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扬·凡·艾克的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因其真实感和复杂性而成为艺术史上的谜之画作之一,就对它的研究来看,很多学家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示。一部分学者注重探讨这幅作品中的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并置的美学手段和表达方式。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扬·凡·艾克生活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期,即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过渡阶段,社会秩序所折射出的不同审美倾向,使得该作品表现出一种美学上的张力。这两种解读方式都从细节入手,而我将通过对线性角度、图绘性角度、构图空间角度的分析,展现出艺术的真实自然。
【关键词】扬·凡·艾克;美术构图;美学;自然
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绘画方面最重要的奠基人应属扬·凡·爱克(约 1395—1441)莫属。扬·凡·爱克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肖像画家,他以新的眼光对待人和自然,来反映市民阶级的美学观,还同时改进了油画技术,采用含有树脂的稀释油,便于调和颜色,增强了油画的表现力。扬·凡·爱克的传世作品并不多,大概二十件左右,由于记载他的文献很少,所以对扬·凡·艾克早期的生活经历人们也是知之甚少。在扬·凡·艾克所有传世作品的人物肖像画中,《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代表了他本人乃至西方画家在肖像画领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几个世纪以来,这幅画的魅力有增无减,画面的内容看似简洁明了,但是又好像一个谜让人永远追随着它、探索着它,它是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
一、从线性角度分析:男女秉性的含蓄美学
在靠近阿诺芬尼先生的窗户以及桌子,可以看出线条的刚强和方正。例如,窗户的棱角分明,窗户的周边边缘都是用砖块砌成的,因此产生出一种端正的线条美感。而木质的桌子也是线条棱角分明,以此彰显出阿诺芬尼先生作为一个男性的担当和诚恳,这一点是男性的美德,也是画师希望赋予阿诺芬尼先生的赞叹。而在木质桌子的上端以及窗口边缘上都是有圆形的橙子,这些橙子是圆形的线条,这种线条则是和刚强端正的线条相互结合,把阿诺芬尼先生的内在蕴含的感情,对阿诺芬尼夫人的关爱展现出来。
阿诺芬尼夫人的周边,则更加注重圆润线条作为主要的线性特征。例如,阿诺芬尼夫人身上的绿色衣袍、白色头巾,都是柔和而多褶皱的,而阿诺芬尼夫人身后的床铺上,红色的床罩也呈现出布的质感,这种布的质感也呈现出柔和的线条。这种柔和线条表明了阿诺芬尼夫人的柔和性格。在阿诺芬尼夫人的身后,床铺的柱子有着刚强的线条,这种线条展现的则是阿诺芬尼夫人内在的贞正纯洁,这种贞正秉性符合了基督教的宗教道德准则。
在《阿诺芬尼夫妇像》之中,竖立的线条是主要的线条。阿诺芬尼先生与阿诺芬尼夫人身上所穿着的衣服上的褶皱都十分清晰,并且床帏以及窗户上都是褶皱线条的延续。阿诺芬尼夫妇的五官边缘线相对而言都是比较柔和的,光线暗处所呈现出来的脸部轮廓线条融入背景的整体颜色之中。这种光线和色彩共同形成的柔和感觉,让《阿诺芬尼夫妇像》之中的线性特征触手可及。
二、从图绘性角度分析:模糊与清晰方式的切换
图绘性因素也是这一幅《阿诺芬尼夫妇像》当中的重要元素。轮廓边缘线条上的变化,模糊和清晰方式上的结合是扬·凡·艾克在这一幅作品当中尤为注重的一个方面。扬·凡·艾克在处理阿诺芬尼夫妇的脸部轮廓上,采用了明显清晰的线条,这种线条处理让这两个人物的形象非常明显。而在阿诺芬尼夫妇身上的衣物线条处理上,则采用了模糊的技法。这种模糊的技法,让阿诺芬尼先生以及阿诺芬尼夫人与整体的背景颜色融为一体,并且背景颜色和衣物的颜色形成了自然的过渡,这种自然的过渡就是以线条轮廓的模糊化处理为基础的。
三、以构图空间角度分析画作中自然视觉美感的塑造
在传统欧洲的中世纪油画创作之中,对称的平衡一直都是画作构图的主流。这主要是源于对圣坛绘画宗教艺术的崇拜,在《阿诺芬尼夫妇像》这幅画中也是注重这一点的。扬·凡·艾克为了突显出新婚的阿诺芬尼夫妇的纯洁与神圣,进而更为注重这种对称的构图布局。画面里左右的两边物体的陈设以及阿诺芬尼夫妇的站立布局上,都注重了这种视觉的平衡。这种视觉的平衡不仅仅是物体的摆放上,也包括了阿诺芬尼夫妇的姿态、位置上的设置。扬·凡·艾克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图形与色彩之间的平衡搭配,并且将阿诺芬尼先生身上所穿着的黑色衣袍,和阿诺芬尼夫人所穿着的绿色裙子形成了两种对比色块,然后画面左边的窗户和右边的红色床帏形成次要的对比色块,这两个层次的色块形成的对比构成了相对平衡的画面构图,这种简洁的位置安排,对于画面感的和谐稳定以及气氛的营造上都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形成了自然的美感。而且扬·凡·艾克这种平衡布局也很好地给予了画面各种颜色板块足够的释放空间,而扬·凡·艾克在此画作的正中央的背景墙壁上设置了画面的中心点,也就是耶稣受难十种事迹的凸镜子。这一面镜子之中,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一个人的倒影,进而让整个空间的维度进一步开拓,让画面的视觉空间不仅仅停留在画面中阿诺芬尼夫妇所站立的空间,也拓展到阿诺芬尼夫妇对面的空间,让画面展现出更为强烈的现场感,也补充了平面画面空间的空白,形成了一种立体的空间,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具备独到真切的自然视觉美感。扬·凡·艾克创作的《阿诺芬尼夫妇像》之中的自然美感和象征美感呈现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足以代表中世纪油画艺术之中自然主义艺术的典型特色。
在《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扬·凡·艾克细致入微地营造了虔诚平和的生活气氛,隐隐透露出含蓄内敛的美感,醉心于画面的动人氛围与理想图式。他在此并不是简单地描绘出或记录下曾经存在过的一个事件,而是通过对事件或某一时刻某一场景的描绘来隐射包含在艺术作品中的精神追求。其独特的画面情节处理与精益求精的细节刻画,使这幅作品成为肖像画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在所有细节的安置上都有严谨考究,在夫妇二人交握的手的上方,安排了画面最具焦点的镜子,通过镜子来反射画面对立的世界,也证明了画家的存在,强化了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同时,在镜子的上方,安排了代表上帝见证的吊灯,这种形而上的力量与自然的笔调融合到一起,使一切宗教神学气息小心翼翼地融入生活风俗中。扬·凡·艾克虽然钟情与所有细节的极度描绘,但在主次的角色配置上毫不含糊,反而通过饱满的画面构成与夫妇二人的姿态、表情使作品具有更多可探究的精神意味。
同时《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作为婚姻存在的见证,意义远超其记录的最初愿望,在肖像画史上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存在。在追求艺术本体、强化艺术家个人意志的过程中,艺术作品沿袭了中世纪哥特艺术精神中的积极因素,但在其基础上阐发了新的图像语言和视觉美感。扬·凡·艾克通过对真实事件的记录与世俗情感的表达,建立起人与物之间的链接,展现了人物对世界的感知,证明了人的存在价值。这种自然而有寓意的室内生活小景作为肖像画的背景,说明扬·凡·艾克用新的眼光来关注事物,艺术主题开始变得真实自然。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绘画构图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刘涵.彼岸的人文关怀——析《阿尔诺非尼夫妇像》中镜子之隐喻[J].今日科苑,2007(20).
[3]孟春艳.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绘画的艺术特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关键词】扬·凡·艾克;美术构图;美学;自然
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绘画方面最重要的奠基人应属扬·凡·爱克(约 1395—1441)莫属。扬·凡·爱克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肖像画家,他以新的眼光对待人和自然,来反映市民阶级的美学观,还同时改进了油画技术,采用含有树脂的稀释油,便于调和颜色,增强了油画的表现力。扬·凡·爱克的传世作品并不多,大概二十件左右,由于记载他的文献很少,所以对扬·凡·艾克早期的生活经历人们也是知之甚少。在扬·凡·艾克所有传世作品的人物肖像画中,《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代表了他本人乃至西方画家在肖像画领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几个世纪以来,这幅画的魅力有增无减,画面的内容看似简洁明了,但是又好像一个谜让人永远追随着它、探索着它,它是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
一、从线性角度分析:男女秉性的含蓄美学
在靠近阿诺芬尼先生的窗户以及桌子,可以看出线条的刚强和方正。例如,窗户的棱角分明,窗户的周边边缘都是用砖块砌成的,因此产生出一种端正的线条美感。而木质的桌子也是线条棱角分明,以此彰显出阿诺芬尼先生作为一个男性的担当和诚恳,这一点是男性的美德,也是画师希望赋予阿诺芬尼先生的赞叹。而在木质桌子的上端以及窗口边缘上都是有圆形的橙子,这些橙子是圆形的线条,这种线条则是和刚强端正的线条相互结合,把阿诺芬尼先生的内在蕴含的感情,对阿诺芬尼夫人的关爱展现出来。
阿诺芬尼夫人的周边,则更加注重圆润线条作为主要的线性特征。例如,阿诺芬尼夫人身上的绿色衣袍、白色头巾,都是柔和而多褶皱的,而阿诺芬尼夫人身后的床铺上,红色的床罩也呈现出布的质感,这种布的质感也呈现出柔和的线条。这种柔和线条表明了阿诺芬尼夫人的柔和性格。在阿诺芬尼夫人的身后,床铺的柱子有着刚强的线条,这种线条展现的则是阿诺芬尼夫人内在的贞正纯洁,这种贞正秉性符合了基督教的宗教道德准则。
在《阿诺芬尼夫妇像》之中,竖立的线条是主要的线条。阿诺芬尼先生与阿诺芬尼夫人身上所穿着的衣服上的褶皱都十分清晰,并且床帏以及窗户上都是褶皱线条的延续。阿诺芬尼夫妇的五官边缘线相对而言都是比较柔和的,光线暗处所呈现出来的脸部轮廓线条融入背景的整体颜色之中。这种光线和色彩共同形成的柔和感觉,让《阿诺芬尼夫妇像》之中的线性特征触手可及。
二、从图绘性角度分析:模糊与清晰方式的切换
图绘性因素也是这一幅《阿诺芬尼夫妇像》当中的重要元素。轮廓边缘线条上的变化,模糊和清晰方式上的结合是扬·凡·艾克在这一幅作品当中尤为注重的一个方面。扬·凡·艾克在处理阿诺芬尼夫妇的脸部轮廓上,采用了明显清晰的线条,这种线条处理让这两个人物的形象非常明显。而在阿诺芬尼夫妇身上的衣物线条处理上,则采用了模糊的技法。这种模糊的技法,让阿诺芬尼先生以及阿诺芬尼夫人与整体的背景颜色融为一体,并且背景颜色和衣物的颜色形成了自然的过渡,这种自然的过渡就是以线条轮廓的模糊化处理为基础的。
三、以构图空间角度分析画作中自然视觉美感的塑造
在传统欧洲的中世纪油画创作之中,对称的平衡一直都是画作构图的主流。这主要是源于对圣坛绘画宗教艺术的崇拜,在《阿诺芬尼夫妇像》这幅画中也是注重这一点的。扬·凡·艾克为了突显出新婚的阿诺芬尼夫妇的纯洁与神圣,进而更为注重这种对称的构图布局。画面里左右的两边物体的陈设以及阿诺芬尼夫妇的站立布局上,都注重了这种视觉的平衡。这种视觉的平衡不仅仅是物体的摆放上,也包括了阿诺芬尼夫妇的姿态、位置上的设置。扬·凡·艾克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图形与色彩之间的平衡搭配,并且将阿诺芬尼先生身上所穿着的黑色衣袍,和阿诺芬尼夫人所穿着的绿色裙子形成了两种对比色块,然后画面左边的窗户和右边的红色床帏形成次要的对比色块,这两个层次的色块形成的对比构成了相对平衡的画面构图,这种简洁的位置安排,对于画面感的和谐稳定以及气氛的营造上都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形成了自然的美感。而且扬·凡·艾克这种平衡布局也很好地给予了画面各种颜色板块足够的释放空间,而扬·凡·艾克在此画作的正中央的背景墙壁上设置了画面的中心点,也就是耶稣受难十种事迹的凸镜子。这一面镜子之中,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一个人的倒影,进而让整个空间的维度进一步开拓,让画面的视觉空间不仅仅停留在画面中阿诺芬尼夫妇所站立的空间,也拓展到阿诺芬尼夫妇对面的空间,让画面展现出更为强烈的现场感,也补充了平面画面空间的空白,形成了一种立体的空间,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具备独到真切的自然视觉美感。扬·凡·艾克创作的《阿诺芬尼夫妇像》之中的自然美感和象征美感呈现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足以代表中世纪油画艺术之中自然主义艺术的典型特色。
在《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扬·凡·艾克细致入微地营造了虔诚平和的生活气氛,隐隐透露出含蓄内敛的美感,醉心于画面的动人氛围与理想图式。他在此并不是简单地描绘出或记录下曾经存在过的一个事件,而是通过对事件或某一时刻某一场景的描绘来隐射包含在艺术作品中的精神追求。其独特的画面情节处理与精益求精的细节刻画,使这幅作品成为肖像画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在所有细节的安置上都有严谨考究,在夫妇二人交握的手的上方,安排了画面最具焦点的镜子,通过镜子来反射画面对立的世界,也证明了画家的存在,强化了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同时,在镜子的上方,安排了代表上帝见证的吊灯,这种形而上的力量与自然的笔调融合到一起,使一切宗教神学气息小心翼翼地融入生活风俗中。扬·凡·艾克虽然钟情与所有细节的极度描绘,但在主次的角色配置上毫不含糊,反而通过饱满的画面构成与夫妇二人的姿态、表情使作品具有更多可探究的精神意味。
同时《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作为婚姻存在的见证,意义远超其记录的最初愿望,在肖像画史上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存在。在追求艺术本体、强化艺术家个人意志的过程中,艺术作品沿袭了中世纪哥特艺术精神中的积极因素,但在其基础上阐发了新的图像语言和视觉美感。扬·凡·艾克通过对真实事件的记录与世俗情感的表达,建立起人与物之间的链接,展现了人物对世界的感知,证明了人的存在价值。这种自然而有寓意的室内生活小景作为肖像画的背景,说明扬·凡·艾克用新的眼光来关注事物,艺术主题开始变得真实自然。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绘画构图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刘涵.彼岸的人文关怀——析《阿尔诺非尼夫妇像》中镜子之隐喻[J].今日科苑,2007(20).
[3]孟春艳.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绘画的艺术特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