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所有人都心惊胆战,国家和人民积极备战,希望能早日结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并得到缓解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这场疫情背后隐藏着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就是培育學生的家国情怀,疫情之下,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疫情中的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本文在对疫情资源的分析基础上,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疫情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229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这场疫情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我们称其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面对这场浩劫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刷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场灾难中,我们努力与其抗争,不畏生死,每个人都在为解决疫情而努力着,我们的态度、行为、精神便是对初中学生们打造了一个良好的模板,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在众多疫情资源中,甄别、撷取有利于教育儿童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胆开启针对社会热点与儿童成长的对话。
一、开展阶段性主题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意识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施课程的关键。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播与学生的爱国精神的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行为与实践的探讨,事实胜于雄辩,在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中,一定离不开实践的支撑,没有了实践基础,老师讲解也是枯燥无味,学生听着也难以理解。因此,在进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就可对学生们进行阶段性的主题教学。例如,在对初一、初二学生进行教导时,在主题方面,就可以选择身边的事件,或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身边的感人事迹,从他们的口中讲述出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加深对英雄的理解与学习。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对初三学生进行教导时,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相结合,让学生们思考对当前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的思考,以及对抗击疫情的措施的实施,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加强对其的家国情怀意识培养。
二、整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增强学生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
教学依照课本,脱离生活是完全不行的,在对初中同学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必须得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疫情环境下,发生并存在着许多感人事迹,我们就可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整合与优化,促进对学生的使命和民族认同感的培育。例如,在抗击疫情中,大量的医护人员奔赴前线,警务人员坚守岗位,志愿者运送物资,社区工作人员登记排查,不辞辛苦,他们将身死置之度外,用自身的肩膀扛起抗疫这座大梁, 这为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们以此为榜样,教导学生们在面临着生命、规则和责任的考验和拷问时,应如何选择,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教师将这一教育契机充分利用,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提升育人效果,引导学生对科学正确认知,对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真正理解,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
三、培育法治观念,秉持道德底线
在我们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导同时,开发和利用疫情环境下的资源,加强对其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的培育和道德底线的教导。生活是一个大考场,学生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怎样合法的处理,怎样在合乎社会条件下,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我们不能做无谓的牺牲,更不能一味地坚守着英雄主义,面对困难的选择,才是我们在教导学生时所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我们在选择教育案例时,可适当的选择一些反面例子,从正反两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例如,在面对疫情形势不断加大的同时,还有些人踩着法律的底线,不做防护随意外出,或是知道自己已感染的情况下还随意进出公共场所,又或是在疫情物资上谋取私利,毫无社会责任感与人性道德可言。通过这些反面例子的教导,就可让学生们对法治观念有个更加清晰地认知,让他们知道,在特殊时期、特殊场合中,自觉遵守规则,绝不能做任何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事情,加强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法治素质的发展。
四、结语
毋庸置疑,疫情之下,有着许多可用于教学的资源,教师们应用好这本活教材,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和生命教育,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将疫情资源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经验、阅历和学识,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认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健康身心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海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疫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试题与研究,2020(36):148-149.
[2]孙梅花.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22):151-152.
[3]杨新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时事政治的运用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3):58-59.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疫情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229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这场疫情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我们称其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面对这场浩劫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刷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场灾难中,我们努力与其抗争,不畏生死,每个人都在为解决疫情而努力着,我们的态度、行为、精神便是对初中学生们打造了一个良好的模板,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在众多疫情资源中,甄别、撷取有利于教育儿童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胆开启针对社会热点与儿童成长的对话。
一、开展阶段性主题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意识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施课程的关键。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播与学生的爱国精神的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行为与实践的探讨,事实胜于雄辩,在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中,一定离不开实践的支撑,没有了实践基础,老师讲解也是枯燥无味,学生听着也难以理解。因此,在进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就可对学生们进行阶段性的主题教学。例如,在对初一、初二学生进行教导时,在主题方面,就可以选择身边的事件,或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身边的感人事迹,从他们的口中讲述出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加深对英雄的理解与学习。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对初三学生进行教导时,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相结合,让学生们思考对当前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的思考,以及对抗击疫情的措施的实施,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加强对其的家国情怀意识培养。
二、整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增强学生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
教学依照课本,脱离生活是完全不行的,在对初中同学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必须得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疫情环境下,发生并存在着许多感人事迹,我们就可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整合与优化,促进对学生的使命和民族认同感的培育。例如,在抗击疫情中,大量的医护人员奔赴前线,警务人员坚守岗位,志愿者运送物资,社区工作人员登记排查,不辞辛苦,他们将身死置之度外,用自身的肩膀扛起抗疫这座大梁, 这为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们以此为榜样,教导学生们在面临着生命、规则和责任的考验和拷问时,应如何选择,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教师将这一教育契机充分利用,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提升育人效果,引导学生对科学正确认知,对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真正理解,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
三、培育法治观念,秉持道德底线
在我们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导同时,开发和利用疫情环境下的资源,加强对其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的培育和道德底线的教导。生活是一个大考场,学生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怎样合法的处理,怎样在合乎社会条件下,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我们不能做无谓的牺牲,更不能一味地坚守着英雄主义,面对困难的选择,才是我们在教导学生时所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我们在选择教育案例时,可适当的选择一些反面例子,从正反两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例如,在面对疫情形势不断加大的同时,还有些人踩着法律的底线,不做防护随意外出,或是知道自己已感染的情况下还随意进出公共场所,又或是在疫情物资上谋取私利,毫无社会责任感与人性道德可言。通过这些反面例子的教导,就可让学生们对法治观念有个更加清晰地认知,让他们知道,在特殊时期、特殊场合中,自觉遵守规则,绝不能做任何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事情,加强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法治素质的发展。
四、结语
毋庸置疑,疫情之下,有着许多可用于教学的资源,教师们应用好这本活教材,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和生命教育,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将疫情资源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经验、阅历和学识,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认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健康身心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海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疫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试题与研究,2020(36):148-149.
[2]孙梅花.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22):151-152.
[3]杨新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时事政治的运用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