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内容:《孔子拜师》人教版新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需1-2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具准备:本课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板书课题
  1、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2.师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图片和资料,阅读资料袋。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老师介绍孔子、孟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新词卡片: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相距 止境 长进 敬重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是读准:兼、宿)(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
  3、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谦虚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默读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概括成一个词就是——板书:学无止境
  2、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学无止境”意思。
  3、联系生活理解学无止境:是啊,孔子当时很有学问了,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4、小结:是啊,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才能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语:好学的孔子又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读第二小节,划出有关孔子拜师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
  (二)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指名读句子。这句话中有几个词很难读,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再读一读。为什么把“终于”或“上千里”读得那么强调?
  2、理解上千里、几个月:从曲阜到洛阳比瑞安到上海还要远,而且当时又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因此孔子足足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除了感受到路途的遥远,你还感受到什么?板书:不畏艰辛
  3、想象理解“风餐露宿”:
  (1)可见孔子拜师的旅途是多么艰辛,特别是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2)指名读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
  出示句式。
  4、面对如此好学的孔子,不想再读读这个句子吗?
  5、联系上下文理解“风尘仆仆”:
  (1)经过了几个月的拔山涉水,千难万险,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此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孔子会是怎么样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一个词来说说吗?
  (2)风尘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样的?
  过渡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拜师的?
  (三)出示句子: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从这几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板书:谦逊有礼
  2、快速读读这几句,圈出表现孔子谦逊有礼的词语。   3、师生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抓住“每天”、“随时”来理解)
  (1)什么叫随时请教?(什么时候有问题就什么时候向老子请教。)
  (2)他可能什么时候有问题?(吃饭时、睡觉时、走路时)板书:勤学好问
  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六、联系实际 升华情感
  1、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读了课文的感受;
  3、进一步体会最后一段的意思:
  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4、带着敬重、佩服我们再来讲讲孔子拜师的故事。*齐读全文。
  5、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孔子的好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谈谈孔子其他方面的品行以及老子的高尚品质。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
  3、课外拓展,综合展示,让学生习作练习“我的语文老师”。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
  孔子——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学而不厌
  ↓
  谦虚好学、不畏艰辛、求知若渴、谦逊有礼
  拜师 学无止境
  ↓
  老子—— 渊博、 迎候 、爱护晚辈 →诲人不倦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学习这篇文章时,我重点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相关句子感悟孔子的品行。在汇报过程中,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谦虚好学,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有礼有节。当学生说到“孔子是个有礼貌的人”时,我又通过读对话,结合“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这一句感悟。在孔子老子见面的一幕中,老子也是彬彬有礼的一位学者。这样,学生能从简单的语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识丰富,还很有礼。就势总结到我们的学习与做人。一个人要想受到人们的尊敬,需要丰富的学问,但只有学问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品行。抓句子的理解也是本文的重点。作为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句子的生动与平泛是文章的技巧。比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句话的含义深刻,学生独自理解还是有难度的,我设计了换掉“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和去掉这两词的练习。我点拨了,这一句作者在讲孔子的旅途之苦,并运用了词语“相距上千里”,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生活艰苦运用了“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却运用“终于”一词来说明。(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对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可以先理解重点词语,然后再联系词语的意思,想想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最后课外拓展,综合展示,让学生自己完成习作练习“我的语文老师”。
  语文教学就是将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教学态度,真实地再现我们的课堂,不用动感的表演也能抓住人心,它是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真的语文的一种朴实精神所吸引人。用老师朴实的教态,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创造一种纯朴的语文课堂。本课的亮点就是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在写作中,恰到好处的词语及语言的运用是文章的“精髓”。
  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在。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只限于备课思路,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以学定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应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语文的最大动力。《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作教师的,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题材与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他们形技能、  技巧,逐渐地喜欢作文,写好作文。  【关键词】注重观察;激发
期刊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
期刊
一、问题提出  新闻报道,河北某大学军训,学生站立不到一小时,有近二十人晕倒,一人瘁死。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的高度关注。片面追求升学率、超课时、题海战、补课、沉迷电子游戏等因素,都侵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一周两节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身体需要, 故每天活动一小时体育锻炼便提到议事日程上。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校七、 八 、九 三个年级。  2、研究时间:  200
期刊
综合题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是深化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的重要类型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对这些中考题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并借题发挥,教学时,注重给学生讲解解题技巧,并渗透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必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以2012年昆明市中考的一道试题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题目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3x+2交x轴于点P,交y轴于点A。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需要感到自浅谈引导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突出做好学生有创新表现的总结评价,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对“创新”的实现者要恰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用鼓励性的语言,或热烈的掌声,或赞许的目光,使学生充分品尝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根据“创新”的不同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给予肯定性
期刊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乘着全国两会的春风,中国大地涌动着科学发展、稳中求进的热潮j作为中共党员的教育工作者,要学好新《党章》,要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高尚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三室”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学习两会文件,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强调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对考试命题提出了“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的倾向性意见。如何贯彻落实新大纲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的。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说理说得明白准确就说明学生思维清晰、头脑聪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思路等,从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合理认知结构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实
期刊
数学知识具有有序性、系统性、结构性等特点,这是数学科学明显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标志。力求选择有益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便可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思维能力特点,将教材中联系紧密的知识进行有机组合,使教学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  小学数学教师要上好一堂数学课是很不容易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文阅读课的探究式学习”是开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把金钥匙。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信息技术利用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使现代教育技术使我们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由无声到有声, 化无形为有形, 由抽象到感观, 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系统, 从而有效地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