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天才的浪漫之舞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axos发行的这张唱片中收录了一系列小提琴小品,由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钢琴大师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创作。这听起来是挺跨界的一个组合:钢琴家创作小提琴作品。不过,作为一个多产的作曲家,戈多夫斯基从来没有被人当作一位单纯的钢琴大师。若论他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他根据肖邦的二十六首练习曲(Op.25,No.7这首没有被改编)改编的五十三首练习曲。作为钢琴技艺的一座高峰,已经有众多钢琴家对其发起挑战。
  美籍波兰裔钢琴家、作曲家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 1870年出生于立陶宛,1938年逝世于美国纽约。由于幼年丧父,或许受到了监护人的忽视,戈多夫斯基早年几乎是完全自学的音乐。他五岁开始作曲,并自学了小提琴和钢琴,没过多久就学会了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登台演奏钢琴。九岁时,由于惊人的才华,他得到了银行家的资助,得以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后来又受到了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器重和帮助。
  有些人认为圣-桑是戈多夫斯基唯一的老师,前者甚至还曾经提议收养他为义子。不过,或许是出于自学成才者的自豪感,戈多夫斯基并不是很承认圣-桑在音乐上对他提供过有价值的指引。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正值钢琴的黄金时代,伟大钢琴家群星璀璨,戈多夫斯基得到了包括约瑟夫·霍夫曼、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等在内的几乎所有钢琴家同行的敬佩和赞誉。美国著名乐评家詹姆斯·亨克(James Gibbons Huneker)在一篇文章中盛赞戈多夫斯基为“钢琴家中的钢琴家”“左手使徒”“钢琴之佛”。


戈多夫斯基

  1891年,戈多夫斯基入美国国籍并在美国的音乐学院任教。1900年,他在柏林贝多芬大厅的一場音乐会轰动了音乐界,据称那次音乐会上柏林所有的钢琴家都到场了,戈多夫斯基返场演奏了多首他改编的肖邦练习曲。这次音乐会不仅确立了戈多夫斯基伟大钢琴家的声誉,同时也使人们注意到他是一位极其独特的钢琴作曲家——运用神乎其技的手法创作钢琴改编曲。
  除去大量的钢琴改编曲,戈多夫斯基同样有不少原创作品。相较同时代的很多作曲家,这些作品在音乐语言上相对还是比较传统的,不过也有着很具个人特色的和声运用。作为一位钢琴大师,戈多夫斯基在手指控制技巧和复调线条思维上有着惊人的天赋,这使得他创作的作品往往细节极其复杂,醉心于复杂的对位处理,乐谱上鳞次栉比的黑压压一片是常有的事情。对于演奏者来说,不论是在脑力还是手的控制力上,都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难,若功力不够,原本极其优美的旋律就会被淹没在这一片声部的海洋中。这些密集的声部交错再加上一些独特的和声,想要让听众听清并接受也很难了。多年来,戈多夫斯基的原创作品大体上是受到钢琴家冷遇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高难度也许正是原因之一。
  不过,这次我们推荐的唱片,却将给听众带来戈多夫斯基音乐的另一个维度。戈多夫斯基的创作几乎都是钢琴作品,这套钢琴与小提琴作品来自对他自己钢琴作品的改编,大部分由他本人亲自操刀改编。改编作品的旋律和结构基本上与钢琴原作保持了一致,但在音乐织体上大多做了进一步的加工,以使其更加适合钢琴与小提琴二重奏的表演形式。
  唱片中的第一首作品改编自戈多夫斯基创作于晚年(1932年)的《四首音诗》中的第二首《声明》(Avowal)。由于中风,戈多夫斯基此时已经失去了演出和录音的能力。小提琴版本由戈多夫斯基的儿子里奥·戈多夫斯基(Leo Godowsky)编订指法和弓法——值得一提的是,小戈多夫斯基不仅是一位小提琴家,同时还是为彩色摄影技术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如标题所示,此曲充满了涌动的感情,也是整张唱片中唯一一首4/4拍的作品。开篇有着优美的旋律,三音动机带着些许东方的异域情调,激烈的中段形成了情绪的对比,最后则是小提琴高把位和双音的主题再现。
  唱片中的第二至第十三首作品是戈多夫斯基的曲集《印象曲十二首》,出版于1916年。这十二首小品中的第一和第五首分别改编自戈多夫斯基规模宏大的《E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五和第二乐章,其余十首则改编自《假面圆舞曲》——由二十四首圆舞曲组成的曲集。戈多夫斯基将这套小提琴曲集题献给了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莱斯勒和其夫人哈丽特(Harriet & Fritz Kreisler),克莱斯勒为这套作品精心编定了指法和弓法。


戈多夫斯基和卓别林(左)

  这一套作品的顺序似乎是有意为之,以使其连续演奏也能自成一套。其中第一、三、五、七、九、十一首比较内向深沉,而第二、四、六、八、十、十二首则更为单纯轻松。第一首改编自戈多夫斯基《E小调钢琴奏鸣曲》的末乐章,这首庞大的奏鸣曲借鉴并综合了贝多芬晚期奏鸣曲(Op.101、Op.106、Op.110)的做法:末乐章开头第一部分先回顾了第一乐章的主题,然后是被改编为小提琴版本的“悲哀的小广板”(Larghetto Lamentoso),接下来是以B-A-C-H为主题的赋格。被改编为小提琴的这一段节拍被标记为3/4(6/8),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慢的3/4拍,但每一拍都需要分成两个分拍来打。可以想见3/4拍的舞蹈性质在这里几乎没有了,只有繁复迂回的和声中悲伤的吟唱,并拉成非常悠长的线条。由于这段音乐本身是一个乐章中的一个部分,结尾使用了再现之前的材料,颇有些意犹未尽之感,也许因此也恰适合被用作这套作品的第一首。   第二首名为《肖像(肖邦)》,是一首颇有肖邦华丽风格的圆舞曲,改编自《假面圆舞曲》的第七首。在《假面圆舞曲》中,有好几首小曲都带了个作曲家名字的缩写,如Fr.Sch(舒伯特)、Joh.Br(勃拉姆斯)、Fr.Ch(肖邦)、Fr.L(李斯特)、Joh.Str(约翰·施特劳斯)等,暗示了圆舞曲所模仿的风格。第三首是一首优美的《传奇曲》,改编自《假面圆舞曲》第十二首。除了一些短小的过度以外,小提琴从头至尾一直在用双音演奏如歌的旋律,有着格外动人的音色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开头的和声进行和肖邦的第二首夜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钢琴版本甚至与肖邦之作互为同主音大小调),而随处可见的模进也显示了这首乐曲质朴动人的特性。第四首改编自《假面圆舞曲》第十八首,这是一种巴伐利亚的民族舞蹈,跳脱的旋律令人眼花缭乱,小提琴上快速弓法的双音技巧也是大放异彩。
  第五首改编自《E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并加上了标题“詩”。这是整张唱片中时间最长的一首,音乐上的分量较重,内涵也可以说是最为深沉的一首。主题在极大的空间中得到了深化,情绪也在不断发展的乐句中层层叠加,增三度向纯五度的和声解决是此曲的一大特点。相较钢琴奏鸣曲中的G大调乐章,小提琴版本上移了四度到C大调,少了低沉,更多了豁达之感。


01钢琴家罗德里克·查德威克 02小提琴家纳兹琳·拉什多娃

  第六首是一首活泼的《无穷动》,音符跳跃得机敏而幽默,相比较钢琴版本,小提琴多了些双音,充分发挥了演奏技巧。第七首是有着夸张表情的《悲歌》,开头运用了高度半音化的旋律与和声,特别是减四度向小三度的解决极具色彩性,在流动性的中段之后的再现部分,钢琴伴奏增加了层次和分量。第八首是又一首轻松的《华尔兹》,在钢琴版本中标题为“Franzosisch”,意为法国风格,潇洒招摇的旋律和轻松自在的节奏把人带入法国的沙龙和舞会。有趣的是,在《假面圆舞曲》中,这三首分别是第十六、十五、十四首,也是连在一起的,但顺序刚好颠倒。
  后面的三首曲子体现了更多的幻想与神秘的色彩。第九首为《死神华尔兹》,标题令人联想到圣-桑的交响诗《骷髅之舞》,然而音乐的情绪却截然不同。小提琴下行的旋律带来一股阴森之感,而上行旋律则透着一股邪恶,走向终止式的高潮处畸形的五度模进既怪异又危险,整首曲子笼罩在不详的气氛之中。第十首标题为《东方人》,持续低音的伴奏和大音程上下行的自然小调式旋律带来异国情调,优美而清新,而穿插其中的仍然是戈多夫斯基风格的抒情半音化。第十一首《改编曲》(Saga),意为“冒险故事”,暧昧不清的减和弦频繁出现,显然这冒险旅程中处处是不可预测的危险,而结尾a小调主和弦上冒出来的升F使得全曲结束在一个半减五六和弦之上,更留下了重重的疑问。这三首在《假面圆舞曲》中分别为第十九、二十一、二十三首,想来也是有意识的选择。全套组排最后以轻松欢快的圆舞曲《维也纳人》结束,这首作品处于《假面圆舞曲》第二十二首的位置,第一段在舒展甜美的旋律之后总是不肯好好地停在主和弦上,颇有趣味,而中部的旋律则更为精力充沛。
  唱片中的第十四和第十五两首《华尔兹之诗》改编自一套同名的左手独奏钢琴曲集,同样是由小戈多夫斯基编辑指法与分句。G大调的第一首题献给当时还很年轻的小提琴家雅沙·海菲茨,A大调的第二首则题献给了波兰小提琴家保尔·科汉斯基(Paul Kochanski)。把一只手的钢琴曲改编为两个人四只手演奏之后,这两曲的层次和音响变得丰富了许多,旋律则一如既往地美妙动人。
  唱片中的最后两首乐曲改编自套曲《三十日谈——三十首三拍子的情景》,钢琴版本创作于1920年,据说这套钢琴曲标题的灵感来自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戈多夫斯基一天一首地写出来的。这两曲的小提琴版本并不是由作曲家本人改编的:前一首名为《老维也纳曲》,后面还有个小标题“回首昨日,含泪而笑”,是戈多夫斯基作品中较常被钢琴家演奏的一首,由雅沙·海菲茨改编;后一首名为《丹吉尔之夜》,是套曲中的第一首,充满了异国情调,由弗里茨·克莱斯勒改编。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的演释水准颇高,由阿塞拜疆裔英国小提琴家纳兹琳·拉什多娃(Nazrin Rashidova)和英国钢琴家罗德里克·查德威克(Roderick Chadwick)联袂演奏。拉什多娃的演奏真挚而质朴,运弓细腻而揉弦幅度较小,抒情处有着极为动人的歌唱,活跃处又极尽灵动;查德威克的演奏冷静而理性,声部清晰,气息圆润,在不动声色的表达中常常透着几分冷幽默。两人的默契配合也使得这套精彩的作品得以完美呈现。
其他文献
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担任表演指导老师已有十二年。多年前,有一位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曾在我的基础表演课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表演课外,我看过这位学生的声乐专业课期中考试,他的演唱技术上乘,台风也基本成熟。但在我的表演课上,他却总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状态,从不曾真诚地走出自己,走进角色。看他的表演练习时,我总是满怀期待地开始,每每失望地结束。在表演课程即将结业之时,其他学生都在向着正确的表演观念努
期刊
2018年5月16日,女高音歌唱家黄英与法国钢琴家达尔贝托(Michel Dalberto)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艺术歌曲音乐会。曲目是法国与中国的艺术歌曲,上半场有福雷、德彪西、拉威尔、普朗克等人的歌曲,下半场则是从黄自、丁善德一直唱到叶小纲的作品。起初我担心,艺术歌曲音乐会本来就带点曲高和寡的意味,这套作品还完全避开热门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人的歌曲,这样一来,上座率如何?听众的反应
期刊
2011年7月,第二屆夏季音乐节的志愿者团队里来了一个还在读大学的上海小男孩,讲话柔声细气,交流起来却有难得的沉着和专注,当时的MISA工作团队决定安排他协助接待那年第一次来上海的大指挥家巴伦伯依姆。  2016年夏天的某一天,我偶然地翻看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代的动画长片《天书奇谭》,被其中贯穿全片的音乐瞬间圈粉。MISA这些年引进了不下十部国外电影交响制作,何不自己制作一部?走访美影厂后,我
期刊
2018年5月16日,我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观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创演的歌剧《马可·波罗》,赞叹之下感慨颇多。作为一部以一带一路实例内容为特点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可谓独辟“新境”,它做到了很多人所期待做到的东西,达到了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的综合表现效果。  我观《马可·波罗》,觉得它是一部将东西方文化和历史进行深入嫁接的作品。此外,它在创作技术、创作经验以及“履行”歌剧思维观念方面,都有
期刊
2019长江钢琴代言人薛汀哲巡演发布会有“演”有“料”引爆乐展  2018年10月11日,上海国际乐器展“长江钢琴大师中国巡回之旅——薛汀哲发布会”成功举行。会上,薛汀哲携手长江钢琴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钢琴家、教育家李名强教授亲笔题词——“2018薛汀哲长江钢琴全国巡演圆满成功”,并与柏斯音乐集团总裁吴雅玲小姐、吴天延先生以及“钢琴魔指”薛汀哲先生共同盖章,纪念这一难忘时刻。  在
期刊
如果不是在这次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节目册上看到了《天书奇谭》的名字,我可能很少再有另外的机会在大荧幕上重温这部少时的动画经典。  在《天书奇谭》(1983)之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已经成功地制作拍摄了《小蝌蚪找妈妈》(1960)、《大闹天宫》(1961-1964)、《哪吒闹海》(1979)、《九色鹿》(1981)以及《三个和尚》(1981)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动画电影,不仅将中国的电影动画制作水准推向了
期刊
《欢乐的夜晚》由胡登跳先生创作于1979 年,作品巧妙地运用了五件民族乐器特殊的演奏技法,逼真地模仿了戏曲音乐中的锣鼓点等音效,展现了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该作品中特有的创作手法更是为我国民族室内乐多元化进程开辟了新道路。中西融汇视角下的丝弦五重奏  小型器乐组合古已有之,亦是中国民族室内乐的滥觞。先秦时期的《韶》,秦汉时期的“乐府”,隋唐的“燕乐”,均一脉以贯之。二十世纪以降,先辈们上承古
期刊
伦纳德·伯恩斯坦(L eona rd Bernstein)的朋友们常称他为莱尼(Lenny),似乎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加使人感到亲切。这位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成名于美国的音乐家是二十世纪美国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帅气迷人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不同于大部分欧洲指挥家的细腻优雅,伯恩斯坦“哈佛口音”之下的睿智与才华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伯恩斯坦  2018年是伯恩斯坦诞辰一百周年。据伯恩斯坦办公室(Leo
期刊
近几年,我发现一个现象:音乐会中只要有马勒的作品就会十分卖座,听友似乎对马勒的音乐十分买账,老中青三代人皆十分受用,以至于马勒的音乐会一票难求。马勒的作品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一时间我也难以参透其中的奥妙。  马勒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如同其他伟大作曲家的标准履历那般,自幼展现出音乐的才能,儿时已经参加不少音乐比赛并获大奖,少年时代进入音乐学院学习,成绩优异,对音乐有崇高的追求等等。如果这仅是马
期刊
01远处的白色帐篷便是音乐节举办交响音乐会的场所基顿·克莱默的“剑走偏锋”  拥有俄罗斯血统的耶胡迪·梅纽因出生于美国,成长于英国,逝世于德国,这些都已广为人知了。然而,他曾经安家在瑞士的那一段经历,却似乎一直鲜为人知。02(从左至右)梅纽因,布里顿,皮尔斯、让德龙,摄于1957年  1957年,梅纽因被格施塔德宁静、迷人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举家迁往这个瑞士山区定居下来。同年的8月4日和6日,在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