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作为文博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应在专业建设上深入创新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需求。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对我国文博行业人才现状及职业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情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关于专业教育体系、配套教材、师资队伍及产教融合等专业建设方面的不足,分析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并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提出促进我国职业院校在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院校;专业建设
前言
文博人才是推进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根本和重要依靠,是促进文物事业发展、确保文化强国目标实现的战略性资源。在文博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现今的文物保护人才已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高职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一、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现状
(一)我国文博行业人才现状
根据《文物修复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中全国17省市自治区的调研情况显示,在全国1072个文物保护修复行业单位中,技能人员总数为11687人,其中文物修复师3484人,考古发掘工826人,文物鉴定师138人,古建修缮工5826人,其他1413人。各类机构未来三年拟招技能人才总数为3865人。根据国家文物局2016年统计年报,对应17省文物从业总人数(94397)占全国文物从业总人数(146133)的64.6%,籍此比例推算未来三年全国文物修复技能人才需求总数量可达5982人,其中文物修复师1793人、考古发掘工176人、文物鉴定15人、古建修缮工3348人、其他650人。
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10月31日,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其中,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完整信息的为26610907件/套(实际数量64073178件),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纸质历史档案(注1)81544000卷/件。”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持续攀升的同时,行业内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员数量却并没有同比增长,现阶段我国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的人员仅有两千余人,而待修复文物数量不断增多,它们大多面临着诸如时间侵蚀、水浸、虫蛀以及存放不当等问题,急需专业人才来修复与维护。
针对这一现况以及我国文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国家文物局也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文博人才队伍,其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的规划,以及《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中,以提升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建设技艺精湛、门类齐全,能够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这些举措是我国文博职业教育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良好开端,旨在引导和帮助职业教育实现良性发展。
(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发展历程
随着国家对文物事业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为满足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加快建设文物保护的要求,于1999年设立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该专业包含有文物鉴定与修复、文物保护与修复、书画鉴定与修复、古籍修复与保护等方向。从培养方向上来看,2007年以前各院校的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基本以鉴定为主,此后随着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行业实际工作的需求,侧重点开始向文物修复专业转移。并在原有基础上依照文物类别而进一步细化培养方向,涉及到古籍、书画、陶瓷、金属文物、石质文物等。直至2016年,为顺应行业需求,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中,将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全部更改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2019年,全国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高职院校已有35所。
(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會大众对该专业关注程度的提高,开办该类专业院校数量逐年增加,职业教育也在探索自身发展模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课程安排。全国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职业院校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四个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数量最多。今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11所职业院校进行抽样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专业设置方面,主要偏向以下四个方向:纸质类文物保护修复(书画、古籍为主)方向;立体类文物保护修复(陶瓷、青铜为主)方向;考古发掘与现场整理保护方向;文物管理与市场利用方向。其中11所院校开设了立体类文物保护修复(陶瓷、青铜为主)方向;8所院校开设了纸质类文物保护修复(书画、古籍为主)方向;2所院校开设了考古发掘与现场整理保护方向;2所院校开设了文物管理与市场利用方向(图一)。
课程设置方面,11所院校主要开设有四类:
1.公共基础课。共开设23门公共基础课,都开设了政治理论、大学体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军事理论等课程,仅有1所院校开设了中外文学赏析/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
2.专业基础课。共开设65门专业基础课,都开设了文物学基础、文物保护技术、中国古代史相关课程;其中8所院校还开设了陶瓷修复、青铜器修复、书画修复、木雕修复、田野考古、艺术绘图相关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共开设54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6所高校以文物修复技术(陶瓷器);文物修复技术(青铜器);文物修复技术(古籍、书画)课程为主;其他高校课程开设比较分散,部分院校开设陶瓷器鉴赏、青铜器鉴赏、古建筑鉴赏、书画手工装裱、古器物装饰与临摹、古器物测绘制图、楷书技法与中国美术史、色彩知识和楷书隶书章法、中国画与篆行草技法、茶艺课程。
4.专业拓展课程。开设课程种类丰富,包括文物拓印技术、国画技法、文物摄影技术、仿古陶瓷制作、玉石鉴定评估、古玩杂项鉴赏、古建筑制图、手串文化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形体训练、晋商文化、音乐欣赏、人际沟通(普通话)、中文版Photoshop入门与提高等45门专业拓展课程。 调查得知,其中8所院校都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标准和教学标准。目前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进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每一所院校的专业课程都有各自偏重的方向,有6所院校的课程都集中偏向在金属器、青铜器、陶瓷和纸質文物修复。有些院校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拓展课作为专业核心课。
在学时上,各类课程总学时在2500—2800之间的有2所,高于2800的有9所最高者3188学时。11所院校中,8所院校实践学时占比如图二所示。实践学时在40%-50%之间的有3所,50%-60%之间的有3所,60%-70%之间的有2所。并了解到院校的实践学时与实际实践的学时存在很大差异,没有达到真实的实践学时。
师资队伍方面,11所院校中有9所院校提供了相关信息。这9所院校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共计150名。其中校内教师74名,外聘教师76名(如图三、图四所示)。双师型教师共计47人(如图五所示),占校内师资的63.5%。与此同时,这9所院校中还有2所院校缺少专业带头人。通过调研了解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缺少专业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师,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有老师身兼多课的情况。在校内教师方面,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教师缺乏,并且无法覆盖所有开设的专业方向。外聘教师难以形成较为有效的管理机制,也难以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计划招聘30名教师,通常有100人报名,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实际只能入职15-20人,无法满足学校当前的教学需求。
招生与就业方面,就7所院校提供了近三年招生人数。总的来看,2017年招生总人数为253人;2018年招生总人数为302人;2019年招生总人数为274人,2018年招生人数最多。其中上海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和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招生较多(如图六所示)。
学生毕业后,有38%进入文博行业就业(其中,事业单位和文博企业各占16%,文博其他就业占6%),37%选择其他行业就业,22%升学,3%为其他情况(如图七所示)。通过访谈得知,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学历较低,导致其就业竞争力过低,很难进入体制内文博单位,这也是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跟本专业相关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实践及合作方面,已开展进行校企合作的仅有6所院校,共计与10家企业签约合作,与36家文博单位项目合作;有9所院校已建设校内实训室,涉及文物修复实训室、纸质文物修复实训室、书画装裱实训室、艺术品保护技术实训中心和艺术品鉴定中心、陶瓷修复实训室、信息采集实训室、传拓制作实训室等19个实训方向,其中两所院校还签约了校外实习基地。
在调研过程中,有3所院校表示缺少教学实物和大型设备。为让学生进行修复练习,文物修复课程都是教师自己提供文物标本。有6所院校表示,实验室、实训室等硬件设备匮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软件建设部分,由于行业的特殊关系,对教学教具资源的获取相对较难,实训课程的教具多为仿制品和市场商品,难以培养学生对文物的敬畏意识。此外,校内实训方式相对单一,均以茶艺、陶艺、文创设计和艺术设计为主。校外实训基地相对匮乏且缺乏企业真实修复案例的引入和修复课程所需的待修文物。
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职业教育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专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于2016年才由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更名而来,在这之前也未曾建立独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文物保护本身具有独特的理念、原则、基础理论和特殊要求的一些材料、工艺及需要实现的保护效果,应是一整套完整独立的体系。作为二级学科,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使学科发展和实效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为理论和实践课程分配不科学。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本身对材料、工艺和保护修复,有着自己的基本理论、特殊标准和要求,但现阶段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科结构尚未形成科学、独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其一,目前我国文物修复职业教育,虽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囿于国家职业教育的普遍要求,理论阶段专业基础课程设置量不足,实践教学阶段总体时长不够,缺乏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训练。其二,目前三年制的教学,总体课时不足,单纯强调动手操作的常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无法满足文物修复行业的真正需求,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知识体系。其三,课程看似全面,实则很多课程内容趋同,学习内容无法涵盖文物修复过程中的所有专业要求。
据《高等职业学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研报告中显示,所发放的248份问卷中,210位毕业生在针对课程设置的调研中普遍认为现行的课程体系与实际工作对接不够紧密,缺少科学检测、法律规范等课程;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认为在学校接触的文物样本太少,建议增加实训课程中文物标本的修复。
(三)生源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性较强、学科涉及面广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现今,该专业仍然挂靠在艺术、建筑、民族文化等一级学科下。比如其作为艺术类的高要求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使得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在艺术类其他学科中竞争力偏低。随之,为满足生源招录等条件,院校被动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拉低,这就使得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生源整体素质与院校其他专业进行对比时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影响学生对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认识,恶性循环下的专业环境致使生源综合素质偏低且暂未出现上行趋势。
(四)配套教材不完善
对我国11所职业院校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没有统一的教学教材。各院校纷纷反映,目前急需文物修复与保护、博物馆管理、古建筑工程技术类的教材,比如陶瓷修复、青铜器修复、文物保护基础、文物数字化、博物馆陈列、中国古代建筑等方向的专业教材,各学校缺少适合高职层次的规范教材。整体来看,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材匮乏,全国可用于文物保护技术教学的教材屈指可数,质量高者更是凤毛麟角,且不成体系。目前尚没有一整套通行的、系统的、可以覆盖某一个学校教学计划中所列专业必修课程的文物修复与保护教材。全国的文物保护教学单位都是各自为战,摸索性地进行文物保护教育。导致文物保护教育尤其是基础本科教育不成体系。 (五)行业现状使专业发展受多方制约
高要求的学科专业发展与行业内个人发展情况不匹配。其一,文博系统门槛高,通过调研发现,科研院所、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学历有着本科及以上的硬性要求,这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乐观的。其二,行业岗位收入水平不高,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毕业生在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多以学徒为主,其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其三,工作周期和个人发展周期较长,修复保护工作要求高、修复类型复杂、修复周期长及个人专业积累经验较慢都成为制约行业专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其四,专业知识要求高,课程所学内容难以满足行业现有需求。对于文物修复学生来说,要结合有历史、考古、化学、材料等的专业知识,而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涉及到相关学科,以至于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六)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备
现有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院校的师资力量组成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返聘教师。文博行业规模有限,整体从业者数量相对较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尚不高,在该行业投入有限,导致专业人才流失。从调研的院校来看,专职教师的数量普遍不多,最多也不过十余人。从招生规模和师资力量来看,相关专业力量十分单薄。調研过程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表示缺少专业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师,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有老师身兼多课的情况。在校内教师方面,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教师缺乏,并且无法覆盖所有开设的专业方向;外聘教师难以形成较为有效的管理机制,也难以长期保持合作关系。职业院校的教师很难参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高层次文保技术培训;教师也缺少提升技能的相应培训课程及资源平台。
(七)产教融合发展滞后
产教融合在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中虽已常态化存在,但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仍不健全,双方主体权责界定模糊。我国多数职业院校现行产教融合方式始终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行业企业实践性教育为辅,企业对产教融合认识不足,没有相关对企业权益的保障,随即参与积极性不高,使得企业培训效果实效性不佳。部分企业对学生的技能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使得学生就业通道不畅,以往下来学校和企业合作关系不密切,影响校企深度融合。
三、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院校建设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我国职业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的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从职业院校层面,面向文物修复行业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有关文物保护职业院校要定期组织开展文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面向文博行业及企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鼓励职业院校在保持现有专业布局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吸取各方建议,拓展与改进专业结构。
(二)建立学科独立标准化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挂靠在一级学科下,将出现被一级专业同化、学科建设异化、人才培养特色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如有关材料学、有机无机化学的学科,若学院直接聘请其他学院教师开设课程,必然导致侧重点的不对口,也会造成学生精力的浪费和多余理论的灌输,并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认识。作为专业知识跨度较大的综合性学科,要做好跨专业教学关系处理。首先就需要对现有任课讲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在师资层面实现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其次是争取本专业建成一级学科,这是化解学科危机、推动学科持续发展的理想路径;如若上述无法达到,就要在一级学科框架下,进行独立的专业教学计划设计,保持相对独立性,以免受其影响偏移既定教学目的。
(三)加快专业配套教材的编写
一则建立健全新教材编制的鼓励机制,扩大新教材编制预算。将教材的编制作为晋升、评价学术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制定教材编制的短、中、长期规划。二则优化教材形式与内容,设置教材体系统一的大纲模式,注重实践部分的论述,设置习题。三则文博职业教育联盟。以现有文物保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基础,构建沟通交流平台,吸纳文物修复与保护的相关高校、职业院校,促进各方信息的互通、交流与经验分享,形成校际联动,减少沟通壁垒。共享教材编制等相关信息,制定宏观教材规划,建立起能够实现各个阶段教育衔接的统一教材体系,以免出现脱节现象。行业与学校应共同编写一套具有教学导向意义、专业针对性强且内容全面的课程教科书,从而保障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改善“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渠道
“双师型”教师从其定义上来说是对专业职称做出了一定要求,而“双师型”教师的实质是注重教师对在实践和应用层面的能力。由于中高级文博职称评定要求较为严苛,青年教师难以达到指标要求而出现教师招聘困难,故而,在现阶段发展“双师型”教师不能一味强调硬性的职称指标,应首先强调对应用型教师的实际经历和经验要求,对教师的文物修复能力和实际经验的考察;在职称方面中低职称可作为暂时指标,应提高对助理馆员和文博管理员等低级职称认定的接纳度;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建议为青年教师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发展平台和发展途径;建立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不仅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还利用信息化平台及实训基地,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
(五)落实文物修复与保护课程“1+X证书制度”
“1+X证书”即学位证加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旨在为专业人才提供专业水平认定资格,使学生和社会尽早接受专业系统的考核,从而提高对学生能力的社会认可度,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社会效率。综上而言,落实文物修复与保护课程“1+X证书制度”主要注重以下几点:一、主动设立职业技能标准。争取与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同认证的职业技能证书;二、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和考核的前置条件是对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考核,实践课应当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文物修复操作经验,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一定认定,从而提升用人单位对院校人才的认可度;三、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里的能力要求融入到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尽早熟知并以此更有针对性的获取应当掌握的专业能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同时,使毕业生的简历更具份量,从而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六)开创產教融合与创新导师制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一是试行创新导师制,创新导师制是指导师带领学生参与文博行业与企业的文物修复工作,让学生更多集中于工作实践中;二是以大师工作室为项目发展主体,参与商业化的文物修复工程,从而实现学生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将学生带入以研促教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专业能力,促进学生探寻自我提升的动力。通过以上探索,不仅能实现文博行业、企业、院校间更紧密对接,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工作经验和成果的大量积累。此举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提升院校的培养人才执行力,还能为企业补短板、增后劲。开创多元化办学格局,使办学更加灵活、实践更有针对性、知识应用更具实效性、教学内容更具前瞻性。
四、结语
职业院校服务于行业的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是职业教育核心的功能与价值,要实现这一核心功能与价值必须依靠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应当秉持体系独立、拓宽就业、团队建设、产教融合和紧跟时代的发展理念,使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更加符合行业需求和新时代要求,为促进文博行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全国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物修复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2017(11).
[2]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2017(04).
[3]国家文物局.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2014.
[4]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调研报告.2017.
[5]张晨阳,王宁宁.高职院校文物修复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现状研究[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9(2):110-112.
[6]黄添威.浅谈可移动文物修复专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02):G642;K85-4.
[7]汪泽仁.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探索——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博学院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01):90-92+96.
[8]吕正则,刘晓璇,蒋卓余.基于职业教育推动文物修复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06):22-25.
[9]韦智勇,张小春,李煜明.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5):G712.
[10]陈青.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聚焦文物修复专业教育[J].艺术教育,2016(06):42-45.
[11]张昱.我国文博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7(04).
关键词: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院校;专业建设
前言
文博人才是推进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根本和重要依靠,是促进文物事业发展、确保文化强国目标实现的战略性资源。在文博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现今的文物保护人才已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高职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一、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现状
(一)我国文博行业人才现状
根据《文物修复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中全国17省市自治区的调研情况显示,在全国1072个文物保护修复行业单位中,技能人员总数为11687人,其中文物修复师3484人,考古发掘工826人,文物鉴定师138人,古建修缮工5826人,其他1413人。各类机构未来三年拟招技能人才总数为3865人。根据国家文物局2016年统计年报,对应17省文物从业总人数(94397)占全国文物从业总人数(146133)的64.6%,籍此比例推算未来三年全国文物修复技能人才需求总数量可达5982人,其中文物修复师1793人、考古发掘工176人、文物鉴定15人、古建修缮工3348人、其他650人。
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10月31日,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其中,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完整信息的为26610907件/套(实际数量64073178件),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纸质历史档案(注1)81544000卷/件。”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持续攀升的同时,行业内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员数量却并没有同比增长,现阶段我国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的人员仅有两千余人,而待修复文物数量不断增多,它们大多面临着诸如时间侵蚀、水浸、虫蛀以及存放不当等问题,急需专业人才来修复与维护。
针对这一现况以及我国文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国家文物局也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文博人才队伍,其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的规划,以及《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中,以提升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建设技艺精湛、门类齐全,能够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这些举措是我国文博职业教育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良好开端,旨在引导和帮助职业教育实现良性发展。
(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发展历程
随着国家对文物事业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为满足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加快建设文物保护的要求,于1999年设立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该专业包含有文物鉴定与修复、文物保护与修复、书画鉴定与修复、古籍修复与保护等方向。从培养方向上来看,2007年以前各院校的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基本以鉴定为主,此后随着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行业实际工作的需求,侧重点开始向文物修复专业转移。并在原有基础上依照文物类别而进一步细化培养方向,涉及到古籍、书画、陶瓷、金属文物、石质文物等。直至2016年,为顺应行业需求,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中,将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全部更改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2019年,全国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高职院校已有35所。
(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會大众对该专业关注程度的提高,开办该类专业院校数量逐年增加,职业教育也在探索自身发展模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课程安排。全国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职业院校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四个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数量最多。今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11所职业院校进行抽样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专业设置方面,主要偏向以下四个方向:纸质类文物保护修复(书画、古籍为主)方向;立体类文物保护修复(陶瓷、青铜为主)方向;考古发掘与现场整理保护方向;文物管理与市场利用方向。其中11所院校开设了立体类文物保护修复(陶瓷、青铜为主)方向;8所院校开设了纸质类文物保护修复(书画、古籍为主)方向;2所院校开设了考古发掘与现场整理保护方向;2所院校开设了文物管理与市场利用方向(图一)。
课程设置方面,11所院校主要开设有四类:
1.公共基础课。共开设23门公共基础课,都开设了政治理论、大学体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军事理论等课程,仅有1所院校开设了中外文学赏析/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
2.专业基础课。共开设65门专业基础课,都开设了文物学基础、文物保护技术、中国古代史相关课程;其中8所院校还开设了陶瓷修复、青铜器修复、书画修复、木雕修复、田野考古、艺术绘图相关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共开设54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6所高校以文物修复技术(陶瓷器);文物修复技术(青铜器);文物修复技术(古籍、书画)课程为主;其他高校课程开设比较分散,部分院校开设陶瓷器鉴赏、青铜器鉴赏、古建筑鉴赏、书画手工装裱、古器物装饰与临摹、古器物测绘制图、楷书技法与中国美术史、色彩知识和楷书隶书章法、中国画与篆行草技法、茶艺课程。
4.专业拓展课程。开设课程种类丰富,包括文物拓印技术、国画技法、文物摄影技术、仿古陶瓷制作、玉石鉴定评估、古玩杂项鉴赏、古建筑制图、手串文化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形体训练、晋商文化、音乐欣赏、人际沟通(普通话)、中文版Photoshop入门与提高等45门专业拓展课程。 调查得知,其中8所院校都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标准和教学标准。目前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进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每一所院校的专业课程都有各自偏重的方向,有6所院校的课程都集中偏向在金属器、青铜器、陶瓷和纸質文物修复。有些院校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拓展课作为专业核心课。
在学时上,各类课程总学时在2500—2800之间的有2所,高于2800的有9所最高者3188学时。11所院校中,8所院校实践学时占比如图二所示。实践学时在40%-50%之间的有3所,50%-60%之间的有3所,60%-70%之间的有2所。并了解到院校的实践学时与实际实践的学时存在很大差异,没有达到真实的实践学时。
师资队伍方面,11所院校中有9所院校提供了相关信息。这9所院校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共计150名。其中校内教师74名,外聘教师76名(如图三、图四所示)。双师型教师共计47人(如图五所示),占校内师资的63.5%。与此同时,这9所院校中还有2所院校缺少专业带头人。通过调研了解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缺少专业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师,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有老师身兼多课的情况。在校内教师方面,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教师缺乏,并且无法覆盖所有开设的专业方向。外聘教师难以形成较为有效的管理机制,也难以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计划招聘30名教师,通常有100人报名,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实际只能入职15-20人,无法满足学校当前的教学需求。
招生与就业方面,就7所院校提供了近三年招生人数。总的来看,2017年招生总人数为253人;2018年招生总人数为302人;2019年招生总人数为274人,2018年招生人数最多。其中上海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和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招生较多(如图六所示)。
学生毕业后,有38%进入文博行业就业(其中,事业单位和文博企业各占16%,文博其他就业占6%),37%选择其他行业就业,22%升学,3%为其他情况(如图七所示)。通过访谈得知,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学历较低,导致其就业竞争力过低,很难进入体制内文博单位,这也是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跟本专业相关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实践及合作方面,已开展进行校企合作的仅有6所院校,共计与10家企业签约合作,与36家文博单位项目合作;有9所院校已建设校内实训室,涉及文物修复实训室、纸质文物修复实训室、书画装裱实训室、艺术品保护技术实训中心和艺术品鉴定中心、陶瓷修复实训室、信息采集实训室、传拓制作实训室等19个实训方向,其中两所院校还签约了校外实习基地。
在调研过程中,有3所院校表示缺少教学实物和大型设备。为让学生进行修复练习,文物修复课程都是教师自己提供文物标本。有6所院校表示,实验室、实训室等硬件设备匮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软件建设部分,由于行业的特殊关系,对教学教具资源的获取相对较难,实训课程的教具多为仿制品和市场商品,难以培养学生对文物的敬畏意识。此外,校内实训方式相对单一,均以茶艺、陶艺、文创设计和艺术设计为主。校外实训基地相对匮乏且缺乏企业真实修复案例的引入和修复课程所需的待修文物。
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职业教育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专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于2016年才由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更名而来,在这之前也未曾建立独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文物保护本身具有独特的理念、原则、基础理论和特殊要求的一些材料、工艺及需要实现的保护效果,应是一整套完整独立的体系。作为二级学科,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使学科发展和实效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为理论和实践课程分配不科学。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本身对材料、工艺和保护修复,有着自己的基本理论、特殊标准和要求,但现阶段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科结构尚未形成科学、独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其一,目前我国文物修复职业教育,虽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囿于国家职业教育的普遍要求,理论阶段专业基础课程设置量不足,实践教学阶段总体时长不够,缺乏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训练。其二,目前三年制的教学,总体课时不足,单纯强调动手操作的常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无法满足文物修复行业的真正需求,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知识体系。其三,课程看似全面,实则很多课程内容趋同,学习内容无法涵盖文物修复过程中的所有专业要求。
据《高等职业学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研报告中显示,所发放的248份问卷中,210位毕业生在针对课程设置的调研中普遍认为现行的课程体系与实际工作对接不够紧密,缺少科学检测、法律规范等课程;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认为在学校接触的文物样本太少,建议增加实训课程中文物标本的修复。
(三)生源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性较强、学科涉及面广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现今,该专业仍然挂靠在艺术、建筑、民族文化等一级学科下。比如其作为艺术类的高要求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使得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在艺术类其他学科中竞争力偏低。随之,为满足生源招录等条件,院校被动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拉低,这就使得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生源整体素质与院校其他专业进行对比时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影响学生对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认识,恶性循环下的专业环境致使生源综合素质偏低且暂未出现上行趋势。
(四)配套教材不完善
对我国11所职业院校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没有统一的教学教材。各院校纷纷反映,目前急需文物修复与保护、博物馆管理、古建筑工程技术类的教材,比如陶瓷修复、青铜器修复、文物保护基础、文物数字化、博物馆陈列、中国古代建筑等方向的专业教材,各学校缺少适合高职层次的规范教材。整体来看,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材匮乏,全国可用于文物保护技术教学的教材屈指可数,质量高者更是凤毛麟角,且不成体系。目前尚没有一整套通行的、系统的、可以覆盖某一个学校教学计划中所列专业必修课程的文物修复与保护教材。全国的文物保护教学单位都是各自为战,摸索性地进行文物保护教育。导致文物保护教育尤其是基础本科教育不成体系。 (五)行业现状使专业发展受多方制约
高要求的学科专业发展与行业内个人发展情况不匹配。其一,文博系统门槛高,通过调研发现,科研院所、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学历有着本科及以上的硬性要求,这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乐观的。其二,行业岗位收入水平不高,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毕业生在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多以学徒为主,其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其三,工作周期和个人发展周期较长,修复保护工作要求高、修复类型复杂、修复周期长及个人专业积累经验较慢都成为制约行业专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其四,专业知识要求高,课程所学内容难以满足行业现有需求。对于文物修复学生来说,要结合有历史、考古、化学、材料等的专业知识,而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涉及到相关学科,以至于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六)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备
现有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院校的师资力量组成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返聘教师。文博行业规模有限,整体从业者数量相对较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尚不高,在该行业投入有限,导致专业人才流失。从调研的院校来看,专职教师的数量普遍不多,最多也不过十余人。从招生规模和师资力量来看,相关专业力量十分单薄。調研过程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表示缺少专业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师,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有老师身兼多课的情况。在校内教师方面,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教师缺乏,并且无法覆盖所有开设的专业方向;外聘教师难以形成较为有效的管理机制,也难以长期保持合作关系。职业院校的教师很难参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高层次文保技术培训;教师也缺少提升技能的相应培训课程及资源平台。
(七)产教融合发展滞后
产教融合在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中虽已常态化存在,但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仍不健全,双方主体权责界定模糊。我国多数职业院校现行产教融合方式始终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行业企业实践性教育为辅,企业对产教融合认识不足,没有相关对企业权益的保障,随即参与积极性不高,使得企业培训效果实效性不佳。部分企业对学生的技能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使得学生就业通道不畅,以往下来学校和企业合作关系不密切,影响校企深度融合。
三、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院校建设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我国职业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的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从职业院校层面,面向文物修复行业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有关文物保护职业院校要定期组织开展文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面向文博行业及企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鼓励职业院校在保持现有专业布局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吸取各方建议,拓展与改进专业结构。
(二)建立学科独立标准化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挂靠在一级学科下,将出现被一级专业同化、学科建设异化、人才培养特色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如有关材料学、有机无机化学的学科,若学院直接聘请其他学院教师开设课程,必然导致侧重点的不对口,也会造成学生精力的浪费和多余理论的灌输,并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认识。作为专业知识跨度较大的综合性学科,要做好跨专业教学关系处理。首先就需要对现有任课讲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在师资层面实现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其次是争取本专业建成一级学科,这是化解学科危机、推动学科持续发展的理想路径;如若上述无法达到,就要在一级学科框架下,进行独立的专业教学计划设计,保持相对独立性,以免受其影响偏移既定教学目的。
(三)加快专业配套教材的编写
一则建立健全新教材编制的鼓励机制,扩大新教材编制预算。将教材的编制作为晋升、评价学术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制定教材编制的短、中、长期规划。二则优化教材形式与内容,设置教材体系统一的大纲模式,注重实践部分的论述,设置习题。三则文博职业教育联盟。以现有文物保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基础,构建沟通交流平台,吸纳文物修复与保护的相关高校、职业院校,促进各方信息的互通、交流与经验分享,形成校际联动,减少沟通壁垒。共享教材编制等相关信息,制定宏观教材规划,建立起能够实现各个阶段教育衔接的统一教材体系,以免出现脱节现象。行业与学校应共同编写一套具有教学导向意义、专业针对性强且内容全面的课程教科书,从而保障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改善“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渠道
“双师型”教师从其定义上来说是对专业职称做出了一定要求,而“双师型”教师的实质是注重教师对在实践和应用层面的能力。由于中高级文博职称评定要求较为严苛,青年教师难以达到指标要求而出现教师招聘困难,故而,在现阶段发展“双师型”教师不能一味强调硬性的职称指标,应首先强调对应用型教师的实际经历和经验要求,对教师的文物修复能力和实际经验的考察;在职称方面中低职称可作为暂时指标,应提高对助理馆员和文博管理员等低级职称认定的接纳度;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建议为青年教师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发展平台和发展途径;建立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不仅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还利用信息化平台及实训基地,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
(五)落实文物修复与保护课程“1+X证书制度”
“1+X证书”即学位证加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旨在为专业人才提供专业水平认定资格,使学生和社会尽早接受专业系统的考核,从而提高对学生能力的社会认可度,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社会效率。综上而言,落实文物修复与保护课程“1+X证书制度”主要注重以下几点:一、主动设立职业技能标准。争取与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同认证的职业技能证书;二、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和考核的前置条件是对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考核,实践课应当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文物修复操作经验,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一定认定,从而提升用人单位对院校人才的认可度;三、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里的能力要求融入到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尽早熟知并以此更有针对性的获取应当掌握的专业能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同时,使毕业生的简历更具份量,从而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六)开创產教融合与创新导师制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一是试行创新导师制,创新导师制是指导师带领学生参与文博行业与企业的文物修复工作,让学生更多集中于工作实践中;二是以大师工作室为项目发展主体,参与商业化的文物修复工程,从而实现学生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将学生带入以研促教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专业能力,促进学生探寻自我提升的动力。通过以上探索,不仅能实现文博行业、企业、院校间更紧密对接,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工作经验和成果的大量积累。此举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提升院校的培养人才执行力,还能为企业补短板、增后劲。开创多元化办学格局,使办学更加灵活、实践更有针对性、知识应用更具实效性、教学内容更具前瞻性。
四、结语
职业院校服务于行业的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是职业教育核心的功能与价值,要实现这一核心功能与价值必须依靠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应当秉持体系独立、拓宽就业、团队建设、产教融合和紧跟时代的发展理念,使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更加符合行业需求和新时代要求,为促进文博行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全国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物修复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2017(11).
[2]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2017(04).
[3]国家文物局.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2014.
[4]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调研报告.2017.
[5]张晨阳,王宁宁.高职院校文物修复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现状研究[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9(2):110-112.
[6]黄添威.浅谈可移动文物修复专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02):G642;K85-4.
[7]汪泽仁.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探索——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博学院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01):90-92+96.
[8]吕正则,刘晓璇,蒋卓余.基于职业教育推动文物修复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06):22-25.
[9]韦智勇,张小春,李煜明.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5):G712.
[10]陈青.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聚焦文物修复专业教育[J].艺术教育,2016(06):42-45.
[11]张昱.我国文博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