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教什么、怎么教,不仅要有目标,而且要講方法。恰当运用问卷调查法有助于改善教师常态教学中学情把握缺位、行为指导缺乏、道德教育缺失等薄弱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七年级下册《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为例,从问卷调查法在课前、课堂、课后的运用,谈谈这一教学方法在准确把握学情、加强行为指导和内化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的有效性。
一、课前调查:准确把握学情
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课前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有助于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怎样做才能全面了解学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呢?这是我们在施教前需要分析与把握的问题,运用课前问卷调查无疑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试教《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贫乏与充盈”这一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应选择充盈的生命”,笔者围绕设问“你的精神世界是充盈还是贫乏?”设计了一份4小题的调查小问卷,对学生的周末活动展开课前小调查。问卷内容见图一:
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了图二统计图,并据此概括为两个观点——观点A:周末可以上网游戏、聊天,很开心、很满足、很充实;观点B:周末除了写作业、看书复习、家教,很单调、很无聊、很无奈。接下来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结果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异常活跃,侃侃而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一份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设计都是基于学生实际生活,据此形成的统计数据真实有效,也更吸引学生,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更有话可说,也让课堂充满了真实性和灵动性。这样的课前小调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自身所在的群体周末主要的活动情况,也让老师进一步把握了学情,不会被经验主义牵着鼻子走,为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也让教学目标的达成显得水到渠成。
二、课堂调查:加强行为指导
“老人跌倒会不会扶”是道德与法治课上经常被拿来探讨的话题,笔者在讲授“冷漠与关切”这一部分内容时,也引用了这一话题。设计这一问题的初衷旨在引导学生在表达真实想法的同时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选择,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此类事件,由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予人关切,传递温暖。在学生探讨这一议题时,笔者随即展开课堂问卷小调查,并现场制作了一份统计图。见下图: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这个事件的态度是比较保守的,从情感上来说,大部分学生的选择不符合传统道德观,但社会生活中某些讹诈事件的出现暗示他们要“谨慎选择”,于是就产生了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困惑,笔者又抛出了三个问题:(1)假如跌倒的是你家的老人,你会扶吗?你希望在场的人扶吗?(2)假如有一天你老了,当别人扶起你时,你会讹人吗?(3)扶起跌倒老人而被讹的现象多不多?这种现象能避免吗?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了几个小妙招,教会学生如何正确面对讹诈事件。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调查发现:学生的行为选择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善。
立足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课堂调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效引导学生反思之前的行为选择,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还教会了他们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改善行为选择,可谓“一举数得”。
三、课后调查:内化道德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教育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着启迪思想、涵养道德的重要职责。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也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将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采用了一例到底式教学,以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马旭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引导学生要“立足平凡,传递温暖,创造伟大”。为了强化情感道德价值观教育,在本课的的拓展提升部分,笔者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调查寻访“感动校园教师”和“感动校园学生”。全班同学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通过调查探访,搜集资料,制作展板,投票评选,最后一个带着脚伤单脚跪在凳子上上课的老师当选为“感动校园教师”,一个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单亲父亲的学生当选为“感动校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很积极,尤其是在评选阶段,通过对各候选人的比较评价,对“什么样的生命更精彩”这一议题有了更为深刻独到的理解。
可见,适当运用课后问卷调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生动案例,更加关注生命的变化,对教师讲述的理论内容有更好的理解。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的情感得以丰富,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生命价值。
教学有法,1教无定法。课型不同、形式各异的道德与法治课,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都在经历革新。问卷调查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行为的指导和道德的内化,使教学往“以生为本”方向发展,更好地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吴小姿.把握学情前测实现有效建构.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4
[3]金银姬.核心素养下政治课堂“五度”的把握
[4]李克超.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课前调查:准确把握学情
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课前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有助于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怎样做才能全面了解学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呢?这是我们在施教前需要分析与把握的问题,运用课前问卷调查无疑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试教《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贫乏与充盈”这一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应选择充盈的生命”,笔者围绕设问“你的精神世界是充盈还是贫乏?”设计了一份4小题的调查小问卷,对学生的周末活动展开课前小调查。问卷内容见图一:
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了图二统计图,并据此概括为两个观点——观点A:周末可以上网游戏、聊天,很开心、很满足、很充实;观点B:周末除了写作业、看书复习、家教,很单调、很无聊、很无奈。接下来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结果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异常活跃,侃侃而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一份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设计都是基于学生实际生活,据此形成的统计数据真实有效,也更吸引学生,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更有话可说,也让课堂充满了真实性和灵动性。这样的课前小调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自身所在的群体周末主要的活动情况,也让老师进一步把握了学情,不会被经验主义牵着鼻子走,为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也让教学目标的达成显得水到渠成。
二、课堂调查:加强行为指导
“老人跌倒会不会扶”是道德与法治课上经常被拿来探讨的话题,笔者在讲授“冷漠与关切”这一部分内容时,也引用了这一话题。设计这一问题的初衷旨在引导学生在表达真实想法的同时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选择,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此类事件,由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予人关切,传递温暖。在学生探讨这一议题时,笔者随即展开课堂问卷小调查,并现场制作了一份统计图。见下图: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这个事件的态度是比较保守的,从情感上来说,大部分学生的选择不符合传统道德观,但社会生活中某些讹诈事件的出现暗示他们要“谨慎选择”,于是就产生了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困惑,笔者又抛出了三个问题:(1)假如跌倒的是你家的老人,你会扶吗?你希望在场的人扶吗?(2)假如有一天你老了,当别人扶起你时,你会讹人吗?(3)扶起跌倒老人而被讹的现象多不多?这种现象能避免吗?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了几个小妙招,教会学生如何正确面对讹诈事件。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调查发现:学生的行为选择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善。
立足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课堂调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效引导学生反思之前的行为选择,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还教会了他们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改善行为选择,可谓“一举数得”。
三、课后调查:内化道德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教育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着启迪思想、涵养道德的重要职责。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也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将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采用了一例到底式教学,以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马旭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引导学生要“立足平凡,传递温暖,创造伟大”。为了强化情感道德价值观教育,在本课的的拓展提升部分,笔者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调查寻访“感动校园教师”和“感动校园学生”。全班同学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通过调查探访,搜集资料,制作展板,投票评选,最后一个带着脚伤单脚跪在凳子上上课的老师当选为“感动校园教师”,一个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单亲父亲的学生当选为“感动校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很积极,尤其是在评选阶段,通过对各候选人的比较评价,对“什么样的生命更精彩”这一议题有了更为深刻独到的理解。
可见,适当运用课后问卷调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生动案例,更加关注生命的变化,对教师讲述的理论内容有更好的理解。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的情感得以丰富,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生命价值。
教学有法,1教无定法。课型不同、形式各异的道德与法治课,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都在经历革新。问卷调查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行为的指导和道德的内化,使教学往“以生为本”方向发展,更好地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吴小姿.把握学情前测实现有效建构.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4
[3]金银姬.核心素养下政治课堂“五度”的把握
[4]李克超.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