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构建立体的生物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akk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越来越频繁地走入了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多媒体工具具有声像图一体化的特征,因此,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更有利于打造立体绚烂的课堂。在本文中,作者简单介绍了多媒体工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诸多优势,希望在认识多媒体工具优势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好这项工具,提高生物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 生物课堂 多媒体教学 形象直观
  随着现代化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此过程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育素质化、现代化的要求下,这项新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多学校都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供学生使用,很多传统的课堂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散发出了新的活力。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多媒体教学工具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等特点,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原本静态化的课堂会呈现出动态化的特征,原本单一的文字知识能够转变成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可以说,有了多媒体的课堂会呈现出更加立体生动的特征。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这是一门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乃至周围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在生物学科中,如果恰当地引用多媒体工具,不但可以活跃生物课堂氛围,而且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思维,使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一、有利于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相较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很多生物知识变得更加抽象化,这就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教师会借助一些图片和模型辅助讲解。然而,无论是图片还是模型,都是一个静态化的工具,很多动态化、过程性的知识用这些静态的工具往往无法展示。例如,在讲到细胞的有丝分裂时,有丝分裂中细胞周期的连续性就无法用传统的图片、模型之类的工具进行展示,这时候,就要用到多媒体工具,多媒体工具动态化的特征,可以为学生展示出细胞有丝分裂整个动态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相关知识;比如,我在讲到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时,就利用多媒体工具把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过程用Flash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原本抽象繁杂的知识立刻生动地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使得课堂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在这四十五分钟里,每一分钟都是异常宝贵的。在生物课堂上,教师经常要进行大量的板书,很多时候,光是板书就占据了很多课堂时间,这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工具具有存储功能,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把上课时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储存到课件之中,在上课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点鼠标,板书立刻就会显示出来,就可以把板书的时间给省下来了。不仅如此,这种多媒体板书,其内容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文字形式,还可以是图片、动画、视频等。这样,板书不但内容量丰富了,而且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扩充其他一些知识或者开展一些探究性的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可以有效地获得提升。另外,要注意过犹不及的道理。很多教师看到了多媒体工具的大存储功能的特点,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一味地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使课堂内容量非常大,这样,不仅起不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多媒体教学反而会得不偿失。
  三、有利于创建开放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便于组织和调控的优点,然而,课堂教学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封闭性的教学环境。如果在生物课堂上引入多媒体工具开展教学,就可以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够行走世界,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化的环境。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生物的进化时,就利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播放一段“桦尺蛾”的视频:在英国的一个小山村中生活中两种桦尺蛾,一种颜色较深,一种颜色较浅,这种桦尺蛾的天敌是小鸟。过了几十年以后,这个原本很偏僻的小山村逐渐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城市,这时候,深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多,浅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少。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工业的发展给这个山村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很多树木被工厂排放的黑烟雾熏成了黑色。这时候,浅色的桦尺蛾停留在黑色的树干上,会成为小鸟明显的捕食对象,深色的桦尺蛾在树干上栖息,则不容易被发现,久而久之,深色的桦尺蛾逐渐占据了桦尺蛾的多数。这段视频全长三分钟,通过这短短的三分钟,学生游历了工业时代的英国小山村,并在游历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生物进化理论,其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开放化的教学环境不但打破了课堂的封闭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且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提高。
  多媒体工具的恰当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即使多媒体工具有着诸多的优势,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不懂得合理把握,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有的教师在看到多媒体的优势以后,无论内容合适与否,都会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这样过于频繁地使用多媒体不但浪费了教学资源和时间,而且使学生对多媒体失去了新鮮感,降低了多媒体工具的吸引力;比如,有的教师为了增加多媒体教学的吸引力,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把课件的形式做得异常花哨。在课件中,学生满眼都是绚烂的图片、有趣的动画和动听的音乐,这些花哨的形式过度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反而使学生忽略了教学课件真正应当注意的知识内容,这样,就使得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要讲求技巧性。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需要的时候适当运用多媒体工具,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优势,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打造一个立体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赵金莲.关于多媒体工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利弊分析文理导航(中旬),2012,6.
  [2]邱光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
  [3]陈海波.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理性使用[J].中国教师,2009,S2.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绝缘材料的介电性能,对绝缘材料掺杂纳米颗粒进行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以聚酰亚胺(PI)为聚合物基体材料,研究Al_2O_3掺杂含量对聚酰亚胺复合薄膜陷阱能级分布的改变,并且以陷阱特性为出发点,重点研究陷阱特性对其电性能的影响,揭示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电性能的微观机理。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不同组分的PI/Al_2O_3纳米复合薄膜,厚度均为30μm左右。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
摘 要: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在其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分量。在实验教学中,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两大类,其中分组实验是由学生亲自操作独立完成的实验,因此它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作者结合了在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为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
目的:鸡腿蘑,钒、铬等微量元素,黄芪、大黄等中药都有降血糖作用.鸡腿蘑含有调节血糖的成分,钒有类胰岛素作用,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成分.它们的降糖机理不同,单独应用时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很差,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不听讲,以致学习效果很不尽如人意。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目前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却无法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引领作用,偏离了教学的“终点”。一个准确、生动、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
摘 要: “问题意识”教学不是一种静态的方法,而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这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易于操作。本文具体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意识”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必须遵循的集体性原则。  关键词: 新课改 问题意识 高中生物教学 实施策略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