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小麻绳编出了乐趣和致富希望,也编出了黑龙江省兰西县亚麻产业的兴旺和社会和谐。51岁的当地农村妇女刘淑华说:“在家编,不耽误种地,一年还能多挣上几千元钱。”
兰西,人口38万,10万人在从事亚麻产业,其中农村妇女达3万多人。记者初步估算,从事麻编妇女人均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3万名农村妇女共收入9000万元,相当于全县多增加45万亩耕地,等于引进一家利税上亿元的大企业。
仅一年多时间,“无围墙工厂”何以在这个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迅猛发展,形成群体效应,创造出拉动GDP增长、亚麻产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奇迹?记者日前对兰西“无围墙工厂”的成因进行了探访。
技能培训:乡村姐妹变身编外工人的“入场券”。
领回线、布等原材料,经过巧手编织,就成了备受青睐的汽车用品,亚麻编织为兰西贫困妇女开启了一扇脱贫解困、致富的希望之门。“技能”是进入这扇大门的入场券。在兰西各村屯,亚麻编织培训班随处可见,妇女随到随学。
春节后刚学会编织简单花色坐垫的平山镇复兴村村民郭丽萍正在编织冰丝坐垫,因刚学不熟练,现在她一周编一套,一个月能挣400-500元。村支书说:全村有成手400多人,在学的有200多人。
以技能培训为广大贫困农村妇女发家致富注入内力。去年以来,该县妇联在广大留守农村妇女中相继开展了“麻纺编织进万家”、“牵手乡村姐妹兴麻编”活动,聘请亚麻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授课,迅速在农村掀起了一股麻编热潮,今年以来培训妇女近2000人,其中贫困妇女358人,受训后的妇女80%以上达到了熟练操作的程度,培训后的农村妇女摇身一变成为持家、务农两不误的“编外工人”。
在去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兰西)亚麻节上,培训后的农家女着实火了一把。编织状元庞亚芝设计、编织的亚麻坐垫由于造型美观,编技较高,备受客商的青睐,农家女庞亚芝等现在也成了兰西县的名人,一些企业争抢。
产业联结:“乡村工厂”、“炕头车间”成为一道风景。
学会编织技能后,大多都拿回家去加工,一大批“乡村工厂”、“炕头车间”应运而生,旺季里,兰西农村家家户户是小工厂、小编织作坊。
红光乡义发村妇代会主任颖川家就是乡村小工厂之一。为让全村妇女不出家门就能挣钱,她主动找到县里的银仕达亚麻编织公司联系业务,把该公司的亚麻编织半成品拿到村里进行手工编织,她负责返回成品,在她的带动下,义发村姚起屯有70多名妇女从事亚麻手工编织,年人均增收6000元。
妇女的参与成为兰西亚麻产业的强大后援,也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男性主要从事机械修理、运输、营销,女性主要从事纺纱、织布、亚麻坐垫编织。“1名妇女一年编织70套,全镇5700多名妇女一年就编织40万套,产值就是4000多万元,相当于20万亩土地的收入,等于全镇土地面积增加了1倍。一名妇女一年挣3000元,相当于家里多种了15亩地。”平山镇的陈列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创新模式:“妇代会主任+ 经纪人”,娘子军助推“无围墙工厂”扩张。
现在,兰西乡,村妇女干部可是大忙人,人人身兼二职,不但管计划生育,还是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亚麻编织经纪人。
省妇联主席张爱民多次率领发展部等妇联相关部门到兰西村屯,指导基层妇女组织抓产业发展,并帮助协调培训、资金等难题。在省妇联的引导下,兰西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在企业与乡村妇女间牵线搭桥,协助企业在条件允许的乡、村、屯成立加工作坊,负责产销环节衔接,成为助推“无围墙工厂”建设的一支能干的娘子军。
全县105个村的妇委会主任经过全方位的培训后,着重承担起其所在村屯妇女麻编技术的指导重任,她们率先发动妈妈、婆婆、姐妹、弟媳等,亲戚套亲戚,以点带面,迅速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股麻编热潮。
“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有钱可赚,很少有人再去张罗打麻将了;生活富裕了,夫妻吵架的少了,家庭和睦了;上访告状的少了,社会出现了一派和谐的景象。
北安村妇代会主任郭丽彬影响100多名妇女告别了麻将。她已不满足于亚麻坐垫小经纪人,心中盘算的是要做成农副产品大经纪人……
兰西,人口38万,10万人在从事亚麻产业,其中农村妇女达3万多人。记者初步估算,从事麻编妇女人均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3万名农村妇女共收入9000万元,相当于全县多增加45万亩耕地,等于引进一家利税上亿元的大企业。
仅一年多时间,“无围墙工厂”何以在这个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迅猛发展,形成群体效应,创造出拉动GDP增长、亚麻产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奇迹?记者日前对兰西“无围墙工厂”的成因进行了探访。
技能培训:乡村姐妹变身编外工人的“入场券”。
领回线、布等原材料,经过巧手编织,就成了备受青睐的汽车用品,亚麻编织为兰西贫困妇女开启了一扇脱贫解困、致富的希望之门。“技能”是进入这扇大门的入场券。在兰西各村屯,亚麻编织培训班随处可见,妇女随到随学。
春节后刚学会编织简单花色坐垫的平山镇复兴村村民郭丽萍正在编织冰丝坐垫,因刚学不熟练,现在她一周编一套,一个月能挣400-500元。村支书说:全村有成手400多人,在学的有200多人。
以技能培训为广大贫困农村妇女发家致富注入内力。去年以来,该县妇联在广大留守农村妇女中相继开展了“麻纺编织进万家”、“牵手乡村姐妹兴麻编”活动,聘请亚麻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授课,迅速在农村掀起了一股麻编热潮,今年以来培训妇女近2000人,其中贫困妇女358人,受训后的妇女80%以上达到了熟练操作的程度,培训后的农村妇女摇身一变成为持家、务农两不误的“编外工人”。
在去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兰西)亚麻节上,培训后的农家女着实火了一把。编织状元庞亚芝设计、编织的亚麻坐垫由于造型美观,编技较高,备受客商的青睐,农家女庞亚芝等现在也成了兰西县的名人,一些企业争抢。
产业联结:“乡村工厂”、“炕头车间”成为一道风景。
学会编织技能后,大多都拿回家去加工,一大批“乡村工厂”、“炕头车间”应运而生,旺季里,兰西农村家家户户是小工厂、小编织作坊。
红光乡义发村妇代会主任颖川家就是乡村小工厂之一。为让全村妇女不出家门就能挣钱,她主动找到县里的银仕达亚麻编织公司联系业务,把该公司的亚麻编织半成品拿到村里进行手工编织,她负责返回成品,在她的带动下,义发村姚起屯有70多名妇女从事亚麻手工编织,年人均增收6000元。
妇女的参与成为兰西亚麻产业的强大后援,也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男性主要从事机械修理、运输、营销,女性主要从事纺纱、织布、亚麻坐垫编织。“1名妇女一年编织70套,全镇5700多名妇女一年就编织40万套,产值就是4000多万元,相当于20万亩土地的收入,等于全镇土地面积增加了1倍。一名妇女一年挣3000元,相当于家里多种了15亩地。”平山镇的陈列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创新模式:“妇代会主任+ 经纪人”,娘子军助推“无围墙工厂”扩张。
现在,兰西乡,村妇女干部可是大忙人,人人身兼二职,不但管计划生育,还是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亚麻编织经纪人。
省妇联主席张爱民多次率领发展部等妇联相关部门到兰西村屯,指导基层妇女组织抓产业发展,并帮助协调培训、资金等难题。在省妇联的引导下,兰西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在企业与乡村妇女间牵线搭桥,协助企业在条件允许的乡、村、屯成立加工作坊,负责产销环节衔接,成为助推“无围墙工厂”建设的一支能干的娘子军。
全县105个村的妇委会主任经过全方位的培训后,着重承担起其所在村屯妇女麻编技术的指导重任,她们率先发动妈妈、婆婆、姐妹、弟媳等,亲戚套亲戚,以点带面,迅速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股麻编热潮。
“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有钱可赚,很少有人再去张罗打麻将了;生活富裕了,夫妻吵架的少了,家庭和睦了;上访告状的少了,社会出现了一派和谐的景象。
北安村妇代会主任郭丽彬影响100多名妇女告别了麻将。她已不满足于亚麻坐垫小经纪人,心中盘算的是要做成农副产品大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