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玉米自交系性状的变化规律探讨

来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_we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玉米自交系在海南三亚及黑龙江齐齐哈尔两个不同生态条件下,某些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子粒类型、穗行数两个性状稳定,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穗长、行粒数虽然发生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生育期、株高、穗位、雄穗分枝数、植株叶片数等性状在南方的变化与北方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04~0.913之间,均达到0.01水平显著.
其他文献
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属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积温少,生育期短一直制约着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随着玉米价格的逐年攀高及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的启动,带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
龙粳12(龙选9707)是从藤系137/龙花84-106组合的花培后代中选择的变异植株,经系统培育而成.主茎11片叶,生育天数(插秧栽培)128 d,需活动积温2 350℃.大穗大粒,秆强抗倒,抗病
探讨了N、P、K各种肥料对大豆子粒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蛋白质和脂肪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对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蛋白质和脂肪总量的影响较大,而硫酸钾和惠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