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煤锅炉SNCR脱硝的影响

来源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NOx超低排放规律,数值模拟研究了总过量空气系数、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对某330 MW燃煤锅炉NOx排放的影响.结果 表明,炉膛内速度流场和温度场具有协同性,且协同程度越高,温度上升越快,其NOx生成也越多;NOx沿着环状温度场集中生成,并富集在炉膛四周.主燃区喷尿素可有效降低炉膛内整体NOx浓度.对比喷尿素前后发现:NOx浓度随总过量空气系数减小而变小;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越小,NOx浓度也越小,最佳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为0.92.
其他文献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区域一定时期内在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源及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活动总量的能力和容量.随着人地矛盾加剧,承载力测算是精确、高效、合理开发与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工具,相关研究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1960年以来,国际上发展了生态足迹法、能值分析法、状态空间法、多目标决策等静态评价方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方法、智能算法等承载力测算方法.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估方法,把人口、资源、环境的相
期刊
400MPa以上的超高压设备的不仅需要足够的强度设计,还要通过液压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特别是要保证加工食品的质量安全,因此设备及系统的冗余设计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超高压设备电气液压控制系统的双溢流安全阀、压力比对控制、位置控制及互锁、运动缓冲及泄压缓冲、能量回收等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及程序设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客户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自然资源领域相关业务的实际调研中,通过实景照片采集、文字信息描述、地理位置定位的方法进行相关调研的环境信息实时化采集.但是在面向村镇、村庄等小空间尺度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实际居民的需求、意愿和感知往往是调研中更为关注的重点.目前大多数应用只面向周边环境的调研采集,而忽视了建设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居民的意愿.运用集成ArcGIS for Android、GeoServer等开发框架,通过Form表单存储问卷信息至本地SQLite数据库,实现“
有效的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我国乡村治理逐渐走向多元化和民主化,但又面临松散化和低效率等困境.依据我国国情和乡村特征,构建多中心乡村治理理论框架,包括政府、村委会、村民、NGO、开发商等多主体的关系和行为特征,多主体之间沟通协调及权力权衡机制,以及公共服务、产业创业、社会关系和人文历史等多目标场景.开展浙江省三门县横渡镇多中心治理实证分析,为全镇多种行政村庄类型构建相应的村庄治理模式与场景,从而更好地解决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治理问题,以期为浙江省其他乡村提供治理经验.
有关大尺度的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已有较多,但应用于村镇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与相应的规划改善方法的研究较为少见.为解决村镇尺度规划提升承载力手段不足的问题,对有关社会—生态系统框架(SES)的文献进行整理,同时对关于村镇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方面的论文进行综述,并基于SES框架,针对村镇尺度特点,提出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规划提升工具箱.工具箱框架由5个工具集和与其对应的23个规划工具组成;针对每个工具集中的工具提出规划提升承载力工具的名称、工具应对的问题,并介绍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此工具的场景.使用该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而针对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尚未明确开展“双评价”的技术要求.市级“双评价”应用于县级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以江苏省溧阳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为例,提出以市级“双评价”优化为基础研判、以发展需求和战略意图为校核补充的县级城镇开发边界合理划定路径,旨在研究市级“双评价”与县级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行动应更加注重传统村落水塘空间的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水塘空间的物质功能与文化价值融为一体,相互支撑.结合浙江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典型案例分析,阐述传统村落水塘空间的多元文化价值,包括因地制宜的风水思想所反映的先民朴素宇宙观,融汇村民集体意识和文化认知的乡土信仰,体现村落场所秩序的礼制观念,以及先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文追求.深入认识传统村落水塘空间的文化价值,将有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实现传统文化赓续和创新.
采用转移矩阵法分析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多年土地利用变化,探索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式,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村镇土地利用变化SD模型,模拟出社渚镇至2035年不同政策情景下村镇主要地类变化差异明显:水田面积在耕地保护和现状发展情景下稳定增长,但经济优先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下出现增长缓慢的情况;采矿用地在耕地保护与生态保护情景下减少较快;镇建设用地在经济优先和耕地保护情景下增长较快,但在现状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中面积增长较慢或面积减少.研究表明,镇域
运河的漕运通航功能带动沿岸城市“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此类城市早期沿运河布局城市核心功能,且受运河文化、地域文化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特有的文化系统.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运河城市呈现出“去运河化”的发展状态,其文化系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历史地段一般存在于城市老城区中,承载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以此为研究对象能够有效提炼运河城市的文化基因,进而为运河城市文化系统重建提供解法.以江苏省常州市石龙嘴历史地段为例,借鉴“空间基因”的提取与总体解析方法,综合运用城市空间规划、文化战略和治理策略,对识
近年来,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选择与培育,以及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基于此,以位于豫鲁冀三省省际地理中心的濮阳市为例,探讨其作为中原经济区对接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重要通道,如何抓住空间重构、价值重估的机遇,从一座交通、产业、形象被边缘化的通道型城市转变为中原经济区东北部的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以期为其他同类型地区提供借鉴.针对濮阳的城市特性——边际型城市、拼贴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提出濮阳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两大发展路径:一是连接区域职能分工与对外通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