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助燃剂”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huai1990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绘本阅读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其与课本教材相结合,实现课外与课内的结合、读与写的整合,让其成为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助燃剂”。
  一、设疑,引导思考
  作为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绘本阅读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小学生产生期待,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从设疑开始,是教学最为常规的思路。将绘本中的故事点或知识点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图画之间的联系,关注绘本中的细节,探究故事的真相,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情感,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小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绘本,发现惊喜,探秘真相。
  在《一起去看流星雨》绘本阅读教学中,小刺猬想要和它的朋友去看流星雨,但半路上却掉到了洞穴中。画面上小刺猬、小鼹鼠、小熊、小兔子全都掉进了一个很深的大洞中,表情惊恐,有的还吓得哭起来。这下子他们还能不能去看流星雨呢?他们怎么从洞中爬出来呢?这样的质疑,学生们非常熟悉,仔细从图画中找寻问题的答案。过了一会儿,我问:“大家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说:“小兔子很胆小,掉进洞里就哭起来了。”有的反驳说:“不对,那是因为摔下来的时候屁股摔疼了。”有的说:“大家的表情都很失落,觉得上不去了,只有小刺猬在仔细观察。”“那你们觉得他们是如何爬上去呢?”一个学生高高举起手,告诉大家:“发现一根粗藤条。”,很多学生马上附和。果不其然,学生们找到了答案,小动物们齐心协力,一起顺着藤条爬了上去。大家一起看到了美丽的流星雨,许下了自己的愿望。后来,在讲授《司马光》时,也问道:“小朋友掉进水缸了,怎么办?”雷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并沉下心来研读文本、寻找答案。
  巧妙的设疑一下子让学生集中到课堂中来,让他们明确读绘本的重点所在,起到很好的激趣、点拨、启发作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留白,放飞想象
  绘本中那些丰富的色彩、变化的线条、卡通的形象,无不浸润着艺术的光芒,让学生产生无限遐思。绘本的画面是以静态形式呈现出来的,但加入了想象之后,就能变成动态的故事。绘本中的“留白”需要学生放飞想象,做出种种推测和猜想,让他们体验推理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小猪变形记》绘本阅读教学中,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想象的乐趣。沙滩上的小猪非常无聊,它想要给自己找些有趣的事。小猪看到长颈鹿在吃草,觉得做一只长颈鹿一定很酷、很刺激。小猪怎么变形的呢?画面上小猪正踩在高跷上散步,原来这就是小猪的办法。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下面还会有哪些好玩的事情呢?小猪又会想出什么注意呢?下一幅图,小猪遇见了斑马。学生们猜想:“小猪会说什么呢?”“它站得那么高,会夸耀自己吧,因为小猪的表情太骄傲了。”确实如此,可下一秒,我们看到的就是“砰”这个字,小猪摔倒了,它要进行新的冒險。于是,学生们猜测小猪会装扮成一只斑马。遇见大象后呢?遇见袋鼠后呢?遇见鹦鹉后呢?小猪继续变形,而学生的笑声也从未停止。故事中的留白,让学生充满了各种遐想,思维非常活跃,争论不止。
  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而对于“留白”,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填补。这样在阅读绘本之后,学生们就可以兴趣盎然地就这些点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掀起绘本阅读的高潮。
  三、拓展,读写结合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重要的语文考点,而绘本阅读就是最好的训练。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自发地从读过渡到写,将故事讲给大家听,将故事进行改编,从说到写,全权做主。当学生熟读绘本故事之后,就会产生创作的欲望,或表演,或模仿,或延续。练习说话,增加学生的词汇量,锻炼学生的胆量;练习写作,启动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青蛙看海》的故事学完之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制作自己心中《青蛙看海》的绘本或续本,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学生们交上了各种版本,有的偏重改编故事情节,有的偏重画得生动。王航同学交上来的绘本,画面非常逼真:第一幅,小青蛙心中想象着大海的样子,眯着眼睛,一副憧憬的神情;第二幅,苍鹰飞过来;第三幅,青蛙很沮丧,垂着头……第六幅青蛙和松鼠一起登上山顶,望着远处的大海。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而王航的旁白也是绘声绘色。故事再创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想出让苍鹰把青蛙叼上去的办法;有的学生写到青蛙彻底失望,变成了井底之蛙;还有的学生将其变为青蛙自己游泳,游到入海口,实现梦想。
  读是基础,是理解绘本的关键;写是延续和提升,是检验绘本阅读效果的方式。读与写结合起来,小学绘本阅读课堂内容会更加丰富、充盈,也让学生体验阅读与写作的乐趣,爱上语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