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有一些常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要求实验教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教学基础,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适当地加入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并克服实验课时相对不足的困难,师生配合共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基本操作技能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的理论学科,它在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实验教学主要通过复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及有效防治原则和措施,为今后顺利进入临床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1],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更注重改革与创新,在日常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基本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笔者就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我们现在所设置的病理生理学实验都是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需要学生进行手术操作,课前有专门的实验教师将手术器械和实验耗材在手术盘内摆放整齐并发放给学生,但是课程结束学生返还时手术盘往往乱七八糟,缺东少西,这是因为有的学生缺少良好的实验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首先让学生在实验课前清点手术盘内的器械和耗材,实验结束时要摆放整齐再清点一遍,一样不少地还给老师,这种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临床实习来说很重要。我们偶尔会发现学生将气管插管、动脉夹等遗留在动物尸体上,这不是小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告诉他们这样做在临床工作中的危害,引起他们的重视。其次要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严谨的态度,不要认为是动物实验就无所谓,失败了也没关系,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手术过程,不能一边操作一边谈笑讨论。最后要求学生善待动物,不要粗暴地进行捉拿、捆绑和麻醉,在动物烦躁时,适当地进行安抚,让其变得温顺,以便于实验顺利地进行下去。实验结束时要让学生采取适当的动物处死方式,并严格按照学校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处理动物尸体,不能随意丢弃。这些工作看起来很繁琐很不起眼,但要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实验教师,就不能忽视这些好的实验习惯,要有耐心培养学生的这些习惯,因为这是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
2.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随着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引入,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当大家都将注意力转向创新性综合性实验时,往往忽视学生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的训练。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些学生不能掌握基本的实验动物的捉拿与处理,某些学生不了解最基本的手术器械的握持和使用,在手术的准备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以至于后面的手术操作时间相对紧张,课程结束时未能顺利完成实验。因此,在实验课上强调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是极为重要的。在课堂上对学生不易掌握的操作技能进行反复讲解与示教,在操作中给予学生正确指导,随时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以促进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不仅对病理生理学实验课很重要,对于整个机能学实验课(包括药理学,生理学)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我建议在所有的机能实验课开展之前,抽出专门的课时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培训实验动物的捉拿、处理与给药,常用手术器械的正确握持与使用,以及实验课中涉及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反复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后续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将来的临床实践和实习至关重要。
3.不同专业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
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相差很远,临床相关专业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较强,而公共卫生、卫生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则较弱。因此我们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地加入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公共卫生、卫生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要多设置传统验证性的实验,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和记忆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而临床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较为熟悉,可以增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課前让学生自行挑选实验内容,并进行实验设计,分组讨论拿出最好的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其综合能力。对于七年制本硕专业的学生要有更高要求,除了开展综合性实验以外,我觉得应该增加创新性实验内容,首先让学生熟悉相关的实验技术和仪器,指导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安排文献检索、完成科研设计,最终的立项方案由小组讨论后决定,学生自行完成课题设计书的书写,实验操作由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分工,自行完成。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结果进行小组汇报,讨论、分析结果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3]。
4.充分利用相对不足的实验课时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学生人数日渐增多,实验室和实验教师数量显得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压缩实验课时。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大多耗时较长,所以有的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无法完成实验内容。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充分把握课堂时间,在相对不足的课时内高效地完成实验内容。首先我们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实验步骤、实验仪器了如指掌,要充分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其次实验操作前的理论知识和步骤介绍要尽量简短易懂,有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操作要点可以在实验操作进行到相关步骤时加以强调,这样既节约时间,学生印象又较为深刻。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有些步骤是需要耗时间等待的,我们要把这个时间利用起来,让学生讨论问题并进行相应总结,不要把实验总结都放到课程的最后,避免时间不足时草草总结实验内容。最后要告知学生下次实验课的内容和需要他们了解的知识点,学生有备而来,可以配合教师事半功倍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从传统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转变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教学基础,再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地加入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克服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为提高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爽,高捷,苏兴利,等.PBL法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4,24(4).
[2]赵堃,王玉阁,王滨.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在机能实验中的重要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191-192.
[3]付政祺,镇鸿燕,师海蓉等.病理生理学分层次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考试周刊,2011,57:16-17.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基本操作技能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的理论学科,它在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实验教学主要通过复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及有效防治原则和措施,为今后顺利进入临床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1],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更注重改革与创新,在日常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基本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笔者就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我们现在所设置的病理生理学实验都是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需要学生进行手术操作,课前有专门的实验教师将手术器械和实验耗材在手术盘内摆放整齐并发放给学生,但是课程结束学生返还时手术盘往往乱七八糟,缺东少西,这是因为有的学生缺少良好的实验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首先让学生在实验课前清点手术盘内的器械和耗材,实验结束时要摆放整齐再清点一遍,一样不少地还给老师,这种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临床实习来说很重要。我们偶尔会发现学生将气管插管、动脉夹等遗留在动物尸体上,这不是小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告诉他们这样做在临床工作中的危害,引起他们的重视。其次要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严谨的态度,不要认为是动物实验就无所谓,失败了也没关系,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手术过程,不能一边操作一边谈笑讨论。最后要求学生善待动物,不要粗暴地进行捉拿、捆绑和麻醉,在动物烦躁时,适当地进行安抚,让其变得温顺,以便于实验顺利地进行下去。实验结束时要让学生采取适当的动物处死方式,并严格按照学校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处理动物尸体,不能随意丢弃。这些工作看起来很繁琐很不起眼,但要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实验教师,就不能忽视这些好的实验习惯,要有耐心培养学生的这些习惯,因为这是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
2.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随着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引入,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当大家都将注意力转向创新性综合性实验时,往往忽视学生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的训练。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些学生不能掌握基本的实验动物的捉拿与处理,某些学生不了解最基本的手术器械的握持和使用,在手术的准备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以至于后面的手术操作时间相对紧张,课程结束时未能顺利完成实验。因此,在实验课上强调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是极为重要的。在课堂上对学生不易掌握的操作技能进行反复讲解与示教,在操作中给予学生正确指导,随时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以促进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不仅对病理生理学实验课很重要,对于整个机能学实验课(包括药理学,生理学)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我建议在所有的机能实验课开展之前,抽出专门的课时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培训实验动物的捉拿、处理与给药,常用手术器械的正确握持与使用,以及实验课中涉及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反复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后续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将来的临床实践和实习至关重要。
3.不同专业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
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相差很远,临床相关专业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较强,而公共卫生、卫生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则较弱。因此我们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地加入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公共卫生、卫生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要多设置传统验证性的实验,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和记忆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而临床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较为熟悉,可以增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課前让学生自行挑选实验内容,并进行实验设计,分组讨论拿出最好的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其综合能力。对于七年制本硕专业的学生要有更高要求,除了开展综合性实验以外,我觉得应该增加创新性实验内容,首先让学生熟悉相关的实验技术和仪器,指导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安排文献检索、完成科研设计,最终的立项方案由小组讨论后决定,学生自行完成课题设计书的书写,实验操作由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分工,自行完成。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结果进行小组汇报,讨论、分析结果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3]。
4.充分利用相对不足的实验课时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学生人数日渐增多,实验室和实验教师数量显得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压缩实验课时。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大多耗时较长,所以有的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无法完成实验内容。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充分把握课堂时间,在相对不足的课时内高效地完成实验内容。首先我们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实验步骤、实验仪器了如指掌,要充分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其次实验操作前的理论知识和步骤介绍要尽量简短易懂,有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操作要点可以在实验操作进行到相关步骤时加以强调,这样既节约时间,学生印象又较为深刻。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有些步骤是需要耗时间等待的,我们要把这个时间利用起来,让学生讨论问题并进行相应总结,不要把实验总结都放到课程的最后,避免时间不足时草草总结实验内容。最后要告知学生下次实验课的内容和需要他们了解的知识点,学生有备而来,可以配合教师事半功倍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从传统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转变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教学基础,再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地加入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克服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为提高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爽,高捷,苏兴利,等.PBL法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4,24(4).
[2]赵堃,王玉阁,王滨.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在机能实验中的重要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191-192.
[3]付政祺,镇鸿燕,师海蓉等.病理生理学分层次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考试周刊,2011,5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