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铁作为城市地下交通工具发展的代言,它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个国家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的首选改善方案。但是由于地铁车站客流量大、流动性强,为了使人们能安全、快速、准确地识别交通信息,就需有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和优化的导向性标识系统语言去实现。本文探讨了地铁导向标识系统作为引导人们在城市的地下公共场所进行活动的信息系统,其导向标识需要有个系统的视觉形象,充分发挥交通设施效能,使人对环境能更清晰的认知。
关键词:设计形态语意;地域文化;地铁导向标识
导论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大批量生产使得设计形态日益同质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也普遍提升,人们对设计要求发生变化,不仅要满足物理性、生理性的使用价值,而且要进一步满足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和环境方面的象征价值。因此设计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设计及其形态,将城市文文化与设计交融,这方式将成为现代展示设计的新趋势。
中国湖北省省会武汉具有独特的地理因素,它正努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带动力,努力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点。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中部崛起计划在武汉的实施具体突出落实在城市地铁修建上,因为其特殊的历史人文环境和江河流域地形,地铁除了作为交通载体外,其导向设计的楚文化传承意义也非常丰富。
一、地铁导向标识的形态语意设计现状
随着我国对地铁运输投入的日益增加,集公交、铁路、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地铁车站成为各城市衔接内外交通的主要节点,并逐步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与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其设计者仅仅是聚焦在人们注意到的导向标识形态的其物理的功能属性,却忽略了与使用者心理和社会文化相关的内涵意义,欠缺本土文化的传承,未能与使用者在情感上形成一种心理互动关系。
二、设计形态语意概述
“设计语意学”这一概念正式出现1983年,由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定义:设计语意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征,并将此应用于设计中。使受众感受到设计的“人情味、亲切感”。
三、武汉地铁线导向标识的形态语意设计
武汉地铁2号线是全国第一条横跨长江的过江隧道际轨道交通线路,连接武昌区和江岸区,采用双线双洞设计,为推进“同城化”,在设计方面更需要融入楚文化特色。如站点内墙材料摒弃传统建筑材料搪瓷钢,采用具楚风文化的轻质陶瓷砖铺贴;地铁出入口具有现代城市感,与现代商业区又很好的进行了融合,既有时代感又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但在导向标识形态设计方面继续沿用了武汉地铁的设计规范,缺乏对周围环境、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等因素的考虑。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地铁导向标识的色彩、文字、图形、造型等各个要素之中,是设计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色彩要素设计
在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中,色彩是形成可识别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方法,它能够超越语言、年龄和文化程度造成的障碍,传达文字、图形无法传达的信息。同时,色彩还是丰富视觉效果、渲染环境气氛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极具功能性又富含情感象征性的语言。武汉地铁线导向标识系统的色彩设计过程中,首先通过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通俗艺术、城市风貌及不同线路的空间环境进行色彩信息取样,进而对样色进行提炼、比对、归纳,经过综合考量,最后总结出武汉各线路线导向标识系统的色彩体系。例如汉口因为租界历史建筑色彩有着欧式建筑的特点,喜用淡色,同时又使用纯白色作为色彩基调。再者旅游盛行,武汉大学素有“樱花”校园之称,樱花色彩展示着楚天学习如春风般明媚的精神风貌。设计选择出武汉地铁2号线视觉导向标识系统的主色调即樱花粉。
(二)文字要素设计
文字是最直接的信息传达方式,包括汉字、拉丁字母和数字,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文字,运用在地铁导向标识设计中,都应以信息传达的瞬间识别和准确判断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增加其艺术性和文化特色。从三个方面来设计:一是借鉴城城中标志性建筑的图形符号。二是寻找城市中的文物古迹,提炼元素。三是从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出发。例如从书法字体出发,总结字体结构,结合导向标识系统字体的功能性需要及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对其进行简化设计,使其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又符合現代设计标准。楚辞离骚源远流长,它吸收了中原深厚的书法艺术,有楚人多愁善感的艺术特色,因此,将书法字体引入到地铁导向标识的设计中,会带给乘客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武汉地铁4号线外部展示空间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将书法字体文章运用在地铁武昌站上,为了弥补书法字体识别性弱的缺陷,运用了竹简底板造型设计,有效的增强了文字的识别强度,并形成了武汉地铁特有的艺术风格。
(三)图形符号要素设计
图形符号具有简洁清晰、通俗易懂的特点,能够超越语言和文字的障碍,通过构建视觉形象语言来传达给受众所需的各种信息,在设计时,应在不影响乘客理解意义的最大尺度内,增强图形符号的地域文化性的表达。
(四)造型要素设计
导向标识中的文字、图形、色彩等要素承载着引导乘客出行的大量信息,其功能的实现有效的传达给乘客,这就涉及到了导向标识的造型设计。因此在武汉地铁导视标识设计造型时,可以通过运用抽象、简化、拆分、重构、异化等方式方法,依据现代设计系统性原则进行设计。
四、结语
作为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文设计丰富地铁视觉导向系统的内涵和外延,体现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和论证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武汉城市地铁导向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将艺术形态用来作为研究导向标识设计内部构成以及外部关系的理论依据。并采用艺术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原理对导向的艺术形态要素进行探讨,在公共设施导向设计中力求对改善城市地铁环境、塑造城市特色形象起到一定推动的作用。为中部崛起战略在设计领域添砖加瓦,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胡雨霞.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体现[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03):64-65.
[2]李咛.地域文化在地铁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4(02):281-286.
作者简介:吴茜(1990.3—),女,汉族,湖北黄冈人,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展示陈列设计。
关键词:设计形态语意;地域文化;地铁导向标识
导论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大批量生产使得设计形态日益同质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也普遍提升,人们对设计要求发生变化,不仅要满足物理性、生理性的使用价值,而且要进一步满足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和环境方面的象征价值。因此设计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设计及其形态,将城市文文化与设计交融,这方式将成为现代展示设计的新趋势。
中国湖北省省会武汉具有独特的地理因素,它正努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带动力,努力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点。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中部崛起计划在武汉的实施具体突出落实在城市地铁修建上,因为其特殊的历史人文环境和江河流域地形,地铁除了作为交通载体外,其导向设计的楚文化传承意义也非常丰富。
一、地铁导向标识的形态语意设计现状
随着我国对地铁运输投入的日益增加,集公交、铁路、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地铁车站成为各城市衔接内外交通的主要节点,并逐步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与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其设计者仅仅是聚焦在人们注意到的导向标识形态的其物理的功能属性,却忽略了与使用者心理和社会文化相关的内涵意义,欠缺本土文化的传承,未能与使用者在情感上形成一种心理互动关系。
二、设计形态语意概述
“设计语意学”这一概念正式出现1983年,由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定义:设计语意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征,并将此应用于设计中。使受众感受到设计的“人情味、亲切感”。
三、武汉地铁线导向标识的形态语意设计
武汉地铁2号线是全国第一条横跨长江的过江隧道际轨道交通线路,连接武昌区和江岸区,采用双线双洞设计,为推进“同城化”,在设计方面更需要融入楚文化特色。如站点内墙材料摒弃传统建筑材料搪瓷钢,采用具楚风文化的轻质陶瓷砖铺贴;地铁出入口具有现代城市感,与现代商业区又很好的进行了融合,既有时代感又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但在导向标识形态设计方面继续沿用了武汉地铁的设计规范,缺乏对周围环境、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等因素的考虑。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地铁导向标识的色彩、文字、图形、造型等各个要素之中,是设计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色彩要素设计
在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中,色彩是形成可识别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方法,它能够超越语言、年龄和文化程度造成的障碍,传达文字、图形无法传达的信息。同时,色彩还是丰富视觉效果、渲染环境气氛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极具功能性又富含情感象征性的语言。武汉地铁线导向标识系统的色彩设计过程中,首先通过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通俗艺术、城市风貌及不同线路的空间环境进行色彩信息取样,进而对样色进行提炼、比对、归纳,经过综合考量,最后总结出武汉各线路线导向标识系统的色彩体系。例如汉口因为租界历史建筑色彩有着欧式建筑的特点,喜用淡色,同时又使用纯白色作为色彩基调。再者旅游盛行,武汉大学素有“樱花”校园之称,樱花色彩展示着楚天学习如春风般明媚的精神风貌。设计选择出武汉地铁2号线视觉导向标识系统的主色调即樱花粉。
(二)文字要素设计
文字是最直接的信息传达方式,包括汉字、拉丁字母和数字,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文字,运用在地铁导向标识设计中,都应以信息传达的瞬间识别和准确判断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增加其艺术性和文化特色。从三个方面来设计:一是借鉴城城中标志性建筑的图形符号。二是寻找城市中的文物古迹,提炼元素。三是从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出发。例如从书法字体出发,总结字体结构,结合导向标识系统字体的功能性需要及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对其进行简化设计,使其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又符合現代设计标准。楚辞离骚源远流长,它吸收了中原深厚的书法艺术,有楚人多愁善感的艺术特色,因此,将书法字体引入到地铁导向标识的设计中,会带给乘客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武汉地铁4号线外部展示空间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将书法字体文章运用在地铁武昌站上,为了弥补书法字体识别性弱的缺陷,运用了竹简底板造型设计,有效的增强了文字的识别强度,并形成了武汉地铁特有的艺术风格。
(三)图形符号要素设计
图形符号具有简洁清晰、通俗易懂的特点,能够超越语言和文字的障碍,通过构建视觉形象语言来传达给受众所需的各种信息,在设计时,应在不影响乘客理解意义的最大尺度内,增强图形符号的地域文化性的表达。
(四)造型要素设计
导向标识中的文字、图形、色彩等要素承载着引导乘客出行的大量信息,其功能的实现有效的传达给乘客,这就涉及到了导向标识的造型设计。因此在武汉地铁导视标识设计造型时,可以通过运用抽象、简化、拆分、重构、异化等方式方法,依据现代设计系统性原则进行设计。
四、结语
作为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文设计丰富地铁视觉导向系统的内涵和外延,体现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和论证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武汉城市地铁导向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将艺术形态用来作为研究导向标识设计内部构成以及外部关系的理论依据。并采用艺术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原理对导向的艺术形态要素进行探讨,在公共设施导向设计中力求对改善城市地铁环境、塑造城市特色形象起到一定推动的作用。为中部崛起战略在设计领域添砖加瓦,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胡雨霞.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体现[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03):64-65.
[2]李咛.地域文化在地铁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4(02):281-286.
作者简介:吴茜(1990.3—),女,汉族,湖北黄冈人,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展示陈列设计。