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1日,辽宁省大连市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獐子岛公司)发布公告,称扇贝“大规模自然死亡”,平均亩产约3.5公斤,亩产水平仅为前十个月平均亩产的八分之一。“獐子岛扇贝的故事”第三季随即开始。在此之前,獐子岛公司曾分别于2014和2017年出现“扇贝跑了”和“扇贝饿死了”事件。
5年时间,獐子岛的扇贝已发生了三次“跑路”事件。獐子岛也因“扇贝跑了”在网络上“走红”。
“扇贝死亡”事件让上市公司獐子岛再度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岛、公司、岛民
獐子岛镇,隶属于大连市长海县,由13个岛屿及11处礁石构成。在獐子岛这个面积不到9平方公里的岛上曾经居住着2万多岛民。
自古以来,渔业就是这个岛的支柱产业。1983年,獐子渔工商联合公司成立,后更名为大连獐子岛渔业总公司。1998年改组为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獐子岛登陆深交所。
今年31岁的高北与他的父亲高航、哥哥以及家里所有亲戚一样,都曾在獐子岛公司工作。事实上,几乎每个獐子岛的家庭都或多或少有人在獐子岛公司工作。岛、公司、岛民紧紧捆绑在一起。
在高航看来,现在的獐子岛与30年前比并没有太大变化。岛中心的沙包子街两侧,镇政府小楼,獐子岛影剧院、农贸市场都保留着当年的样子。
高航在船上工作了一辈子。捕鱼20多年,捕捞扇贝近10年。
1973年底,他参加工作后的第一项工作是在东獐子岛渔港修坝。“当时就用土办法劈山筑坝,附近只有獐子岛有实力修建这样的渔港。”直到今天,耗时十余年建成的东獐子渔港仍是獐子岛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渔港的一侧,坐落着世界领先的贝类加工生产基地。
修了幾年坝之后,高航正式开始出海打鱼,“40年前,獐子岛附近的鱼很多,乘小船出海一网都能捞起一万多斤。”
据《獐子岛镇志》记载,上世纪70年代,公社创造出了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被《人民日报》称为“海上大寨”。
獐子岛的自然资源让高航感到格外骄傲。这片海域地处黄海与渤海交汇海域,属于寒热交界地带。这片海域平均水深达35米,属深水岛类型;平均水温11摄氏度,海流湍急,盐度适中,适合包括虾夷扇贝在内的多种海珍生长。此外,该区域距黄海冷水圈较近,海水自净能力强,再加上獐子岛几乎没有农业和工业,海洋污染少。
丰富的渔业资源让獐子岛积累了大量财富。据《獐子岛镇志》记载,1980年,獐子岛捕鱼业的经济收入已达到1736万元,其中纯收益超过900万元。到2000年,獐子岛镇总收入6.79亿元,纯收益2.1亿元,人均收入超过一万元。而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6208元,农村人均收入2229元。
高航表示,30多年前有个口号是“学烟渔,赶獐子岛”。獐子岛的富裕让獐子岛人格外自豪,“我们去上海的公共浴室洗澡的时候,说是大连獐子岛的,人家都高看一眼。”他说。
“獐子岛扇贝故事”
扇贝养殖,让獐子岛又火了一把。
上世纪80年代初,獐子岛从日本北海道引进了虾夷扇贝,1988年开始实施底播养殖,由于獐子岛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海域独特的环境,虾夷扇贝的养殖在这里发展迅速。
60多岁的居民杨天回忆,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獐子岛渔业集团刚成立的时候,水下的扇贝数量非常多,多到潜水员下水之后只要站在原地,扒拉身边的扇贝就可以了,几乎不需要走动。碰到扇贝聚集地,一个潜水员一天可以捡拾2-3吨的扇贝。
“以前大家都抢着进獐子岛公司,待遇好。”今年66岁的个体渔民李国对记者表示。李国的儿子女儿也都曾是獐子岛公司的员工。
上世纪80年代,獐子岛建成了学校、医院、影剧院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义务教育、免费医疗成为当地居民的基本福利。
獐子岛本地居民还享有公司股份分红和生活补贴。村民们介绍,凡是有獐子岛镇户口的,包括小孩,獐子岛每年都会发2000元的生活补贴,60-70岁有3000元,70岁以上的有4000元。
2014年开始,随着“獐子岛扇贝故事”的出现,公司经营状况陷入困境。2014年,公司宣称因受北黄海冷水团异常等因素影响,其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2017年又称,因海洋灾害导致饵料短缺,造成扇贝饿死。
据獐子岛公司财报披露,受2014年和2017年两次扇贝异常事件影响,獐子岛公司业绩受到严重影响。2014-2017年间,獐子岛公司仅在2016年实现盈利7959万元,其他年份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
随着公司负债的增加,到去年为止,给岛民的分红和补助已全部停止。
“海底下已经基本没有扇贝了”
扇贝大批死亡的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是扇贝少了确是事实。
现年40岁的王冰称,他在十年前都是潜水人工捕捞扇贝,一瓶气的时间,也就是20多分钟,可以捡150公斤左右的扇贝。现在一瓶气只能捡40公斤左右,不好的时候也就20公斤。“比以前累。”
2011年,高北进入獐子岛公司,在采捕船上分拣捕捞上来的虾夷扇贝。他说,当时每艘船上需要配上10个人才能及时完成工作。随着水下扇贝数量的减少,2016年时,每条船上配7个人就够了。
随着数量的减少,虾夷扇贝在獐子岛产业布局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下降。2017年“扇贝饿死了”事件后,獐子岛公司表示,遭遇海洋牧场灾害后,獐子岛拟大幅减少底播虾夷扇贝的养殖规模,由此前的234万亩压缩至60万亩左右。
獐子岛2019年半年报显示,虾夷扇贝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已经低于10%,去年同期,这一比例还是15%。海参、鲍鱼、海螺被视作獐子岛新的业绩增长点。
“海上大寨”不复荣光
海珍数量的减少,同样意味着工作和收入的减少。王冰表示,考虑到獐子岛的物价水平,他的工资除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之外所剩无几。“不挣钱,年轻人都出去了。”
“工资不高,职工走的多,来的少。这几年招工,本地人都不愿意去,都是招外地的。”一位仍在獐子岛公司工作的职工表示,十几年来,工资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獐子岛的物价却在持续上涨。
李国说,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增加收入,他选择离开獐子岛公司,和几个朋友合作捕鱼。随着年纪增长,他在2012年回到了家乡獐子岛,自己买了一艘小木船。“天气好的时候就出去打打鱼,好的时候一船能卖一千多块钱。”他说,“不过这两年感觉獐子岛的鱼也少了。”
“感觉一上市就不好了。”在獐子岛经营着一家海产品店的石晶说。在她看来,獐子岛公司辜负了獐子岛赐予岛民们的环境和资源。
不过,“獐子岛扇贝的故事”也给她带来了一些好处。随着獐子岛公司在网络上的“走红”,来獐子岛旅游,买海参和扇贝的人也多了。
同样受益于扇贝故事的还有王彭,除了钓海螺,他还做起了民宿。“但是游客还是少,每年真正旺季就7月底开始的1个多月。”
与一辈子都生活在獐子岛的杨天和李国一口一个 “我们獐子岛”不同,30出头的王彭已经计划着离开獐子岛,“等海螺捞完了,我可能会离开獐子岛。”
摘自《新京报》
5年时间,獐子岛的扇贝已发生了三次“跑路”事件。獐子岛也因“扇贝跑了”在网络上“走红”。
“扇贝死亡”事件让上市公司獐子岛再度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岛、公司、岛民
獐子岛镇,隶属于大连市长海县,由13个岛屿及11处礁石构成。在獐子岛这个面积不到9平方公里的岛上曾经居住着2万多岛民。
自古以来,渔业就是这个岛的支柱产业。1983年,獐子渔工商联合公司成立,后更名为大连獐子岛渔业总公司。1998年改组为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獐子岛登陆深交所。
今年31岁的高北与他的父亲高航、哥哥以及家里所有亲戚一样,都曾在獐子岛公司工作。事实上,几乎每个獐子岛的家庭都或多或少有人在獐子岛公司工作。岛、公司、岛民紧紧捆绑在一起。
在高航看来,现在的獐子岛与30年前比并没有太大变化。岛中心的沙包子街两侧,镇政府小楼,獐子岛影剧院、农贸市场都保留着当年的样子。
高航在船上工作了一辈子。捕鱼20多年,捕捞扇贝近10年。
1973年底,他参加工作后的第一项工作是在东獐子岛渔港修坝。“当时就用土办法劈山筑坝,附近只有獐子岛有实力修建这样的渔港。”直到今天,耗时十余年建成的东獐子渔港仍是獐子岛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渔港的一侧,坐落着世界领先的贝类加工生产基地。
修了幾年坝之后,高航正式开始出海打鱼,“40年前,獐子岛附近的鱼很多,乘小船出海一网都能捞起一万多斤。”
据《獐子岛镇志》记载,上世纪70年代,公社创造出了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被《人民日报》称为“海上大寨”。
獐子岛的自然资源让高航感到格外骄傲。这片海域地处黄海与渤海交汇海域,属于寒热交界地带。这片海域平均水深达35米,属深水岛类型;平均水温11摄氏度,海流湍急,盐度适中,适合包括虾夷扇贝在内的多种海珍生长。此外,该区域距黄海冷水圈较近,海水自净能力强,再加上獐子岛几乎没有农业和工业,海洋污染少。
丰富的渔业资源让獐子岛积累了大量财富。据《獐子岛镇志》记载,1980年,獐子岛捕鱼业的经济收入已达到1736万元,其中纯收益超过900万元。到2000年,獐子岛镇总收入6.79亿元,纯收益2.1亿元,人均收入超过一万元。而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6208元,农村人均收入2229元。
高航表示,30多年前有个口号是“学烟渔,赶獐子岛”。獐子岛的富裕让獐子岛人格外自豪,“我们去上海的公共浴室洗澡的时候,说是大连獐子岛的,人家都高看一眼。”他说。
“獐子岛扇贝故事”
扇贝养殖,让獐子岛又火了一把。
上世纪80年代初,獐子岛从日本北海道引进了虾夷扇贝,1988年开始实施底播养殖,由于獐子岛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海域独特的环境,虾夷扇贝的养殖在这里发展迅速。
60多岁的居民杨天回忆,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獐子岛渔业集团刚成立的时候,水下的扇贝数量非常多,多到潜水员下水之后只要站在原地,扒拉身边的扇贝就可以了,几乎不需要走动。碰到扇贝聚集地,一个潜水员一天可以捡拾2-3吨的扇贝。
“以前大家都抢着进獐子岛公司,待遇好。”今年66岁的个体渔民李国对记者表示。李国的儿子女儿也都曾是獐子岛公司的员工。
上世纪80年代,獐子岛建成了学校、医院、影剧院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义务教育、免费医疗成为当地居民的基本福利。
獐子岛本地居民还享有公司股份分红和生活补贴。村民们介绍,凡是有獐子岛镇户口的,包括小孩,獐子岛每年都会发2000元的生活补贴,60-70岁有3000元,70岁以上的有4000元。
2014年开始,随着“獐子岛扇贝故事”的出现,公司经营状况陷入困境。2014年,公司宣称因受北黄海冷水团异常等因素影响,其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2017年又称,因海洋灾害导致饵料短缺,造成扇贝饿死。
据獐子岛公司财报披露,受2014年和2017年两次扇贝异常事件影响,獐子岛公司业绩受到严重影响。2014-2017年间,獐子岛公司仅在2016年实现盈利7959万元,其他年份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
随着公司负债的增加,到去年为止,给岛民的分红和补助已全部停止。
“海底下已经基本没有扇贝了”
扇贝大批死亡的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是扇贝少了确是事实。
现年40岁的王冰称,他在十年前都是潜水人工捕捞扇贝,一瓶气的时间,也就是20多分钟,可以捡150公斤左右的扇贝。现在一瓶气只能捡40公斤左右,不好的时候也就20公斤。“比以前累。”
2011年,高北进入獐子岛公司,在采捕船上分拣捕捞上来的虾夷扇贝。他说,当时每艘船上需要配上10个人才能及时完成工作。随着水下扇贝数量的减少,2016年时,每条船上配7个人就够了。
随着数量的减少,虾夷扇贝在獐子岛产业布局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下降。2017年“扇贝饿死了”事件后,獐子岛公司表示,遭遇海洋牧场灾害后,獐子岛拟大幅减少底播虾夷扇贝的养殖规模,由此前的234万亩压缩至60万亩左右。
獐子岛2019年半年报显示,虾夷扇贝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已经低于10%,去年同期,这一比例还是15%。海参、鲍鱼、海螺被视作獐子岛新的业绩增长点。
“海上大寨”不复荣光
海珍数量的减少,同样意味着工作和收入的减少。王冰表示,考虑到獐子岛的物价水平,他的工资除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之外所剩无几。“不挣钱,年轻人都出去了。”
“工资不高,职工走的多,来的少。这几年招工,本地人都不愿意去,都是招外地的。”一位仍在獐子岛公司工作的职工表示,十几年来,工资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獐子岛的物价却在持续上涨。
李国说,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增加收入,他选择离开獐子岛公司,和几个朋友合作捕鱼。随着年纪增长,他在2012年回到了家乡獐子岛,自己买了一艘小木船。“天气好的时候就出去打打鱼,好的时候一船能卖一千多块钱。”他说,“不过这两年感觉獐子岛的鱼也少了。”
“感觉一上市就不好了。”在獐子岛经营着一家海产品店的石晶说。在她看来,獐子岛公司辜负了獐子岛赐予岛民们的环境和资源。
不过,“獐子岛扇贝的故事”也给她带来了一些好处。随着獐子岛公司在网络上的“走红”,来獐子岛旅游,买海参和扇贝的人也多了。
同样受益于扇贝故事的还有王彭,除了钓海螺,他还做起了民宿。“但是游客还是少,每年真正旺季就7月底开始的1个多月。”
与一辈子都生活在獐子岛的杨天和李国一口一个 “我们獐子岛”不同,30出头的王彭已经计划着离开獐子岛,“等海螺捞完了,我可能会离开獐子岛。”
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