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城市设计中的不能忽略的住宅区设计
早在1933年,当柯布西耶和他所领导的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所拟定的《雅典宪章》中明确指出"居住是城市的第一个活动"时,我们就已经明白,无论何时、何地,居住环境的质量紧紧关系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乃至我们的生存!
1. 好的住宅区设计对人心情影响的重要性
一个城市最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就是人,而居住区,可以说是人们休闲、娱乐、生活最主要和集中的地方,它包含了无数大大小小个"家"和"家庭",包含了人们众多的感情和寄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充分营造一个好的、人性化的住宅区空间环境,对人的心情以及人们的生活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2. 好的住宅区设计对整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城市建设用地平衡中居住用地比例在25%~30%左右,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0~24平方米/人,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占着如此大的比例,足可见其对整个城市环境及形象影响的巨大。从1998年开始的房屋改革,促进了城市房地产业的巨大发展特别是住宅商品房。
所以无论从哪点而言,重视好住宅区的设计对整个城市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即使在现在看来,《雅典宪章》中对居住情况提出的改进建议对我们来说依然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住宅区应该占用最好的地区,我们不但要好细考虑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的条件,而且必须考虑这些住宅区应该接近一些空旷地,以便将来可以作为文娱及健身运动之用。在邻近地带如有将来可能成为工业和商业区的地点。亦应预先加以考虑。"
在每一个位宅区中,须根据影响每个地区生活情况的因素,订定各种不同的人口密度。
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我们应利用观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集体住宅,这样才能留出必需的空地。作公共设施娱乐运动及停车场所之用。而且使得住宅可以得到阳光空气和景色。
为了居民的健康,应严禁沿着交通要道建造居住房屋,因为这种房屋容易遭受车辆经过时所产生的灰尘、噪音和汽车放出的臭气、煤烟的损害。住宅区应该计划成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邻里单位。
二、设计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城市是人的城市,为人服务,供人居住于其中。城市是我们人口聚集的中心,因为它能为工作提供便利,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城市是交流、学习和发达的商业活动中心,它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家庭,也汇聚了物质、精神和创造的能量。正因为"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从城市产生那一刻起,公共空间就是城市组成要素中不可能缺少的一部分。从中国古代的市、坊、园林到当代的公园、绿地、步行街、广场等等、无不体现了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在历史的进程中,公共空间用途的变化不是很大,公共空间总是被用作为聚会的场所、市场和交通空间。公共空间一直是人们相聚、互致问候的场所,一个关于城市和社会信息的场所,一个演绎重大事件的舞台:游行、狂欢、庆典、集会、行刑等,不一而足。这是因为在过去,大多数的活动都有赖于步行,城市在这三种用途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平衡。行人能便捷地走到约会、交易和交谈的场所,并在途中观赏景致。这种城市的功能是在同一个平台的公共空间上产生的。
但是,在20世纪,尤其是在工业化国家,三种主要的使用公共空间的方式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新的交通、贸易和交流的方式从根本下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使用城市的传统。19世纪末电车和自行车被引入城市,使人们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并使市区迅速扩张。20世纪初汽车的引进使交通模式发生了剧变。特别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美国家,城市中的汽车交通快速发展,公共空间的范围和使用也随之而受到了影响。大量的机动交通没能与城市的传统功能和平共处,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平衡的城市功能被打乱了,开始不断产生新的冲突与矛盾!
在20世纪,城市作为市场也经历了剧变。小摊贩逐渐搬进了沿街道和广场四周的商店,然后又搬进越来越大的商场和超市,最后搬进了巨型的购物中心,它们开始逐渐远离市中心,即使是市区中设立的购物中心也完全是封闭式的,不再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这类购物中心通常用着一条迷宫式的私有步道,联系小型广场和店面,而交易也就在室内进行。在这种情形下,所谓的"公共生活"以及购物的顾客实际上受到严格的控制,所有的活动和人际交往受到保安人员的监视。显然,这种市场已经从公共空间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私有的领地。
20世纪也决定地改变了城市作为聚会和信息交流场所的功能。印刷及电子新媒体的快速而广泛的传播,使得向人们提供有关社区乃至全世界的无穷无尽的信息流成为可能。巡街大声宣读公告的人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间接交流的手段也不断出现,首先是电报,接着是电话、手机、电子函件和互联网。由小汽车和其他形式的交流通所带来的个人流动,以及廉价的长途旅行为人们相聚提供了新的机会。
城市作为居民相聚的重要场所这一传统作用完全改变了。而如今,这一现象也开始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迅速蔓延。
在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著的《新城市空间》中,他们通过对公共空间利用现状的分析,将城市分成了以下几类:
传统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聚会场所、市场和交通仍然在某种程序上得到平衡。
受侵蚀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某种单一的功能,通常是机动交通,以牺牲其他城市功能为代价支配了整个城市。
被遗弃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完全消失的城市。
复兴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人们以极大的努力在城市的三种功能:聚会场所、市场和交通空间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平衡。
而在如今的中国,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机动交通和停车场渐渐蚕食了街道和广场,城市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其他限制和诸如废气、噪声、视觉污染之类对人体有害因素的增加,城市生活在慢慢消失了。步行不再是一件乐事,甚至令人望而却步。由于缺少空地和环境恶化,在公共空间中休闲也不再可能。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城市中只存在最必需的步行交通,这还不得不与行进中和停着的汽车争抢道路。
尽管无数的研究证明,城市的质量与公共生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依存关系,可在我们的城市发展和政府的政策中机动交通却越来越处于支配的地位。我们要做的究竟应该是对抗机动交通的发展、通过抑制机动交通的发展来保留和复兴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还是在依旧大力发展机动交通的同时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创造一个全新的、属于未来的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呢?我们所追求的究竟是眼前的利益还是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呢?
三、城市滨水地区设计的积极作用
人类离不开水,谁也不可能否定这句话,至少到现在为止!人类的历史见证着人类的发展,正因为有了水,才有了人类一步步的发展。从人类的起源到四大文明古国到如今的国际大都市;从"逐水草而居"到四大文明古国沿河流形成的自己的文化: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巴比伦的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正是这些河流,孕育了我们的人民和文化!
依山傍水,临水而居,临水地区往往是一座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人与水和谐共生,关系融洽;在中国古代城市,不少滨水区都曾经是异常繁华之处。然而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的发展,滨水地区因其交通优势,成为工业、港口的聚集区,空前繁荣,对经济效益的狂热追求往往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重工业的衰退,许多城市滨水地区都走向了萧条、衰落的境地,但随着"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也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要求,滨水地区终将会再次成为城市的重要区域,承担起城市的重要功能,变成环境优美,公共活动集中的。
在有关"城市滨水地区发展"的相关研讨会上,就把的发展方向及其所能起的作用进行了概述:
1. 历史保护;主要针对至今仍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城市滨水地区,重在修缮、复原,维持原有格局,保护历史风貌。
2. 改造及再开发;由于城市的发展,原有的滨水地区相对于城市的区位、其形态、职能等均发生了变化,滨水地区在城市中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再开发等,使其成为城市的重要场所。
3. 新区开发;随着城市的拓展,城市化地区的扩大,原有的并不承担城市重要功能的滨水地区,需要从头开始,创造出一个满足现代城市功能、市民生活需要的滨水地区。
4. 经济发展;创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契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5. 空间整合;通过城市设计建构完整的滨水公共空间,完善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
6. 景观环境;改善滨水地带环境,提升景观品质,创造更吸引人的城市环境面貌以为城市的各项功能服务。
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城市设计所作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城市设计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的,关于城市建设活动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方向和专业。它以阐明城镇建筑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
城市设计是一个极其广泛的设计,包含了从空间到时间、从形体到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每一个过程。但无论城市设计如何定义,城市设计的本体是城市,而城市的本体是人。
城市是人的城市,为人服务。我想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世界怎么发展怎么改变,这会是不变的主题,在社会日益发展、物质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不应该被表象的物质生活所蒙蔽了双眼。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标准!高于一切的最高原则!不然,最终毁灭人类的将会是蒙蔽了双眼的我们自己!
早在1933年,当柯布西耶和他所领导的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所拟定的《雅典宪章》中明确指出"居住是城市的第一个活动"时,我们就已经明白,无论何时、何地,居住环境的质量紧紧关系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乃至我们的生存!
1. 好的住宅区设计对人心情影响的重要性
一个城市最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就是人,而居住区,可以说是人们休闲、娱乐、生活最主要和集中的地方,它包含了无数大大小小个"家"和"家庭",包含了人们众多的感情和寄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充分营造一个好的、人性化的住宅区空间环境,对人的心情以及人们的生活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2. 好的住宅区设计对整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城市建设用地平衡中居住用地比例在25%~30%左右,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0~24平方米/人,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占着如此大的比例,足可见其对整个城市环境及形象影响的巨大。从1998年开始的房屋改革,促进了城市房地产业的巨大发展特别是住宅商品房。
所以无论从哪点而言,重视好住宅区的设计对整个城市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即使在现在看来,《雅典宪章》中对居住情况提出的改进建议对我们来说依然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住宅区应该占用最好的地区,我们不但要好细考虑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的条件,而且必须考虑这些住宅区应该接近一些空旷地,以便将来可以作为文娱及健身运动之用。在邻近地带如有将来可能成为工业和商业区的地点。亦应预先加以考虑。"
在每一个位宅区中,须根据影响每个地区生活情况的因素,订定各种不同的人口密度。
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我们应利用观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集体住宅,这样才能留出必需的空地。作公共设施娱乐运动及停车场所之用。而且使得住宅可以得到阳光空气和景色。
为了居民的健康,应严禁沿着交通要道建造居住房屋,因为这种房屋容易遭受车辆经过时所产生的灰尘、噪音和汽车放出的臭气、煤烟的损害。住宅区应该计划成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邻里单位。
二、设计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城市是人的城市,为人服务,供人居住于其中。城市是我们人口聚集的中心,因为它能为工作提供便利,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城市是交流、学习和发达的商业活动中心,它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家庭,也汇聚了物质、精神和创造的能量。正因为"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从城市产生那一刻起,公共空间就是城市组成要素中不可能缺少的一部分。从中国古代的市、坊、园林到当代的公园、绿地、步行街、广场等等、无不体现了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在历史的进程中,公共空间用途的变化不是很大,公共空间总是被用作为聚会的场所、市场和交通空间。公共空间一直是人们相聚、互致问候的场所,一个关于城市和社会信息的场所,一个演绎重大事件的舞台:游行、狂欢、庆典、集会、行刑等,不一而足。这是因为在过去,大多数的活动都有赖于步行,城市在这三种用途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平衡。行人能便捷地走到约会、交易和交谈的场所,并在途中观赏景致。这种城市的功能是在同一个平台的公共空间上产生的。
但是,在20世纪,尤其是在工业化国家,三种主要的使用公共空间的方式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新的交通、贸易和交流的方式从根本下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使用城市的传统。19世纪末电车和自行车被引入城市,使人们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并使市区迅速扩张。20世纪初汽车的引进使交通模式发生了剧变。特别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美国家,城市中的汽车交通快速发展,公共空间的范围和使用也随之而受到了影响。大量的机动交通没能与城市的传统功能和平共处,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平衡的城市功能被打乱了,开始不断产生新的冲突与矛盾!
在20世纪,城市作为市场也经历了剧变。小摊贩逐渐搬进了沿街道和广场四周的商店,然后又搬进越来越大的商场和超市,最后搬进了巨型的购物中心,它们开始逐渐远离市中心,即使是市区中设立的购物中心也完全是封闭式的,不再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这类购物中心通常用着一条迷宫式的私有步道,联系小型广场和店面,而交易也就在室内进行。在这种情形下,所谓的"公共生活"以及购物的顾客实际上受到严格的控制,所有的活动和人际交往受到保安人员的监视。显然,这种市场已经从公共空间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私有的领地。
20世纪也决定地改变了城市作为聚会和信息交流场所的功能。印刷及电子新媒体的快速而广泛的传播,使得向人们提供有关社区乃至全世界的无穷无尽的信息流成为可能。巡街大声宣读公告的人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间接交流的手段也不断出现,首先是电报,接着是电话、手机、电子函件和互联网。由小汽车和其他形式的交流通所带来的个人流动,以及廉价的长途旅行为人们相聚提供了新的机会。
城市作为居民相聚的重要场所这一传统作用完全改变了。而如今,这一现象也开始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迅速蔓延。
在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著的《新城市空间》中,他们通过对公共空间利用现状的分析,将城市分成了以下几类:
传统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聚会场所、市场和交通仍然在某种程序上得到平衡。
受侵蚀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某种单一的功能,通常是机动交通,以牺牲其他城市功能为代价支配了整个城市。
被遗弃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完全消失的城市。
复兴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人们以极大的努力在城市的三种功能:聚会场所、市场和交通空间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平衡。
而在如今的中国,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机动交通和停车场渐渐蚕食了街道和广场,城市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其他限制和诸如废气、噪声、视觉污染之类对人体有害因素的增加,城市生活在慢慢消失了。步行不再是一件乐事,甚至令人望而却步。由于缺少空地和环境恶化,在公共空间中休闲也不再可能。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城市中只存在最必需的步行交通,这还不得不与行进中和停着的汽车争抢道路。
尽管无数的研究证明,城市的质量与公共生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依存关系,可在我们的城市发展和政府的政策中机动交通却越来越处于支配的地位。我们要做的究竟应该是对抗机动交通的发展、通过抑制机动交通的发展来保留和复兴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还是在依旧大力发展机动交通的同时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创造一个全新的、属于未来的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呢?我们所追求的究竟是眼前的利益还是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呢?
三、城市滨水地区设计的积极作用
人类离不开水,谁也不可能否定这句话,至少到现在为止!人类的历史见证着人类的发展,正因为有了水,才有了人类一步步的发展。从人类的起源到四大文明古国到如今的国际大都市;从"逐水草而居"到四大文明古国沿河流形成的自己的文化: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巴比伦的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正是这些河流,孕育了我们的人民和文化!
依山傍水,临水而居,临水地区往往是一座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人与水和谐共生,关系融洽;在中国古代城市,不少滨水区都曾经是异常繁华之处。然而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的发展,滨水地区因其交通优势,成为工业、港口的聚集区,空前繁荣,对经济效益的狂热追求往往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重工业的衰退,许多城市滨水地区都走向了萧条、衰落的境地,但随着"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也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要求,滨水地区终将会再次成为城市的重要区域,承担起城市的重要功能,变成环境优美,公共活动集中的。
在有关"城市滨水地区发展"的相关研讨会上,就把的发展方向及其所能起的作用进行了概述:
1. 历史保护;主要针对至今仍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城市滨水地区,重在修缮、复原,维持原有格局,保护历史风貌。
2. 改造及再开发;由于城市的发展,原有的滨水地区相对于城市的区位、其形态、职能等均发生了变化,滨水地区在城市中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再开发等,使其成为城市的重要场所。
3. 新区开发;随着城市的拓展,城市化地区的扩大,原有的并不承担城市重要功能的滨水地区,需要从头开始,创造出一个满足现代城市功能、市民生活需要的滨水地区。
4. 经济发展;创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契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5. 空间整合;通过城市设计建构完整的滨水公共空间,完善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
6. 景观环境;改善滨水地带环境,提升景观品质,创造更吸引人的城市环境面貌以为城市的各项功能服务。
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城市设计所作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城市设计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的,关于城市建设活动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方向和专业。它以阐明城镇建筑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
城市设计是一个极其广泛的设计,包含了从空间到时间、从形体到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每一个过程。但无论城市设计如何定义,城市设计的本体是城市,而城市的本体是人。
城市是人的城市,为人服务。我想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世界怎么发展怎么改变,这会是不变的主题,在社会日益发展、物质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不应该被表象的物质生活所蒙蔽了双眼。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标准!高于一切的最高原则!不然,最终毁灭人类的将会是蒙蔽了双眼的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