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罗布泊最终走向枯竭始于上个世纪中叶,所以,以“跨越”为特征的罗布泊现代探险史只可能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又由于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进程,这种“可能”又被推迟到了最近的二十来年,而尤以本世纪为重。我们无意书写罗布泊探险史,但却无法忘记以下的梗概:
最早使罗布泊成为亿万国人关注目标的,是新华社发自1980年8月23日的一条电讯:“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在新疆的一次科学考察中失踪,已经第七天没有音讯……”
1980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一行十多名科学家从马兰出发,展开对罗布泊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考察队历尽千辛万苦,曾两次穿越罗布泊湖盆,取得大量数据资料,最后到达罗布泊东南部库木库都克地区时,遭遇缺水困难。6月17日上午,彭加木留下“我往东去找水井”的纸条后独自离开,就此失踪。此后,对彭加木的寻找一直持续了26年,却不见丝毫踪迹。这成为中国科学探险史上的一宗迷案。
16年后的1996年,足迹遍布全国、名气传扬海外的中国徒步探险旅行第一人余纯顺来到罗布泊,随同前来的还有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和资深协作人员。6月11日,余纯顺从罗布泊北部土垠出发,开始他的首次罗布泊徒步之旅。这条U形路线全长107公里,路线已经事先勘踏过,并每相隔7公里预置了补给品,预计3天完成。但余壮士却鬼使神差地在6月11日的第一个转折点迷失了方向,成为牺牲在罗布泊地区的第二个名人。由于壮士遗体被找到的日期为6月18日,与彭加木失踪日期基本吻合。从此,6月便成为人们公认的罗布泊死亡季节。
但在挑战者的心目中,正是公认的准则才具备挑战的价值。2002年,川籍小伙李勇偏偏选择6月份进入罗布泊,执意要在罗布泊现代探险史上书写一个“不”字。与他六年前牺牲的前辈同行相比,李勇的心态中少了一点侠气,多了一份科学。他以一场在罗布泊边缘进行的生存训练开始了他的挑战。此后,也是在6月17日那天,李勇踏上了征程。6月21日,在相隔5天之后,他的身影出现在罗布泊南岸洛瓦寨高岸上,徒步完成了北岸到南岸的130公里行程。
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段,70岁的甘肃退休老人李东竟然与他逆向行走,用三天时间完成了同一路段的徒步穿越。
极限是无尽头的。当有后援的跨越记录被不断刷新以后,更加生猛的一群人又在思索着另一个新的起点。2003年3月16日,新疆电信和乌鲁木齐登山探险协会共7名挑战者踏上征途。他们背负着平均起始重量为30公斤的生存保障物资,从土垠出发奔往南岸。3月21日凌晨,包括一名女性在内的5名探险者最终完成了这次151公里穿越,首次创造了罗布泊徒步穿越史上的无后援记录。
罗布荒原作为中国版图上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其传统进出路线有四条:南路由若羌县出发,经米兰到达南岸后转北进入罗布泊;北路由鄯善县出发,经迪坎尔—甘沟—一号哨卡越过库鲁克塔格山脊,经白石泉进入孔雀河三角洲地带;东路由哈密—罗布镇公路进入罗布泊;西路由尉犁县出发,经三十四团、营盘沿孔雀河北岸进入罗布泊。
相信,随着社会巨轮的滚动,古典意义上的楼兰探险将不复存在。作为“死亡之海”的借称,也将丧失它被借用之初所喻示的那种恐怖意义。

最早使罗布泊成为亿万国人关注目标的,是新华社发自1980年8月23日的一条电讯:“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在新疆的一次科学考察中失踪,已经第七天没有音讯……”
1980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一行十多名科学家从马兰出发,展开对罗布泊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考察队历尽千辛万苦,曾两次穿越罗布泊湖盆,取得大量数据资料,最后到达罗布泊东南部库木库都克地区时,遭遇缺水困难。6月17日上午,彭加木留下“我往东去找水井”的纸条后独自离开,就此失踪。此后,对彭加木的寻找一直持续了26年,却不见丝毫踪迹。这成为中国科学探险史上的一宗迷案。
16年后的1996年,足迹遍布全国、名气传扬海外的中国徒步探险旅行第一人余纯顺来到罗布泊,随同前来的还有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和资深协作人员。6月11日,余纯顺从罗布泊北部土垠出发,开始他的首次罗布泊徒步之旅。这条U形路线全长107公里,路线已经事先勘踏过,并每相隔7公里预置了补给品,预计3天完成。但余壮士却鬼使神差地在6月11日的第一个转折点迷失了方向,成为牺牲在罗布泊地区的第二个名人。由于壮士遗体被找到的日期为6月18日,与彭加木失踪日期基本吻合。从此,6月便成为人们公认的罗布泊死亡季节。
但在挑战者的心目中,正是公认的准则才具备挑战的价值。2002年,川籍小伙李勇偏偏选择6月份进入罗布泊,执意要在罗布泊现代探险史上书写一个“不”字。与他六年前牺牲的前辈同行相比,李勇的心态中少了一点侠气,多了一份科学。他以一场在罗布泊边缘进行的生存训练开始了他的挑战。此后,也是在6月17日那天,李勇踏上了征程。6月21日,在相隔5天之后,他的身影出现在罗布泊南岸洛瓦寨高岸上,徒步完成了北岸到南岸的130公里行程。
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段,70岁的甘肃退休老人李东竟然与他逆向行走,用三天时间完成了同一路段的徒步穿越。
极限是无尽头的。当有后援的跨越记录被不断刷新以后,更加生猛的一群人又在思索着另一个新的起点。2003年3月16日,新疆电信和乌鲁木齐登山探险协会共7名挑战者踏上征途。他们背负着平均起始重量为30公斤的生存保障物资,从土垠出发奔往南岸。3月21日凌晨,包括一名女性在内的5名探险者最终完成了这次151公里穿越,首次创造了罗布泊徒步穿越史上的无后援记录。
罗布荒原作为中国版图上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其传统进出路线有四条:南路由若羌县出发,经米兰到达南岸后转北进入罗布泊;北路由鄯善县出发,经迪坎尔—甘沟—一号哨卡越过库鲁克塔格山脊,经白石泉进入孔雀河三角洲地带;东路由哈密—罗布镇公路进入罗布泊;西路由尉犁县出发,经三十四团、营盘沿孔雀河北岸进入罗布泊。
相信,随着社会巨轮的滚动,古典意义上的楼兰探险将不复存在。作为“死亡之海”的借称,也将丧失它被借用之初所喻示的那种恐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