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再生景观材料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方式和效益,如对再生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再生透水砖等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再生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海绵城市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自然资源逐渐匮乏,在中国这样特定的环境、资源、社会背景下建设海绵城市,是目前各相关行业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当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趋势下,加强对再生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再生透水砖等的研究应用,利用再生景观材料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实现一举两得。
2 再生景观材料的含义
在不同的领域里对材料的定义都不一样,在本文中,再生材料是指對可再利用的废弃资源,通过一定手段的处理,使其产生新的使用功能的材料。本文中的再生材料特指在景观营建中常用的再生材料。
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思想运用到在景观建设之中,使用再生景观材料,不仅有利于减少原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节省景观工程的造价,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再生景观材料可大概分为以下几类:再生骨料类、再生混凝土类、再生金属类、再生竹木类、再生石材类、再生橡胶类、再生玻璃类。本文主要对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3 再生景观材料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方式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10月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提出了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并建议了一些低影响开发技术的不同形式,如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渗渠、植被缓冲带等。无论哪种技术形式,都离不开海绵体发挥渗水、滞水、蓄水、净化的功能。城市雨水就是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 ]。
3.1再生骨料的应用
再生骨料是由废弃的混凝土经机械破碎得到,破碎工艺基本相同,都是经过不同的破碎装备、传送机械、筛分设备和清除杂质的设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破碎、筛分和去除杂质等工序。再进一步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骨料,所得粒径大于0.45mm的骨料为再生粗骨料,粒径小于0.45mm的骨料为再生细骨料。
在海绵体中,蓄水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蓄水层通常采用天然砂石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砖骨料具有良好的吸水、蓄水能力,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优势。
天然骨料1h和24 h吸水率无变化,均为0.1%,而再生砖骨料1h和24 h吸水率分别为14%和15%,再生砖骨料的吸水率大约是天然骨料的140-150倍,说明再生砖骨料具有吸水率高、蓄水性好的优点。当级配骨料粒径较小(0-2.5 mm)时,再生砖骨料与天然骨料的蓄水系数基本相当,随着粒径的增大,再生砖骨料的蓄水系数明显优于天然骨料,可达到天然骨料的2倍以上[ ]。
目前,我国的天然砂石资源面临枯竭,机制砂石的生产又需要开山炸石,导致环境破坏;而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建设中每年会产生约15 x 108t的建筑垃圾无处堆放,污染环境[ ]。因而,在当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趋势下,利用再生材料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实现一举两得。
3.2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应用
再生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生态环保建材,除了有较好的排水蓄水性能,还有吸声降噪、透气调温等功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属于“环境友好型生态混凝土”。
再生透水混凝土是由一定取代率的再生骨料和水泥、水、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经特殊工艺拌制而成的一种具有连续孔隙的多孔轻质混凝土。由于再生透水混凝土不含或只含少量细骨料,其粗骨料表面仅包覆一层薄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骨架空隙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质轻等特点。再生透水混凝土不仅可以满足传统混凝土所需的强度、耐久性等要求,而且可以像原始素土路面一样“呼吸”,联通城市空间与地下土壤,是一种优良的“雨水传导层”[ ]。
但目前再生透水混凝土存在一些问题,缺少基本性能的深入研究,对透水性能与强度之间没有一个好的平衡点,此外再生透水混凝土用于道路环境时,孔隙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堵塞,通常只有前一两年会有良好的透水性,四年后就会基本失去排水性能。因此如何维持其透水性,也是再生透水混凝土应用推广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3.3再生景观透水砖的应用
在这些再生产品中,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为广泛的就是再生景观透水砖,它是以再生骨料、水泥等为主要原料。
再生透水砖因其良好的特性得以广泛使用,首先是透水透气性好,在自然降水时雨水能够迅速透过地表,同时也可以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另外再生透水砖色彩丰富,规格较多,可铺设出丰富多彩的地面铺装。
4 结语
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趋势下,再生景观材料的应用很好的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能使减缓自然资源的紧缺、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以及政府对垃圾资源再生利用的政策扶持,再生材料产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评价的黄土丘陵区雨水景观系统及其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378423)的资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再生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海绵城市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自然资源逐渐匮乏,在中国这样特定的环境、资源、社会背景下建设海绵城市,是目前各相关行业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当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趋势下,加强对再生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再生透水砖等的研究应用,利用再生景观材料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实现一举两得。
2 再生景观材料的含义
在不同的领域里对材料的定义都不一样,在本文中,再生材料是指對可再利用的废弃资源,通过一定手段的处理,使其产生新的使用功能的材料。本文中的再生材料特指在景观营建中常用的再生材料。
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思想运用到在景观建设之中,使用再生景观材料,不仅有利于减少原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节省景观工程的造价,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再生景观材料可大概分为以下几类:再生骨料类、再生混凝土类、再生金属类、再生竹木类、再生石材类、再生橡胶类、再生玻璃类。本文主要对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3 再生景观材料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方式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10月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提出了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并建议了一些低影响开发技术的不同形式,如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渗渠、植被缓冲带等。无论哪种技术形式,都离不开海绵体发挥渗水、滞水、蓄水、净化的功能。城市雨水就是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 ]。
3.1再生骨料的应用
再生骨料是由废弃的混凝土经机械破碎得到,破碎工艺基本相同,都是经过不同的破碎装备、传送机械、筛分设备和清除杂质的设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破碎、筛分和去除杂质等工序。再进一步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骨料,所得粒径大于0.45mm的骨料为再生粗骨料,粒径小于0.45mm的骨料为再生细骨料。
在海绵体中,蓄水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蓄水层通常采用天然砂石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砖骨料具有良好的吸水、蓄水能力,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优势。
天然骨料1h和24 h吸水率无变化,均为0.1%,而再生砖骨料1h和24 h吸水率分别为14%和15%,再生砖骨料的吸水率大约是天然骨料的140-150倍,说明再生砖骨料具有吸水率高、蓄水性好的优点。当级配骨料粒径较小(0-2.5 mm)时,再生砖骨料与天然骨料的蓄水系数基本相当,随着粒径的增大,再生砖骨料的蓄水系数明显优于天然骨料,可达到天然骨料的2倍以上[ ]。
目前,我国的天然砂石资源面临枯竭,机制砂石的生产又需要开山炸石,导致环境破坏;而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建设中每年会产生约15 x 108t的建筑垃圾无处堆放,污染环境[ ]。因而,在当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趋势下,利用再生材料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实现一举两得。
3.2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应用
再生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生态环保建材,除了有较好的排水蓄水性能,还有吸声降噪、透气调温等功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属于“环境友好型生态混凝土”。
再生透水混凝土是由一定取代率的再生骨料和水泥、水、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经特殊工艺拌制而成的一种具有连续孔隙的多孔轻质混凝土。由于再生透水混凝土不含或只含少量细骨料,其粗骨料表面仅包覆一层薄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骨架空隙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质轻等特点。再生透水混凝土不仅可以满足传统混凝土所需的强度、耐久性等要求,而且可以像原始素土路面一样“呼吸”,联通城市空间与地下土壤,是一种优良的“雨水传导层”[ ]。
但目前再生透水混凝土存在一些问题,缺少基本性能的深入研究,对透水性能与强度之间没有一个好的平衡点,此外再生透水混凝土用于道路环境时,孔隙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堵塞,通常只有前一两年会有良好的透水性,四年后就会基本失去排水性能。因此如何维持其透水性,也是再生透水混凝土应用推广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3.3再生景观透水砖的应用
在这些再生产品中,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为广泛的就是再生景观透水砖,它是以再生骨料、水泥等为主要原料。
再生透水砖因其良好的特性得以广泛使用,首先是透水透气性好,在自然降水时雨水能够迅速透过地表,同时也可以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另外再生透水砖色彩丰富,规格较多,可铺设出丰富多彩的地面铺装。
4 结语
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趋势下,再生景观材料的应用很好的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能使减缓自然资源的紧缺、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以及政府对垃圾资源再生利用的政策扶持,再生材料产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评价的黄土丘陵区雨水景观系统及其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378423)的资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