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男幼师学生培养机制的内涵解析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e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索适合男幼师学生特点的培养机制,在幼儿师范学校培养人才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五年制男幼师学生为例,从分析男幼师学生培养机制现状出发,提出了男幼师学生培养的动力机制、成长机制、环境机制、保障机制、实践机制、活动机制、评价机制和协同机制等八个方面的主体内涵。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男幼师学生;培养机制
  中圖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1-0034-03
  《江苏省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办法》指出:“以培养幼儿园男教师为切入点,计划在‘十二五’时期招收一批五年制高职免费幼儿师范男生,推动改善我省幼儿师资队伍性别结构,提高我省幼儿师资队伍质量。” [1]影响男幼师学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男幼师学生培养机制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形成比较成熟的适应时代需求的男幼师学生培养的基本经验,丰富师范教育的理论,打造适合幼儿成长规律的幼儿师资队伍结构,为幼儿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兄弟学校男幼师学生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在分析男幼师培养培养机制内涵基础上,就男幼师学生培养机制作初步的探索,以期促进男幼师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动力机制
  男幼师学生培养的动力机制,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提高全校教师对男幼师学生培养的认同感,使其明确男幼师学生培养的目的意义、作用及其培养目标等,开展教师学习有关文件、听取专家讲座及其开展研讨等活动,统一大家认识,来充分调动与发挥教师在男幼师学生培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协调个体发展与学校、幼教事业的发展;(2)实行有效激励,采用信任激励、参与激励、培训激励、竞争激励、成就激励以及智力激励等,让教师感受到柔性的压力,使男幼师學生培养成为教师渴望自身发展的强大推动力;(3)学校在利益分配过程中要兼顾勤奋与实效。既要看“勤奋”,又不能忽视工作实绩与教育效果的好好,保持教师工作绩效显现的长期性。使利益分配既能反映教师努力程度,又能反映教师工作成就的评价体系,做到两者兼顾,从而消除利益分配不公带来的负面影响。[2]
  二、成长机制
  男幼师学生培养的成长机制,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男幼师学生的特点,根据五年一贯制的要求和区域幼教事业发展的需求,提出男幼师学生培养目标,并细化出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与要求;(2)男幼师学生根据职业培养目标及具体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内化成符合自己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的职业规划,并拟订具体的实施策略,设计行动方案。根据自己的缺陷来确定需要强化的行动措施。[3]同时,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校正职业规划,使之更符合实际;(3)男幼师学生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厘清自身所处的位置,通过观察倾听,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克服缺点,并且在行动中不断提升自己,推动自我走向卓越;[4](4)培养内在激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带着若干问题主动去学习思索,在教学程中,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将学习任务与学习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平等合作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商定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找准前进方向,发现自己的切入点,有目的、有目标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使学生能自觉自愿愉快地进行学习,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
  三、环境机制
  男幼师学生培养的环境机制,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要建立学校文化,师范学校文化应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融入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元素,形成职业素养,磨练职业意志,培养职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2)坚持以生为本的和谐发展的观点,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强调人的主体性[5],学校和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他们在心情舒畅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生活,使学习逐渐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3)要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建立男幼师学生培养宣传制度,把男幼师学生培养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宣传活动。[6]利用招生、男幼师学生汇报演出、校际交流与师范生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在报刊、广播、展板及网络等开辟阵地,大力宣传男幼师学生培养中生动、鲜活、可信、可学的典型事件、案例,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四、保障机制
  男幼师学生培养的保障机制,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男幼师学生培养领导小组,由其负责男幼师学生培养的政策、制度建设和评价,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男幼师学生培养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男幼师学生培养工作,着重解决男幼师学生培养工作实际问题;(2)重点抓好男幼师学生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两支队伍建设,利用院校资源,发挥学校理论研究能力和资源的优势,整合校内外的研究力量,男幼师学生培养提供智力保障;(3)要提供并加大男幼师学生培养工作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并保证投入的计划性、时效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为男幼师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4)要抓好男幼师学生培养制度的建设,本着以生为本,以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在深刻领会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制度体系。[7]同时,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使制度落实到实处,建立健全监督、监控、反馈和考评机制。切实维持制度的权威,做到奖罚分明。另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更新、创新学校相关教学管理制度。
  五、实践机制
  男幼师学生培养的实践机制,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男幼师学生培养实施小组,根据男幼师学生培养领导小组意见,制定男幼师学生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把握环节要求,细化工作流程,规范实施步骤,明晰操作要领。及时了解掌握男幼师学生培养工作的进展情况、典型事例及主要经验等,及时发现男幼师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使男幼师学生培养工作高效、有序、健康地开展;(2)优化课程体系,坚持突出职业能力的原则,建立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课、职业认证课及其拓展训练课等六大模块。[8]将实践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比例定为1:1,构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操作原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3)强化职业意识培养。在新生入学教学中、专业课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时,强化职业意识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及职业礼仪和职业道德的养成;(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在幼儿园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等。   六、活动机制
  男幼师学生培养的活动机制,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坚持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活动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操作实用、确有实效的具体实施方案;(2)坚持活动有成果、有总结,组织落实、经费落实、措施落实,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3)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动,如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科技文艺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校园主题活動、体育活动、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技能大赛等传播知识,锻炼技能,塑造品格;(4)活动方式要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行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七、评价机制
  男幼师学生培养的评价机制,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男幼师学生培养的评价条例,明确男幼师学生培养的在学习中的具体要求,引导其自觉履行;(2)建立男幼师学生培养的考核指标体系,将其量化,通过自我、同学、教师等不同权重打分,实行自评、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与定量分析等多種形式相结合,最后给予综合评价,从而实现培养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方式[9],来记录学生成长的“故事”与道德、知识、成果展示等材料,反映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运用策略能力以及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等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的图画,挖掘出每位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整个学习经历留下深深的痕迹,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在成长档案袋中享受获得知识、能力的喜悦,成长的快乐。
  八、协同机制
  男幼师学生培养的协同机制,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男幼师学生培养的协同单位既包括学校内部各要素(专业与专业、科研与教学、行政管理与育人等),也包括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研究院所、学校与幼儿园等外部各要素;[10](2)建立校园协同育人联盟。从男幼师学生培养的根本任务出发,寻求行业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学校与幼儿园所拥有的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幼儿园紧密结合,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结成育人联盟,大力推进合作教育、合作科研、合作开发课程、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及其合作培养教师等;[11](3)建立幼儿园领导及教师,学前教育及专业建设专家,学校专业教师等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设置、专业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对外合作等重要事务进行评价、咨询和指导;(4)学校与合作单位要坚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按照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以及合作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以“协同”机制促进各类办学资源的有效融合,极大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Z].苏教师〔2010〕10号文件.
  [2] 肖加平.职业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冲突化解理念与机制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29-33.
  [3] 王雪娇.学前教育专业男大学生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1(31):59-63.
  [4] 曹丽.男幼师职前教育中问题及特色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地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教育现状调查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1-134.
  [5] 程妍涛,杨企贤,庄春梅,等.常州市男幼儿教师培养机制的建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117-122.
  [6] 杭梅.基于专业标准的江苏男幼师生免费培养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3(34):29-31.
  [7] 范玲燕,秦元东.园长对准幼儿园男教师素质的期望调查[J].幼儿教育,2010(10):39-42.
  [8] 戴娇娇.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9] 郭元亮.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 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1] 彭才根,钱丽萍.校园合作共同体培育幼师学生的策略选择[J].职教论坛,2014(34):89-92.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等原因,中高职在课程体系衔接方面,存在目标错位、内容重复和断档等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制定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评估标准,对衔接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连贯、内容衔接、能力递进和共建共享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以会计专业为例,课程体系有效衔接评估包括分段评估与衔接评估两个阶段。分段评估,是对中高职各自课程体系展开评价,在分段评估的基础上,再依据衔接有效标准,对课程体系衔接状况进行评
期刊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普遍存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内容有较明显的“知识本位”倾向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基于CIPP评价理论,以高职数字媒体专业“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设为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指标,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高职学
期刊
摘 要:从收集的35个国内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案例来看,“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工程”在具备校企深度合作、工学有效交替、师徒结队培养和多方协议保障等共性特点的基础上,还具备校企合作门槛低、专业覆盖面大、合作成效好和可持续性强等个性特点,因此,可复制性较好,推广价值较高。高职院校在试点时应从健全长效合作机制、加大教师激励力度、实施开放性教学管理等三个方面强化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
期刊
摘 要: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研究,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失衡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地区内高职院校的布局、专业设置的权值、专业布点及专业覆盖面等方面的失衡。因此,首先,需要争取政策的支持:重点是建立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间的课程和学分互认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春秋两季注册入学、实施招生渠道多元化以及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自主招生制度等;其次,需要加强地区层面的改革:重点是做好专业设置的顶层设计、分层
期刊
摘 要: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构建职教人才培养立交桥的主要措施,而人才定位和培养模式是“3+2”贯通培养的核心。基于高职物流专业与国内本科院校及国外本科院校分段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12345工程物流管理人才”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构建物流人才“职业级别”“职业要求”和“行业企业”三维能力模型,打造“内贸物流”和“外贸物流”相衔接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
期刊
摘 要:基于调研发现,校企合作有高度社会共识,合作覆盖面非常广,存在咨询建议型、资源共享型、平台建设型、文化互融型、机制创新型五种典型合作模式;各地出台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对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厘清校企合作责任、规范校企合作行为、保障校企合作经费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校企合作存在机制不顺畅、水平不深入、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完善校企合作政策体系,建立校企合作中介组织,推进院校治理结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督
期刊
摘 要:现代学徒制在试点过程中,合作企业自身随着培养人才的饱和,逐渐会失去合作意愿,校企合作存在不能持续稳定,具有周期性的普遍问题。合作的结束,浪费了来之不易组建的职教共同体资源,出现多方利益受损的困境,降低了学校再次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拓展企业的培训功能,保障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收益,才是实现现代学徒制项目持续稳定推进的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持续稳定;学校;企业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
摘 要:工匠精神的价值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故在职校生职业技能学习中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势所趋。从隐性知识学习角度分析可知,职业技能学习与工匠精神的养成都经历着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转化,其中,工匠精神的养成在职业技能学习准备阶段可初步社会化,模仿阶段可行为外化,练习阶段可意志整合,熟练阶段可情感内化。由此,其培育路径可从职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优化现
期刊
2017年3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发布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如论讲堂)举行。會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承办。全国人大、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界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与学术机构、新闻媒体代表约800人参会。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
期刊
摘 要: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一大特色,创业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更是高职院校办学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服务外包作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新产业,因其专业性强、创业门槛较低、发展持续性较好,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门行业。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对服务外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自主建构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业素质与创业技能融合、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融合、创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合”的“四维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