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討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接受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同等数量接受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并对步行能力做出评价。结果:修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恢复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步行功能,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关键词】足踝创伤创面;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薄股前外皮瓣
足踝创伤创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创面类型,为使创面达到理想的愈合效果,多通过皮瓣移植修复术加以治疗,运用该方法可有效减轻足踝部承担的负重,恢复行走功能[1]。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皮瓣类型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该方法虽然取材便利,但是容易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为克服这一缺陷,修薄股前外皮瓣逐渐发展起来并获得重视[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接受修薄股前外皮瓣修复治疗的30例足踝创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运用该方法取得了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接受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患者30例列为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为10~62岁,平均年龄为(36.2±4.5);其中足背缺损14例,踝部皮肤缺损9例,足跟缺损7例,损伤原因为:交通意外16例,坠落跌伤8例,重物压伤6例;创面面积为:15.0cm×7.5cm~10.0cm×7.0cm。另将同期同等数量接受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8~64岁,平均年龄为(37.2±2.8);其中足背缺损16例,踝部皮肤缺损7例,足跟缺损5例,损伤原因为:交通意外15例,坠落跌伤7例,重物压伤8例;创面面积为:15.0cm×7.0cm~10.0cm×7.0cm。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照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治疗,按照1.2:1.0的比例及皮瓣修复标准在小腿后外侧设计皮瓣并切取皮瓣,然后旋转覆盖创面并缝合皮瓣。观察组患者在硬麻下进行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皮瓣设计在股前外侧进行,切开皮瓣后寻找穿支血管,待穿支进入皮瓣后再调整皮瓣切取位置,对股外侧皮神经分支进行分离并保留,确保血管蒂足够长度条件下切下皮瓣移植于创面并缝合皮肤[3]。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凝、解痉及抗感染药物治疗,疗程为6~14d。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创面愈合和皮肤结痂时间。修复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步行功能分级量表(Holden)对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所获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标准差(x±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
修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步行能力恢复情况比较
修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皮瓣修复是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可供选用的皮瓣种类比较多,其中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为主,但是由此引发的静脉回流障碍并不利于足踝创伤创面的整体修复,其供区范围较小也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4]。近年来,修薄股前外皮瓣的优势在临床上逐渐体现出来,并开始应用于足踝创伤创面的修复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恢复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在足踝创伤创面修复治疗中,采取修薄股前外皮瓣的临床疗效要优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其在促进创面愈合及改善患者步行功能方面优势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包远祥,苏忠林,刘悦臣,等.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足踝创伤创面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34(12):90-93.
[2]李红.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3]胡稷杰,金丹,赵辉,等.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12(4):348-351.
[4]张伟旭,王成琪,左新成,等.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实用医药杂志,2008,13(9):1040-1043.
【摘要】目的:探討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接受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同等数量接受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并对步行能力做出评价。结果:修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恢复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步行功能,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关键词】足踝创伤创面;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薄股前外皮瓣
足踝创伤创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创面类型,为使创面达到理想的愈合效果,多通过皮瓣移植修复术加以治疗,运用该方法可有效减轻足踝部承担的负重,恢复行走功能[1]。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皮瓣类型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该方法虽然取材便利,但是容易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为克服这一缺陷,修薄股前外皮瓣逐渐发展起来并获得重视[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接受修薄股前外皮瓣修复治疗的30例足踝创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运用该方法取得了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接受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患者30例列为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为10~62岁,平均年龄为(36.2±4.5);其中足背缺损14例,踝部皮肤缺损9例,足跟缺损7例,损伤原因为:交通意外16例,坠落跌伤8例,重物压伤6例;创面面积为:15.0cm×7.5cm~10.0cm×7.0cm。另将同期同等数量接受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8~64岁,平均年龄为(37.2±2.8);其中足背缺损16例,踝部皮肤缺损7例,足跟缺损5例,损伤原因为:交通意外15例,坠落跌伤7例,重物压伤8例;创面面积为:15.0cm×7.0cm~10.0cm×7.0cm。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照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治疗,按照1.2:1.0的比例及皮瓣修复标准在小腿后外侧设计皮瓣并切取皮瓣,然后旋转覆盖创面并缝合皮瓣。观察组患者在硬麻下进行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皮瓣设计在股前外侧进行,切开皮瓣后寻找穿支血管,待穿支进入皮瓣后再调整皮瓣切取位置,对股外侧皮神经分支进行分离并保留,确保血管蒂足够长度条件下切下皮瓣移植于创面并缝合皮肤[3]。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凝、解痉及抗感染药物治疗,疗程为6~14d。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创面愈合和皮肤结痂时间。修复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步行功能分级量表(Holden)对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所获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标准差(x±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
修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步行能力恢复情况比较
修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皮瓣修复是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可供选用的皮瓣种类比较多,其中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为主,但是由此引发的静脉回流障碍并不利于足踝创伤创面的整体修复,其供区范围较小也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4]。近年来,修薄股前外皮瓣的优势在临床上逐渐体现出来,并开始应用于足踝创伤创面的修复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及供区皮肤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恢复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在足踝创伤创面修复治疗中,采取修薄股前外皮瓣的临床疗效要优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其在促进创面愈合及改善患者步行功能方面优势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包远祥,苏忠林,刘悦臣,等.修薄股前外皮瓣移植足踝创伤创面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34(12):90-93.
[2]李红.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3]胡稷杰,金丹,赵辉,等.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12(4):348-351.
[4]张伟旭,王成琪,左新成,等.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实用医药杂志,2008,13(9):104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