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这一方面的相关理论系统的完善和提高,而且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 高校思政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66-01
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代社会的主要人才来源便是高校学生。所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便成为关系到高校学生是否能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然而,在国家对教育提倡人文关怀的大前提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仍存在很多现实性的问题,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完全不能达到实际目的,所以,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问题的首要原则。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质是学生、教师、价值观取向和价值观教育四个基本要素有机结合的课堂实践活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对课堂思政教育的方向做出准确的定位,才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对象,思政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高校学生为本,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切实注重对学生的包容理解,才能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到极致。
(二)尊重
在当代社会中,相互尊重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个人品质。而被尊重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基础需求之一。在高校校园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对学生人格的肯定、接纳、认可和信任都是尊重的集中体现,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前提。要想切实有效地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就一定要确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在这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至关重要。
(三)生活化
高校思政教育如果想要真正地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就一定要做到教育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要走进生活,只有真正地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教育生活化,才能使高校的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更为全面的发挥,使得课堂教学成果更具有生命力。
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一)增强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关怀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尊严、关心人的需求”,这些要求都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目的相吻合,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一定要努力坚持人文关怀的理念。只有增强人文关怀的贯彻,才能更为有效地发挥思政教育实效性,使高校的思政教育更为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有效的完成思政教育的根本教学目的。
(二)关怀学生生活需求
不论哪种课程的教学,教师都应当努力地贴近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的制定出发点都应该是学生生活现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学生将来生活最为有用的就业指导。高校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增加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让学生明确的了解到什么样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同时教师还必须深入学生内部,准确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就业意向,这样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就业辅导。
(三)关怀学生心理需求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教师,就一定要努力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使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交能力得到稳步的提高;要尽可能地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便于消除学生心中的各种微小的心理问题,防止其激化;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以情感人,做到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有效地增强教师在学生圈中的形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四)提升教师人文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执行者,如果想要增强思政教育的教学实效性,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自身素质,特别是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人文素质。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人格、修养、价值观等个人品质。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会使教师整体的各项素质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大大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目的的顺利完成。
(五)优化人文环境
其实现今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环境要素对其实效性的积极影响并没有完全得到发挥,如果想要切实有效地增强教学实效性,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是一个学校的人文精神、传统和文化追求的完美体现,是一个高校校园文化和学习精神传承的实际载体。优化人文环境,能够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显现高校的精神风貌,体现高校的主流价值观。
三、结语
人文关怀的核心强调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尊严,关心需求,这些都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教学目的完全吻合,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逐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方向性指引。因此,对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这一方面的相关理论系统的完善和提高,而且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推动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课堂时间教学活动的发展,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高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2]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 高校思政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66-01
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代社会的主要人才来源便是高校学生。所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便成为关系到高校学生是否能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然而,在国家对教育提倡人文关怀的大前提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仍存在很多现实性的问题,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完全不能达到实际目的,所以,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问题的首要原则。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质是学生、教师、价值观取向和价值观教育四个基本要素有机结合的课堂实践活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对课堂思政教育的方向做出准确的定位,才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对象,思政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高校学生为本,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切实注重对学生的包容理解,才能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到极致。
(二)尊重
在当代社会中,相互尊重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个人品质。而被尊重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基础需求之一。在高校校园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对学生人格的肯定、接纳、认可和信任都是尊重的集中体现,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前提。要想切实有效地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就一定要确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在这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至关重要。
(三)生活化
高校思政教育如果想要真正地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就一定要做到教育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要走进生活,只有真正地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教育生活化,才能使高校的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更为全面的发挥,使得课堂教学成果更具有生命力。
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一)增强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关怀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尊严、关心人的需求”,这些要求都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目的相吻合,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一定要努力坚持人文关怀的理念。只有增强人文关怀的贯彻,才能更为有效地发挥思政教育实效性,使高校的思政教育更为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有效的完成思政教育的根本教学目的。
(二)关怀学生生活需求
不论哪种课程的教学,教师都应当努力地贴近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的制定出发点都应该是学生生活现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学生将来生活最为有用的就业指导。高校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增加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让学生明确的了解到什么样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同时教师还必须深入学生内部,准确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就业意向,这样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就业辅导。
(三)关怀学生心理需求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教师,就一定要努力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使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交能力得到稳步的提高;要尽可能地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便于消除学生心中的各种微小的心理问题,防止其激化;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以情感人,做到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有效地增强教师在学生圈中的形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四)提升教师人文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执行者,如果想要增强思政教育的教学实效性,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自身素质,特别是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人文素质。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人格、修养、价值观等个人品质。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会使教师整体的各项素质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大大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目的的顺利完成。
(五)优化人文环境
其实现今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环境要素对其实效性的积极影响并没有完全得到发挥,如果想要切实有效地增强教学实效性,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是一个学校的人文精神、传统和文化追求的完美体现,是一个高校校园文化和学习精神传承的实际载体。优化人文环境,能够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显现高校的精神风貌,体现高校的主流价值观。
三、结语
人文关怀的核心强调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尊严,关心需求,这些都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教学目的完全吻合,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逐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方向性指引。因此,对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这一方面的相关理论系统的完善和提高,而且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推动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课堂时间教学活动的发展,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高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2]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