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中国工程机械史册,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无处不在:中国装载机史上第一台轮式装载机Z435,第一台铰接式装载机Z450,第一台“国际国内首创”的高原型装载机,成为第一家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自主研制世界上第一台适应4800米高原环境的装载机,获得装载机行业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个率先推出符合欧美市场的技术要求的系列产品……
C4P平台推动产品创新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柳工,首开信息技术在工程机械企业中的创新应用。“九五”至“十五”期间,柳工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是努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累计投入3000万元进行以“柳工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柳工先后被评为国家示范和优秀信息化企业及信息化试点单位,曾连续3年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工程机械市场面临疲软的艰难局面,柳工领导敏锐地认识到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柳工首先以财务工作信息化为突破口,建立财务电算系统,同时,开始建设“C4P”(CAD/CAE/CAPP/CAM、PDM)的产品开发平台,并最终建成和顺利实施。
实践证明,C4P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使研发部门能够优质、快速地开发出各种档次的产品,满足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在“C4P”开发平台形成后,柳工技术中心每年都能开发十多种市场急需的新产品和变形产品。
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
进入“十一五”时期,柳工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步伐,产品业绩大规模提升,企业模式也变成了多个战略业务单元。新的发展形势、新的企业组织机构模式,要求有一个效能更高、集成化程度更高的、迈向国际化必须的IT平台支撑。柳工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战略转移,将企业信息化工作提升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信息化技术带动企业发展变革的战略高度,其代表性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是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eLiuGong )。
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是一个集供应商管理、集团级ERP、分销商和顾客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务智能、企业战略管理为一体,并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高度集成的数字化工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集团级ERP高度集成的大系统、产品全程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EIP企业信息平台。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有一般有五个阶段,即单一功能电算化、业务系统集成、信息系统整合、数据管理和集团级高度集成等信息化阶段。国外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到了第五阶段。而对处于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的柳工来说,由于国际信息化基础技术的成熟发展,可以将第四、第五阶段合并起来一起实施,参照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思维与观念,利用现代成熟软件技术,通过管理创新全面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固化到软件系统中,使公司的管理平台适应公司国际化的需要,直接进入集团级高度集成的信息化阶段。
固化柳工核心竞争力
在柳工,普通员工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与企业领导进行最直接的交流,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和解决问题提供最直接的依据。领导班子还发起多个有关公司经营管理问题的讨论,总结出“领导是质量第一责任人”、“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等质量观念,使公司各项质量指标大幅上升。
信息化建设既提高了员工素质,又给柳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优化后的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得以固化,成为商业间谍“偷”不动、其他企业“学”不走、人才流动“带”不去、市场花钱“买”不走的竞争优势,为柳工打造出安全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柳工保持人员和固定资产净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与“十五”初期相比,营销收入增长了7.4倍,利润总额增长61倍。产品开发速度比2000年初缩短40%,并行开发能力增加200%。“世界柳工,源自中国”的口号已经叫响海内外。
柳工,为中国民族企业如何走好自主创新之路树起了一个全新的标杆。信息化让柳工这颗点缀在祖国西部地区的璀璨明珠,挺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脊梁。
C4P平台推动产品创新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柳工,首开信息技术在工程机械企业中的创新应用。“九五”至“十五”期间,柳工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是努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累计投入3000万元进行以“柳工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柳工先后被评为国家示范和优秀信息化企业及信息化试点单位,曾连续3年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工程机械市场面临疲软的艰难局面,柳工领导敏锐地认识到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柳工首先以财务工作信息化为突破口,建立财务电算系统,同时,开始建设“C4P”(CAD/CAE/CAPP/CAM、PDM)的产品开发平台,并最终建成和顺利实施。
实践证明,C4P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使研发部门能够优质、快速地开发出各种档次的产品,满足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在“C4P”开发平台形成后,柳工技术中心每年都能开发十多种市场急需的新产品和变形产品。
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
进入“十一五”时期,柳工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步伐,产品业绩大规模提升,企业模式也变成了多个战略业务单元。新的发展形势、新的企业组织机构模式,要求有一个效能更高、集成化程度更高的、迈向国际化必须的IT平台支撑。柳工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战略转移,将企业信息化工作提升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信息化技术带动企业发展变革的战略高度,其代表性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是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eLiuGong )。
数字化柳工创新工程是一个集供应商管理、集团级ERP、分销商和顾客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务智能、企业战略管理为一体,并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高度集成的数字化工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集团级ERP高度集成的大系统、产品全程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EIP企业信息平台。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有一般有五个阶段,即单一功能电算化、业务系统集成、信息系统整合、数据管理和集团级高度集成等信息化阶段。国外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到了第五阶段。而对处于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的柳工来说,由于国际信息化基础技术的成熟发展,可以将第四、第五阶段合并起来一起实施,参照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思维与观念,利用现代成熟软件技术,通过管理创新全面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固化到软件系统中,使公司的管理平台适应公司国际化的需要,直接进入集团级高度集成的信息化阶段。
固化柳工核心竞争力
在柳工,普通员工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与企业领导进行最直接的交流,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和解决问题提供最直接的依据。领导班子还发起多个有关公司经营管理问题的讨论,总结出“领导是质量第一责任人”、“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等质量观念,使公司各项质量指标大幅上升。
信息化建设既提高了员工素质,又给柳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优化后的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得以固化,成为商业间谍“偷”不动、其他企业“学”不走、人才流动“带”不去、市场花钱“买”不走的竞争优势,为柳工打造出安全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柳工保持人员和固定资产净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与“十五”初期相比,营销收入增长了7.4倍,利润总额增长61倍。产品开发速度比2000年初缩短40%,并行开发能力增加200%。“世界柳工,源自中国”的口号已经叫响海内外。
柳工,为中国民族企业如何走好自主创新之路树起了一个全新的标杆。信息化让柳工这颗点缀在祖国西部地区的璀璨明珠,挺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