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本文在此对于小学科学课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探讨,为小学科学教学增添“羽翼”。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科学课;小学
素质教育推行之后,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所取代,创设情境教学法逐渐成为各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情境的创设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与策略,只有掌握情境创设的相关策略,才能取得较好的情境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为小学科学课教学增添“羽翼”,放飞学生的梦想。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科学课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探讨。
一、在理论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只有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尤其是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学效率不高[2]。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在理论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情境,让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讲解“液化”的相关知识时,先用生活中的小例子吸引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你们去买冰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冰棍总是冒着‘烟’,冰棍并不热,也没有燃烧,为什么会冒烟呢?”学生听到问题,开始回忆自己买冰棍的经历,好像真的有“烟”冒出来,但是自己没有注意到。因此,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了,大家都很想知道为什么冰棍会冒着一股“白烟”。然后我再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原理:冰棍冒着的“白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烟,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液化之后形成的小水珠。本来水蒸气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冰棍会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时,就会出现液化的现象,变成液体,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白烟”。
学生听完之后,似懂非懂的样子。我决定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同学们,大家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液化’的现象?”这么一问,学生立马又活跃起来了,并踊跃地回答问题:“冬天我们呼吸的时候也会冒白气。”“妈妈在炒菜的时候,锅里也会冒白气。”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发现了生活中很多“液化”的现象,并对于“液化”的原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生活化情境在科学课理论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使枯燥的理论内容趣味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
二、在实验探究中引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实验探究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让学生动手进行实践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但是如果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停留于事物表象的理解,而不知其中的原理。教师不注重对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实验也很难取得相应的效果[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促进实验探究的效果。
以“植物的生长”这个内容为例。在进行实验之前,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转吗?”生:“因为植物喜欢太阳,在有阳光的时候才能长得好。”我:“仅仅是因为植物喜欢太阳吗?这其中暗藏着哪些‘秘密’呢?”学生陷入了沉思,我继续提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一些被风吹到的茎类植物,在经过一段之间之后,还会弯曲向上生长,这是为什么呢?”生:“我觉得植物里面应该有一种东西,促进茎类植物的向阳生长,或者是向上生长。”我:“没错,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课题:到底是什么物质在促进植物的向上生长、向阳生长?”
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透过生活中的现象去发现本质,探究科学现象的真理,而不是满足于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从而达到实验探究的真正目的,强化实验效果。
三、在课外活动中引入生活化情境,培养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课课外活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效果,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顾玩得开心,而忽略了活动探究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外活动教学中,可适当引入一些生活化情境,提醒学生活动探究的目的,提升课外活动的效果,并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發现生活中的小“科学”。
例如,在“杠杆的原理”这个内容的学习中,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些任务,让学生在下课放学后寻找一些生活中与杠杆原理有关的现象。为了强化课外活动实践的效果,我还要求学生根据生活中“杠杆现象”所给的启发,自己做一些小发明,并将“杠杆原理”应用到自己的小发明中,使“杠杆原理”能够在生活中给予我们更大的帮助[4]。等学生回校时,我问学生有没有发生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筷子”、“指甲剪”、“开瓶器”、“起子”、“扳手”、“抽水机”、“核桃夹”等。还有些学生提出,可以将“杠杆原理”应用到重物的搬运中,如果搬家工人在抬一些比较重的工具时,能够有一个起重的工具,就不用那么大的力气了。我意外地发现学生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结语
科学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而不是单纯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最重要的还是要给予学生指导和启发,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本身的热爱,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并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5]。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科学课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为小学科学教学增添“羽翼”,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璐.“牵”学生“下马看花”——小学科学课堂有效观察的引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52.
[2]刘文凑.追求“生活化”的科学探究——谈谈小学科学课程“探究”的价值取向[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9:85-86.
[3]王玉乾.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小学科学课程拓展教学的几点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90.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科学课;小学
素质教育推行之后,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所取代,创设情境教学法逐渐成为各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情境的创设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与策略,只有掌握情境创设的相关策略,才能取得较好的情境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为小学科学课教学增添“羽翼”,放飞学生的梦想。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科学课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探讨。
一、在理论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只有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尤其是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学效率不高[2]。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在理论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情境,让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讲解“液化”的相关知识时,先用生活中的小例子吸引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你们去买冰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冰棍总是冒着‘烟’,冰棍并不热,也没有燃烧,为什么会冒烟呢?”学生听到问题,开始回忆自己买冰棍的经历,好像真的有“烟”冒出来,但是自己没有注意到。因此,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了,大家都很想知道为什么冰棍会冒着一股“白烟”。然后我再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原理:冰棍冒着的“白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烟,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液化之后形成的小水珠。本来水蒸气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冰棍会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时,就会出现液化的现象,变成液体,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白烟”。
学生听完之后,似懂非懂的样子。我决定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同学们,大家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液化’的现象?”这么一问,学生立马又活跃起来了,并踊跃地回答问题:“冬天我们呼吸的时候也会冒白气。”“妈妈在炒菜的时候,锅里也会冒白气。”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发现了生活中很多“液化”的现象,并对于“液化”的原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生活化情境在科学课理论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使枯燥的理论内容趣味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
二、在实验探究中引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实验探究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让学生动手进行实践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但是如果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停留于事物表象的理解,而不知其中的原理。教师不注重对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实验也很难取得相应的效果[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促进实验探究的效果。
以“植物的生长”这个内容为例。在进行实验之前,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转吗?”生:“因为植物喜欢太阳,在有阳光的时候才能长得好。”我:“仅仅是因为植物喜欢太阳吗?这其中暗藏着哪些‘秘密’呢?”学生陷入了沉思,我继续提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一些被风吹到的茎类植物,在经过一段之间之后,还会弯曲向上生长,这是为什么呢?”生:“我觉得植物里面应该有一种东西,促进茎类植物的向阳生长,或者是向上生长。”我:“没错,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课题:到底是什么物质在促进植物的向上生长、向阳生长?”
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透过生活中的现象去发现本质,探究科学现象的真理,而不是满足于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从而达到实验探究的真正目的,强化实验效果。
三、在课外活动中引入生活化情境,培养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课课外活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效果,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顾玩得开心,而忽略了活动探究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外活动教学中,可适当引入一些生活化情境,提醒学生活动探究的目的,提升课外活动的效果,并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發现生活中的小“科学”。
例如,在“杠杆的原理”这个内容的学习中,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些任务,让学生在下课放学后寻找一些生活中与杠杆原理有关的现象。为了强化课外活动实践的效果,我还要求学生根据生活中“杠杆现象”所给的启发,自己做一些小发明,并将“杠杆原理”应用到自己的小发明中,使“杠杆原理”能够在生活中给予我们更大的帮助[4]。等学生回校时,我问学生有没有发生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筷子”、“指甲剪”、“开瓶器”、“起子”、“扳手”、“抽水机”、“核桃夹”等。还有些学生提出,可以将“杠杆原理”应用到重物的搬运中,如果搬家工人在抬一些比较重的工具时,能够有一个起重的工具,就不用那么大的力气了。我意外地发现学生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结语
科学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而不是单纯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最重要的还是要给予学生指导和启发,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本身的热爱,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并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5]。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科学课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为小学科学教学增添“羽翼”,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璐.“牵”学生“下马看花”——小学科学课堂有效观察的引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52.
[2]刘文凑.追求“生活化”的科学探究——谈谈小学科学课程“探究”的价值取向[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9:85-86.
[3]王玉乾.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小学科学课程拓展教学的几点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