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课堂中的教学设计有其独特性,怎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幼儿在玩中学,这是我们所要探究的。本文探讨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幼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作为知识最有效的传播方式自古以来受到广泛的重视。教学设计作为一种理论和一门新兴的教育科学,对整个世界的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它可以是对整节课或整个单元的设计,也可以是对整个科目的设计。
1 教学设计的发展
教学设计是在上个世纪中叶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对整个世界的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军事训练中心理学家、视听领域专家们把学习理论应用于设计教学实践做出了最初的尝试。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斯金纳(B.F Skinner)以新行为主义心理学联结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创造了程序教学法。60年代后期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通过众多的教学实验认识到只有引入系统方法进行设计操作才可能做到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综合、系统的考虑,制定出最优的教学策略,并通过评价、修改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另外许多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从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对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索,陆续提出了关于教育目标分类和学习目标的编写(代表人物有布卢姆(B.S.Bloom)、马杰(R.F.Mager)),学科内容组织和任务分析及学习条件(代表人物有加涅(R.M.Gagne),西摩(W.D.Seymour)和格莱泽(R.Glaser)),视听媒体和其他教学技术的作用(代表人物戴尔(E.Dale)芬恩(J.D.Finn)),个别化教学(凯勒(F.S.Keller)的个别化教学系统(RSI)和博斯特斯维特(S.N.Postlethwait)的导听法(ATS)和评价(布卢姆等)等各种理论,为教学设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20世纪60年代末,教学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正式形成。然而,到今天,教学设计还不能说发展成熟了,细分到对各个年龄的教学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面我们来讨论针对幼儿的教学设计。
2 幼儿学习的本质
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引起了学者的广泛的兴趣,埃里克·埃里克森和皮亚杰幼儿发展理论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基础。这一理论强调在每一个阶段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婴儿期至蹒跚学步期会学习信任,接着与自己的照看人分离,随后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外部世界的积极探索来获得感觉运动知识。掌握这些任务的3-5岁幼儿开始学习主动的运动,学习作出选择及学习保持玩耍、相互关系与口头语言之间的平衡以用于拓展有关世界的知识。成为一名“玩家”,对于3-5岁的幼儿来说是其学习的本质。玩耍中的幼儿不仅是在构建他们周围的世界,也是在构建各自的个性。事实上,幼儿在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想要做的,我需要不停地玩直到成功。”
对幼儿而言,玩耍是积极的,玩耍表现的是幼儿的所思所想,言语和身体语言同时并用。幼儿的玩耍是随意的,其技能是构建在发展性思维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学校要求的集中性或与正确答案相符的思维。
3 幼儿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幼儿教学的本质,是让幼儿用自己的心去发现,用自己的身体去接触,其学习的目的不是十分明确,而是要让幼儿有所收获。主要的幼儿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种模式。
(1)体验式:体验式一般是以实践、现场考察、参观访问等形式,让幼儿参与体验获得。这种学习方式不但有助于幼儿解世界,更能锻炼他们初步发现问题的能力。
(2)情景式:让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如娃娃家、医院、超市)、结构游戏(如搭积木、玩沙),由于有具体的游戏情景作背景,幼儿的参与性更强,也会有更深的体会。课堂从物质空间而言虽小,却是幼儿接触的特殊社会舞台。
(3)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师向幼儿提供一些精彩视频片断,他们通过课堂上看、听、说、玩以及教师的适当点拨,达到在玩中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教师要鼓励孩子们发言,要对孩子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应。
(4)讲授式: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要照顾到幼儿的心理特征。教师的语音语调要幼儿化,要结合面部表情及必要的动作以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语速要慢,一次不易讲述过多的内容,在讲述中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话,及时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总之,幼儿课堂中的教学设计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以幼儿为中心设计。幼儿在课堂中选择自己的活动,用自己的身体接触一些东西,并与别的幼儿交谈。模仿成人的言语,行为,做好迎接小学的挑战。幼儿课堂并不是为了让幼儿记住颜色,形状及数字,而是让他们建构自己的活动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使之进入小学时可以展示他们自己。
关键词幼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作为知识最有效的传播方式自古以来受到广泛的重视。教学设计作为一种理论和一门新兴的教育科学,对整个世界的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它可以是对整节课或整个单元的设计,也可以是对整个科目的设计。
1 教学设计的发展
教学设计是在上个世纪中叶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对整个世界的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军事训练中心理学家、视听领域专家们把学习理论应用于设计教学实践做出了最初的尝试。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斯金纳(B.F Skinner)以新行为主义心理学联结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创造了程序教学法。60年代后期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通过众多的教学实验认识到只有引入系统方法进行设计操作才可能做到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综合、系统的考虑,制定出最优的教学策略,并通过评价、修改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另外许多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从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对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索,陆续提出了关于教育目标分类和学习目标的编写(代表人物有布卢姆(B.S.Bloom)、马杰(R.F.Mager)),学科内容组织和任务分析及学习条件(代表人物有加涅(R.M.Gagne),西摩(W.D.Seymour)和格莱泽(R.Glaser)),视听媒体和其他教学技术的作用(代表人物戴尔(E.Dale)芬恩(J.D.Finn)),个别化教学(凯勒(F.S.Keller)的个别化教学系统(RSI)和博斯特斯维特(S.N.Postlethwait)的导听法(ATS)和评价(布卢姆等)等各种理论,为教学设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20世纪60年代末,教学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正式形成。然而,到今天,教学设计还不能说发展成熟了,细分到对各个年龄的教学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面我们来讨论针对幼儿的教学设计。
2 幼儿学习的本质
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引起了学者的广泛的兴趣,埃里克·埃里克森和皮亚杰幼儿发展理论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基础。这一理论强调在每一个阶段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婴儿期至蹒跚学步期会学习信任,接着与自己的照看人分离,随后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外部世界的积极探索来获得感觉运动知识。掌握这些任务的3-5岁幼儿开始学习主动的运动,学习作出选择及学习保持玩耍、相互关系与口头语言之间的平衡以用于拓展有关世界的知识。成为一名“玩家”,对于3-5岁的幼儿来说是其学习的本质。玩耍中的幼儿不仅是在构建他们周围的世界,也是在构建各自的个性。事实上,幼儿在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想要做的,我需要不停地玩直到成功。”
对幼儿而言,玩耍是积极的,玩耍表现的是幼儿的所思所想,言语和身体语言同时并用。幼儿的玩耍是随意的,其技能是构建在发展性思维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学校要求的集中性或与正确答案相符的思维。
3 幼儿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幼儿教学的本质,是让幼儿用自己的心去发现,用自己的身体去接触,其学习的目的不是十分明确,而是要让幼儿有所收获。主要的幼儿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种模式。
(1)体验式:体验式一般是以实践、现场考察、参观访问等形式,让幼儿参与体验获得。这种学习方式不但有助于幼儿解世界,更能锻炼他们初步发现问题的能力。
(2)情景式:让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如娃娃家、医院、超市)、结构游戏(如搭积木、玩沙),由于有具体的游戏情景作背景,幼儿的参与性更强,也会有更深的体会。课堂从物质空间而言虽小,却是幼儿接触的特殊社会舞台。
(3)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师向幼儿提供一些精彩视频片断,他们通过课堂上看、听、说、玩以及教师的适当点拨,达到在玩中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教师要鼓励孩子们发言,要对孩子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应。
(4)讲授式: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要照顾到幼儿的心理特征。教师的语音语调要幼儿化,要结合面部表情及必要的动作以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语速要慢,一次不易讲述过多的内容,在讲述中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话,及时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总之,幼儿课堂中的教学设计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以幼儿为中心设计。幼儿在课堂中选择自己的活动,用自己的身体接触一些东西,并与别的幼儿交谈。模仿成人的言语,行为,做好迎接小学的挑战。幼儿课堂并不是为了让幼儿记住颜色,形状及数字,而是让他们建构自己的活动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使之进入小学时可以展示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