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都是联合重组而来的企业,现在前者独立核算单位有上千家,后者有600多家。在很多场合,我经常被问:“你怎么管控这么多企业?怎样才能杜绝下属企业的乱投资行为?”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只要找到一套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管控模式,事情就好办了。
建立管控模式,先要知道管什么、控什么。管控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解决“两乱”:一是行权乱,政出多门,不知道该听谁的,不能令行禁止;二是投资乱,投资决策不能高度集中,子子孙孙的公司都在乱投资,母子公司职能缺位。企业的混乱往往来自这“两乱”,管住了就能实现行权顺畅、步调一致、有序经营,否则就会“宽严皆误”。
于是,我想到了“划格子”的办法,就像装巧克力的盒子,用塑料格子隔开,巧克力就不会粘在一起了。管理也是这样,把集团里众多企业划分到不同的格子里,每个企业只能在自己的格子里活动,给多大的权力你就干多大的事,这样大家就能各司其职、各适其位。这个管控模式包括5点内容: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业务平台化、管理精细化、文化一体化。
治理规范化,就是按照《公司法》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规范的董事会。通过规范治理,让公司战略方向的研究和选择更清晰,决策质量进一步提高,公司发展更加稳健。
职能层级化,就是清晰界定内部不同层级企业的功能和运作流程,强化职责,实施分层次的目标管理。把决策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有机分开,明晰各层级的重点工作与任务,让每个层级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权力是什么、责任是什么。
集团公司是第一个层级,是决策中心,负责战略管理、资源管理和投资决策;所属的子企业是第二个层级,作为利润中心,通过专业的业务平台实施对市场的有效管理;子企业下面的生产单位是第三个层级,作为成本中心,要控制消耗,保证质量。按照相应的职能定位,这三个层级分别需要的是投资高手、业务能手和成本杀手。决策、利润和成本的分层级管理是管理学的经典架构,在这种架构下,资本项下的重大决策都由集团公司总部做出。下属公司只有投资建议权,没有投资决策权,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投资冲动和风险。
对成本中心这一层级,我总是强调,再大的工厂在投资项下也没有权力,所有投资权都要拿到上面来。就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很多子公司都没有投资权,只有运营权。我跟工厂厂长说:“你只考虑成本就好,不要总考虑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些战略性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做好成本控制,你这个厂长就合格了。至于投资,这是集团总部层面考虑的事情。”
以前有人给我讲过一件事,说国内的一家日资公司买辆二手汽车还要总部来人看,感觉效率很低。可后来一想,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虽然效率可能低了些,但从整个企业的投资决策来看,这样做是有规则和章法的,会使公司的运作更稳健。
“格子化”管控模式的第三个方面是业务平台化。集团公司作为投资管理机构,具体业务通过下面的专业化业务平台来经营管理。中国建材集团下面有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中国玻纤、北新建材等,下属的都是水泥公司、玻璃公司、新型建材公司等专业平台。国药集团也很专业,有中药、西药、生物制药、医药器械等平台。但再细分也要打格子,每个平台只做一种业务。
如果有基层干部想做多面手,那就到集团来,在业务平台上只能做专业。因为今天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人才、知识和各项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专心做专业,才能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格子化”管控模式的第四个方面是管理精细化,也叫管理数字化。这方面,中国建材集团大力推行“三五”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第一个“五”是五化运行模式,即一体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数字化。第二个“五”是五集中管理模式,包括市场营销集中、采购集中、财务集中、技术集中、投资决策集中。第三个“五”是五类关键经营指标,包括净利润、售价、成本费用、现金流及资产负债率,要求每个人至少管好与自己相关的5个KPI(关键绩效指标)。
“三五”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一体化和数字化,就是各个企业要认同集团的战略和文化,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通过整合优化、统一市场、集中采购、开展对标等,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实施这一模式,企业系统地推进了降本增效,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最后一点是文化一体化。一个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有上下一致的文化和统一的价值观。优秀的文化是企业提升竞争力、推进集团协调发展的关键。
“格子化”管控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方法。如果一个企业有一套严谨规范的管控模式、一面指引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旗帜、一个能够凝聚大家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就基本上不会出大乱子。
建立管控模式,先要知道管什么、控什么。管控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解决“两乱”:一是行权乱,政出多门,不知道该听谁的,不能令行禁止;二是投资乱,投资决策不能高度集中,子子孙孙的公司都在乱投资,母子公司职能缺位。企业的混乱往往来自这“两乱”,管住了就能实现行权顺畅、步调一致、有序经营,否则就会“宽严皆误”。
于是,我想到了“划格子”的办法,就像装巧克力的盒子,用塑料格子隔开,巧克力就不会粘在一起了。管理也是这样,把集团里众多企业划分到不同的格子里,每个企业只能在自己的格子里活动,给多大的权力你就干多大的事,这样大家就能各司其职、各适其位。这个管控模式包括5点内容: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业务平台化、管理精细化、文化一体化。
治理规范化,就是按照《公司法》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规范的董事会。通过规范治理,让公司战略方向的研究和选择更清晰,决策质量进一步提高,公司发展更加稳健。
职能层级化,就是清晰界定内部不同层级企业的功能和运作流程,强化职责,实施分层次的目标管理。把决策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有机分开,明晰各层级的重点工作与任务,让每个层级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权力是什么、责任是什么。
集团公司是第一个层级,是决策中心,负责战略管理、资源管理和投资决策;所属的子企业是第二个层级,作为利润中心,通过专业的业务平台实施对市场的有效管理;子企业下面的生产单位是第三个层级,作为成本中心,要控制消耗,保证质量。按照相应的职能定位,这三个层级分别需要的是投资高手、业务能手和成本杀手。决策、利润和成本的分层级管理是管理学的经典架构,在这种架构下,资本项下的重大决策都由集团公司总部做出。下属公司只有投资建议权,没有投资决策权,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投资冲动和风险。
对成本中心这一层级,我总是强调,再大的工厂在投资项下也没有权力,所有投资权都要拿到上面来。就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很多子公司都没有投资权,只有运营权。我跟工厂厂长说:“你只考虑成本就好,不要总考虑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些战略性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做好成本控制,你这个厂长就合格了。至于投资,这是集团总部层面考虑的事情。”
以前有人给我讲过一件事,说国内的一家日资公司买辆二手汽车还要总部来人看,感觉效率很低。可后来一想,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虽然效率可能低了些,但从整个企业的投资决策来看,这样做是有规则和章法的,会使公司的运作更稳健。
“格子化”管控模式的第三个方面是业务平台化。集团公司作为投资管理机构,具体业务通过下面的专业化业务平台来经营管理。中国建材集团下面有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中国玻纤、北新建材等,下属的都是水泥公司、玻璃公司、新型建材公司等专业平台。国药集团也很专业,有中药、西药、生物制药、医药器械等平台。但再细分也要打格子,每个平台只做一种业务。
如果有基层干部想做多面手,那就到集团来,在业务平台上只能做专业。因为今天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人才、知识和各项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专心做专业,才能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格子化”管控模式的第四个方面是管理精细化,也叫管理数字化。这方面,中国建材集团大力推行“三五”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第一个“五”是五化运行模式,即一体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数字化。第二个“五”是五集中管理模式,包括市场营销集中、采购集中、财务集中、技术集中、投资决策集中。第三个“五”是五类关键经营指标,包括净利润、售价、成本费用、现金流及资产负债率,要求每个人至少管好与自己相关的5个KPI(关键绩效指标)。
“三五”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一体化和数字化,就是各个企业要认同集团的战略和文化,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通过整合优化、统一市场、集中采购、开展对标等,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实施这一模式,企业系统地推进了降本增效,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最后一点是文化一体化。一个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有上下一致的文化和统一的价值观。优秀的文化是企业提升竞争力、推进集团协调发展的关键。
“格子化”管控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方法。如果一个企业有一套严谨规范的管控模式、一面指引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旗帜、一个能够凝聚大家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就基本上不会出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