析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入手,深入阐释了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据此提出了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反思;概念;意义;价值观;主题;策略
在漫长的过去,我们并没有强调教学的反思性质,而我们的教育也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难道教师真的必须反思吗?反思性教学一方面追求的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提升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新认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与传统的操作性教学形成鲜明的对照。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教师教育界,兴起了反思性教师教育的思潮。后来,研究人员对其内涵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与总结,而得以普遍认可的关于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乃是由学者熊川武教授作出的,他认为,反思性教学即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1.反思性教学有助于建构良好的文化环境
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不断将自己的想法、思想加以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并有意识地吸收优质文化的影响,不断与其他教师对话、讨论,将个体性教学活动转变为教学共同体,营造出宽松、信任、理解的教师文化环境,并进一步促进教师反思氛围的形成,令整个教学环境处于和谐发展的环境中。
2.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反思性教学可有助于教师对其应试教学的指导思想加以反思,建构更合理的价值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将教学活动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石,通过不断的反思,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基准,促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学习与未来发展、与自身旨趣相结合。
3.反思性教学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展现
在反思性教学中,对学生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思考与准备,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动机等,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教师不断地加以反思,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将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突显出来。反思学生的年龄,反思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灵活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完整的、科学的反思性教学将整个教学活动囊括其中,无论是教学活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都离不开有效反思的开展,反思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目标
对于中学教师而言,教学目标经常被分解为两层:文本上的教学目标与实践中的教学目标,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每次备课都必须写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且几乎无一差别地以新课程标准提到的三维目标来表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并未将三维目标真正地加以理解与贯彻,教学反思则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真正领会与执行:在表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教案的编写是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习成;是否关注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融合。
2.反思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涉及面极广,很多教师经常报怨时间不够,无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无法让学生适应考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一言堂的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特别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劝解学生为适应高考改卷的速度与评价可能性,学习写作套路,不要标新立异,以免考试分数受影响。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个性特征完全被抛离出教学方法之中。反思性教学则令教师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否真的是对学生负责,是否真的是最佳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修改特长,在兴趣基础上融入语文的学习中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反之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业成效,且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
3.反思课堂结构
每一堂课都有自身的课堂结构,好的课堂结构则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主次分明。但作为语文课堂而言,较之数学等学科,课堂结构的变化性、多元性更为突出,且语文课堂教学与数学等学科教学有内在的区别,教师不一定完全按照书本的章节的顺序来开展,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情状来具体安排。但就课堂结构本身而言,教师对课堂结构必须进行反思,当前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堂持排斥态度,最大的原因即是课堂结构的过于单一,以套路来展现语文教学的知识性,而非艺术性,因此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对课堂结构加以思考,如何通过更适合的课堂结构组织相似的教学内容,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共同在语文课堂中愉悦感受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获。
4.反思教学过程
传统意识形态下,语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都是在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展开的,但此阶段教师主要不是从自身的角度反思教学过程,而是评价的角度来思考,哪个学生今天没有认真听,打乱课堂,哪个部分学生说话过多,浪费了教学时间等等。在反思性教学中,反思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反思“智慧火花”的绽放,反思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因此,反思教学过程不只是在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展开,而是从教学实践活动的准备、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乃至到教学实践活动结束都应一以贯之的。
实践表明,“反思性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能力不断得以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
关键词:语文;反思;概念;意义;价值观;主题;策略
在漫长的过去,我们并没有强调教学的反思性质,而我们的教育也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难道教师真的必须反思吗?反思性教学一方面追求的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提升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新认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与传统的操作性教学形成鲜明的对照。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教师教育界,兴起了反思性教师教育的思潮。后来,研究人员对其内涵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与总结,而得以普遍认可的关于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乃是由学者熊川武教授作出的,他认为,反思性教学即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1.反思性教学有助于建构良好的文化环境
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不断将自己的想法、思想加以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并有意识地吸收优质文化的影响,不断与其他教师对话、讨论,将个体性教学活动转变为教学共同体,营造出宽松、信任、理解的教师文化环境,并进一步促进教师反思氛围的形成,令整个教学环境处于和谐发展的环境中。
2.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反思性教学可有助于教师对其应试教学的指导思想加以反思,建构更合理的价值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将教学活动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石,通过不断的反思,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基准,促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学习与未来发展、与自身旨趣相结合。
3.反思性教学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展现
在反思性教学中,对学生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思考与准备,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动机等,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教师不断地加以反思,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将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突显出来。反思学生的年龄,反思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灵活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完整的、科学的反思性教学将整个教学活动囊括其中,无论是教学活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都离不开有效反思的开展,反思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目标
对于中学教师而言,教学目标经常被分解为两层:文本上的教学目标与实践中的教学目标,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每次备课都必须写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且几乎无一差别地以新课程标准提到的三维目标来表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并未将三维目标真正地加以理解与贯彻,教学反思则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真正领会与执行:在表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教案的编写是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习成;是否关注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融合。
2.反思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涉及面极广,很多教师经常报怨时间不够,无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无法让学生适应考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一言堂的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特别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劝解学生为适应高考改卷的速度与评价可能性,学习写作套路,不要标新立异,以免考试分数受影响。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个性特征完全被抛离出教学方法之中。反思性教学则令教师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否真的是对学生负责,是否真的是最佳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修改特长,在兴趣基础上融入语文的学习中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反之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业成效,且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
3.反思课堂结构
每一堂课都有自身的课堂结构,好的课堂结构则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主次分明。但作为语文课堂而言,较之数学等学科,课堂结构的变化性、多元性更为突出,且语文课堂教学与数学等学科教学有内在的区别,教师不一定完全按照书本的章节的顺序来开展,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情状来具体安排。但就课堂结构本身而言,教师对课堂结构必须进行反思,当前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堂持排斥态度,最大的原因即是课堂结构的过于单一,以套路来展现语文教学的知识性,而非艺术性,因此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对课堂结构加以思考,如何通过更适合的课堂结构组织相似的教学内容,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共同在语文课堂中愉悦感受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获。
4.反思教学过程
传统意识形态下,语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都是在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展开的,但此阶段教师主要不是从自身的角度反思教学过程,而是评价的角度来思考,哪个学生今天没有认真听,打乱课堂,哪个部分学生说话过多,浪费了教学时间等等。在反思性教学中,反思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反思“智慧火花”的绽放,反思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因此,反思教学过程不只是在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展开,而是从教学实践活动的准备、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乃至到教学实践活动结束都应一以贯之的。
实践表明,“反思性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能力不断得以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