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到了一个攻坚阶段,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开始突显出来,特别是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明显不适应。究其根由,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本文从新课程基本理念出发,论述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确立的“八种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理念教学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已到了一个攻坚阶段。前不久,我们到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江西大余县进行调研学习,同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我们欣慰地看到该县新的课程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但同样感觉到新课程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困难,最突出的是许多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对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还很不适应。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发现,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缺乏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意识。我们认为,要使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深入进行下去,首先应使教师在思想上确立如下“八种意识”:
一、平等意识
新课程强调,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师生平等意识,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中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状况,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由于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设计者,师生之间又存在年龄、知识阅历和经验的差距,并分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客观上容易导致师生之间不平等现象问题的出现。许多教师受传统师生关系影响,缺乏师生平等意识,有的教师不善于处理新型的师生关系,碍不下“面子”与学生平等交往,也有的教师还死抱着“我吃过的盐比学生吃过的米多,走过的桥比学生走过的路多”的陈旧观念,刻意追求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所谓“威信”。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学生表面遵从,实则反感。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确立平等意识,必须做到:(1)尊重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丰富的个性特征及人格尊严。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做到以诚相待、平易近人,要从内心把学生作为具有同等人格的人来对待,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提倡“蹲下身来”与学生在同一水平线上对话,改变居高临下状态,杜绝言语伤害和随意性惩罚;(2)对待学生公平公正。教师应对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和外貌的学生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都同样重视,同等对待,做到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面对全体,因材施教,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实事求是,赏罚分明,不凭个人好恶。
二、空白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对学生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单边”活动。教代替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谈不上会学了。当前,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还认为教得越多、越详细越好,总想让学生多学点,巴不得将学生的空余时间占满。其结果,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为此,我们教师必须确立空白意识,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留下空白。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由教代替学,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独立要求的状况,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以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正如新课程倡导的那样:“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朝前走。”
三、宽容意识
宽容是教师专业人格的重要内容。宽容实质上是从成长角度看待学生和处理学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宽容意味着能够容纳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思想与情感以及价值观念,能够对身体、智力、感知和社交及情绪上各自有异的学生表示关切,并同他们和睦相处。
善良宽容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核心的道德品质,但却是目前我国教师专业人格中较为不足的方面。新课程的实施特别需要我们的教师确立宽容意识,时时处处都要能容忍我们不同意的事。教师每天面对那么多的学生,学生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其中有些很可能是教师不同意、不赞成的。这类事情,处理得好能发展师生的友好关系,处理得不恰当,则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处理这些事,教师要气量大,做到真正的宽容。对一些非原则问题,如学生对老师的态度问题,学生某些不良习气,学生在某些场合的不当举止……不要过于计较,抓住不放,置学生十分难堪的境地,弄得他们狼狈不堪,抬不起头来。而应适可而止,做到得理也让人,给学生一个体面的台阶下。当学生对某些问题一时转不过弯来,缺乏必要的认识时,应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当学生决心改掉某些不良习气,而因缺乏自控力,有时出现反复时,要允许反复。当学生由于自尊心太强,不愿公开承认错误时,不用责备和训斥的办法强求学生公开“亮相”,更不发动群众对他进行批评帮助。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加深师生感情。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确立宽容意识非常重要,但也必须正确处理宽和严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关爱宽容不可或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样至关重要。离开了严格要求,就难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严格要求,就是从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出发,对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就是坚持执行制度,严格纪律,奖罚分明。宽容是出于爱心,严格则是出于责任。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负责到底,也是教师的一种崇高的职业道德。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宽和严的标准和尺度,做到严格而不苛刻,宽容而不放纵,使他们的要求和期待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进步行为。
四、问题意识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的发现都应当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问题”能揭示矛盾,激起疑惑,推动人们产生解决的欲望。因此,确立教师的问题意识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新课程教学中应确立问题意识,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师不会提问。实际上,在教学提问方面,我们的教师创造了许多好的提问方式,如温故知新式提问、递进式提问、反诘式提问、聚合式提问、辐射式提问、激将式提问等。但不能忽视的一个倾向是,很多教师仅仅满足于“凡事必问”,为“问”而“问”,学生只能被动应答,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显然有违初衷。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确立问题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教师应学会对教材进行问题化处理。这实际上是将“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形式,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发现学习。其关键是真正挑起学习、认识上的矛盾,形成“知识冲突”,使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追本求源的欲望,并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通过思考和探索活动,自主地建构知识、发展能力;(2)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有强烈的“假如”意识、“比较”意识、“替代”意识、“可能”意识、“想象”意识、“组合”意识、“类推”意识、“追问”意识等一系列问题意识。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诱导性,应有助于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商量意识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大人看,得到别人尊重,同时希望有发表意见和见解的机会,得以表现自己的才干。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商量意识,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某些情况,遇到的某些问题,应学会与学生商量对话。通过商量与对话让学生真实地、全面地了解某些情况,了解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意图,了解他人的思想、工作生活,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主动纠正自己的思想观点,转变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在新课程教育教学中,只有通过协商对话,才会有师生双方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商量对话,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对话双方感情真诚,态度诚恳,以诚相待。对话的教师一方,要做到平等待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见,以免学生感到压抑,而学生则应尊敬师长。这是开展商量对话教育的前提和基础;(2)要形成良好的对话环境和气氛,让对话始终在友好宽松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时,教师要态度温和、语言亲切,才能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对话环境,以消除学生的拘谨感。说话时做到语气自然平和,听话时思想集中有耐心。即使听到一些错误的观点,过头的话语或不切实际的批评,也不要急于纠正和解释,更不能发脾气,而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耐心地等待学生把话说完。然后巧妙地用委婉的语言不露声色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或作耐心的解释或进行启发疏导。任何激烈的言辞,都会伤害学生的感情,使对话陷入僵局,搞得不欢而散。所以,对话中,即使双方出现激烈争论,也要注意互相尊重,要杜绝伤害学生人格的现象发生。
六、面子意识
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之时,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有很强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主要表现在,要求别人(包括教师)尊重他们的学习、劳动、生活、业余爱好和人格等,并且在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信任。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照顾学生的“面子”,师生之间才能产生思想上的相通、感情上的共鸣。因此,在新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面子”意识,时时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形象,给足学生“面子”。对学生的合理要求,教师应尽量满足;对学生的个人“隐私”,应给予“保密”;对犯过错误的学生,切忌讽刺挖苦、斥责讥笑,更不能轻易地“揭疮疤”、“摆丑事”;对待有缺点的学生,在运用批评手段时,一方面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做到心平气和,因为说话声音的大小并不与批评教育的效果成正比,稍不注意还会有失教师的风度和修养。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批评的场合。俗话说:“赏之以众情所喜,罚之以众情所恶”。因此应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大会上批评学生。因为这样做会使受批评的学生感到难堪,甚至背上思想包袱,增加做好他们教育工作的困难。
七、反思意识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探究的过程。教师学会反思自己,确立反思意识,使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这是新课程的一项基本要求。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反思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才能获得持续进步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按照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更好,教师没有更深思考过。由于教学内容是由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是由教研部门提供的,教学方法是由教研部门介绍的,考试试卷及答案是由教育部门编制的。这样,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成了教研部门提供的一些模式的盲目模仿者。对于这一现象,从参与课改实践的教师来看,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突出表现在许多教师还习惯于指责学生,每当学生学业不理想时,教师的答案几乎是学生过于懒惰,课前不预习,上课不用心,课后不复习,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缺乏的恰恰就是教师的自身反思。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反思应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教师不仅要乐于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不仅教学前要反思、而且在教学中、教学后也要及时反思。因为只有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只有在教学中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只有在教学后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师必须时刻具有反思意识,应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发展,在反思中自我成长。
八、生活意识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走向。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程和教学,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因为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会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就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会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桩乐在其中的美事了。
教学要回归生活,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教师必须确立生活意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许多一线教师在体现生活性教学方面显得无所适从。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许多教师不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教育资源,不善于联系学生的活动世界,不善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甚至对“怎样的教学才是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等问题感到茫然。一言以蔽之,当前我们许多教师的教学生活性意识还较欠缺,教学效果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差距。
教学回归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要求教师学会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实现教材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对接,实现与学生经验世界的对接,促进学生运用来自现实生活的个性化经验去同解同化新经验,从而更好地使学生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2)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引入课题,即从学生“你去过、经历过、思考过、做过、见过、喜欢过……”入手,并组织学生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如表演、交流讨论、演讲辨论等以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3)注重从学生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喜怒、哀乐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总之,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新课程的实施有赖于教师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确立。我们深知,让教师抛弃长期形成的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是件艰难和痛苦的事,但这种转变是注定的,教师只有经历这一思想观念转变,才能肩负起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重任。
责任编辑梅宏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理念教学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已到了一个攻坚阶段。前不久,我们到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江西大余县进行调研学习,同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我们欣慰地看到该县新的课程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但同样感觉到新课程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困难,最突出的是许多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对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还很不适应。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发现,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缺乏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意识。我们认为,要使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深入进行下去,首先应使教师在思想上确立如下“八种意识”:
一、平等意识
新课程强调,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师生平等意识,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中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状况,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由于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设计者,师生之间又存在年龄、知识阅历和经验的差距,并分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客观上容易导致师生之间不平等现象问题的出现。许多教师受传统师生关系影响,缺乏师生平等意识,有的教师不善于处理新型的师生关系,碍不下“面子”与学生平等交往,也有的教师还死抱着“我吃过的盐比学生吃过的米多,走过的桥比学生走过的路多”的陈旧观念,刻意追求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所谓“威信”。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学生表面遵从,实则反感。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确立平等意识,必须做到:(1)尊重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丰富的个性特征及人格尊严。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做到以诚相待、平易近人,要从内心把学生作为具有同等人格的人来对待,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提倡“蹲下身来”与学生在同一水平线上对话,改变居高临下状态,杜绝言语伤害和随意性惩罚;(2)对待学生公平公正。教师应对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和外貌的学生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都同样重视,同等对待,做到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面对全体,因材施教,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实事求是,赏罚分明,不凭个人好恶。
二、空白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对学生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单边”活动。教代替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谈不上会学了。当前,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还认为教得越多、越详细越好,总想让学生多学点,巴不得将学生的空余时间占满。其结果,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为此,我们教师必须确立空白意识,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留下空白。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由教代替学,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独立要求的状况,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以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正如新课程倡导的那样:“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朝前走。”
三、宽容意识
宽容是教师专业人格的重要内容。宽容实质上是从成长角度看待学生和处理学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宽容意味着能够容纳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思想与情感以及价值观念,能够对身体、智力、感知和社交及情绪上各自有异的学生表示关切,并同他们和睦相处。
善良宽容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核心的道德品质,但却是目前我国教师专业人格中较为不足的方面。新课程的实施特别需要我们的教师确立宽容意识,时时处处都要能容忍我们不同意的事。教师每天面对那么多的学生,学生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其中有些很可能是教师不同意、不赞成的。这类事情,处理得好能发展师生的友好关系,处理得不恰当,则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处理这些事,教师要气量大,做到真正的宽容。对一些非原则问题,如学生对老师的态度问题,学生某些不良习气,学生在某些场合的不当举止……不要过于计较,抓住不放,置学生十分难堪的境地,弄得他们狼狈不堪,抬不起头来。而应适可而止,做到得理也让人,给学生一个体面的台阶下。当学生对某些问题一时转不过弯来,缺乏必要的认识时,应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当学生决心改掉某些不良习气,而因缺乏自控力,有时出现反复时,要允许反复。当学生由于自尊心太强,不愿公开承认错误时,不用责备和训斥的办法强求学生公开“亮相”,更不发动群众对他进行批评帮助。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加深师生感情。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确立宽容意识非常重要,但也必须正确处理宽和严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关爱宽容不可或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样至关重要。离开了严格要求,就难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严格要求,就是从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出发,对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就是坚持执行制度,严格纪律,奖罚分明。宽容是出于爱心,严格则是出于责任。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负责到底,也是教师的一种崇高的职业道德。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宽和严的标准和尺度,做到严格而不苛刻,宽容而不放纵,使他们的要求和期待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进步行为。
四、问题意识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的发现都应当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问题”能揭示矛盾,激起疑惑,推动人们产生解决的欲望。因此,确立教师的问题意识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新课程教学中应确立问题意识,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师不会提问。实际上,在教学提问方面,我们的教师创造了许多好的提问方式,如温故知新式提问、递进式提问、反诘式提问、聚合式提问、辐射式提问、激将式提问等。但不能忽视的一个倾向是,很多教师仅仅满足于“凡事必问”,为“问”而“问”,学生只能被动应答,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显然有违初衷。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确立问题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教师应学会对教材进行问题化处理。这实际上是将“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形式,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发现学习。其关键是真正挑起学习、认识上的矛盾,形成“知识冲突”,使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追本求源的欲望,并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通过思考和探索活动,自主地建构知识、发展能力;(2)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有强烈的“假如”意识、“比较”意识、“替代”意识、“可能”意识、“想象”意识、“组合”意识、“类推”意识、“追问”意识等一系列问题意识。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诱导性,应有助于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商量意识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大人看,得到别人尊重,同时希望有发表意见和见解的机会,得以表现自己的才干。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商量意识,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某些情况,遇到的某些问题,应学会与学生商量对话。通过商量与对话让学生真实地、全面地了解某些情况,了解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意图,了解他人的思想、工作生活,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主动纠正自己的思想观点,转变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在新课程教育教学中,只有通过协商对话,才会有师生双方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商量对话,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对话双方感情真诚,态度诚恳,以诚相待。对话的教师一方,要做到平等待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见,以免学生感到压抑,而学生则应尊敬师长。这是开展商量对话教育的前提和基础;(2)要形成良好的对话环境和气氛,让对话始终在友好宽松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时,教师要态度温和、语言亲切,才能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对话环境,以消除学生的拘谨感。说话时做到语气自然平和,听话时思想集中有耐心。即使听到一些错误的观点,过头的话语或不切实际的批评,也不要急于纠正和解释,更不能发脾气,而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耐心地等待学生把话说完。然后巧妙地用委婉的语言不露声色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或作耐心的解释或进行启发疏导。任何激烈的言辞,都会伤害学生的感情,使对话陷入僵局,搞得不欢而散。所以,对话中,即使双方出现激烈争论,也要注意互相尊重,要杜绝伤害学生人格的现象发生。
六、面子意识
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之时,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有很强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主要表现在,要求别人(包括教师)尊重他们的学习、劳动、生活、业余爱好和人格等,并且在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信任。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照顾学生的“面子”,师生之间才能产生思想上的相通、感情上的共鸣。因此,在新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面子”意识,时时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形象,给足学生“面子”。对学生的合理要求,教师应尽量满足;对学生的个人“隐私”,应给予“保密”;对犯过错误的学生,切忌讽刺挖苦、斥责讥笑,更不能轻易地“揭疮疤”、“摆丑事”;对待有缺点的学生,在运用批评手段时,一方面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做到心平气和,因为说话声音的大小并不与批评教育的效果成正比,稍不注意还会有失教师的风度和修养。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批评的场合。俗话说:“赏之以众情所喜,罚之以众情所恶”。因此应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大会上批评学生。因为这样做会使受批评的学生感到难堪,甚至背上思想包袱,增加做好他们教育工作的困难。
七、反思意识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探究的过程。教师学会反思自己,确立反思意识,使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这是新课程的一项基本要求。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反思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才能获得持续进步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按照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更好,教师没有更深思考过。由于教学内容是由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是由教研部门提供的,教学方法是由教研部门介绍的,考试试卷及答案是由教育部门编制的。这样,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成了教研部门提供的一些模式的盲目模仿者。对于这一现象,从参与课改实践的教师来看,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突出表现在许多教师还习惯于指责学生,每当学生学业不理想时,教师的答案几乎是学生过于懒惰,课前不预习,上课不用心,课后不复习,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缺乏的恰恰就是教师的自身反思。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反思应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教师不仅要乐于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不仅教学前要反思、而且在教学中、教学后也要及时反思。因为只有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只有在教学中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只有在教学后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师必须时刻具有反思意识,应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发展,在反思中自我成长。
八、生活意识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走向。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程和教学,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因为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会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就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会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桩乐在其中的美事了。
教学要回归生活,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教师必须确立生活意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许多一线教师在体现生活性教学方面显得无所适从。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许多教师不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教育资源,不善于联系学生的活动世界,不善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甚至对“怎样的教学才是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等问题感到茫然。一言以蔽之,当前我们许多教师的教学生活性意识还较欠缺,教学效果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差距。
教学回归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要求教师学会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实现教材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对接,实现与学生经验世界的对接,促进学生运用来自现实生活的个性化经验去同解同化新经验,从而更好地使学生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2)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引入课题,即从学生“你去过、经历过、思考过、做过、见过、喜欢过……”入手,并组织学生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如表演、交流讨论、演讲辨论等以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3)注重从学生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喜怒、哀乐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总之,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新课程的实施有赖于教师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确立。我们深知,让教师抛弃长期形成的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是件艰难和痛苦的事,但这种转变是注定的,教师只有经历这一思想观念转变,才能肩负起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重任。
责任编辑梅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