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常见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达到余人目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心理辅导 学生
心理辅导是一种人际交往及促进人心理健康的艺术,它要求辅导者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辅导技术,积极倾听辅导对象的讲述,准确识别辅导对象的各种心理现象,认真领会辅导对象的内心体验,并通过恰当的回应和矫正增进与辅导对象的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一些常用的心理辅导技术能够更好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1、共情——构建师生良性互动关系的桥梁
共情又叫同理心、共感、同感、移情,是指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立场去理解他人的需要与意图的一种心理辅导技术。师生关系是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共情是一种沟通技巧,是与人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共情的运用要经历一个过程。
一是细心聆听。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听学生的诉说,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始终保持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对学生的表达不作过多评判,更不能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强加给学生。二是设身处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共情时,要消除自身的人格特质、知识储备、价值观念等干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己“变成”学生,从学生的视角认识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会产生极大兴趣解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三是果敢思考。即学生的问题被查找出来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还原角色,果敢思考已经发生在学生身上但学生自己还未发觉的问题,查找问题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内因与外因。四是恰当回应。即果敢思考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未觉察到的问题回应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话、复述、目光交流、语调控制、肢体语言等恰当回应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接纳了自己。五是引发觉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恰当回应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事实,对自身的情绪变化有所觉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通过共情的五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都表达出了互尊互爱,促进了师生的良性互动。
2、角色扮演——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方法
“角色扮演(role-playing)也被称为行为排演(behavioral rehearsal),在解决人际关系困难时尤其有用……运用角色扮演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提高自我意识,并设置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成员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场景,运用角色扮演,使学生自身的困惑或问题都显露在外,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在自然、自发的气氛下,演出希望的、害怕的或冲突的角色行为,对个人的心理成长,往往构成很大的冲击;借着角色扮演亦可以体会或学习新的角色经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角色扮演并不是可以随随便便的实施,其运用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向学生解释角色扮演的内容、类型和成员的数量等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做适当修改;第二是成员分组,每个小组选择具体的扮演角色和主题,挑选扮演者、设置场景并进行排练;第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提出要完成观察的角度、方法、内容等任务;第四是每个小组开始角色扮演,未参与扮演的学生做观察者,根据观察的情况做详细记录;第五是全体同学对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全员参与对各小组的评议;第六是更换角色,增加体验和参与的面;第七是全体成员再次对扮演的情况进行评议;第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将角色扮演中的问题情境和现实相结合,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角色扮演所创设的模拟情境,有利于教育者很好的收集学生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澄清角色扮演中的不良因素,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3、引导——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引导即带领、启发、领导,是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主要运用于固执、沉闷和害羞的学生,“引导是指辅导教师使用以鼓励和启示性的语句,引领班级团体成员理清思路、聚焦核心问题,或者改变发言学生的思考方式,对自我做出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清楚辅导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偏差,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树立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引导技术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发挥出引导的最佳效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不是替代而是协助,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向,把问题抛向其他成员以便找出不同的思维,成员之间共同商讨各种思维的利弊,鼓励每一位学生做进一步的自我探究,不要对学生进行训话,不要让学生改变原有的负向认知,不要与学生发生辩论或争辩,同时也不要强制学生服从老师的意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少使用封闭式问句,多使用开放式问句。如: “同学们对他的想法有怎样的看法?不管是支持的还是不支持的。”这样的问句就可以引导其他同学想出更多的发散性观点。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时所言所语必须是深切关注和真诚的,勿用程式化、冷漠、刻板和讽刺的口吻。如:“你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方式想一想,然后说给我听听好吗?”这样的语气充满了对学生的关注和真诚。最后,引导主要用于个体以及团体各成员之间出现的矛盾、分歧较多,思考方向混乱的时刻。在辅导的初期尽量少用引导,以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个体的深入表达和团体动力的进一步催化。
4.真诚——丰富师生间相互理解的纽带
真诚技术是心理辅导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含义就是“辅导老师应与学生要表里如一,主动和学生分享,不做任何的掩饰、伪装,当与学生产生独特感受时,能直接坦露给学生。”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诚可以使学生多一分宽容和大度,少一分自私和狭隘。因此,培养学生学会真诚面对,真诚的对待老师、同学、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运用真诚技术时要认识到:一,真诚并不是实话实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表达真诚应遵循对学生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适应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而且真诚并不仅仅表现在言语当中,非语言行为是真诚的最佳表达方式。二,真诚并不是自我宣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流露真情、表达真诚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成长,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感和宣扬自己的主张。否则,就会产生负面效果,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三,真诚应当实事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首先准确了解自己,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可弄虚作假。学生更愿接受的是真实的老师。四,真诚应遵循适度原则。真诚并不是表达的越多越好,也应当因人而异。有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真诚的情感表露太快或过于直接,也可能导致学生接受不了或一时难以理解,就有可能造成学生对老师的误解。
5.尊重——赢得大学生尊重的捷径
尊重技术即“尊重学生的价值观、权益、现状,对学生采取关爱和接纳的态度。”尊重的意义就在于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达到价值认同,学生能在安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表达自己。尊重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赢得学生尊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取得学生的尊重,并非易事,要运用好尊重的艺术,全心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大学教师所接触的是思维敏捷、情感丰富、生理趋于成熟、渴望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青年学生。伴随着成长的过程,青年学生更加注重自身人格的尊重得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着学生的心理,迎合学生的需求,在语言体态、工作方式等方面切实尊重学生人格。其次,尊重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学生的情感反映在其对社会、学校环境的适应性上。大学教师所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学生提高自身认识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互动的过程。青年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程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有着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保持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情感,才能获取学生的信任。最后,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学生的独立意识是学生渴望摆脱管教、监督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着青年学生喜欢独立分析、思考问题,有强烈独立意识欲望的特点,在工作中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的思想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适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真正在尊重他的独立意识。这样,学生也就会发自内心的尊重他的老师。
6.倾听——改善师生间谈话的方式
倾听技术是心理辅导中形成良好辅导效果的的基本技术。倾听包括“倾听说话者所说的内容,说话的声音以及他的身体语言,还包括让说话者知道你真正在倾听。”它不仅仅是接收声音,更重要的是尽可能了解声音中所蕴含的意义。“一个‘倾’字,包含着‘专心’与‘主动’的含义,它是一种心(神)、身、眼、耳的统整活动;另一个‘听’字,则包含了敏锐地寻找声音中隐含的线索,观察发言学生肢体的动作与评估发言学生说话内容的前后关联性等心理过程。”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成为一个良好的倾听者,需要往两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行为上的倾听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在谈话时,行为上表现出乐意参与的姿态,主动表现出放松且开放的姿势,能让谈话的学生感到舒缓和轻松,当学生主动发言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自己的身体很自然地转向该学生,并慢慢的向其移动一小步,以表自己对谈话学生的亲近与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注意自己的视线、头部的动作、语言以及面部的表情。教师以自然轻松的表情向学生投以支持和温暖的目光,当学生还想继续讲下去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出鼓励的点头动作,以表示“我听明白了,继续讲下去”等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时还可以用简短的回应词“嗯”、“啊”、“哦”等来表达对学生谈话内容耐心倾听之意。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心理上的倾听能力。心理上的倾听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积极倾听的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非语言行为的表达,不但听懂学生言语的意义,更要从他的表情、举止中领略出隐含的意思。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存在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接触到某些话题时,就会有“言外之意”、“话里有话”的情况产生,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注意与交谈学生的语气和措词,准确理解其所讲的真正含义。对于和后进生的交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更加注重心理上的倾听,从内心接纳这些学生,而不是对他们抱一种反感、轻视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越是在心理上关注他们,就越会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和负面影响。
7.面质——置换思想政治教育中批评手段的良方
面质又称对峙、对立、对质、正视现实、质询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认知与思维方式提出异议和挑战的过程。面质有一种质问的意味,但它又不等同于质问。面质的宗旨就是“推动学生重新审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克服其认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与主观性,以进一步认识自我,开发自我,促使学生发现其言行中的种种自我挫败倾向,并努力加以克服。”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缺点或做事不周,就会换一些小错误,或者是由于学生因不良心理而产生某方面道德的缺失等现象,都会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感到头疼与烦恼,有时甚至会对这些学生大发雷霆,其结果将是越来越糟。面质可被认为是一种和缓的、善意的批评,既能达到使学生接受老师,又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想以面质代替批评,就要熟练掌握面质技术,把握好运用面质的原则。一是以共情为基础,以尊重理解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待学生真诚,态度诚恳,言之有据,语气和缓,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氛围。在运用面质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矛盾,尊重学生,希望学生能够改变现状,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要有信心改善自己。二是认同为先,面质为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先表达出对问题学生的认同与尊重,同时结合心理辅导中的共情、引导、理解、倾听等技术,然后运用面质技术,这样才不至于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果面质没有前奏就是消极性的,那样的面质很可能会对学生内心造成更大的伤害。三是充分理解学生,做到适可而止。面质不能以刁难学生,让学生哑口无言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做到耐心倾听,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只需恰当的引导,促进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思考,无需彻底的解决。 8.自我表露——提升大学生信任感的渠道
自我表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种常用技术。其含义是“在适当的时候,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以增进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赖,促进其对自身问题的反思,推动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自我表露,自我揭示自己的某些感受、经验、人生经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坦率、真诚与亲切,无形中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适当的鼓励学生做自我表露,在其他老师、同学及自己的家长面前开放自我,这样就可以改善其与他人的交流。
自我表露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首先,自我表露要有限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表露的内容要贴近与学生交流的话题,讲话不要冗杂,要以学生为主角、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表露的程度不宜过深,太深就有可能触及到隐私的问题,更有可能伤害学生心理。其次,自我表露应发自内心。表露并不是高谈阔论,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面前态度真诚,表达自然。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套话以及教条化的语言,不仅达不到自我表露的目的,而且也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虚情假意。再次,自我表露的时间要适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我表露一般应放在与学生交流的中间或最后阶段,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想让与学生交流的气氛更亲切,刚跟学生接触就自我表露,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做作,其结果就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热情满腔”,而学生却“冷若寒霜”。最后,自我表露要方式得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自我表露时,不仅要用恰当的言语表达自己的经历、感受等,有时还要选择一些非语言形式,如投一个认同的目光、打一个支持的手势,能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一些常用的心理辅导技术,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师生的有效沟通,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于鲁文.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4).
[2][美]Elizabeth Reynolds Welfel﹑[美]Lewis E. Patterson. 心理咨询的过程—多元理论取向的整合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1.
[3]吴武典.学校心理辅导原理[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36.
[4][8]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302, 298.
[5]谢培松,秦平.学生心理辅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91, 210, 184,188.
[6]罗京,曾峥.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实操指南[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44.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心理辅导 学生
心理辅导是一种人际交往及促进人心理健康的艺术,它要求辅导者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辅导技术,积极倾听辅导对象的讲述,准确识别辅导对象的各种心理现象,认真领会辅导对象的内心体验,并通过恰当的回应和矫正增进与辅导对象的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一些常用的心理辅导技术能够更好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1、共情——构建师生良性互动关系的桥梁
共情又叫同理心、共感、同感、移情,是指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立场去理解他人的需要与意图的一种心理辅导技术。师生关系是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共情是一种沟通技巧,是与人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共情的运用要经历一个过程。
一是细心聆听。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听学生的诉说,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始终保持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对学生的表达不作过多评判,更不能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强加给学生。二是设身处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共情时,要消除自身的人格特质、知识储备、价值观念等干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己“变成”学生,从学生的视角认识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会产生极大兴趣解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三是果敢思考。即学生的问题被查找出来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还原角色,果敢思考已经发生在学生身上但学生自己还未发觉的问题,查找问题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内因与外因。四是恰当回应。即果敢思考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未觉察到的问题回应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话、复述、目光交流、语调控制、肢体语言等恰当回应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接纳了自己。五是引发觉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恰当回应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事实,对自身的情绪变化有所觉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通过共情的五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都表达出了互尊互爱,促进了师生的良性互动。
2、角色扮演——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方法
“角色扮演(role-playing)也被称为行为排演(behavioral rehearsal),在解决人际关系困难时尤其有用……运用角色扮演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提高自我意识,并设置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成员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场景,运用角色扮演,使学生自身的困惑或问题都显露在外,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在自然、自发的气氛下,演出希望的、害怕的或冲突的角色行为,对个人的心理成长,往往构成很大的冲击;借着角色扮演亦可以体会或学习新的角色经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角色扮演并不是可以随随便便的实施,其运用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向学生解释角色扮演的内容、类型和成员的数量等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做适当修改;第二是成员分组,每个小组选择具体的扮演角色和主题,挑选扮演者、设置场景并进行排练;第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提出要完成观察的角度、方法、内容等任务;第四是每个小组开始角色扮演,未参与扮演的学生做观察者,根据观察的情况做详细记录;第五是全体同学对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全员参与对各小组的评议;第六是更换角色,增加体验和参与的面;第七是全体成员再次对扮演的情况进行评议;第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将角色扮演中的问题情境和现实相结合,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角色扮演所创设的模拟情境,有利于教育者很好的收集学生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澄清角色扮演中的不良因素,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3、引导——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引导即带领、启发、领导,是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主要运用于固执、沉闷和害羞的学生,“引导是指辅导教师使用以鼓励和启示性的语句,引领班级团体成员理清思路、聚焦核心问题,或者改变发言学生的思考方式,对自我做出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清楚辅导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偏差,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树立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引导技术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发挥出引导的最佳效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不是替代而是协助,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向,把问题抛向其他成员以便找出不同的思维,成员之间共同商讨各种思维的利弊,鼓励每一位学生做进一步的自我探究,不要对学生进行训话,不要让学生改变原有的负向认知,不要与学生发生辩论或争辩,同时也不要强制学生服从老师的意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少使用封闭式问句,多使用开放式问句。如: “同学们对他的想法有怎样的看法?不管是支持的还是不支持的。”这样的问句就可以引导其他同学想出更多的发散性观点。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时所言所语必须是深切关注和真诚的,勿用程式化、冷漠、刻板和讽刺的口吻。如:“你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方式想一想,然后说给我听听好吗?”这样的语气充满了对学生的关注和真诚。最后,引导主要用于个体以及团体各成员之间出现的矛盾、分歧较多,思考方向混乱的时刻。在辅导的初期尽量少用引导,以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个体的深入表达和团体动力的进一步催化。
4.真诚——丰富师生间相互理解的纽带
真诚技术是心理辅导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含义就是“辅导老师应与学生要表里如一,主动和学生分享,不做任何的掩饰、伪装,当与学生产生独特感受时,能直接坦露给学生。”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诚可以使学生多一分宽容和大度,少一分自私和狭隘。因此,培养学生学会真诚面对,真诚的对待老师、同学、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运用真诚技术时要认识到:一,真诚并不是实话实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表达真诚应遵循对学生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适应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而且真诚并不仅仅表现在言语当中,非语言行为是真诚的最佳表达方式。二,真诚并不是自我宣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流露真情、表达真诚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成长,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感和宣扬自己的主张。否则,就会产生负面效果,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三,真诚应当实事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首先准确了解自己,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可弄虚作假。学生更愿接受的是真实的老师。四,真诚应遵循适度原则。真诚并不是表达的越多越好,也应当因人而异。有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真诚的情感表露太快或过于直接,也可能导致学生接受不了或一时难以理解,就有可能造成学生对老师的误解。
5.尊重——赢得大学生尊重的捷径
尊重技术即“尊重学生的价值观、权益、现状,对学生采取关爱和接纳的态度。”尊重的意义就在于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达到价值认同,学生能在安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表达自己。尊重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赢得学生尊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取得学生的尊重,并非易事,要运用好尊重的艺术,全心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大学教师所接触的是思维敏捷、情感丰富、生理趋于成熟、渴望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青年学生。伴随着成长的过程,青年学生更加注重自身人格的尊重得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着学生的心理,迎合学生的需求,在语言体态、工作方式等方面切实尊重学生人格。其次,尊重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学生的情感反映在其对社会、学校环境的适应性上。大学教师所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学生提高自身认识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互动的过程。青年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程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有着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保持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情感,才能获取学生的信任。最后,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学生的独立意识是学生渴望摆脱管教、监督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着青年学生喜欢独立分析、思考问题,有强烈独立意识欲望的特点,在工作中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的思想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适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真正在尊重他的独立意识。这样,学生也就会发自内心的尊重他的老师。
6.倾听——改善师生间谈话的方式
倾听技术是心理辅导中形成良好辅导效果的的基本技术。倾听包括“倾听说话者所说的内容,说话的声音以及他的身体语言,还包括让说话者知道你真正在倾听。”它不仅仅是接收声音,更重要的是尽可能了解声音中所蕴含的意义。“一个‘倾’字,包含着‘专心’与‘主动’的含义,它是一种心(神)、身、眼、耳的统整活动;另一个‘听’字,则包含了敏锐地寻找声音中隐含的线索,观察发言学生肢体的动作与评估发言学生说话内容的前后关联性等心理过程。”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成为一个良好的倾听者,需要往两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行为上的倾听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在谈话时,行为上表现出乐意参与的姿态,主动表现出放松且开放的姿势,能让谈话的学生感到舒缓和轻松,当学生主动发言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自己的身体很自然地转向该学生,并慢慢的向其移动一小步,以表自己对谈话学生的亲近与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注意自己的视线、头部的动作、语言以及面部的表情。教师以自然轻松的表情向学生投以支持和温暖的目光,当学生还想继续讲下去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出鼓励的点头动作,以表示“我听明白了,继续讲下去”等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时还可以用简短的回应词“嗯”、“啊”、“哦”等来表达对学生谈话内容耐心倾听之意。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心理上的倾听能力。心理上的倾听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积极倾听的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非语言行为的表达,不但听懂学生言语的意义,更要从他的表情、举止中领略出隐含的意思。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存在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接触到某些话题时,就会有“言外之意”、“话里有话”的情况产生,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注意与交谈学生的语气和措词,准确理解其所讲的真正含义。对于和后进生的交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更加注重心理上的倾听,从内心接纳这些学生,而不是对他们抱一种反感、轻视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越是在心理上关注他们,就越会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和负面影响。
7.面质——置换思想政治教育中批评手段的良方
面质又称对峙、对立、对质、正视现实、质询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认知与思维方式提出异议和挑战的过程。面质有一种质问的意味,但它又不等同于质问。面质的宗旨就是“推动学生重新审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克服其认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与主观性,以进一步认识自我,开发自我,促使学生发现其言行中的种种自我挫败倾向,并努力加以克服。”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缺点或做事不周,就会换一些小错误,或者是由于学生因不良心理而产生某方面道德的缺失等现象,都会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感到头疼与烦恼,有时甚至会对这些学生大发雷霆,其结果将是越来越糟。面质可被认为是一种和缓的、善意的批评,既能达到使学生接受老师,又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想以面质代替批评,就要熟练掌握面质技术,把握好运用面质的原则。一是以共情为基础,以尊重理解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待学生真诚,态度诚恳,言之有据,语气和缓,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氛围。在运用面质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矛盾,尊重学生,希望学生能够改变现状,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要有信心改善自己。二是认同为先,面质为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先表达出对问题学生的认同与尊重,同时结合心理辅导中的共情、引导、理解、倾听等技术,然后运用面质技术,这样才不至于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果面质没有前奏就是消极性的,那样的面质很可能会对学生内心造成更大的伤害。三是充分理解学生,做到适可而止。面质不能以刁难学生,让学生哑口无言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做到耐心倾听,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只需恰当的引导,促进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思考,无需彻底的解决。 8.自我表露——提升大学生信任感的渠道
自我表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种常用技术。其含义是“在适当的时候,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以增进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赖,促进其对自身问题的反思,推动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自我表露,自我揭示自己的某些感受、经验、人生经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坦率、真诚与亲切,无形中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适当的鼓励学生做自我表露,在其他老师、同学及自己的家长面前开放自我,这样就可以改善其与他人的交流。
自我表露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首先,自我表露要有限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表露的内容要贴近与学生交流的话题,讲话不要冗杂,要以学生为主角、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表露的程度不宜过深,太深就有可能触及到隐私的问题,更有可能伤害学生心理。其次,自我表露应发自内心。表露并不是高谈阔论,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面前态度真诚,表达自然。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套话以及教条化的语言,不仅达不到自我表露的目的,而且也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虚情假意。再次,自我表露的时间要适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我表露一般应放在与学生交流的中间或最后阶段,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想让与学生交流的气氛更亲切,刚跟学生接触就自我表露,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做作,其结果就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热情满腔”,而学生却“冷若寒霜”。最后,自我表露要方式得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自我表露时,不仅要用恰当的言语表达自己的经历、感受等,有时还要选择一些非语言形式,如投一个认同的目光、打一个支持的手势,能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一些常用的心理辅导技术,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师生的有效沟通,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于鲁文.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4).
[2][美]Elizabeth Reynolds Welfel﹑[美]Lewis E. Patterson. 心理咨询的过程—多元理论取向的整合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1.
[3]吴武典.学校心理辅导原理[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36.
[4][8]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302, 298.
[5]谢培松,秦平.学生心理辅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91, 210, 184,188.
[6]罗京,曾峥.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实操指南[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44.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