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企业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gh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技工院校的中心任务。企业技工院校从提高认识、政策激励、加大投入、师资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加强信息交流等方面探索研究,不断完善发展。
  关键词:企业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个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然而,目前该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这已成为制约国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战略目标之一。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也是企业技工院校的中心任务。如何提高企业技工院校培养培养高技能的能力,为企业、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技工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提高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认识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培养体系、评估、激励、保障机制也不健全,特别是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这些已成为制约国家产业发展的“瓶颈”。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安市机电工业的一项社会调查和分析表明:西安市机电类高技能工人只占该领域lO万名工人中的15%,其中青年高级技工只有5千余人,人才结构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和西安大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十五”末期,我国高技能人才在劳动者中的比例从“九五”末期的3.5%提高到了4%。“十一五”末期的发展目标是使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0万。也就是说,要使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5%,高级工占20%,基本建立起规模宏大、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油田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已经充分认识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油田的发展需要,结合现有培训资源和条件,制定了培训高级工3000人、技师1500人、高级技师1000人的油田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借以加速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缓解了油田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调整教育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
  
  合理的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可以调动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实现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早在两年前就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初步建立了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规定高技能人才可以享受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同等的工资待遇,即高级工可以比照享受助理工程师级别的待遇、技师可以比照享受工程师级别的待遇、高级技师可以比照享受高级工程师级别待遇。但是,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又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重仕轻工”的影响,形成了“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使得高技能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一些单位,在用人政策上,以学历为导向,按学历、文凭的高低确定员工的工资标准和社会地位。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人才发挥技术才能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了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青年人不断追求高学历,不想学习技能,不肯下工夫钻研技术,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当技术工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实现“科教兴国”、“技能振兴”战略,就要改变传统观念,全面落实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和政策,调动职工参加技能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使之自觉学习,完善自我,提高技能,加快成为高技能人才。
  
  三、加大对企业技工院校的资金投入
  
  企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制约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必须有强大的实习训练装备,费用很高。尤其是重点技工院校和名牌专业的实习实训,更需要大量的场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及原材料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改善实习条件与手段,强制淘汰传统落后的实习设备势在必行。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企业对此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在资金投入方面偏重于高级管理人才,办学经费长期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对于职业教育既缺少资金投入,又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影响了企业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速度,加加大对企业技工院校的资金投入,无疑将极大地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四、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教师的力量培养
  
  加强培养高技能人才教师队伍,宣传培养高技能人才教师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和教育,争取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使其认识到高技能人才教师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性。通过政策支持和舆论宣传,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激发教师立足本职、钻研技术、苦练教学技能的积极性,在培养高技能人才高中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同时具备“一体化”和“双师型”特点的师资队伍是技术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支队伍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和综合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管理水平以及协调能力。没有这样一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从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来看,“一体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一些传统产业的职业教育理念仍然根深蒂固,从事传统单一工种或简单工种的专业教师还相当多,与现代企业建立相应的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只重视师资的学历文凭而忽视技能水平等,这些都阻碍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加强对理论教师的技能培养,要求他们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2)提高实习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3)面向社会招聘具有生产经验的兼职教师(技师、高级技师);(4)对现职教师进行高新技术培训。
  
  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培养高技能人才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变学年管理制度为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可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一个更加灵活宽松的学习条件,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要提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实 行学分制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差异选择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这样做,首先,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有利于发挥教师专长,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再次,有利于各种教育形式、教育层次之间课程的互认和接轨;最后,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变学年学制为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必须在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构建开放性职业教育的新体制。实行弹性学制能够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发展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学有所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然而,实行弹行学制和学分制,应该以充分的教育资源为前提,这就要求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其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六、借鉴经验,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信息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曾反复指出:21世纪人才应该多方面发展和全面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亦随之出现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在培训高技能人才工作方面早已全面发展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和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培训方向。上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人应该掌握多种技能的新英国职业主义学派出现。法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则采用了更为科学、更为系统的培训工程学的方法,培训工程学将整个培训工作大致分为若干阶段:收集培训信息;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跟踪培训;评估培训效果等。英、美、德、澳等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和剑桥、哈佛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之间互相沟通、融合和衔接,构建起了世界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一些企业也建立了一批技术学院和技师学院、高职学院,积极开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培训层次,开拓培养空间。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能力训练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就水平而言与上述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职教特色还不够突出,校企结合也不够紧密,开放性办学力量不足,校际、国际交流不够广泛等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企业技工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培养体制和经验,促进企业高技能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
  企业技工院校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提高认识、深入研究、使之不断完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为企业提供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才,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人民调解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法治境界,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走向式微。发挥行政调解的优势,加强行政调解与诉讼的衔接,并赋予行政调解协议以执行力,使行政调解能够作为一种相对经济有效的纠纷解决途径被现实应用。  关键词:行政调解;矛盾;调解协议    一、人民调解制度正走向式微    (一)人民调解的社会作用有被弱化的趋势  传统儒家文化
期刊
近以来,丰县院纪检监察部门按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部署,结合我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坚持“从严治检”的方针,标本兼治,注重治本。着眼教育防范,强化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检察队伍建设和检察业务提升。2001年以来,我院检察队伍没有一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处分,各项业务连续三年在全市综合考核中进入先进行列。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我院主要围绕“五抓”开展工作:    一、
期刊
“公诉引导侦查取证”是近年来,检察机关为加强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的相互配合,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提高公诉案件的质量及办案效率,所提出并积极探索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所谓“公诉引导侦查取证”是指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以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为主,适时介入侦查,引导侦查机关收集、固定、保全和完善诉讼证据,强化侦查监督工作,以确保公诉案件质量,提高办案效率的一种工作机制。现笔者结合近几年在公诉工作实践中所办理
期刊
摘要: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摆脱亡国灭种的危机在各个领域进行改革。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内的改革,促进了清末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清末市民社会的发育构筑了经济土壤。清末时期,工商业者以及和他们的意愿和利益一致的青年学生们的种种活动也表明,中国出现了类似于西方市民社会的雏形。  关键词:市民社会;清末新政;经济改革    有关市民社会的问题是近年来史学界研究的焦点,许多学者对于清末中国是否存在市民社会争论不休。
期刊
设立检委会办公室,实行委员专兼职结合,是基层检察机关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检察机关改革实践证明,检委会办公室作为检委会制度运转的协调中心,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层院检察委员会议事效率和议事质量。因此,改进检委会办公室工作制度,完善其运行机制,提高其工作效能,是确保检察委员会有序、高效、高质运转的基础。    一、检委会办公室管理职能没有很好发挥的原因探析    目前的检委会办公室的运行效果来看,
期刊
摘 要:通过文献检索,本文选取了具有35篇代表性的文献,对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根据不同文献内容的研究,将它们从4个研究角度,加以整理和总结。这4个角度分别是:中国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研究;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方式和模式;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战略和策略;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程度测量指标。  关键词: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服装品牌;实证研究    品牌国际化是当今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前沿
期刊
我国《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中的这种规定就使得原本就有着许多特殊性的教唆犯变得更加复杂。    一、关于教唆犯两个主要问题    (一)关于教唆犯的性质  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关于教唆犯的性质,即教
期刊
摘要:在高科技领域,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快。怎样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已经成了关乎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能力就在于掌握了专有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各企业加大了人才的争夺力度,所以,如何留住人才成了高科技企业广泛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科技;人才;人力资源    21世纪企业面临新的竞争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企业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公司之间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更是日益激烈。随着中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暴露出一些弊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众学者对行政诉讼有关问题不断地进行一些探讨,本文以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为出发点,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对行政受案范围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更准确地把握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从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  关键词:意义;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足;完善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意义  
期刊
摘要:对于《杂体诗三十首》,历代的评价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研究者主张将这组诗与其他创作成就分而论之。笔者认为,《杂体诗》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应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杂体诗三十首》;价值    《杂体诗三十首》无疑是江淹诗歌的代表作。这组拟诗以汉代至刘宋末年共三十位诗人(包括无名的古诗作者)的五言诗作为摹拟对象,每家仿作一首。因其形式独特,摹拟逼真,受到了众多诗选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