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朝阳型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态旅游需求还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生态旅游并不是新出现的一个名词,其产生,发展都是有着一定的规律的。本文就先从生态旅游的含义谈起,接下来又说了说生态旅游发展种存在的问题,,然后又根据这些问题谈了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最后又说了说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总之,生态旅游是对旅游资源重要的利用方式之一,只有对生态旅游加以鼓励,我国的生态旅游才会更好的发展。
一 生态旅游的含义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其利用环保的手段,对所在区域的旅游景点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加大本地区的旅游的经济价值,并用取得的经济利益对景点进行维护,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 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1利于绿色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广大的大地上分布着众多的绿色生态旅游美景,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或者国外的游客来旅游。而我国的生态旅游是“绿色”的产业。绿色产业是当代人的最爱,而生态旅游的种类丰富,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绿色”的生态旅游产业。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国家而言,这类行业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更能让本国的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会陶冶情操,会让那种吃客宰客的旅游常态消失,从根源上让我们的出行变得舒心健康。
2利于相关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健康的旅游方式符合国家的战略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开放型经济、海外投资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平台。金融是市场的血液、经济的灵魂。可以肯定,未来在我国的企业规划中,生态旅游企业将大有用武之地。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人才、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存短板,“走出去”的企业,对有着一定商业风险的投资主导型合作模式,还不够适应。正因此,更期待充分发挥金融“软实力”的先行优势和引领作用,在成为赣企“走出去”坚强后盾的同时,逐步发挥金融资金撬动项目、提供信息、增强对外形象和实力,最终促成企业对外合作的超前对接优势,以共赢为最终目标,用金融手段建设命运共同体,用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运作将江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想付诸行动、落实于细节。
3有利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有些省份是传统旅游大省,旅游业是其经济上的重要一环。以我国西部的陕西省为例,本地区是一个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本地区有着世界文明的情始皇陵兵马俑,其在传统的旅游方式上以及发展到了一定的层次,然而在最近2年,陕西省利用其优势旅游资源,逐步建立了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而正是这些措施,使其发展有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 生态旅游发展种存在的问题
1.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建设
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在规划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在西南和西北等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和经济增长点较少,但自然资源保存的较为完整,所以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当地的政府和企业开始盲目建设,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一旦发现哪里有可以开发的自然资源就大肆建设,不考虑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和连带型的特点,一旦一个部分遭到了破坏其他环节也会出现问题。在某些地区的开发建设中,没有考虑到当地自然资源开展旅游服务的承载能力。同时在开发建设中,大都是各自为战,自己建设自己的,与周边的地区不能形成整体规模效益,政府也缺少全盘统筹规划的意识和责任。往往都是出现问题之后才去解决和协调。不同地区的信息沟通也存下着很大问题,缺乏良好的互动。
2.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的生态旅游市场非常巨大,但一些环境优美地区还停留在农家乐和植物水果采摘环节上,显得十分落后。不能充分站线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它特有的特色,同时像农家乐的主要构成还是采摘农产品、春天看花和秋天采果等方面,缺少丰富性,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农产品收获的季节人流量非常大,在农产品下市的时候人流稀少,这样不利于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3.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缺失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持导游资格证的导游超过60万人,其中初级导游占了其中的97%以上。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显示,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身体健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即可申报考初级导游证。在叶小姐看来,这样的门槛相对偏低:“现在旅行社为了吸引更多客人,对旅行团的类型进行了细分,比如探险游、生态游这类旅行团,就要求导游除了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以外,还要由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但由于很多入行的导游学历水平不高,要满足当前市场对他们的要求并不容易。”于是,导游界持证人数众多,出色的人才却不多,人才荒依然存在。由于我国生态资源保存较好的地方大都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和乡村地区,所以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不高,有很多都是政府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甚至是当地的非专业的人员在指挥指导当地的旅游开发建设。还有即使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也有很多对生态旅游这方面的开发建设缺少专业化的能力和技术。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下是造成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建设中遭到破坏的部分原因。
4.开发建设中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十分脆弱的特点,由于规划不当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还有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顾忌当地景区的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不仅使自然资源遭到了破坏还带来了许多白色垃圾等生活垃圾。旅游过后带来的垃圾我们在媒体报到中可以经常看到。还有一些地区在自然景观较好的景区大量修建人造景观,破坏了自然景观给人带来的那种自然美。四川卧龙地区的野生大熊猫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说,每年5万人的游客数量已经达到当地旅游承载的极限了,在继续发展游客数量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现在当地大熊猫数量的减少就和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旅游有很大的关系。还有九寨沟地区自然风景秀丽,充满了大自然的原始气息,但自从开展生态旅游以来,当地的水质就下降了很多。还有游客带来的生活垃圾也使得景区内的一些动植物出现死亡现象。 5.不能全方位的带动当地发展
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市场价值非常巨大,在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人们的参与度相对不高。在很多方面都处于政府和企业的垄断之中,使得普通民众不能享受到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成果。还有政府一味的追求形象工程,为了开发建设旅游景点占有普通民众的生存环境,使得民众怨声载道,还有没有全方位带动景区周边的经济发展,不能有效的整合周边的资源来为景区服务。没有促进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6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在我国的旅游区中,绝大部分的生态旅游区位于东部地区,因为我国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而这些区域在意识到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后,会千方百计的发展本地区的生态旅游业,而反观我国的东部地区,这类地区虽然旅游景点的数量也不少,但是,这些景点往往都是自然景点,而不是后建立的生态旅游区。由于我国的这两个区域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就在生态旅游方面有了一定的差距,如果落后的地区没有看到生态旅游的好处,就会时自己的发展方式陷入瓶颈。
四 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科学规划
一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一定的规矩和合理章程。生态旅游开展地区的生态资源十分脆弱,所以十分需要加强立法。在现有的生态保护区中要严格规定开发建设,不能纵容当地政府和企业盲目的开发建设。加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审批和管理,一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不同地区的不同阶段的生态旅游规划都是不同的,一定要符合当前实际发展的需要,在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具有专业的生态旅游能力和技术的专业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2.对游客要加强引导教育,养成保护环境的旅游意识
在景区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对游客进行引导教育。可以根据不同景区的承载能力,利用票价和线路规划、以及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规划布局使得景区内的游客能够愉悦的游览景区同时还对景区的环境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利用景区内的一切媒体工具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公告栏、景区的宣传画、报刊杂志以及公共的演播厅。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游客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随时都能感受到保护公共环境资源的重要性。景区也可以出台具有一定效力的明文规定,对污染景区、破坏景区、缺乏公共道德的游客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要让那些没有公共道德的游客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样他才会有切身实际的感受。
3.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旅游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吸引当地人的积极参与
由于生态旅游开发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还有对生态旅游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的不足,使得生态旅游在开展的过程中问题频出,不能合理有序的进行开展。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吸收外部的现金经验来为我所用,还可以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出去向其他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学习他们在生态旅游开展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还可以请一些专业的教授人员来当地开讲座报告,使得当地的人们也要掌握生态旅游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让人民群众都广泛的参与到当地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来。
4.实施旅游信息化建设
首先,景区宣传将成旅游信息化的切入口。旅游行业要将推进旅游信息化、实现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与旅游安全保障和质量提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促进、旅游市场开发和推广宣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等一样组织布置、同步推进。信息化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官网改版升级、各重点景区和旅游接待服务企业要结合智慧旅游建设发展,积极尝试开通旅游官方微博、微信、手机APP、新闻客户端、旅游手机报等,尽可能增加信息发布交流渠道和丰富旅游宣传展示形式,最大限度地为游客和其他用户使用手机等多功能终端技术设备查询、联系、寻求服务、互动交流提供便利。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应用系统。政府应积极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国家、省级和重点城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其他部门,按照《旅游法》的规定,利用12301旅游服务热线改造升级、智慧旅游门户网站建设和旅游资讯网、旅游信息资源库建设等途径,加快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旅游资讯网络平台,实时免费为游客出游提供系统、全面、便捷、准确、实用的政府旅游服务信息。
5规范旅游企业入门门槛
在我国,旅行社的数量以及比以往有了大规模的增长。但是在这增长的背后却有着较大的水分。以2015年5月发生的云南导游大骂游客事件为例,在这一事件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旅游企业的入门门槛偏低造成的。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在审批企业的进入旅游市场的时候,要充分的对相关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格审查,对于那些导游素质偏低,相关资格资质不健全的旅游企业要在源头上阻止他们扰乱市场。相关的审批部门在进行审批时要充分的对企业进行必要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质量上把好关,才能让旅游企业更好的进行发展。
6 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
挖掘长所在地区的老城区、老洋房、老厂房、老运河、老码头、老仓库、老弄堂、老街巷、老庭院、老字号、老味道等历经岁月沉淀的风貌建筑和人文风情,让中外游客深度感受和体验独具魅力的地区文化,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延展“文化记忆”传承时间,拓宽“文化遗产”旅游空间,丰富“文化产品”体验活动,畅想“文化生活”幸福未来。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充分展示城市群整体旅游形象,促进区域旅游国际化进程,增强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芦爱英.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及服务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2]罗铮.从游客心理特点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3]蒋冰华.导游对游客的心理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4]李代峰.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
[5]赵彦辉.注重客人心理 做好旅游服务[J].丹东师专学报,2009,(03).
[6]黄神佑,戴文远,伍世代,唐俊雅.游客心理对旅游开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福州为例[J].福建地理,2015,(01).
[7]晏鲤波.中国旅游心理研究二十年述评[J].旅游科学,2014,(03).
[8]李祝舜.旅游者的挫折感和投诉心理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9]周雪晴.假日旅游市场的游客心理与服务营销──肇庆旅游市场的一项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10,(03).
[10]王多明.旅游文章与游客心理[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生态旅游并不是新出现的一个名词,其产生,发展都是有着一定的规律的。本文就先从生态旅游的含义谈起,接下来又说了说生态旅游发展种存在的问题,,然后又根据这些问题谈了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最后又说了说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总之,生态旅游是对旅游资源重要的利用方式之一,只有对生态旅游加以鼓励,我国的生态旅游才会更好的发展。
一 生态旅游的含义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其利用环保的手段,对所在区域的旅游景点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加大本地区的旅游的经济价值,并用取得的经济利益对景点进行维护,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 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1利于绿色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广大的大地上分布着众多的绿色生态旅游美景,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或者国外的游客来旅游。而我国的生态旅游是“绿色”的产业。绿色产业是当代人的最爱,而生态旅游的种类丰富,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绿色”的生态旅游产业。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国家而言,这类行业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更能让本国的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会陶冶情操,会让那种吃客宰客的旅游常态消失,从根源上让我们的出行变得舒心健康。
2利于相关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健康的旅游方式符合国家的战略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开放型经济、海外投资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平台。金融是市场的血液、经济的灵魂。可以肯定,未来在我国的企业规划中,生态旅游企业将大有用武之地。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人才、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存短板,“走出去”的企业,对有着一定商业风险的投资主导型合作模式,还不够适应。正因此,更期待充分发挥金融“软实力”的先行优势和引领作用,在成为赣企“走出去”坚强后盾的同时,逐步发挥金融资金撬动项目、提供信息、增强对外形象和实力,最终促成企业对外合作的超前对接优势,以共赢为最终目标,用金融手段建设命运共同体,用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运作将江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想付诸行动、落实于细节。
3有利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有些省份是传统旅游大省,旅游业是其经济上的重要一环。以我国西部的陕西省为例,本地区是一个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本地区有着世界文明的情始皇陵兵马俑,其在传统的旅游方式上以及发展到了一定的层次,然而在最近2年,陕西省利用其优势旅游资源,逐步建立了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而正是这些措施,使其发展有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 生态旅游发展种存在的问题
1.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建设
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在规划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在西南和西北等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和经济增长点较少,但自然资源保存的较为完整,所以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当地的政府和企业开始盲目建设,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一旦发现哪里有可以开发的自然资源就大肆建设,不考虑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和连带型的特点,一旦一个部分遭到了破坏其他环节也会出现问题。在某些地区的开发建设中,没有考虑到当地自然资源开展旅游服务的承载能力。同时在开发建设中,大都是各自为战,自己建设自己的,与周边的地区不能形成整体规模效益,政府也缺少全盘统筹规划的意识和责任。往往都是出现问题之后才去解决和协调。不同地区的信息沟通也存下着很大问题,缺乏良好的互动。
2.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的生态旅游市场非常巨大,但一些环境优美地区还停留在农家乐和植物水果采摘环节上,显得十分落后。不能充分站线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它特有的特色,同时像农家乐的主要构成还是采摘农产品、春天看花和秋天采果等方面,缺少丰富性,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农产品收获的季节人流量非常大,在农产品下市的时候人流稀少,这样不利于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3.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缺失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持导游资格证的导游超过60万人,其中初级导游占了其中的97%以上。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显示,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身体健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即可申报考初级导游证。在叶小姐看来,这样的门槛相对偏低:“现在旅行社为了吸引更多客人,对旅行团的类型进行了细分,比如探险游、生态游这类旅行团,就要求导游除了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以外,还要由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但由于很多入行的导游学历水平不高,要满足当前市场对他们的要求并不容易。”于是,导游界持证人数众多,出色的人才却不多,人才荒依然存在。由于我国生态资源保存较好的地方大都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和乡村地区,所以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不高,有很多都是政府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甚至是当地的非专业的人员在指挥指导当地的旅游开发建设。还有即使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也有很多对生态旅游这方面的开发建设缺少专业化的能力和技术。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下是造成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建设中遭到破坏的部分原因。
4.开发建设中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十分脆弱的特点,由于规划不当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还有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顾忌当地景区的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不仅使自然资源遭到了破坏还带来了许多白色垃圾等生活垃圾。旅游过后带来的垃圾我们在媒体报到中可以经常看到。还有一些地区在自然景观较好的景区大量修建人造景观,破坏了自然景观给人带来的那种自然美。四川卧龙地区的野生大熊猫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说,每年5万人的游客数量已经达到当地旅游承载的极限了,在继续发展游客数量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现在当地大熊猫数量的减少就和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旅游有很大的关系。还有九寨沟地区自然风景秀丽,充满了大自然的原始气息,但自从开展生态旅游以来,当地的水质就下降了很多。还有游客带来的生活垃圾也使得景区内的一些动植物出现死亡现象。 5.不能全方位的带动当地发展
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市场价值非常巨大,在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人们的参与度相对不高。在很多方面都处于政府和企业的垄断之中,使得普通民众不能享受到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成果。还有政府一味的追求形象工程,为了开发建设旅游景点占有普通民众的生存环境,使得民众怨声载道,还有没有全方位带动景区周边的经济发展,不能有效的整合周边的资源来为景区服务。没有促进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6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在我国的旅游区中,绝大部分的生态旅游区位于东部地区,因为我国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而这些区域在意识到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后,会千方百计的发展本地区的生态旅游业,而反观我国的东部地区,这类地区虽然旅游景点的数量也不少,但是,这些景点往往都是自然景点,而不是后建立的生态旅游区。由于我国的这两个区域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就在生态旅游方面有了一定的差距,如果落后的地区没有看到生态旅游的好处,就会时自己的发展方式陷入瓶颈。
四 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科学规划
一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一定的规矩和合理章程。生态旅游开展地区的生态资源十分脆弱,所以十分需要加强立法。在现有的生态保护区中要严格规定开发建设,不能纵容当地政府和企业盲目的开发建设。加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审批和管理,一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不同地区的不同阶段的生态旅游规划都是不同的,一定要符合当前实际发展的需要,在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具有专业的生态旅游能力和技术的专业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2.对游客要加强引导教育,养成保护环境的旅游意识
在景区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对游客进行引导教育。可以根据不同景区的承载能力,利用票价和线路规划、以及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规划布局使得景区内的游客能够愉悦的游览景区同时还对景区的环境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利用景区内的一切媒体工具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公告栏、景区的宣传画、报刊杂志以及公共的演播厅。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游客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随时都能感受到保护公共环境资源的重要性。景区也可以出台具有一定效力的明文规定,对污染景区、破坏景区、缺乏公共道德的游客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要让那些没有公共道德的游客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样他才会有切身实际的感受。
3.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旅游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吸引当地人的积极参与
由于生态旅游开发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还有对生态旅游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的不足,使得生态旅游在开展的过程中问题频出,不能合理有序的进行开展。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吸收外部的现金经验来为我所用,还可以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出去向其他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学习他们在生态旅游开展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还可以请一些专业的教授人员来当地开讲座报告,使得当地的人们也要掌握生态旅游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让人民群众都广泛的参与到当地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来。
4.实施旅游信息化建设
首先,景区宣传将成旅游信息化的切入口。旅游行业要将推进旅游信息化、实现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与旅游安全保障和质量提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促进、旅游市场开发和推广宣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等一样组织布置、同步推进。信息化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官网改版升级、各重点景区和旅游接待服务企业要结合智慧旅游建设发展,积极尝试开通旅游官方微博、微信、手机APP、新闻客户端、旅游手机报等,尽可能增加信息发布交流渠道和丰富旅游宣传展示形式,最大限度地为游客和其他用户使用手机等多功能终端技术设备查询、联系、寻求服务、互动交流提供便利。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应用系统。政府应积极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国家、省级和重点城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其他部门,按照《旅游法》的规定,利用12301旅游服务热线改造升级、智慧旅游门户网站建设和旅游资讯网、旅游信息资源库建设等途径,加快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旅游资讯网络平台,实时免费为游客出游提供系统、全面、便捷、准确、实用的政府旅游服务信息。
5规范旅游企业入门门槛
在我国,旅行社的数量以及比以往有了大规模的增长。但是在这增长的背后却有着较大的水分。以2015年5月发生的云南导游大骂游客事件为例,在这一事件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旅游企业的入门门槛偏低造成的。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在审批企业的进入旅游市场的时候,要充分的对相关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格审查,对于那些导游素质偏低,相关资格资质不健全的旅游企业要在源头上阻止他们扰乱市场。相关的审批部门在进行审批时要充分的对企业进行必要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质量上把好关,才能让旅游企业更好的进行发展。
6 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
挖掘长所在地区的老城区、老洋房、老厂房、老运河、老码头、老仓库、老弄堂、老街巷、老庭院、老字号、老味道等历经岁月沉淀的风貌建筑和人文风情,让中外游客深度感受和体验独具魅力的地区文化,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延展“文化记忆”传承时间,拓宽“文化遗产”旅游空间,丰富“文化产品”体验活动,畅想“文化生活”幸福未来。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充分展示城市群整体旅游形象,促进区域旅游国际化进程,增强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芦爱英.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及服务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2]罗铮.从游客心理特点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3]蒋冰华.导游对游客的心理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4]李代峰.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
[5]赵彦辉.注重客人心理 做好旅游服务[J].丹东师专学报,2009,(03).
[6]黄神佑,戴文远,伍世代,唐俊雅.游客心理对旅游开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福州为例[J].福建地理,2015,(01).
[7]晏鲤波.中国旅游心理研究二十年述评[J].旅游科学,2014,(03).
[8]李祝舜.旅游者的挫折感和投诉心理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9]周雪晴.假日旅游市场的游客心理与服务营销──肇庆旅游市场的一项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10,(03).
[10]王多明.旅游文章与游客心理[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