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运用语文的一项练习,是学习做人的一项纪录。小学作文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打下语言与精神的底子。小学生态作文教学是以生态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切入口,以学生观察、考察、体验、游戏、实践等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提高儿童习作力的活动。
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推进小学习作教学改革;2019年,我们承担了上海市第四期“名师名校长”攻关计划课题,提出“生态作文”教学理念与追求。回首10年探索,我们提炼了“四字真经”作为生态作文教学的主张,分别是:爱、能、真、活。
一、“爱”: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作文课
崔永元在《我的语文为什么比数学好》讲述了自己的一件往事:“我上小学的时候碰到一个语文老师和一个数学老师,语文老师没事就夸我。我写的作文其实也是有套路的,就说学校运动会,我就说枪声一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大家都这么写,然后老师就在底下用红笔画一下,打一个感叹号写着‘精彩’。然后我觉得我和鲁迅差不了多少,年龄比他小,文笔差不多。……我就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觉得确实和鲁迅差异不大,起码学起来很高兴。”
主持人崔永元会说话、善表达,尽人皆知。看了這个故事,恐怕没有人怀疑,是小学老师激发了他作文的兴趣。崔永元这样的例子可谓多矣,对一个孩子来说,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固然重要,但保持兴趣可能更要紧。兴趣应当是学生习作的第一能力——兴趣是对学习的一种认识倾向,表现为对学习的向往、热情和专心,显然是学生作文的驱动力。因而,我们当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激活、呵护、维持学生作文的兴趣。
1.作文目标“摘得到”
小学生作文是“写话”,是“习作”,有别于“写作”,更不是“创作”,因此要求不能过高。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不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小学作文姓“小”,不要在知识技能上揠苗助长,更不宜用所谓的优秀作文标准来苛求每一个学生。中国古代蒙学正式习作较迟,且大多采取先放后收的训练程序。第一步是放,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写,驰骋想象,放开言路,不受约束,以“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也”。第二步才是收,到一定阶段,学生习作已有了一定基础,再要求精练严谨。一句话,兴趣优先,作文的要求一定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2.作文学习“趣味化”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这样的流程: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学习例文—学生动笔—教师批改。很多学生即使听懂了教师所讲的知识,但依然很难用到作文实践中。因为作文知识的掌握不是靠“听”懂的,而是靠“写”会的。基于此,我们组织区级作文研究课,教学内容虽不同,但都有“活动”元素:《难忘的一课》中设计“穿越时空”的魔术,《我是一片落叶》中教师带着树叶进课堂,带着学生去精神旅行……在明确知识技能要求的基础上,把“习作内容的指导”与“习作知识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即在明确教学内容后,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比较具体的、有相对固定步骤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投入地“体验”,以顺利穿越习作“暗胡同”。当然,有的作文课可以采取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进行,比如四年级有“连续观察日记”的作文,一位教师就买来“长苗娃娃”摆在教室里,学生们进行了两周的观察,教师再上作文课。学生兴趣盎然,乐“写”不疲。
3.作文评讲“多表扬”
教学中,一是要重激励。学生习作,标题新颖独特,词语精准精彩,句子耳目一新,都可以在评讲课上展示出来;不但展示,还请小作者自己朗读,介绍经验。学生由此获得的正是崔永元那样的“信心”,跟进的正是积极努力地写。二是要重进步。管建刚老师的评讲课也“挑刺”,不过是针对全班进行,但学生一起修改的都是“遣词造句”方面的“小毛病”。一起“诊治”后还提供机会,要学生“练一练”。不做“行动的矮子”,不让学生“眼高手低”,这正源于管老师的“每次一小步”“每次有进步”的语文训练意识。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回忆自己读书生活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赞美如花,让它们开满学生习作的漫漫长路吧!
二、“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写“这一篇”
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写“这一篇”作文,是生态作文教改的重要主张之一。
所谓“每个学生”,即班中100%的学生都会,做到“一个也不能少”;所谓“这一篇”,是这一次作文课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需明确、适切,更重要的是,这个目标必须精要,一般是由1~2个习作知识支撑的作文力。
我们用“这一篇”来强调两个意思:第一,“这一篇”作文独有的作文知识与技能。对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来说,这次作文训练可以给学生提供最佳平台与最好机会,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他作文训练往往无法或不能有效完成。第二,学生通过“这一篇”作文的学习,掌握“这一类”作文的写作。
学会写“这一篇”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作文,小学阶段有3~4年时间(五年制小学与六年制小学),如果每学期都有8次课堂作文训练,按照每次作文都要学会写“这一篇”的要求,那么,我们的学生到小学毕业,每个人至少都会写48~64篇不同的作文。可以说,一个学生经历这么多次的作文训练,达到课标的要求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这就是我们提出“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写‘这一篇’”教学理念的逻辑。
我们的做法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课堂习作跟着教师“学一次”,课外习作自己试着“做一次”。以四年级课堂习作训练《我做成了_____》为例,我们从课程、教材要求出发,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把本次习作目标定为“用一系列动词把做成手工艺品的过程写具体”。这次实践分为两个阶段:
1.课上跟着老师“学一次”
任课老师经过认真慎重考虑,选择了做不倒翁,理由是学生很喜欢,而且容易成功。作为课外作业,提前让学生在家做不倒翁。第二天语文课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每个学生都做了展示。学生彼此欣赏,有的还简单交流了自己的做法与感受。接着,教师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口头交流如何做成不倒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指导,板书了不少动词和修饰性的副词。之后,教师请学生利用板书,口述如何做不倒翁,并指名在全班进行交流,师生一边听,一边即时提出修改建议。之后,教师让学生写作,学生完成作文后又进行了交流、修改。从批改看,每位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目标。 2. 课外试着自己“做一次”
星期五,老师布置了同题作文《我做成了______》,要求学生动手做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鼓励学生做的跟别人不一样,可以让家长一起参与。然后写成一篇习作,要求交习作和手工艺品。习作的要求跟之前写的完全一致, 即用一系列动词把自己怎么做手工艺品的过程写具体。课上,48名学生带来了48样手工艺品:笔筒、花篮、机器人……48名学生也带来了48篇作文,教师批改后惊喜地发现:所有学生都达到了“用系列动词把过程写具体”的要求。
实施“学一次,做一次”的教学策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技能是桥梁,课内外习作有练习,桥梁就是本次习作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重点;情感是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呵护、维持学生的习作兴趣;交流是保障,教师要为学生彼此分享见闻、体验和想法创建平台,要为学生说话交流、习作修改、语言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将这些宝贵的学习资源能够利用起来。
三、 “真”: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习作好行为
对习作教学来说,还有比写出“好作文”、学会写“这一篇”作文更重要的事吗?有,那就是帮助“文”背后的人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好作文源于好行为。作文需要知识,但不是始于知识;作文也不是始于作文课,而是始于学生的观察、发现、思考、读书等。好作文是流,好行为才是源。
写作重在养成好行为。普利策奖获得者、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唐纳德·莫雷教授1968年出版了《作家教写作》,认为写作是一个发现、探索未知和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能更深入地挖掘思想和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学生表达以及表达的背后,包含着一系列的学习,既指向求知,也指向成长。所以,写作通过行为的改变,让学生变得更美好。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学习,通过观察学生作文常态,我们总结了小学生应该养成的五种学习行为,概括为“五会”:
1.会观察
小学生学习观察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学生个体调用五官六感,观察世界万物、体味七情六欲。这里还包括了学生在读书中汲取知识与经验,还有像记者那样通过问询获取新知与智慧。二是基于课堂教学的观察。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是一起观察某个对象(场面等),在合作中学习观察,发展能力。李白坚教授、贾志敏老师等在作文课多采用游戏、活动形式进行教学。
2.会积累
面对一个材料或命题,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文化积累和语言经验的局限,思想的酝酿提高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的。要养成积累的学习行为,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我们来学习美国的作文案例,这是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认识我自己——我是谁》:①镜子里的我;②我的小手;③我的小脚;④我穿什么衣服;⑤我吃些什么……乍看,都是对作文内容的指导,凭借这些细化的题目或学习支架,学生写作文势必具体,充满情感。往深处想,这又何尝不是在教学生积累素材呢!
作文中的“积累”行为至少还包括了:一是语言的积累,“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二是知识的积累,没有习作知识,没有生活常识,也势必影响作文;三是语言素材的积累,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都可能成为很好的作文内容;四是生活的积累,事例、人物、景物等,是學生作文的活水源泉;五是思想情感的积累,是作文的动力,又是作文的内容、立人的根基。
如何教学生积累,教师或进行方法的传授,或组织经验的交流,或抓好偏习的矫正等,加强指导与跟踪,落实在平时每一次作文训练中。
3.会表达
好的表达,是说真话、讲实话,是抒真情、写实感。我们用以下两方面来保障:一是表达有动机。朱自清先生很早就意识到动机(即读者)对学习写作的重要性,他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他主张以报刊上各类文章为写作学习的范文,因为这类报刊文章“对象或宽或窄”,“语气和体裁也不一样”,经常比较地看,“也便渐渐会留心他们的假想的读者”。这样的表达,是真写,是真做人。二是表达有内容,也就是有可以跟人交流的内容,否则就是无病呻吟了。对学生来说,这次作文,既然我已经明确了动机,明确了为谁而写,那么作文内容就是他(们)最想了解的有哪些,这些事情如何写才好。
4.会修改
从现状来看,作文能力不高的学生往往也不大会修改。不会修改常常不是态度问题,而是知识与方法的问题,是没有养成相应的学习行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把修改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修改实践中,通过教师示范、合作修改、独立修改等行为,逐步掌握修改的技能,养成修改的习惯。
小学生学习修改,需要遵循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修改的内容来看,有:是否要增删内容,体现表达的全面性;是否要调换词语,体现表达的准确性;是否要调整顺序,体现表达的逻辑性;是否要运用修辞,体现表达的生动性。从修改的方法来看,包括:朗读修改、延后修改、运用修改符号等。从修改的习惯来看,包括勤于修改、向他人请教等。
5.会交流
既然写作又是社会文化再生产与消费的过程,那么,交流(发表)就必不可少。交流是写作活动的重要目的,也是促进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既要关注作文课堂中的交流,又要关注平时周记、日记等的交流。交流活动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乐于交流、能者为师的习惯,也要引领学生总结反思,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语言水平的发展与精神的成长。
四、“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作文的动机
从动机走向目的,帮助每一个学生在作文时找到动机,把作文写活,是小学生态作文教改坚持的又一教学主张。为什么作文教学要从动机走向目的?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动机是“为了什么”,是回答原因的问题;而目的则是“达到什么”,是回答结果的问题。从动机走向目的,遵循了作文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从动机走向目的”呢?
1.讲究命题艺术
作文动机包含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读者意识,习作时意识到习作活动的对象。
读者意识的培养,方法、途径千千万,联系到作文教学,讲究命题是关键。民国以来的语文教学一般把写作分为训练写作与实际写作两类。前者主要指课堂作文,后者包括了周记、随笔、日记等。实际写作是有了表达的动机和实际的需要才动笔,而训练写作是为提高能力而展开的训练,未必有实际需求。为了便教利学,作文课一般采取命题形式。了解学生,把题目命到学生的心里去,命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去,让学生看到题目,不但觉得有内容写,而且大致明白为谁而写,这样的命题就能做到叶老说的“如学生所自发,彼本无所为,示之以题,彼即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比如《我爱你,春天》与《我发现的春天》,都要写春天,但后一个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题目后隐藏着巨大的读者群:既可以是身边的小伙伴,也可以是熟悉的大人,还可以是陌生人。纵览西方一些国家的小学作文教学,其作文题目需要学生有自己的观察、情感,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可以打开我们作文命题的思路,比如:《老鼠是否有决策能力?》《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你的未来的职业是什么》《我怎么看漫画》《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2.激发交际需要
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置于交际活动中,学生才能形成充分的动机。社会交际需求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对他人施加影响等。可以说,任何课堂作文都可以创设交际背景。以激发自我表现的需要为例。《我真了不起》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一篇习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用一件事写出“我”了不起;二是能够表达自豪的感受与心情。指导学生作文时,我得知近期有家长会,就这样激发学生的习作交际需求:“下周四开家长会,老师请大家给爸爸妈妈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写一篇作文,用事件讲述自己的一个本领,家长会那天就放到你的课桌上。”真實的交际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什么写”的问题迎刃而解。在这样的动机推动下,学生学习相关习作知识,就成了内心的迫切需求,成了学习的自然诉求。
3.激励学生发表
习作得以发表,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势必会有积极影响。同是激发学生习作动机,“发表”提供的是不同的心理刺激,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以为是“作者”二字。对学生习作来说,“作者”意识可以提供比“读者”意识更强烈的习作动机,当然层次也更高——当学生成为一名“作者”,显然,对其个性,对其创造性的要求也就更多。
10多年前,我们区域就全力打造《小作家》杂志,每月一期,给学生习作提供发表机会,每月可以刊登30多篇习作,作者有样刊,也有稿费。每一期杂志都辟有“小作家”专栏,推出一位学生的数篇作文,封三还刊登其照片与自我简介。如此隆重,如此热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
作为兼职编辑,我深感,作为一名作者,“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更重要。一个有作者意识的学生,他最需要的是自己的见闻与发现、感受与情感、认识与思想。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对此有高度的重视,那么,学生的写作将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
我们陆续收到学生读过的美好的书、游过的美丽的景、见到的美妙的人……是的,一个作者,了不起的,不但是他能创造,而且他还是真善美的传播者。显然,作者意识引导下的作文学习,在提升学生语言品质的同时还锤炼着学生的情意与人格。也就是说,当学生自觉地成为一位作者时,学作文与学做人便可以达到完美的融合。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杨 伟
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推进小学习作教学改革;2019年,我们承担了上海市第四期“名师名校长”攻关计划课题,提出“生态作文”教学理念与追求。回首10年探索,我们提炼了“四字真经”作为生态作文教学的主张,分别是:爱、能、真、活。
一、“爱”: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作文课
崔永元在《我的语文为什么比数学好》讲述了自己的一件往事:“我上小学的时候碰到一个语文老师和一个数学老师,语文老师没事就夸我。我写的作文其实也是有套路的,就说学校运动会,我就说枪声一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大家都这么写,然后老师就在底下用红笔画一下,打一个感叹号写着‘精彩’。然后我觉得我和鲁迅差不了多少,年龄比他小,文笔差不多。……我就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觉得确实和鲁迅差异不大,起码学起来很高兴。”
主持人崔永元会说话、善表达,尽人皆知。看了這个故事,恐怕没有人怀疑,是小学老师激发了他作文的兴趣。崔永元这样的例子可谓多矣,对一个孩子来说,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固然重要,但保持兴趣可能更要紧。兴趣应当是学生习作的第一能力——兴趣是对学习的一种认识倾向,表现为对学习的向往、热情和专心,显然是学生作文的驱动力。因而,我们当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激活、呵护、维持学生作文的兴趣。
1.作文目标“摘得到”
小学生作文是“写话”,是“习作”,有别于“写作”,更不是“创作”,因此要求不能过高。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不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小学作文姓“小”,不要在知识技能上揠苗助长,更不宜用所谓的优秀作文标准来苛求每一个学生。中国古代蒙学正式习作较迟,且大多采取先放后收的训练程序。第一步是放,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写,驰骋想象,放开言路,不受约束,以“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也”。第二步才是收,到一定阶段,学生习作已有了一定基础,再要求精练严谨。一句话,兴趣优先,作文的要求一定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2.作文学习“趣味化”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这样的流程: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学习例文—学生动笔—教师批改。很多学生即使听懂了教师所讲的知识,但依然很难用到作文实践中。因为作文知识的掌握不是靠“听”懂的,而是靠“写”会的。基于此,我们组织区级作文研究课,教学内容虽不同,但都有“活动”元素:《难忘的一课》中设计“穿越时空”的魔术,《我是一片落叶》中教师带着树叶进课堂,带着学生去精神旅行……在明确知识技能要求的基础上,把“习作内容的指导”与“习作知识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即在明确教学内容后,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比较具体的、有相对固定步骤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投入地“体验”,以顺利穿越习作“暗胡同”。当然,有的作文课可以采取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进行,比如四年级有“连续观察日记”的作文,一位教师就买来“长苗娃娃”摆在教室里,学生们进行了两周的观察,教师再上作文课。学生兴趣盎然,乐“写”不疲。
3.作文评讲“多表扬”
教学中,一是要重激励。学生习作,标题新颖独特,词语精准精彩,句子耳目一新,都可以在评讲课上展示出来;不但展示,还请小作者自己朗读,介绍经验。学生由此获得的正是崔永元那样的“信心”,跟进的正是积极努力地写。二是要重进步。管建刚老师的评讲课也“挑刺”,不过是针对全班进行,但学生一起修改的都是“遣词造句”方面的“小毛病”。一起“诊治”后还提供机会,要学生“练一练”。不做“行动的矮子”,不让学生“眼高手低”,这正源于管老师的“每次一小步”“每次有进步”的语文训练意识。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回忆自己读书生活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赞美如花,让它们开满学生习作的漫漫长路吧!
二、“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写“这一篇”
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写“这一篇”作文,是生态作文教改的重要主张之一。
所谓“每个学生”,即班中100%的学生都会,做到“一个也不能少”;所谓“这一篇”,是这一次作文课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需明确、适切,更重要的是,这个目标必须精要,一般是由1~2个习作知识支撑的作文力。
我们用“这一篇”来强调两个意思:第一,“这一篇”作文独有的作文知识与技能。对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来说,这次作文训练可以给学生提供最佳平台与最好机会,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他作文训练往往无法或不能有效完成。第二,学生通过“这一篇”作文的学习,掌握“这一类”作文的写作。
学会写“这一篇”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作文,小学阶段有3~4年时间(五年制小学与六年制小学),如果每学期都有8次课堂作文训练,按照每次作文都要学会写“这一篇”的要求,那么,我们的学生到小学毕业,每个人至少都会写48~64篇不同的作文。可以说,一个学生经历这么多次的作文训练,达到课标的要求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这就是我们提出“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写‘这一篇’”教学理念的逻辑。
我们的做法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课堂习作跟着教师“学一次”,课外习作自己试着“做一次”。以四年级课堂习作训练《我做成了_____》为例,我们从课程、教材要求出发,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把本次习作目标定为“用一系列动词把做成手工艺品的过程写具体”。这次实践分为两个阶段:
1.课上跟着老师“学一次”
任课老师经过认真慎重考虑,选择了做不倒翁,理由是学生很喜欢,而且容易成功。作为课外作业,提前让学生在家做不倒翁。第二天语文课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每个学生都做了展示。学生彼此欣赏,有的还简单交流了自己的做法与感受。接着,教师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口头交流如何做成不倒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指导,板书了不少动词和修饰性的副词。之后,教师请学生利用板书,口述如何做不倒翁,并指名在全班进行交流,师生一边听,一边即时提出修改建议。之后,教师让学生写作,学生完成作文后又进行了交流、修改。从批改看,每位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目标。 2. 课外试着自己“做一次”
星期五,老师布置了同题作文《我做成了______》,要求学生动手做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鼓励学生做的跟别人不一样,可以让家长一起参与。然后写成一篇习作,要求交习作和手工艺品。习作的要求跟之前写的完全一致, 即用一系列动词把自己怎么做手工艺品的过程写具体。课上,48名学生带来了48样手工艺品:笔筒、花篮、机器人……48名学生也带来了48篇作文,教师批改后惊喜地发现:所有学生都达到了“用系列动词把过程写具体”的要求。
实施“学一次,做一次”的教学策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技能是桥梁,课内外习作有练习,桥梁就是本次习作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重点;情感是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呵护、维持学生的习作兴趣;交流是保障,教师要为学生彼此分享见闻、体验和想法创建平台,要为学生说话交流、习作修改、语言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将这些宝贵的学习资源能够利用起来。
三、 “真”: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习作好行为
对习作教学来说,还有比写出“好作文”、学会写“这一篇”作文更重要的事吗?有,那就是帮助“文”背后的人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好作文源于好行为。作文需要知识,但不是始于知识;作文也不是始于作文课,而是始于学生的观察、发现、思考、读书等。好作文是流,好行为才是源。
写作重在养成好行为。普利策奖获得者、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唐纳德·莫雷教授1968年出版了《作家教写作》,认为写作是一个发现、探索未知和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能更深入地挖掘思想和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学生表达以及表达的背后,包含着一系列的学习,既指向求知,也指向成长。所以,写作通过行为的改变,让学生变得更美好。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学习,通过观察学生作文常态,我们总结了小学生应该养成的五种学习行为,概括为“五会”:
1.会观察
小学生学习观察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学生个体调用五官六感,观察世界万物、体味七情六欲。这里还包括了学生在读书中汲取知识与经验,还有像记者那样通过问询获取新知与智慧。二是基于课堂教学的观察。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是一起观察某个对象(场面等),在合作中学习观察,发展能力。李白坚教授、贾志敏老师等在作文课多采用游戏、活动形式进行教学。
2.会积累
面对一个材料或命题,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文化积累和语言经验的局限,思想的酝酿提高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的。要养成积累的学习行为,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我们来学习美国的作文案例,这是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认识我自己——我是谁》:①镜子里的我;②我的小手;③我的小脚;④我穿什么衣服;⑤我吃些什么……乍看,都是对作文内容的指导,凭借这些细化的题目或学习支架,学生写作文势必具体,充满情感。往深处想,这又何尝不是在教学生积累素材呢!
作文中的“积累”行为至少还包括了:一是语言的积累,“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二是知识的积累,没有习作知识,没有生活常识,也势必影响作文;三是语言素材的积累,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都可能成为很好的作文内容;四是生活的积累,事例、人物、景物等,是學生作文的活水源泉;五是思想情感的积累,是作文的动力,又是作文的内容、立人的根基。
如何教学生积累,教师或进行方法的传授,或组织经验的交流,或抓好偏习的矫正等,加强指导与跟踪,落实在平时每一次作文训练中。
3.会表达
好的表达,是说真话、讲实话,是抒真情、写实感。我们用以下两方面来保障:一是表达有动机。朱自清先生很早就意识到动机(即读者)对学习写作的重要性,他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他主张以报刊上各类文章为写作学习的范文,因为这类报刊文章“对象或宽或窄”,“语气和体裁也不一样”,经常比较地看,“也便渐渐会留心他们的假想的读者”。这样的表达,是真写,是真做人。二是表达有内容,也就是有可以跟人交流的内容,否则就是无病呻吟了。对学生来说,这次作文,既然我已经明确了动机,明确了为谁而写,那么作文内容就是他(们)最想了解的有哪些,这些事情如何写才好。
4.会修改
从现状来看,作文能力不高的学生往往也不大会修改。不会修改常常不是态度问题,而是知识与方法的问题,是没有养成相应的学习行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把修改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修改实践中,通过教师示范、合作修改、独立修改等行为,逐步掌握修改的技能,养成修改的习惯。
小学生学习修改,需要遵循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修改的内容来看,有:是否要增删内容,体现表达的全面性;是否要调换词语,体现表达的准确性;是否要调整顺序,体现表达的逻辑性;是否要运用修辞,体现表达的生动性。从修改的方法来看,包括:朗读修改、延后修改、运用修改符号等。从修改的习惯来看,包括勤于修改、向他人请教等。
5.会交流
既然写作又是社会文化再生产与消费的过程,那么,交流(发表)就必不可少。交流是写作活动的重要目的,也是促进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既要关注作文课堂中的交流,又要关注平时周记、日记等的交流。交流活动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乐于交流、能者为师的习惯,也要引领学生总结反思,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语言水平的发展与精神的成长。
四、“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作文的动机
从动机走向目的,帮助每一个学生在作文时找到动机,把作文写活,是小学生态作文教改坚持的又一教学主张。为什么作文教学要从动机走向目的?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动机是“为了什么”,是回答原因的问题;而目的则是“达到什么”,是回答结果的问题。从动机走向目的,遵循了作文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从动机走向目的”呢?
1.讲究命题艺术
作文动机包含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读者意识,习作时意识到习作活动的对象。
读者意识的培养,方法、途径千千万,联系到作文教学,讲究命题是关键。民国以来的语文教学一般把写作分为训练写作与实际写作两类。前者主要指课堂作文,后者包括了周记、随笔、日记等。实际写作是有了表达的动机和实际的需要才动笔,而训练写作是为提高能力而展开的训练,未必有实际需求。为了便教利学,作文课一般采取命题形式。了解学生,把题目命到学生的心里去,命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去,让学生看到题目,不但觉得有内容写,而且大致明白为谁而写,这样的命题就能做到叶老说的“如学生所自发,彼本无所为,示之以题,彼即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比如《我爱你,春天》与《我发现的春天》,都要写春天,但后一个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题目后隐藏着巨大的读者群:既可以是身边的小伙伴,也可以是熟悉的大人,还可以是陌生人。纵览西方一些国家的小学作文教学,其作文题目需要学生有自己的观察、情感,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可以打开我们作文命题的思路,比如:《老鼠是否有决策能力?》《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你的未来的职业是什么》《我怎么看漫画》《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2.激发交际需要
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置于交际活动中,学生才能形成充分的动机。社会交际需求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对他人施加影响等。可以说,任何课堂作文都可以创设交际背景。以激发自我表现的需要为例。《我真了不起》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一篇习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用一件事写出“我”了不起;二是能够表达自豪的感受与心情。指导学生作文时,我得知近期有家长会,就这样激发学生的习作交际需求:“下周四开家长会,老师请大家给爸爸妈妈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写一篇作文,用事件讲述自己的一个本领,家长会那天就放到你的课桌上。”真實的交际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什么写”的问题迎刃而解。在这样的动机推动下,学生学习相关习作知识,就成了内心的迫切需求,成了学习的自然诉求。
3.激励学生发表
习作得以发表,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势必会有积极影响。同是激发学生习作动机,“发表”提供的是不同的心理刺激,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以为是“作者”二字。对学生习作来说,“作者”意识可以提供比“读者”意识更强烈的习作动机,当然层次也更高——当学生成为一名“作者”,显然,对其个性,对其创造性的要求也就更多。
10多年前,我们区域就全力打造《小作家》杂志,每月一期,给学生习作提供发表机会,每月可以刊登30多篇习作,作者有样刊,也有稿费。每一期杂志都辟有“小作家”专栏,推出一位学生的数篇作文,封三还刊登其照片与自我简介。如此隆重,如此热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
作为兼职编辑,我深感,作为一名作者,“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更重要。一个有作者意识的学生,他最需要的是自己的见闻与发现、感受与情感、认识与思想。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对此有高度的重视,那么,学生的写作将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
我们陆续收到学生读过的美好的书、游过的美丽的景、见到的美妙的人……是的,一个作者,了不起的,不但是他能创造,而且他还是真善美的传播者。显然,作者意识引导下的作文学习,在提升学生语言品质的同时还锤炼着学生的情意与人格。也就是说,当学生自觉地成为一位作者时,学作文与学做人便可以达到完美的融合。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