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践行者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r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大为
  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解放军美术创作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小米加步枪》、《漠上》、《阳光下》、《马背上的民族》、《晚风》、《巴扎归来》《人民公仆》等。
  出版有《写意人物画技法》、《刘大为速写》、《刘大为作品集》、《刘大为小品集》、《刘大为水彩画作品》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且在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刘大为艺术真正的可贵,也是一直被忽略了的是,他的艺术创作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民,来自于大地的力量与灵感!他的画面有史诗般的品质,通常我们认为的那些纯形式的元素,如造型、线条、光影、色彩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生活与人民给他的馈赠。
  刘大为长期保持着对基层生活的迷恋。“生活”、“人民”对于他与其说是一部教科书,是艺术的源泉,不如说是他深谙于内心的一种“宗教”。他多年足迹的地理版图中,既有长期生活过的内蒙古大草原,又有新疆的巴扎,甘南、青海的藏族牧区,四川、云南、贵州等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作为军旅画家,刘大为还多次赴广西法卡山、凭祥、龙邦、百色等前线写生。尤为可贵的是,时至今日,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一命题已被旅游式的画家写生队伍窃得只剩下空壳时,刘大为依然初心不改,仍以实际行动——到现场写生与创作,诠释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真谛!
  2012年5月27日,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百余名画家走进延安,深入老区写生,我正巧与刘大为一路同行。每到一处,刘大为即放笔速写——举凡腰鼓队、山间牧民、田野劳作,抑或农家生活小景,均——被他收罗进自己的画面。现场围观的老乡们啧啧称奇,把速写作品反复传递欣赏,不—会儿张张速写纸便布满汗渍斑斑的手印。见此情景,我暗自思忖:这些汗渍、手印以及它们所发散出的山野气息,不正是刘大为作品最为珍贵的“胎记”吗?
  刘大为的艺术观及创作实践,是延安革命传统在当代语境中的推进与拓展。刘大为的艺术主张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大家知道,虽然五四新文艺提出了“走出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的口号,但艺术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直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才真正解决了艺术与人民、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沿着这条思想脉络推演下来,可以清楚地看到,刘大为的艺术观及创作实践,正是延安传统在当代语境中的推进与拓展。最值得珍视的,是刘大为对现实主义信念的守望与维护。众所周知,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美术已演变为一个不断革命、不断颠覆的故事,艺术家们一如匆匆过客,很少在某一思潮、观念与风格上驻足。仅从这一点上讲,无论怎样强调刘大为坚守的意义都不过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最终,经过现代美术思潮的洗礼,现实主义艺术观在刘大为那里,已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法,从根本上讲,它已在不断的内化中成为刘大为的精神坐标。
  因此,我以为,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惊诧于刘大为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信念的执着。如果我们对刘大为艺术的起点及历程有一个大体了解,就会更加理解这种执着。从少年时代他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写生,到六十年代中期他经历“文革”串联时的沐风沙、浴烈日;再到任《包头日报》记者时与牧民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可以看到,即便在青少年时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然成为刘大为的常态化艺术实践。他所经历的生活点滴,时常交织为涵容量巨大的鲜活的世态人情,历久弥新地构成创作的灵感与源泉。从中,我们可以为刘大为的执着寻找到两个不同层面的定义:一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实践中不仅已沉积为刘大为内在的精神渴求,而且,它甚至已转化为刘大为的某种生命机能;另一方面,通过时间的纯化,刘大为在生活中的积累已完全蜕变为内心的文化记忆。一位艺术家,无论受到流行思潮多么强烈的诱惑,都无法抗拒内在的精神渴求与文化记忆。当然,更无法拒绝个体生命的机能需求。
  现场写生是刘大为与生活关系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对此,他几乎以赞美的口气写道:“写生让我始终保持对生活的鲜活感受。执笔面对自然时,是我人生最愉悦的时刻。”鉴于写生是刘大为创作的唯一起点,我们有必要对其性质作一个大体的描述,在此之前,我们先从两个背景来观察、估价刘大为的“写生”在当下语境中所特有的含义。其一,近代以降,通过写生让艺术重返生活,直面社会人生,既是挽救传统绘画的良方,也是中国美术现代性建构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从康有为、蔡元培到黄宾虹、徐悲鸿,皆力主“多做实物写生。”可见,“写生”是作为全新的现代性价值观而被输入的。作为这一历史逻辑的延伸,刘大为的“写生”亦应从价值层面上加以考量,而不能仅仅将其归结为单纯的艺术手法。其二,欧美当代绘画的衰落,固然有新媒体艺术的挤压,但根本原因却在于它先专事于风格探究,后又深陷于图像与观念的泥沼,由此远离生活,走向了“从绘画到绘画”的死胡同。近年来,欧美画家在反思中渐趋这样的共识:通过写生再建与生活的关系,根据现实的感受来画自己的每一幅作品。我之所以刻意地为刘大为“写生”提供这两个背景,目的在于准确地描述刘大为“写生”的性质。如果这样的描述还不够清晰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讲,刘大为的“写生”所彰显的正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价值观,在浮躁的时风中,它凸显为一种文化立场与态度。刘大为写生中所获得的愉悦,或许正来自于内心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与皈依。
  在刘大为写生、素材和创作三者之间,我宁愿认为写生是创作的前置,其意是,速写一素材一创作三者之间在刘大为的创作过程中有着内在的、难分彼此的关系。三者之间的结构是扁平的,写生的鲜活元素,如形象、场景、光感、线条、色彩关系等,不需要过多观念的淘洗与提升,也不需要繁冗的构思与摆布,便可毫无障碍地升华为画面的造型与语言。刘大为的创作,无论是宏篇巨构,还是尺牍小品,之所以洋溢着浓烈的现场气息,始终保持着人性的温度,皆源于此。
  值得我们去弄懂的,还有刘大为“写生”与中国古典“写生”之间的关系。刘大为的写生虽出自于西方写实主义传统,但修为所致,他亦深得中国古典写生之真义。换句话讲,中国古典写生的“谛视熟察”之观察、体晤及表现方式,已成为刘大为写生的有机部分。所谓的“谛视熟察”即写生并非为了精确地把握对象的外在形态,专注于物象的形式,而是着力于探索表现不同个体的生命状态与性格奥秘,进而探求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秘史与生存玄理。换言之,刘大为的写生,在写实层面上,与列宾的伏尔加河写生有异曲同工之妙;于写意一途,则可与先贤们的“写生”状态,如渐江结庵于莲花峰下听水涨霜明,黄宾虹悟对、妙造西湖等情景相媲美。
  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刘大为都留下了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作。取得这种成就的原因在上述的讨论中已作出了较为明确的回答。如果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刘大为比别人更早地领悟了这样颠扑不破的真理:以人民为师,以生活为师,以造化为师,是通向伟大艺术的不二法门。如果我们说刘大为作品中的灵感、主题、题材、造型、光感乃至线条、笔墨均来自于生活,可能会遭致一些非议,但我相信,即便最尖刻的意见也不会否定这样的事实:刘大为从生活中所获远大于学院教育、摹古与师承的给予。
  从刘大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中,我们所获得的启示是自中国近现代美术诞生以来,离开生活、离开人民的艺术只是一个虚无的存在,如鲁迅先生所说,是一个“虚悬的极境”。艺术的根系,只有深入生活的沃土和人民情感的温床,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的年轮即艺术的年轮。刘大为的意义在于,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准确、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真理。因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其称为生活之子,人民之子。
  2012年,刘大为创作了一幅刘文西为陕北农民造像的作品《情系黄土地》。画面上,刘文西粗鞋布衣,凝神作画,完全进入谛视熟察的状态。其胸次、神态犹如冰壶般的清澈,瘦小的身躯,仿佛内蓄着巨大的能量——换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刘大为本人的写照!
  (本文节选自张晓凌2015年所著《生活的史诗——近观刘大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
其他文献
每次上课,我就把黑板放在这里,孩子们搬着凳子坐在办公桌前,因为地方有限,每次上课最多只能放下6个人。  家住山西太原市邮电双东小区的彭席胜和丁素梅,大家都喜欢叫他们彭老师和丁老师。彭老师说,楼内两部电梯,共有6块同样大小的黑板,上面的内容他每周都会更换一次,现在已经出了200多期。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2017年的全国最美家庭名单中,有这样一对老“雷锋”,他们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退休
期刊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也随之被日寇占领。  这天,开完校务会议后,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郑振铎急匆匆地去了教室。教室里坐满了学生。郑振铎忍着亡国之痛给学生上课,声音沉着而坚毅。这一课,就像殉难者的最后晚餐。不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教室外传来了沉重的车轮声。几分钟后,郑振铎看见了几辆载着日本兵的军车来了,当头飘着一面日本旗,一个血红色的大圆点分外刺眼。郑振铎沉着地合上书本,挺直
期刊
余秋雨在写《行者无疆》里的《追询德国》那篇文章时,为了彻底了解德国,曾一个人去到德国,体验生活。  他找到一间出租屋,房东是一位德国老人,和蔼可亲,房子在五楼,余秋雨看了看,感觉还不错,就想和老人签下长期租房合同。  老人笑了笑说:“不,年轻人,你还没有住,不会知道好坏,所以应该先签试住合同,有了切身体验,再定下一步是否长住。”  余秋雨一听有道理,就和老人签了5天合同。一切办好之后,他住了进去,
期刊
不难看出,电影中角色的原型更加立体和复杂。玛利亚也承认,朱莉·安德鲁斯把她演得“太温柔了”。真正的玛利亚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音乐之声》导演罗伯特·怀斯曾回绝了请玛利亚担任顾问的提议,称:“她太专横,我不喜欢这一点。”  1965年3月2日,《音乐之声》在纽约里沃利剧院首映。当时,美国经历着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的双重考验。男女老少涌入影院,从美妙的音乐和动人的剧情中寻找慰藉。从个人回忆到银幕经典,《
期刊
2013年11月,广东粤剧学校四十周年校庆大型晚会在中山纪念堂举行,粤剧大师红线女不顾89岁高龄,亲自担任了晚会的艺术总监,还帮晚会起了名字《粤剧情系我心》。晚会后,师生们很想和红线女作一次交流。红线女便安排他们12月7日在艺术中心见面。但到了那天,红线女恰好身体不适,但她仍强忍着剧烈的腰痛来了,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做示范。原本约好的一个小时的交流,结果变成了两个半小时。中途,师生们多次劝她休息一
期刊
与其他审讯者不同,史蒂芬斯更擅长施加心理压力。他将“O2O号营区”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营造了一种诡异的安静氛围令犯人们恐惧。守卫一律穿着网球鞋,从丽肖除唧步声,造成他们随时会出现的假象。  罗宾·史蒂芬斯是二战期间英国军情五处的间谍审讯官,因为右眼总是戴着一副单片眼镜,甚至连睡觉时也不愿取下来,由此得名“鹰眼”。据说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的“疯眼”穆迪就是参照了史蒂芬斯的形象。不过史蒂芬斯这个
期刊
民国时期,许多政要高官都很怕老婆,其中,尤以汪精卫、戴季陶、张继三人为甚。汪、戴、张都是国民党元老,政治地位显赫,而他们的夫人陈璧君、钮有恒厘、崔震华更是并称为民国三大“母老虎”,她们的驯夫悍事,是当时政界的笑谈。  一、“雷公老母”陈璧君  陈璧君,原籍广东新会,1891年出生在马来西亚一个华侨巨富之家。她从小关心政治,后随母亲一起加入了同盟会。1908年,26岁的汪精卫随孙中山到南洋筹款和宣传
期刊
白薇是北京曲艺团的老团长,退休后,她依然带领老同事、好友,下基层到社区义演,做公益,忙得不亦乐乎。她最小的学生3岁,最年长的89岁,人们都说她有“弟子三千,粉丝千万”。而她却说:“我这是万里长征刚迈步……”  白薇本名崔伟丽,北京人,自幼喜欢唱歌,中学时考进北京艺校曲艺班,师从著名单弦表演艺术家赵玉明老师,因赵老师未开山门(不收徒),后又拜在马增蕙老师门下。一路走来,至今已从艺40余年,并坚持下乡
期刊
自从听了曾国藩广开言路的意见之后,咸丰帝的书桌上就堆满了各种奏折,这个结果大出成丰帝的意料。不过,面对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大清朝,还有烽烟四起的农民起义,成丰帝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对此无能为力,与其垂死挣扎,不如顺其自然。很快,咸丰帝热情消减,对待大臣的上疏,也开始敷衍了事。此后,曾国藩的多篇上疏也都如石沉大海一样,杳无声息。然而,此时的政治形势却发生了急速的变化。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
期刊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曲《四渡赤水》,红军将领罗炳辉之子罗新安从青年唱到暮年,打着节奏哼唱这首歌,父亲那高大威武、英勇作战的身影浮现在他的眼前。  一首父亲写的十言诗  罗新安两岁半就失去了父亲,对父亲没有太多印象。小时候,他的朋友圈里大多是革命将帅的子女,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说父亲打仗的英雄故事,一到这个时候,快乐的罗新安马上不说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