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055-01
从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可以知道,高中生法律意识出现问题的责任应该归咎于学校、家庭、社会还有高中生自身。因此,要加强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高中生自身共同的努力。
1.学校要加强法律意识教育的力度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摇篮,要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1 转变教育思想,重视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知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法律意识却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所必备的素质。学校首先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以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的目标。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首先,学校要丰富法律知识教育。例如,学校除了运用课本上有限的资源外,还可以利用报纸、杂志、新闻广播等媒体,挖掘新鲜的法律相关的有声有色的案例作为法制教育的素材。其次,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也要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通过标语、板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主题班会、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编制通俗的法律教材等。
1.2 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增强法律情感体验
法律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对法律的情感体验、自觉遵守的毅力以及信任与坚持都需要在实践中来锻炼增强,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课堂上应该多开展实践型的法制教育方式。例如,2008年10月13日,“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模拟法庭”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第一法庭“开庭”。在现场近三百名法治副校长、德育主任和同学们面前,二十七中的学生扮演着审判长、公诉人、未成年被告人和家长等角色,呈现了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法庭“情景剧”。目睹“同龄人”的忏悔和“父母”的心痛,不少中学生当场落泪。第二,课堂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课堂外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主要时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自己去收集有关法律知识的事件以及新闻等资料,然后每天都请一位同学将其收集的资料连同自己的分析拿到班级里与同学们分享。为了使其有效地进行下去,还可以设置奖励机制,奖励那些做得好的、做得认真的同学,以便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1.3 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增设法治教育副校长
现在的学校一般都设有分管教学、德育等方面的副校长,但就是没有分管法治教育的副校长。法治副校长一定是具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超强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由于法治副校长专门负责这一块的工作,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创新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也能更科学合理的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法治教育的效率也会更高,从而净化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健康的环境。
2.家长要更加重视法律意识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父母,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2.1注重法律知识教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家长将考大学作为自己孩子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高中这个关键时期,家长们更是只重视高考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而法律意识教育是一种增强学生素质的教育实践过程,高考中难以涉及,因此得不到家长们的重视。所以,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家长,对子女应该更注重其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看重分数。法律素质就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家长在家中要树立起榜样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导孩子遵纪守法、学法用法,同时要经常对子女讲解相关法律规范。然而,家长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首先自己应该要懂得法律知识,其次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家长可以通过家长法制学校、家长讨论会等形式,明确自身责任、普及法律知识,最终达到稳步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的目的,使自身提高法制观念,依法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优化教育环境,主动配合学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2注重法律情感的培养
法律意识的重要方面法律情感是一种需要在生活中不断体验才能形成的情感态度。作为家长,一方面要遵纪守法,要充分运用法律规范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做违法犯罪的事,让孩子体验到法律给家庭带来的好处与快乐,另一方面,家长还应该常常对子女的法律情感做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喜爱法律。
3.社会要净化不良的社会环境
社会是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大课堂。社会教育包含丰富的内容,社会中的很多部门都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行政执行机关要加大力度,净化社会环境,铲除防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场所;司法机关要加大针对青少年学生犯罪的打击力度。而对犯罪的学生则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充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机关应当继续与教育部门联系,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新闻、出版等社会各界都要严格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自觉地参与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生活环境;公安、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和其它社会组织,对校园周围的治安、经营性游戏场所、各类演播场所,出版物、广播电视戏剧和通讯、计算机网络等要加强管理,并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总之,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大对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4.高中生要加强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学校、社会、家庭提供了好的外部条件,只能起着条件作用,要实现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增强,还需要高中生自身作出努力。首先,高中生应从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严格遵守校纪校规,从小事中锻炼自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其次,严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爱憎情感。再次,高中生应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踏实认真学好相关法律知识,敢于运用正确的法律知识同不良行为作斗争。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从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可以知道,高中生法律意识出现问题的责任应该归咎于学校、家庭、社会还有高中生自身。因此,要加强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高中生自身共同的努力。
1.学校要加强法律意识教育的力度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摇篮,要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1 转变教育思想,重视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知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法律意识却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所必备的素质。学校首先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以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的目标。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首先,学校要丰富法律知识教育。例如,学校除了运用课本上有限的资源外,还可以利用报纸、杂志、新闻广播等媒体,挖掘新鲜的法律相关的有声有色的案例作为法制教育的素材。其次,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也要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通过标语、板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主题班会、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编制通俗的法律教材等。
1.2 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增强法律情感体验
法律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对法律的情感体验、自觉遵守的毅力以及信任与坚持都需要在实践中来锻炼增强,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课堂上应该多开展实践型的法制教育方式。例如,2008年10月13日,“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模拟法庭”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第一法庭“开庭”。在现场近三百名法治副校长、德育主任和同学们面前,二十七中的学生扮演着审判长、公诉人、未成年被告人和家长等角色,呈现了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法庭“情景剧”。目睹“同龄人”的忏悔和“父母”的心痛,不少中学生当场落泪。第二,课堂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课堂外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主要时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自己去收集有关法律知识的事件以及新闻等资料,然后每天都请一位同学将其收集的资料连同自己的分析拿到班级里与同学们分享。为了使其有效地进行下去,还可以设置奖励机制,奖励那些做得好的、做得认真的同学,以便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1.3 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增设法治教育副校长
现在的学校一般都设有分管教学、德育等方面的副校长,但就是没有分管法治教育的副校长。法治副校长一定是具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超强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由于法治副校长专门负责这一块的工作,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创新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也能更科学合理的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法治教育的效率也会更高,从而净化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健康的环境。
2.家长要更加重视法律意识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父母,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2.1注重法律知识教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家长将考大学作为自己孩子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高中这个关键时期,家长们更是只重视高考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而法律意识教育是一种增强学生素质的教育实践过程,高考中难以涉及,因此得不到家长们的重视。所以,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家长,对子女应该更注重其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看重分数。法律素质就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家长在家中要树立起榜样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导孩子遵纪守法、学法用法,同时要经常对子女讲解相关法律规范。然而,家长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首先自己应该要懂得法律知识,其次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家长可以通过家长法制学校、家长讨论会等形式,明确自身责任、普及法律知识,最终达到稳步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的目的,使自身提高法制观念,依法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优化教育环境,主动配合学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2注重法律情感的培养
法律意识的重要方面法律情感是一种需要在生活中不断体验才能形成的情感态度。作为家长,一方面要遵纪守法,要充分运用法律规范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做违法犯罪的事,让孩子体验到法律给家庭带来的好处与快乐,另一方面,家长还应该常常对子女的法律情感做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喜爱法律。
3.社会要净化不良的社会环境
社会是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大课堂。社会教育包含丰富的内容,社会中的很多部门都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行政执行机关要加大力度,净化社会环境,铲除防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场所;司法机关要加大针对青少年学生犯罪的打击力度。而对犯罪的学生则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充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机关应当继续与教育部门联系,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新闻、出版等社会各界都要严格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自觉地参与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生活环境;公安、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和其它社会组织,对校园周围的治安、经营性游戏场所、各类演播场所,出版物、广播电视戏剧和通讯、计算机网络等要加强管理,并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总之,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大对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4.高中生要加强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学校、社会、家庭提供了好的外部条件,只能起着条件作用,要实现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增强,还需要高中生自身作出努力。首先,高中生应从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严格遵守校纪校规,从小事中锻炼自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其次,严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爱憎情感。再次,高中生应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踏实认真学好相关法律知识,敢于运用正确的法律知识同不良行为作斗争。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