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师高效培训策略,从做好集中培训,强化师德教育;利用线上资源,做好分散培训;落实听评课,有效针对性培训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培训;师德教育;线上资源;听评课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步推行,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变教学的方法,构建更加契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然而相比过去,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主,这一方面能有效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新的挑战。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乃至良好品德修养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在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师的水平也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做好集中培训,强化师德教育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德育教学向来就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现代,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变得越发重要。俗话说:“身教胜过言传。”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中,教师榜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优秀的品德和修养,那么再怎么讲述良好品德的作用,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当然,教师关爱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本身就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集中培训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教师培训方法,其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中就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针对教师需要培养的共性知识,培训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集中培训这一方法,强化师德教育。
例如培训教师可以立足于“师德师风”这一主题构建数个课时的集中培训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主要构建三个环节:一是新时期对师德师风的要求讲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官方文件进行一定程度是解读;二是榜样教师的讲述,即以人为例,进一步展现良好师德师风及其重要性;三是受培训教师的感受分享,要求所有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分享自己的经验。而相比其他的培训方法,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之间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流,这对于教师师德的进一步培养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线上资源,做好分散培训
传统的集中式培训方法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培训方法,但其有着组织不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时间地开展集中培训是不现实的,分散的培训是相当必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而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对于教师的培训也异常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训教师就需要充分应用线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做好分散培训。
例如在日常的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可以向受培训教师推荐中国教研网上的资源。其中,就全国性的资源而言,其不仅有着对新课标的解读,也有着新时期学科教学方法的解读。如在高中数学栏目下,就有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整体解读》《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与问题引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案例研讨与经验分享》等课程。而针对各个地方,还有着更多的资源。在这一巨大的资源库的支持下,培训教师可以让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对应的线上课程。相比传统的面对面的培训,线上课程更好地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结合,这对于教师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培养自身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落实听评课,有效针对性培训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教师不仅在教学理念上有所差异,所面对的学生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统一化的培训往往难以解决问题。听评课制度是针对教师培训的制度之一,其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实践,针对教师的个性化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这对于教师个人能力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培训教师也要重视听评课制度,以有效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更好地培养教师能力。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培训教师可以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构建教研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针对多个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听课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听课教师可以构建量表,以多个指标对学生在整体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进行评价。如在问题的回答方面,培训教师就可以让其中一个教师手持座位表,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是主动还是被动做相应的标记。当然,培训教师还可以构建学生调查表对学生意见进行收集。而在听评课结束后,听课教师可以根据教研的指导原则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通过听评课方法,培训教师开展了个性化培训,有效解决了受培训教师的个人问题,提高了其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今教学中,教师的培养也成为了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训教师需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将现代的线上资源与传统的集中培训、听评课方式结合起来。这样,培训教师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总体的素质,以让教师掌握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为高中数学的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锐坚.贫困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深圳大学,2017.
[2]刘丹.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安徽省皖西中学 于振坤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培训;师德教育;线上资源;听评课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步推行,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变教学的方法,构建更加契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然而相比过去,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主,这一方面能有效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新的挑战。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乃至良好品德修养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在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师的水平也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做好集中培训,强化师德教育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德育教学向来就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现代,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变得越发重要。俗话说:“身教胜过言传。”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中,教师榜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优秀的品德和修养,那么再怎么讲述良好品德的作用,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当然,教师关爱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本身就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集中培训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教师培训方法,其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中就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针对教师需要培养的共性知识,培训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集中培训这一方法,强化师德教育。
例如培训教师可以立足于“师德师风”这一主题构建数个课时的集中培训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主要构建三个环节:一是新时期对师德师风的要求讲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官方文件进行一定程度是解读;二是榜样教师的讲述,即以人为例,进一步展现良好师德师风及其重要性;三是受培训教师的感受分享,要求所有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分享自己的经验。而相比其他的培训方法,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之间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流,这对于教师师德的进一步培养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线上资源,做好分散培训
传统的集中式培训方法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培训方法,但其有着组织不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时间地开展集中培训是不现实的,分散的培训是相当必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而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对于教师的培训也异常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训教师就需要充分应用线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做好分散培训。
例如在日常的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可以向受培训教师推荐中国教研网上的资源。其中,就全国性的资源而言,其不仅有着对新课标的解读,也有着新时期学科教学方法的解读。如在高中数学栏目下,就有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整体解读》《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与问题引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案例研讨与经验分享》等课程。而针对各个地方,还有着更多的资源。在这一巨大的资源库的支持下,培训教师可以让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对应的线上课程。相比传统的面对面的培训,线上课程更好地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结合,这对于教师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培养自身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落实听评课,有效针对性培训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教师不仅在教学理念上有所差异,所面对的学生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统一化的培训往往难以解决问题。听评课制度是针对教师培训的制度之一,其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实践,针对教师的个性化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这对于教师个人能力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培训教师也要重视听评课制度,以有效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更好地培养教师能力。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培训教师可以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构建教研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针对多个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听课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听课教师可以构建量表,以多个指标对学生在整体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进行评价。如在问题的回答方面,培训教师就可以让其中一个教师手持座位表,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是主动还是被动做相应的标记。当然,培训教师还可以构建学生调查表对学生意见进行收集。而在听评课结束后,听课教师可以根据教研的指导原则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通过听评课方法,培训教师开展了个性化培训,有效解决了受培训教师的个人问题,提高了其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今教学中,教师的培养也成为了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训教师需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将现代的线上资源与传统的集中培训、听评课方式结合起来。这样,培训教师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总体的素质,以让教师掌握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为高中数学的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锐坚.贫困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深圳大学,2017.
[2]刘丹.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安徽省皖西中学 于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