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撑点,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的表现形态,城市经济是可以自成体系的。在中国城市经济有两种概念:一种概念是区域经济,以城市为形象、为标志;另一种概念是城市本身的经济,无论研究城市经济从哪种概念出发,旅游经济都是城市经济的重要选择。发展旅游经济,特别是从城市经济的角度发展旅游经济,应该从十个方面研究城市旅游功能的形成和保障。这十个方面,并非永远并列,其中有些方面可以突出,任何突出的方面都是特色形成的基础。当然讲旅游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选择,是讲一种可能性或一种可行性。城市经济的选择是多种的,旅游经济是其中的一种选择。但无论你选择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物流经济、高科技经济或是其他什么经济,旅游经济都应该成为重要的补充。因为旅游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是一种文化型经济,是一种动力型经济,又是一种社会和谐型经济,所以发展旅游经济有着其他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市场吸引力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品级、品位直接决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层级。旅游业发展对资源的要求不仅表现在资源内容和种类涵盖广泛,还应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观赏、游览、参与和体验价值,仅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或其他某种单一的价值,与普通游客的审美与情趣相去甚远,则只能发展成为专项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也是非常好的旅游产品,但其市场辐射面较小)。市场吸引力是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好的旅游资源、深的文化底蕴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没有资源的转化就不可能形成在市场上流行的产品。因此,必须在转化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市场吸引力。其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筛选、确定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尽可能地向市场展示优质资源;
2.通过整合与开发,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并快速进入市场,在转化过程中要形成影响力强的规模性产品;
3.要十分重视旅游产品的品质,包括服务品质在内,因为品质是使资源更充分展示的保障,是与市场接轨,更充分反映市场需求的保障。
通畅的交通,较强的可进入性
交通是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目的地及景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交通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区域,一个景区的发展,因为舟车劳顿是旅游者出游过程中最耗费精力、最不愿意付出的成本,如果可进入性较好,游客的到达率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容易使游客路过而不进,或者二次消费率过低。交通是改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进入市场的关键,因此一个城市能否成为旅游城市,交通便利是其最重要的因素。
1.主干线和市区交通主干线对接;
2.必须重视直达重点景区的道路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建成绿色通道;
3.要解决大众旅游者的交通工具,更加方便自助游;
4.所有的交通、所有的节点都应有明显的道路标识和景点标识。
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优良的旅游产业品质
旅游业几乎涉及到社会的各个产业,不单是旅游景区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者的需求,与出游相关的住宿、娱乐、餐饮以及旅行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应符合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而且旅行社等旅游中介企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搞好旅游接待的同时,还应注重培育旅游中介体系。旅游产业体系形成过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提高旅游产业的品质是旅游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产业品质主要包括资源价值、营销成效、基础设施、发展环境、从业素质、安全保障、服务品质、权益维护等。 1.在建立旅游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旅游接待体系的建立,更加重视宾馆饭店的建设、景区景点的建设和旅行社的建设;
2.旅游产业体系中的交通体系、购物体系、餐饮体系和文化娱乐体系要更多地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构成大旅游产业体系的概念;
3.旅游产业的品质除了依靠有效的投入改善硬件外,还要高度重视软件的改善,包括人员素质、服务质量、新技术应用等。
稳定不断增长的客源市场较强的市场辐射力和市场知名度
客源市场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根本性依靠,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源头。客源市场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还取决于市场辐射力,辐射距离远,则客源市场在同等条件下更加广阔;反之,客源市场将十分有限,增长幅度也会受到限制。
1.客源市场是一个变化的市场,不能满足于今天的成就,更多的需要通过成功的营销来得到稳定的不断增长的市场;
2.要围绕总体形象进行经常性的普及宣传和时段性的集中宣传,要将全区的宣传媒体和具体反映总体形象的载体单位都动员起来,为传播总体形象做出各自的努力。同时,也要善于动员知名媒体为旅游做出重要贡献;
3.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通过更艺术化、更技术化的手段将旅游市场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旅游客源地,传递到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
4. 旅游知名度也包括本地区各个方面的重大成就,包括本地区的重大发明和发现,包括本地区的名人效应,包括本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模式。要善于将这些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鲜明的城市形象很强的旅游功能
旅游业与所在城市的形象密切相关,仅有景区品质,而城市形象跟不上将使景区的魅力大打折扣。因此城市建设应与形象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制定系统、科学的城市形象改善方案,改善城市环境。
1.建立交通枢纽及道路引导系统;
2.城市景观具有特色、注重可观赏性;
3.拥有特色街区;
4.具备完善的综合服务场所和服务体系。
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抗灾减灾的应变能力
旅游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出游过程中,安全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因素。通常,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治安状况将给游客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使其成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的考虑因素。
1.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出现;
2.要逐步提高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诸方面的管理水平和办案能力;
3.要建立起全社会抗灾减灾的防范体系。
良好投资环境保障投资者和旅游者权益
旅游业作为一般性竞争行业,资本是否热衷于投向旅游产业决定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旅游业是资本获利最高的行业之一,因而资本在旅游业中异常活跃。为了更多地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以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设法治环境过程中,既要重视保护投资者权益也要重视保护旅游者权益,形成立法与执法相协调的法治体系。
1.良好的投资环境,首先要完善投融资的机制;
2.良好的投资环境,必须有政策和法律的支撑;
3.要全面树立保护投资者和旅游者权益的理念;
4.要加大执法力度,使权益在执法中实现。
强有力的政府主导体系
政府主导是旅游业迅速发展、提高产业层次的关键要素。因此,应把政府主导放在促进旅游发展战略的首位,充分发挥政府在决策、规划、指导、协调、监督等方面的职能,从行政管理和经费来源两个方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政府主导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在政策主导、规划主导、宏观调控主导上;
2.政府主导要求在资金上、政策上和项目上给予旅游业一定的倾斜;
3.政府主导要在市场营销中的节庆活动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
旅游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旅游者几乎与当地居民的需求相同,因此旅游业对环境的要求不仅是与产业直接相关的自然环境,还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环境和发挥保障功能的法律环境等。
在三者中,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第一原则,协调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安排好生态资源(包括文化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经济的理念发展旅游,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长、和谐发展。
要特别重视旅游服务,通过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吸引回头客,增加停留天数和促进旅游消费。
1.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不仅要在旅游业中彻底实现,而且要在相关产业中同时实现,才能确保全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2.在产业协调发展中,控制对生态与环境危害较大的产业的发展;
3.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中;
4.把旅游服务作为旅游企业考核和检查的重要标准,坚持不懈地进行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从提高产业素质的角度强化服务意识的确立与提升。
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较高的国民素质
旅游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旅游活动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产生经济效应,因此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旅游业能否发挥更大经济作用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
文明程度较高的国民素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民素质集中表现在区域内的人民素质和旅游行业素质两大方面,在行业素质中又集中表现在职业道德水准和文明举止规范化程度上。
1.在重视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重视其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文化产业和商业的发展,使社会形成和谐发展的大局面;
2.在不同的时段集中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重大问题的解决来影响带动全社会的发展;
3.在发展过程中,重视舆论,通过舆论的导向提高国民素质,同时,不断地解决一些硬件问题,包括标识系统、宣传栏、公益广告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
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市场吸引力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品级、品位直接决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层级。旅游业发展对资源的要求不仅表现在资源内容和种类涵盖广泛,还应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观赏、游览、参与和体验价值,仅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或其他某种单一的价值,与普通游客的审美与情趣相去甚远,则只能发展成为专项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也是非常好的旅游产品,但其市场辐射面较小)。市场吸引力是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好的旅游资源、深的文化底蕴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没有资源的转化就不可能形成在市场上流行的产品。因此,必须在转化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市场吸引力。其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筛选、确定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尽可能地向市场展示优质资源;
2.通过整合与开发,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并快速进入市场,在转化过程中要形成影响力强的规模性产品;
3.要十分重视旅游产品的品质,包括服务品质在内,因为品质是使资源更充分展示的保障,是与市场接轨,更充分反映市场需求的保障。
通畅的交通,较强的可进入性
交通是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目的地及景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交通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区域,一个景区的发展,因为舟车劳顿是旅游者出游过程中最耗费精力、最不愿意付出的成本,如果可进入性较好,游客的到达率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容易使游客路过而不进,或者二次消费率过低。交通是改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进入市场的关键,因此一个城市能否成为旅游城市,交通便利是其最重要的因素。
1.主干线和市区交通主干线对接;
2.必须重视直达重点景区的道路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建成绿色通道;
3.要解决大众旅游者的交通工具,更加方便自助游;
4.所有的交通、所有的节点都应有明显的道路标识和景点标识。
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优良的旅游产业品质
旅游业几乎涉及到社会的各个产业,不单是旅游景区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者的需求,与出游相关的住宿、娱乐、餐饮以及旅行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应符合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而且旅行社等旅游中介企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搞好旅游接待的同时,还应注重培育旅游中介体系。旅游产业体系形成过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提高旅游产业的品质是旅游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产业品质主要包括资源价值、营销成效、基础设施、发展环境、从业素质、安全保障、服务品质、权益维护等。 1.在建立旅游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旅游接待体系的建立,更加重视宾馆饭店的建设、景区景点的建设和旅行社的建设;
2.旅游产业体系中的交通体系、购物体系、餐饮体系和文化娱乐体系要更多地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构成大旅游产业体系的概念;
3.旅游产业的品质除了依靠有效的投入改善硬件外,还要高度重视软件的改善,包括人员素质、服务质量、新技术应用等。
稳定不断增长的客源市场较强的市场辐射力和市场知名度
客源市场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根本性依靠,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源头。客源市场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还取决于市场辐射力,辐射距离远,则客源市场在同等条件下更加广阔;反之,客源市场将十分有限,增长幅度也会受到限制。
1.客源市场是一个变化的市场,不能满足于今天的成就,更多的需要通过成功的营销来得到稳定的不断增长的市场;
2.要围绕总体形象进行经常性的普及宣传和时段性的集中宣传,要将全区的宣传媒体和具体反映总体形象的载体单位都动员起来,为传播总体形象做出各自的努力。同时,也要善于动员知名媒体为旅游做出重要贡献;
3.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通过更艺术化、更技术化的手段将旅游市场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旅游客源地,传递到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
4. 旅游知名度也包括本地区各个方面的重大成就,包括本地区的重大发明和发现,包括本地区的名人效应,包括本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模式。要善于将这些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鲜明的城市形象很强的旅游功能
旅游业与所在城市的形象密切相关,仅有景区品质,而城市形象跟不上将使景区的魅力大打折扣。因此城市建设应与形象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制定系统、科学的城市形象改善方案,改善城市环境。
1.建立交通枢纽及道路引导系统;
2.城市景观具有特色、注重可观赏性;
3.拥有特色街区;
4.具备完善的综合服务场所和服务体系。
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抗灾减灾的应变能力
旅游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出游过程中,安全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因素。通常,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治安状况将给游客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使其成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的考虑因素。
1.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出现;
2.要逐步提高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诸方面的管理水平和办案能力;
3.要建立起全社会抗灾减灾的防范体系。
良好投资环境保障投资者和旅游者权益
旅游业作为一般性竞争行业,资本是否热衷于投向旅游产业决定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旅游业是资本获利最高的行业之一,因而资本在旅游业中异常活跃。为了更多地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以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设法治环境过程中,既要重视保护投资者权益也要重视保护旅游者权益,形成立法与执法相协调的法治体系。
1.良好的投资环境,首先要完善投融资的机制;
2.良好的投资环境,必须有政策和法律的支撑;
3.要全面树立保护投资者和旅游者权益的理念;
4.要加大执法力度,使权益在执法中实现。
强有力的政府主导体系
政府主导是旅游业迅速发展、提高产业层次的关键要素。因此,应把政府主导放在促进旅游发展战略的首位,充分发挥政府在决策、规划、指导、协调、监督等方面的职能,从行政管理和经费来源两个方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政府主导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在政策主导、规划主导、宏观调控主导上;
2.政府主导要求在资金上、政策上和项目上给予旅游业一定的倾斜;
3.政府主导要在市场营销中的节庆活动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
旅游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旅游者几乎与当地居民的需求相同,因此旅游业对环境的要求不仅是与产业直接相关的自然环境,还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环境和发挥保障功能的法律环境等。
在三者中,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第一原则,协调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安排好生态资源(包括文化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经济的理念发展旅游,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长、和谐发展。
要特别重视旅游服务,通过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吸引回头客,增加停留天数和促进旅游消费。
1.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不仅要在旅游业中彻底实现,而且要在相关产业中同时实现,才能确保全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2.在产业协调发展中,控制对生态与环境危害较大的产业的发展;
3.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中;
4.把旅游服务作为旅游企业考核和检查的重要标准,坚持不懈地进行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从提高产业素质的角度强化服务意识的确立与提升。
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较高的国民素质
旅游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旅游活动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产生经济效应,因此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旅游业能否发挥更大经济作用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
文明程度较高的国民素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民素质集中表现在区域内的人民素质和旅游行业素质两大方面,在行业素质中又集中表现在职业道德水准和文明举止规范化程度上。
1.在重视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重视其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文化产业和商业的发展,使社会形成和谐发展的大局面;
2.在不同的时段集中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重大问题的解决来影响带动全社会的发展;
3.在发展过程中,重视舆论,通过舆论的导向提高国民素质,同时,不断地解决一些硬件问题,包括标识系统、宣传栏、公益广告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