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量逐渐加重的社交数据
根据Liberty Global 的预测,截至2015年,全球1/4的人口都会成为社交网络的成员。同时物联网的兴起也会进一步增大数据体量,丰富数据类型。数据化的社会里,每个人的电子信息会变得更完整、更容易追踪。由个人信息数据集合而成的电子身份会越过货币、银行卡号以及付款二维码等,直接成为一种新的“货币”,身份即是资产。对于资产的评估也会由浅入深地进化。
显然,如今社交数据的体量加重已成为一种趋势,从最早期的签名,到后来的日志和相册,再到如今的朋友圈,用户能展示的信息越来越多。
简单来说,好友的评价吐槽来当成用户的属性标签,能大大丰富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数据体量。此前只是“个性签名 相册”的模式,而“互评”能在此基础上附加用户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事或者近况等信息,让整个人在社交网络中更为鲜活和真实。
如同一部电影,电影的相关简介是最基本的信息,这是用户了解的第一渠道,但真正有效用的,确是关于该电影的相关用户评价,这些评价能最真实反应用户观看之后的想法,对这部电影的评分等。所以“互评”这种概念就是从侧面入手,更为深度地展示用户信息。
被加深的二度人脉
早在很久以前,腾讯就提出了社交网络中二度人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最初解释就是一个人的一度人脉是自己的最直接朋友圈子,而二度人脉则是由朋友的朋友所构成的圈子。简单说,二度人脉是一个可拓展的人脉资源,相比于现实中由朋友介绍,腾讯的做法就是直接展现关系链条,由以用户为中心的关系网络构成。
最开始,这个新鲜的功能被用户欣然接纳,但短时间内用户群就分崩瓦解了。因为就人脉的属性(关系)来讲,它也是一种相对隐私的东西,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用户A和用户B本是恋人,但两人于前段时间分手,那么作为用户A的朋友,用户C通过人脉就能接触到用户B,但其显示的关系是“用户A的前男友”。这种讲人的关系网直观铺陈的方法像是揭开了遮羞布,不少用户顿觉细思极恐,纷纷脱离。
那么二度人脉的概念应用到互评社交上呢?相较于直接的关系网铺陈,“互评”所留下的评价显得更为隐晦一些—处于二度人脉中的用户无法得知该用户的直接身份或者到底是谁的朋友,只能通过评价了解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该用户被“互评”后所展示出的相关信息。
二度人脉的拓展,因此前的简单粗暴曾闭塞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社交创业变成了主攻陌生人社交。实际上,陌生人社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被逐渐淘汰,大量且频繁的轻度社交让人疲乏,而像《微信》朋友圈这样的重度社交反而让人觉得安心。因为轻度社交所携带的关系网太过脆弱,而在《微信》朋友圈中,哪怕是几个月不联系,用户之间依然有“同学”或者“同事”这样的关系链存在。所以就“互评”所带来的二度人脉来讲,它也存在一种“朋友帮我鉴定过此人”的隐性条件。
更深层的标签展示渠道
实际上,“好友评价”这种事情QQ就做过,在QQ中,这个功能集成在用户资料“标签”一栏,叫做“好友印象”,但这功能如今已经乏人问津,不仅没有得到技术团队的优化,还被用户自定义的“标签”压下风头。那么“互评”呢?用某业内人士的说法,就是一旦一个人登录一次,即便他以后并不在上面,也会有人去生产跟他有关的内容。用户如果需要了解某个人的时候,总能在具备“互评”的平台上找到该人的信息。这也是相关产品即将上线的主功能之一—全网搜索。
那么问题来了,用户生产的动力在哪里?可以说更多的是在非对称关系中产生,用心理学上的话来讲,这归结为炫耀心理。比如学生A和导师吃了一顿饭,留下了“某老师请我吃了一顿大餐”。这与下属和老板,粉丝和明星的不对称关系类似。当然,此外也少不了好朋友之间的调侃……
时隐时现的隐私暴露
值得赞赏的是,“互评”的好友机制非常人性化,在社交网络上结识的普通朋友无法直接评价,必须是经过通讯互换的好友才能使用这一功能。虽然在网络即时通讯服务如此普及的今天,通讯录也许并不能获取到用户最完整的社交关系链,但起码已经保证了评价的渠道来源。
不过,在实际的应用方面,“互评”这种新的社交模式还面临着诸如隐私暴露的问题,因为给你评价的朋友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泄漏了你需要保密的信息。
虽然隐私信息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最直接的男女性别不同,对年龄的保密程度就有所不同一样。“互评”所带来的信息扩展的同时,也能连带出一些不愿意被扩展的信息,未来会有如何的防范机制,还有待思考。
小编观点
在社交模式不断革新的同时,一大批不错的概念产品成堆死亡,但也不乏在病症中找到自愈方法而重生的“新”产品。经过迭代的产品或许并非已是臻至完美,但产品的包容性和时代的适应性都已然大大提升。
根据Liberty Global 的预测,截至2015年,全球1/4的人口都会成为社交网络的成员。同时物联网的兴起也会进一步增大数据体量,丰富数据类型。数据化的社会里,每个人的电子信息会变得更完整、更容易追踪。由个人信息数据集合而成的电子身份会越过货币、银行卡号以及付款二维码等,直接成为一种新的“货币”,身份即是资产。对于资产的评估也会由浅入深地进化。
显然,如今社交数据的体量加重已成为一种趋势,从最早期的签名,到后来的日志和相册,再到如今的朋友圈,用户能展示的信息越来越多。
简单来说,好友的评价吐槽来当成用户的属性标签,能大大丰富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数据体量。此前只是“个性签名 相册”的模式,而“互评”能在此基础上附加用户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事或者近况等信息,让整个人在社交网络中更为鲜活和真实。
如同一部电影,电影的相关简介是最基本的信息,这是用户了解的第一渠道,但真正有效用的,确是关于该电影的相关用户评价,这些评价能最真实反应用户观看之后的想法,对这部电影的评分等。所以“互评”这种概念就是从侧面入手,更为深度地展示用户信息。
被加深的二度人脉
早在很久以前,腾讯就提出了社交网络中二度人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最初解释就是一个人的一度人脉是自己的最直接朋友圈子,而二度人脉则是由朋友的朋友所构成的圈子。简单说,二度人脉是一个可拓展的人脉资源,相比于现实中由朋友介绍,腾讯的做法就是直接展现关系链条,由以用户为中心的关系网络构成。
最开始,这个新鲜的功能被用户欣然接纳,但短时间内用户群就分崩瓦解了。因为就人脉的属性(关系)来讲,它也是一种相对隐私的东西,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用户A和用户B本是恋人,但两人于前段时间分手,那么作为用户A的朋友,用户C通过人脉就能接触到用户B,但其显示的关系是“用户A的前男友”。这种讲人的关系网直观铺陈的方法像是揭开了遮羞布,不少用户顿觉细思极恐,纷纷脱离。
那么二度人脉的概念应用到互评社交上呢?相较于直接的关系网铺陈,“互评”所留下的评价显得更为隐晦一些—处于二度人脉中的用户无法得知该用户的直接身份或者到底是谁的朋友,只能通过评价了解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该用户被“互评”后所展示出的相关信息。
二度人脉的拓展,因此前的简单粗暴曾闭塞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社交创业变成了主攻陌生人社交。实际上,陌生人社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被逐渐淘汰,大量且频繁的轻度社交让人疲乏,而像《微信》朋友圈这样的重度社交反而让人觉得安心。因为轻度社交所携带的关系网太过脆弱,而在《微信》朋友圈中,哪怕是几个月不联系,用户之间依然有“同学”或者“同事”这样的关系链存在。所以就“互评”所带来的二度人脉来讲,它也存在一种“朋友帮我鉴定过此人”的隐性条件。
更深层的标签展示渠道
实际上,“好友评价”这种事情QQ就做过,在QQ中,这个功能集成在用户资料“标签”一栏,叫做“好友印象”,但这功能如今已经乏人问津,不仅没有得到技术团队的优化,还被用户自定义的“标签”压下风头。那么“互评”呢?用某业内人士的说法,就是一旦一个人登录一次,即便他以后并不在上面,也会有人去生产跟他有关的内容。用户如果需要了解某个人的时候,总能在具备“互评”的平台上找到该人的信息。这也是相关产品即将上线的主功能之一—全网搜索。
那么问题来了,用户生产的动力在哪里?可以说更多的是在非对称关系中产生,用心理学上的话来讲,这归结为炫耀心理。比如学生A和导师吃了一顿饭,留下了“某老师请我吃了一顿大餐”。这与下属和老板,粉丝和明星的不对称关系类似。当然,此外也少不了好朋友之间的调侃……
时隐时现的隐私暴露
值得赞赏的是,“互评”的好友机制非常人性化,在社交网络上结识的普通朋友无法直接评价,必须是经过通讯互换的好友才能使用这一功能。虽然在网络即时通讯服务如此普及的今天,通讯录也许并不能获取到用户最完整的社交关系链,但起码已经保证了评价的渠道来源。
不过,在实际的应用方面,“互评”这种新的社交模式还面临着诸如隐私暴露的问题,因为给你评价的朋友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泄漏了你需要保密的信息。
虽然隐私信息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最直接的男女性别不同,对年龄的保密程度就有所不同一样。“互评”所带来的信息扩展的同时,也能连带出一些不愿意被扩展的信息,未来会有如何的防范机制,还有待思考。
小编观点
在社交模式不断革新的同时,一大批不错的概念产品成堆死亡,但也不乏在病症中找到自愈方法而重生的“新”产品。经过迭代的产品或许并非已是臻至完美,但产品的包容性和时代的适应性都已然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