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人”的数字

来源 :课外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_F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过后的第三天,我们全家去儿童公园玩。
  节日的公园真热闹。喜气洋洋的大人领着兴高采烈的小朋友,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门口的许多小摊小贩也不失时机地吆喝着,诱惑着小朋友一个劲儿地缠着大人,要买这买那。在一棵大槐树底下围着一大群人,我们凑上去一看,原来是几个小摊挂起了“数数小发财”的招牌,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目光。
  只见空地上铺着一块布,中间放着几张扑克牌,四周是26个小方格,分别对应着从1到26这些数。方格里放着很多物品,有铅笔、糖块、钢笔、电子表、遥控玩具……大小不一,贵贱不等。听摊主介绍,只要花一元钱,就可任意抽出两张扑克牌来玩有奖数数游戏了。
  看着方格里的物品,许多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看了一会,发现那些玩游戏的人每次得到的不是糖块,就是铅笔之类的便宜货;而那些贵的,诸如遥控车呀什么的,却从来没人得过。
  “真倒霉,又是橡皮!”“唉,怎么也赢不了个值钱的。”听着旁边几位大哥哥沮丧的叹息声,我心里暗暗嘀咕起来:他们怎么就得不到值钱的呢?是他们的运气不好吧!看我的。我掏出一元钱,抽了两张扑克牌,分别是3和6,两者相加为9,从9的下一位数10数起,数9个数,得数为18,我满怀希望地向18的方格里一瞅,是一根圆珠笔芯。我只好垂头丧气地退出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莫非摊主有什么特异功能?我问爸爸,爸爸让我自己想想数字的规律。
   我蹲下来,细细地观察、思考。突然,我发现放贵的东西的方格都是奇数格,而偶数格里无一例外的都是廉价品,而每次游戏最后数出的数字都是偶数。联系最近数学课上刚学的偶数和奇数的性质,我恍然大悟。原来,不论你拿到的两张扑克牌的数加起来是偶数还是奇数,从这个和的下一格数起,再数出这个和,结果都是偶数。因为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数到最后一定是在偶数格里。所以,每次总是摊主赚钱。
  “原来数学也骗人。”我把我的推理向爸爸说了,气愤地嚷道。
  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数学是没有‘立场’的,好人用它为人类造福,坏人用它行骗欺人。这就需要我们遇事多动脑筋,避免上当受骗。”
  
  指导教师田树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的phase值、T2*值及R2*值随动脉血氧水平的变化趋势,分析SWI对血栓体积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采集人动脉血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